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南枝摇头否认,他正是因为相信并且将他们当自己人才这么安排。
“这三地于我十分重要,而能派出去的人只有你们了。”看着谋士的眼中露出信任的目光。
三个人神色瞬间正色,听到南枝十分关注也不多想了,直接等安排。
“荆州之事在下略有耳闻,殿下派明阳去,明阳也能理解,只是另外两地又是?”孔亮皱眉思索,对于荆州之事他们都知道。
“荆州与豫州、泉州相接,同时豫州与荆州又与冀州相连,荆州一旦出现问题,泉州、豫州还有冀州全都会被牵连。”更别提大夏国都盛京处于冀州。
“所以殿下是想如果荆州有变,泉州和豫州可策应?”泉州倒是好说,毕竟也算是周瑾大本营,州牧郑光也听他劝。
士元在豫州毫无根基,豫州牧可不会像郑光一样好说话,甚至极有可能拿不到豫州的话语权。
南枝眼底闪过莫名神色,早在知道豫州要出事,他就央着仁安帝将人换成能听得进去劝,并且愿意听他安排的人。
“观殿下神色,殿下认识豫州牧?”士元一直在观察小师弟,自然没错过对方的神色变化。
该怎么描述呢?南枝有些为难,对方和他的关系好吗?
他觉得豫州牧似乎不是很看得惯他,见了他总要刺他两句,完全不顾他的皇子身份,一点也不担心得罪他。
可他真要有事相求对方也绝不含糊,他都不知道关系算好还是不好。
“认识,关系算是不错吧……?”不确定。
这个用词很微妙啊。
谋士三人组相互对视一眼,知道这里面有事。
“那豫州牧能信任吗?”士元也不多问,直接问点有帮助的。
南枝松了口气:“正事相关,他还挺靠谱的。”
大概最难的是孔亮,荆州就属于一个烂摊子,荆州牧完全没办法用,很有可能还会从中捣乱。
可以说荆州毫无助力,还要拖后腿。
偏偏荆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无论陆路水路,都要从此地经过,不然就要绕极大一圈。
想想南枝都觉得头大,他派孔亮去荆州更多是带着点玄学效应,万一有奇效呢?
孔亮也知责任重大,不过有两位同僚帮衬,他觉得荆州也不是没有可操作空间。
他们三人告退,顾清晏办事回来,需要安排的其他人他已经安排到位。
“如何?陛下答应与否?”看到陷入思考的九皇子,伴读奇怪。
南枝摇头,看着顾清晏:“答应是答应了,但要你自己和他谈。”
“陛下要求?”清晏惊奇。
点头。
“嗯,他亲口所言。”毫不犹豫。
虽然不知道仁安帝为什么要见他,但顾清晏丝毫不惧,并且胸有成竹。
南枝不知道两个人聊了什么,怎么聊的,只知道最后结果他的伴读十分满意,像是得到了某种肯定。
只是在顾清晏将外派另外十人名单给他时,让他有些意外。
“文若?”他怎么也会在这份名单之上?
他记得原著中,顾清晏和这位世家出身的谋士应该没有交集才对!
不对!不对!顾清晏和文若同属世家出身,即使不怎么熟识,他们也绝不该没有交集。
可他记得,这两人的关系应该不太好才对,如今怎么文若反倒跑顾清晏手下了?
“枝枝认识文若?”顾清晏讶异,他以为南枝不会关注世家相关消息。
“算听过吧。”南枝眼神有些飘忽。
好在顾清晏也不介意,只是道:“文若可能会在科举之后再去赴任。”
“他打算参加此次科举?”南枝瞬间反应过来,怎么刚劝走三个,又跑来一个?
难道他们这些聪明人都不觉得欺负人吗?完全和其他考生站在不同层面,考赢了也不长脸啊!
“他就是想试试自己的才学能走到哪一步。”顾清晏也很无奈,偏偏劝也劝不住。
总觉得如果他手下的三位谋士听到此话会不服气,也会等考完再去赴任。
这个念头一从脑子里过,南枝就打了个寒颤,不行!胡来的一个就够了,四个都来真成欺负人了!
第53章
该安排下去的都安排到位, 日子也还要正常过。
只是南枝又一次听到了最近盛京最有名的古董商,让他升起好奇之心。
听说古董商姓庞,号称拥有全天下最稀罕的宝贝。
越见不着南枝反而越感兴趣, 不过心底总有一种莫名的不安, 这个古董商有问题吗?
原著中好像并没有提过这号人物?
既然如此应该不是什么重要人物?造不成太大影响?
只是一个古董商而已, 是不是名声太大了?
“听说庞老爷有一个稀世珍宝, 他是出海后遭遇海难之后,大难不死反而因祸得福。”说话之人故意压低声音, 实际上周围一圈百姓都竖起了耳朵。
“我也听说了, 好像是花一两银子就能得到如何获得稀世珍宝的线索。”插话的百姓十分激动,像是珍宝就在他手上一样。
“嗐, 咱们老百姓不用想了,哪里掏得出一两银子去买消息?”也有心疼钱,觉得太贵不想去掺和的。
“也不是没有办法, 你们过来, 我听说……”这个声音越来越小,南枝离的远, 并没听清后半句说了什么。
而围在一起的百姓则是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好像得到了什么指点迷津。
这到底闹哪出, 南枝忍不住皱眉。
“清晏,你知道他们说的到底是什么事吗?”他总觉得不对劲。
顾清晏对什么古董商不太感兴趣,之前也没怎么关注过, 再加上为了安排出十个靠谱的人选, 关于最近盛京的动向他还真不太清楚。
“回宫之后就能有消息,到时候再和你说?”他凑到九皇子耳边轻声回答。
南枝点头,只能如此。
比起一个外来的古董商人,南枝更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到地动仪上, 以及负责地动仪相关人员安置问题。
还有各州州牧配合情况,以及哪些地方的重要性可以适当往后压一压。
文若不能把他放到鸡肋的地方,要放就得放在要地,如果不是他已经决定让孔亮去荆州,其实文若才是最适合去荆州的人。
他是世家出身,四位谋士之中他的人脉最广,即使是荆州牧也必须给他几分薄面,其实他去这种不听话的州牧身边有奇用。
此人聪明,那些老狐狸坑不着他,同时他自身手段了得,反而可以借力打力,再加上那些州牧还会顾忌他背后的文家。
除荆州外另一个刺头……
等等!有个地方似乎更适合他去?!
情况不明的渝州,可疑的福王,还有来路不明的四海商会。
这种波云诡谲之地既需要一个聪明人,同时也需要一个背景十分强硬之人,而文若恰巧两条都符合了。
如今就担心渝州路远地势也险,深入蜀地很有可能碰上大麻烦,他不知道文若愿不愿意。
“你看什么时候合适,替我安排一下,我想见见文若。”南枝靠在伴读耳边吩咐。
配合弯腰的伴读点头表示听见了。
他也知道九皇子叫文若肯定有要事吩咐,想到对方主动拦下他,想要他引荐于九皇子。
既然南枝想见他,最好对方能把握住机会,不要将九皇子的事办砸了。
从第一眼起他就本能排斥对方,无外乎他在对方身上感受到同类的气息,相似的出身,以及看上了同一位效忠对象,同时还都是年少成名。
相似的太多反倒是让人厌恶,莫名有种看待赝品的反感。
为了南枝的利益,即使心中不喜,他还是选择容纳对方,这人明显存着同样心思,同样讨厌他。
没有南枝这一层关系维持,他俩只会两看相厌老死不相往来,有了交集也只会是在坑对方。
南枝不知道这里面的暗潮汹涌,只觉得原著误人,清晏和文若的关系看着还挺好,怎么可能像原著那样老死不相往来。
他欣赏聪明人,并且愿意包容聪明人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基本上所有人和他相处下来都十分舒心,同时他自身也并非蠢人,还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
属于和任何人都能相处十分融洽类型,是和顾清晏完全不同的风格。
因此也不太能体会同性相斥的感受,下意识认为聪明人之间的相处就该和他一样,有着惺惺相惜之感。
他手下的三谋士关系已经算是不错,内里小摩擦依旧不断,更别说即将多出一个文若。
不经意间,他似乎将最顶尖的四位谋士都收入麾下了,南枝眨巴眼,有些搞不明白怎么会变成这样。
他也没刻意挖墙角,这些谋士自己就撞上来了,像是白给一样,如果放到十年后,恐怕能得他们其中之一就要笑醒了,更别说还全都集齐。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集邮票,专门瞅着谋士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