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69节
倘若前世他与殿下都是那样的结局,那么这一世他们又为何要将所有希望寄托于旁人。
指望那个皇帝做主,将信王绳之于法吗?
“殿下,难道就不想要去最高之处看看这个天下的风景?”
终于萧晏行将一直深藏在心中的话说了出来。
第159章 大结局(下……
太阳升起时,依旧是崭新的一天。
谁都以为这又是一个如昨日一般稀松平常的一天。
柳郗的死也宛如一滴落入大海里的水,刚开始时,这滴水会溅起一些涟漪,可是当涟漪平静,大海也归于平静。
长安的老百姓依旧如昨日一样辛勤劳作,街道上的商贩卖力招呼。
但是待到了申时正,一道从皇宫内传来的消息,却打破了平静。
信王府内收到了宫里传来的急信,申时初圣人突发疾病,宣召太医之后依旧陷入昏迷不醒的状态。
信王谢陵在书房中,听闻此消息,登时站了起来。
“随我入宫。”
一句话登时,书房里的人都激动不已。
书房中的谋士自是无法入宫,但是谢陵的府兵却早已经准备妥当。
谢陵只身穿便服,骑马前往皇宫。
圣人陷入昏迷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安王府中,安王得知消息,自是着急忙慌准备入宫。
他身边谋士劝说道:“殿下,如今圣人突然昏迷,只怕有异动。”
异动?
安王哼了声:“圣人不过是刚昏迷半个时辰,我倒要看看谁敢兴风作浪。况且本王若是此刻不及时赶去宫中,岂不是让老六抢了先。”
但是安王自然也不是全无防备,他带了足够多的王府侍卫。
更是走了他寻常并不常走的玄德门。
一直到玄德门时,都是风平浪静。
安王原本还紧张,眼看着皇宫已在眼前,心底也不免放松。
想想也是,他们这些皇子就算胆子再大,谁又敢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翻腾呢。
此时正值初冬时分,申末酉初时分,黄昏已近,天际线出现明显的明暗交替,乃是逢魔时刻。
玄德门一如平常那般庄重安静。
待安王马车到了门口时,已被士兵拦下。
即便是亲王的马车也不可直接入宫,这是规矩,安王自然知晓。
等到安王下了马车,便说道:“速速打开宫门,本王要入宫给圣人侍疾。”
圣人生病之事,乃是宫人传了太后懿旨,让他们入宫的。
据说就连永宁王府那边,同样也得了太后懿旨。
毕竟圣人突病,太后虽身份尊贵,却也不敢独自擅断,速速将几位王爷传入宫中,以免后患。
“是,殿下,”士兵恭敬说道。
可是下一刻,异变突起。
只见这个恭敬应答的士兵,竟直接拔出身上长刀,竟朝着安王头颅砍了过来。
幸亏安王身边的侍卫也极为机敏,在对方拔刀的瞬间,上前竟以肉身挡了这一刀。
没想到这必杀一击,竟因为身边侍卫的拼死相护,让安王逃了过去。
随后安王其他侍卫迅速上前,将他团团围在中间。
安王看向玄德门的守卫,当即怒吼道:“你们这是想要造反吗?”
“我看想要造反的是安王殿下您吧,”突然一道声音响起。
安王抬头看了过去,就见金吾卫将军崔休站在不远处。
这一下安王只觉得一股血直冲上头:“崔休,你竟胆敢陷害本王,本王乃是得太后懿旨,进宫为圣人侍疾。”
崔休面无表情地看着安王:“圣人病重,安王意图不轨,率重兵逼宫,被金吾卫众将士发现,斩杀与玄德门。”
这将是未来史书中所记载着的内容。
只要他们赢了的话。
“你们安国公府竟与信王勾结,”安王这会儿再杀,也是反映了过来。
今日确实是有人要逼宫,但不是他。
而是信王。
信王率先对他下手,派出崔休在玄德门击杀自己。
“殿下,您赶紧先走,”安王身边的近卫也察觉不对,也不废话,便要护送他突围。
虽然信王派出崔休在此狙击他,但是信王如今也不可能控制整个长安。
只要安王突围出去,召集其他禁卫军反攻,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一时间,玄德门外厮杀声震天。
信王铁了心要在此击杀对方,崔休更是早已经做好了埋伏,他的人早早准备好了,人数更是几倍于安王身边护卫。
很快安王周围的护卫,一个又一个倒下。
就在这时有护卫斩断了先前马车上的绳索,让马匹抢了过来,便是要让安王骑上马逃离。安王翻身上马,便拍马往远处狂奔。
可他刚骑出去没多久,就看到不远处早已经等候多时的人。
“谢陵,你想杀兄吗?”安王冲着对方最前方的人吼道。
信王谢陵看着他一身狼狈,嘴角掀起冷笑:“四兄,倘若你我身份互换,今日你是我,你会放我走吗?”
答案不言而喻。
当然是不会。
谢陵微微抬起手,他身后的弓箭手早已经准备好。
安王吼道:“信王,我认输,我愿意奉你为帝。”
但是无论他喊的声音有多大,信王的手掌还是落下了。
数十支飞箭同时射来,安王想要策马逃离,却已经来不及。飞箭射进他的身体,直插在胸口,几乎便是一瞬,安王便没了气息。
持续了数年的太子之争,终于以安王之死落下帷幕。
信王谢陵可没时间缅怀这些,随后他策马来到玄德门,与崔休汇合。
崔休下马向谢陵行礼,谢陵说道:“安王图谋谋反,已被我手下护卫斩杀。如今安王余党依旧在作乱,你速速与我入宫,守卫圣人。”
“是,”崔休说道。
随后众人随着信王谢陵入宫,众人一路直奔太极殿内,听闻圣人今日便是在太极殿中病倒的,如今也是安置在太极殿内。
待到了太极殿外,只见殿门紧闭。
想来是玄德门外的混乱,终究还是传入了宫中。
谢陵下马对着殿门喊道:“安王趁圣人病重昏迷,意行谋逆之大罪,幸得金吾卫及时发现,斩杀安王挫败其阴谋。但安王余党依旧在流窜,殿内之人速速打开殿门,否则一律视作安王逆党,格杀勿论,罪及三族。”
殿内并无回应,谢陵以为殿内守卫要抵抗到底,便挥挥手,准备示意身后士兵跟上。
可就在此时,突然太极殿殿门大开。
只见一道纤细挺拔的身姿出现殿门处,随后一步步走到殿外。
待对方走到台阶之上,俯视着台阶下的众人以为为首信王,她嘴角轻轻勾起:“罪及三族?不知道本王的三族之中,可有信王你啊?”
“谢灵瑜。”谢陵望着眼前之人,狠狠咬牙。
他与安王之争,尚还是太子之争,偏偏不知道这个谢灵瑜争个什么。
但是如今一切都不重要了,今日她会死在这里。
谢灵瑜看了他一眼,却没有任何畏惧,她反而望向他身后的众人:“金吾卫本应忠于圣人,尔等此刻入宫才是真正的作上叛乱。倘若你们及时醒悟归顺,擒下信王,本王可向圣人求情,不仅不治尔等罪责,反而能长保富贵。”
果然,阵中有人手里的刀在颤抖。
谢陵没想到事到如今,她还能这么能言善辩。
“永宁王乃是安王余党,她挟持了圣人,金吾卫随我杀入殿内救出圣人,”信王同样喊道。
在他挥手示意金吾卫上前时,原本空荡荡的大殿台阶处,突然响起兵甲撞击的声音,随后一队队人马,从殿内还有殿后涌了出来。
瞬间谢灵瑜身后不再是空无一人。
而萧晏行站在谢灵瑜身边,看着对面叛军:“想要踏上这道台阶,便要先问问我手中这把刀。”
待他抬起刀时,刀锋上寒光在夜幕之中,有种渗人的嗜血。
“我与萧大人共同守扬州半月有余,他这把刀击退叛军几十次,斩杀叛军士兵的头颅足有上百,尔等若是不信,尽管可以来试试这把刀锋的厉害。”
谢灵瑜的话犹如一把利刃,狠狠插进对面士兵的心头。
几个月前的江西道叛军,集结数十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的南下,直奔长安而来。
就在长安百姓人心惶惶的时候,突然叛军被拦在了扬州。
永宁王还有扬州代司马萧晏行携手,以全城不到两万兵力,十倍之差距,硬生生将叛军拦在城外。
如今永宁王返回长安,便与眼前的金吾卫刀兵相见。
而谢灵瑜再次看向信王谢陵时,冷笑道:“你是不是还在等着苑总监带着手底下工匠前来,实话跟你说了,苑总监已被本王软禁,本王的府兵便是从南苑直入皇宫护卫圣人而来了。”
“儿郎们,你们的刀在扬州已经试过了,锋利地很,现在让这些长安的金吾卫也瞧瞧你们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