第233章
“经过我手的药确实没有出黔州,但他们有没有转手送出去就不好说了。”巴清夫人将一早准备好的说辞告知给小皇子。
听到这话,南枝就明白即便他们达成了合作,阿依娜依旧是那位难缠的女土司。
并不会因为他们的合作就有什么特殊待遇,顶多他们多问两句,她就多答两句。
“夫人倒是撇得干干净净。”跟在小皇子身后的伴读开口,反倒是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南枝却克制住嘴角的笑意,淡定的又喝了口茶,并没有出言训斥阻拦伴读的意思。
巴清夫人看了眼默不做声小皇子,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态度。
车轮战去对付巴清夫人这么一位女流,其实有几分欺负人的意味。
只是他们商讨之事,已经不是能够用风度退让的小事。
“哪里话,我是彝族的族长,能管到的自然只有彝族。”言外之意就是她那些人想做什么她管不了。
“为了避免麻烦,夫人定然会留意每份秘药的去留情况才是。”不然没办法彻底撇清。
顾清晏没有被对方的话应付过去,对方将这些药交易出去的目的他不清楚,他们也不是要弄清楚这些。
南枝想知道的只有药是怎么到盛京的,又是怎么下到他大哥身上的!
“你们想问的究竟是什么,不妨直言。”深觉头疼的阿依娜,干脆也不再和他们反复拉扯。
“这些出了黔州的药都去了哪?”交给伴读发挥的南枝听到巴清夫人松口,这才出言询问。
巴清夫人也知道必须交代清楚了,好在只是关心那些出了黔州的秘药情况。
“出了黔州的秘药一共有三份,一份去了渝州,一份去了盛京,还有一份据说送去了边郡。”将小皇子想知道的说完,等着南枝反应。
听到她的话,南枝握着茶杯的手不由得加大力度。
“只有三份?没有隐瞒?”伴读看小皇子不在状态,于是开口追问。
阿依娜摆了摆手:“这事我还不至于瞒着,毕竟之后还有合作。”
身为合作伙伴,一些基础的信任还是要有的。
这种事完全没必要撒谎掩盖,她也只知道这三份秘药的去向,而不知具体落到了谁的手上。
盛京和边郡一个比一个离得远,近一点的渝州又由于地形地貌的原因,消息十分阻塞。
能知道去往哪个方向就不错了,哪里还能知晓具体落到谁的手上?
“这三份秘药都是从谁手中送出去的?确定有一份送往了边郡吗?”南枝不觉得对方会撒谎。
只是听到有一份秘药被送往边郡,忍不住紧张起来。
边郡有昭阳,还有他外祖定国公!
想到原著之中定国公被人暗算,南枝很难不把那份彝族秘药和暗算联系起来。
找个机会还是得去一趟边郡,即便他去不了边郡,也得让仲景代替他去一趟。
看看他外公有没有事,对于定国公南枝的记忆其实并不多,对方常年驻守边关。
从南枝出生到长这么大,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他们的关系却并不生疏,或者说定国公也十分惦记着他这个外孙。
有什么好东西都会不嫌麻烦,将东西从边郡送到盛京。
小到木偶娃娃之类的小玩意,大到虎皮熊皮这类的大物件。
并且对方将能代表定国公的私人信物给了他,这是他的几位兄姐都没有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荆州那些驻军会叫他小主子,在他们眼中,他算是外公的继承人。
南枝与定国公的关系就是见面不多,也亲密无间的关系。
说起来十分不可思议,实际上也是定国公一片苦心。
毕竟南枝出生时身体不好,又是唯一的女儿高龄产下的孩子,自然忍不住多关心一些。
“具体给谁了不知,但确实有一份秘药是到了边郡。”巴清夫人思忖过后,还是说明了药是通过谁传出去的,“至于这三份秘药,那都是从同一个人手上出去的。”
南枝忍不住皱眉:“你不是说秘药有限?”
却有人能够一口气拿出三份来,这明摆是没和他说实话。
“那人手上原本只有一份,是从其他人手中得的另外两份。”巴清夫人摇头,不是她有意给哪一个那么多彝族秘药。
“行了,也别绕弯子了,到底是谁?”要说和对方谈话最苦恼的是什么?大概就是对方说话总喜欢一节一节往外露。
一定要反复不停追问才行。
“黔州牧赵松。”也是这人牵头要扣下南岭的商路。
听到这事与黔州牧有关,南枝反倒不意外。
黔州两股最大的势力,既然不是巴清夫人所为,那自然只剩黔州牧了。
巴清夫人可能没有直接参与,但有没有做推手也不好说。
“既然知道了我想知道的,就不多叨扰夫人了。”得到答案的小皇子也不多留,起身告辞。
土司府终归不是合适的地方,还是回到商会再仔细琢磨。
什么事都急不得,边郡一时半会儿还出不了问题,再加上每年仁安帝都会派一个医术高明的太医去给定国公检查身体。
要有情况,昭阳也该告知一声。
毕竟他给长姐的书信中,特意强调外公身体有什么不适,一定要告诉他。
昭阳和大哥不同,她不会用“为你好”这种名义,故意隐瞒她之前答应过的事。
告辞离开土司府之前,小皇子还不忘朝着女土司要了一份彝族秘药。
阿依娜丝毫没犹豫,十分大方的给了他一包。
看样子,对方这种事做的十分习以为常,应该也没少将药当人情送给其他人。
回到商会之后,二哥还没回。
应当是被黔州牧绊住了,对方一直不松口,到底想做什么?
大哥中毒也有可能与这人有关,为官者不可经商,二哥的商路对方根本吃不下来。
恐怕还是和他背后的人有关系,赵松不是幕后之人,而是比小鱼大一点的大鱼。
“清晏,你说四海商会想要这条商路吗?”小皇子询问伴读意见。
顾清晏立马会意,回想起之前在盛京看到的一些人物关系。
“赵松和莫惊雷是旧识。”伴读又提起了一个耳熟的名字。
“四海商会那个?”南枝没想到这两人能扯上关系。
伴读点头,并开口补充:“莫惊雷曾是赵松的座上宾。”
“也就是说黔州牧很欣赏他?”听到伴读的话,南枝大概知道这两人关系很好。
伴读却摇了摇头:“这两人如今的关系并不和睦。”
小皇子拧眉,这个不和睦是真不和睦还是装不和睦?
“这两人闹掰了?”总觉得这个里面有问题。
伴读看了南枝一眼,突然有些难以启齿。
“有话直言,你我之间何必吞吞吐吐?”小皇子看着突然语塞的伴读,不明白对方犹豫什么。
“听说莫惊雷如今的夫人,曾经是赵松的妻子。”顾清晏盯着南枝清澈的双眸,感觉这话完全是污了对方的耳朵。
啊?
南枝怀疑自己听错了,又朝着伴读投去确认眼神。
谁想伴读眼睛一闭,如同豁出去一般对他点了点头。
其中内情顾清晏并没有和他细讲,但朋友妻变成朋友妻这种事发生了,这两人自然不可能继续和睦相处。
在世人看来,莫惊雷就是给黔州牧带了绿帽的无耻之徒。
可这个闹掰,南枝总觉得处处透着诡异。
直觉告诉他,黔州牧将这条商路封了,其实就是为了从他二哥身上撕下一块肉,喂给莫惊雷。
只是这两人之间有着夺妻之恨的情况下,真的还能心无芥蒂合作吗?
“罢了,这事……咱们先别管。”等看看情况再说。
“可要派人出去打听打听?”伴读轻声请示。
“打听清楚,无论他为难二哥的事和莫惊雷有没有关系,他与大哥中毒这件事定是脱不了干系的。”无论如何都绕不开赵松这个人。
伴读颔首表示明白,并安排人去查赵松。
等到南岭回来之后,小皇子将他二哥请到他房里,来问问对方是怎么看待赵松的。
他没有和这人打过交道,很多消息都是通过他人转述。
这种转述多少会带点自己的主观想法,若是再转个二三道,这其中的意思恐怕会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你怎么会对他感兴趣?”南岭迷惑不解。
南枝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和他二哥讲,毕竟他二哥很多东西也是云里雾里搞不清楚。
“你先告诉我,你对于赵松的看法。”南枝没有回答二哥的问题。
南岭听到之后也不计较,而是配合的说出他的看法:“难缠,不是好惹的对象。”
小皇子若有所思:“与巴清夫人相比呢?”
南岭面带犹豫之色,有些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