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52节
先前在城中选人的时候,便说过要擅凫水者。
队伍中的士兵都是擅长凫水的,因为他们都是在水边长大的,因而不仅会凫水,划船这等小事儿更是不再话下。
一路上他们都极其顺利,因而在众人接力划船之后,当真瞧见了远处亮着光的叛军营地。
待小船靠近营地之后,每条小船都深入芦苇之中,所有人取出身上背着的水囊,都是沉甸甸的。
只不过这次里面背着的并非是水。
大家分别打开水囊上塞子之后,便有一股刺鼻的味道溢出。
这是火油的味道。
等到所有人依照先前吩咐的那般,将水囊里的火油浇在了干枯的芦苇上,因为芦苇本就长得足够茂盛,密密麻麻,火油泼上去的时候即便往下滴,也不过是从这根芦苇上滴落到了另外一根芦苇叶上面。
众人安静而统一的做着同样的事情,直到水囊里的火油尽数被倾倒在芦苇上,这才纷纷停手。
随后一声鹧鸪叫声响起,因为这乃是江南常见的鸟鸣,因而并未引起任何注意。
但是芦苇荡内一艘艘小船上的执桨人却知道,这乃是撤退的信号。
于是一艘艘小船便如来的那般,慢慢撤出了芦苇荡,顺着来时路撤退。
而芦苇荡内也还有最后十来艘小船并未离开。
这是萧晏行先前刻意挑选的,最为精锐的士兵,不仅身手好而且极擅长凫水,因此萧晏行选中他们成为最后的点火人。
火油已经在被泼洒在芦苇荡,如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点燃这场大火。
萧晏行让其他人先行离开,只留下负责点火的船只。
他也在留下的行列之中,此刻他正在感受芦苇荡内风速,此刻确实是顺风,但是风不够大。
他要的是足够大的风,在大火被点燃的顷刻之间,便将岸边的叛军营地变成一片火海,烧成人间地狱。
萧晏行安静坐在船头上面,感受着周围的风。
直到夜半时分,芦苇荡被吹得摇摇晃晃,影影绰绰的宛如一大片的人影般,风终于来了。
鹧鸪声响起,这次留下的点火手立即明白了,此乃行动的信号。
于是执桨人将小
船划到了芦苇荡的旁边,而早已经准备好的点火手,从怀中掏出了火折子,燃起火苗之后,便朝着芦苇荡扔了过去。
小船并未在第一时间离开,因为所有点火手都要确认自己点起的火能够烧起来。
终于一簇簇小火苗在碰到火油时,猛然迸起更大的火花,随后又点燃了旁边的芦苇,本就干燥的芦苇再加上泼洒的火油,干柴烈火,岂是等闲。
在大火烧起来之后,所有人齐心协力划着自己的小船,拼命远离芦苇荡,朝着远处更为安全的河面上拼命划去。
风起!
火烧!
几乎就是转息之间的事情,芦苇荡的火势连成了一片,又因为顺风的缘故,有些烧着的芦苇被风吹向了岸上,顺势烧着了河边的植物。
此时本就正值秋日,秋干物燥,一点火星子都可能引发一场大火。
更别说人为刻意制造的大火。
萧晏行的小船划到安全的地方河中央时,他便让人停下,他站在船里看着河对面,果然如他所愿的那般,大火真的烧向了敌军营地。
而原本正值睡梦中的敌军,再次被吵醒了。
只是这次等待着他们的并非是一点点小火,而是仿佛要毁天灭地的火灾。
可是很多人却压根不知道,这场大火又是从何处烧起来的。
眼前巨大的火焰,宛如从地狱而来。
也不知是从谁第一个说起来的,竟有士兵忍不住喊出:“天谴,这定然是天谴。”
莫名而起的大火,任谁看了都觉得不寻常。
更别说这些连日以来征战不断的士兵,他们本来就有很多人是因为干旱而被迫称为士兵,跟着谢献造反。
如今上面那些人倒是吃香的喝辣的,但是这些普通士兵因为多日作战,早已经是困顿疲乏到了极限,再加上连日来攻打扬州城,却连连失利,士兵之中早已经怨声载道了。
谢献同样是从睡梦中被吵醒,当他看着眼前的大火,还有周围混乱不堪的救火场面,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可是当他让人去问,究竟如何起火时,竟没一个人能给他答案。
反而还有一个将军居然跟他说道:“殿下,无人知晓是如何起火的,只是士兵们都在嚷嚷着这乃是天谴。”
“你们都是废物吗?此等大逆不道之言,你们居然也不约束这些士兵们,”谢献恨不得指着这些人的鼻子骂蠢货。
他气急败坏说道:“此等荒谬之言,若是谁敢再说,必军法处置。”
一时间,众人沉默不语。
只是因为这些人心头都忍不住想起了这位殿下当初的出师之名,他不也是打着牝鸡司晨,天将灾祸的名义,这才造的反。
他既然能以天谴煽动旁人造反,如今这个天谴的罪名落到了他自己头上,倒是气急败坏了。
但是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自然也无人敢说。
就在谢献还要说什么的时候,突然从帐篷外面匆匆走进来一人,众人一瞧,此人乃是谢献身边的智囊。
待谢献听到谋士在他耳畔低声说了几句话,他当即从椅子上起身。
“当真是他?”谢献激动问道。
谋士颔首:“殿下,今夜这场火起的甚是蹊跷,定然是对方想好的火攻之策。先前我便吩咐人死死盯着扬州城,一旦有人出城也不可声张,就是为了来一个瓮中捉鳖。”
“好好好,好一个瓮中捉鳖。”
谢献激动了起来。
倒是一旁大帐内的其他人却没听清楚,但是谢献很快说道:“荣威将军你继续阻止士兵救火,常威将军你速速点兵五千人马,随我前去捉拿一人。”
“殿下,您要捉拿何人,竟需要五千人马?”被点名的常威将军瞬间震惊了。
自从谢献谋反之后,倒是给身边这些武官都赏赐了封号,一个个虽然还未打入长安,却早已经做着封狼居胥的美梦了。
“便是你们屡屡败于他手中的那人,”谢献扫视了众人一眼。
他这句话说完,众人心头便呼之欲出一个名字。
但谁也没敢说出口,最后反而是谢献冷笑着说道:“萧晏行。”
第152章 今夜我们绝不退缩,一……
夜幕之下,皎洁而轻盈的月光洒落在湖面上,格外安静,但却有几十条小舟从湖面上轻荡而过。
每条小船上都能隐隐约约的看出,坐满了人。
或许是因为此刻已经早已经远离了叛军营地了,所以船上的人不像先前去时那般谨慎,有人开始小声说话。
“你们方才瞧见那个大火了吗?我瞧着那架势,只怕是要火烧连营了。”
一条小船上有人实在没忍住,压低声音说道。
旁边的人点头:“难怪萧大人让我们带上了城内全部的火油,方才尽数都倒在了芦苇之上,这么一烧,便是整片火海,叛军营帐只怕都要保不住了。”
方才他们虽然离开的早了些,但是也还是瞧见了远处的火势。
叛军先前频繁被扬州守卫军组成的夜袭队骚扰,后来他们为了防止夜袭队的骚扰,刻意将营地安置在靠近水边的地方。
这样三面临水,他们只需要守住唯一一处入口便好。
自然是不怕夜袭队夜里再来骚扰。
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萧晏行居然找到了附近渔民遗留的小船,直接绕到了营地的后面,利用从水上火攻的方式,火烧芦苇,再波及附近的帐篷。
因为营地上的帐篷布置的都十分密集,当芦苇烧起来的时候,会烧到最靠近水边的帐篷,今夜又是顺风,此刻大风刮起正正是火烧连营的好戏。
“好了,萧大人说了要保持安静,”小船上的旁人低声提醒道。
于是余下的声音都尽数没了,周围再次只剩下小船划过时水波荡漾的声音。
待小船重新回到原先的浅湾之后,先上岸的人列队在岸边等待着,因为他们乃是先离开的,余下点火的船队还未归来。
又静候了两刻后,萧晏行所率领的点火船队终于抵达岸边。
“即刻返回城中,”待上了岸之后,萧晏行没有二话,立刻说道。
众人应是,便开始徒步返回城中。
为了掩盖他们这一支队伍的行踪,他们离开扬州城的时候并未骑马,即便是萧晏行也都是徒步赶到这个浅湾。
于是众人在夜幕之下,急速朝着扬州城赶去。
一切是那般顺利,似乎连老天爷都在帮助他们。
毕竟他们竟没有折损一人,便将整个敌军营地烧得个人仰马翻。
如今想着之时,众人心底对于抵抗叛军,又是信心十足。
只觉得这些叛军也不足为惧。
这一切的念头盘旋在他们的脑海中,众人只满心想着待回去之后,该如何向身边之人诉说今夜的丰功伟绩。
“停,”突然间,萧晏行开口喊道。
随即整个队伍停了下来。
只见萧晏行侧耳听着从前面传来的动静,突然间他大声吼道:“准备迎敌。”
队伍之中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但是没有人迟疑,所有人都将腰间的刀腾地一下拔了出来。
就在众人严阵以待之时,便听到前方渐渐传来的马蹄声和匆忙脚步声。
原本只有萧晏行耳力过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随着声音渐渐的靠近,所有人都手拿武器严阵以待。
而随着马蹄声的靠近,原本漆黑的夜色也被一阵阵火光所映照的透亮,而对方所擒着的旗帜,也渐渐映照在所有人的眼中。
是叛军的旗帜。
原本心中还存着万一是自己人的期望,也在这一刻瞬间破灭了。
待对方领头之人也发现了这队人马,也让自己队伍停下,他不由仰头大笑:“萧晏行,你一而再再而三偷袭我大营,是不是以为本王便拿你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