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48节

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48节

  其实她的箭术从来都不比旁人差,如今她却只能高高在城墙上看着士兵们厮杀,她也想要去守城。
  特别是在这般生死存亡之际,一旦今日不能退敌,只怕便是城破之日。
  谢灵瑜早就说过,她不会让自己落入叛军手中。
  扬州城坡之日,也是她殉城之时。
  她宁愿死,也绝对不会苟活。
  永宁王之名乃是她承袭父王所得来,她绝对不会将永宁王之名成为耻辱。
  当南城门的方向当真升起狼烟时,谢灵瑜再没有一丝犹豫,她直接吩咐两人说道:“你们也守城这么多日,守城的布置早已经烂俗于心。本王相信你们定然能助萧大人守住此处城门。本王即刻带兵前去支援南城门。”
  “殿下,”两人齐声喊道,似乎还想要劝说谢灵瑜。
  但是谢灵瑜却已经打定了主意,她直接带着武忧下了城门楼。
  她并未点其他人,而是带上了自己身边的亲卫队,这队人马虽说人数不算多,但是各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厉害人物。
  随着众人一路骑马狂奔至南城门,而在临近南城门之时,谢灵瑜却突然勒住缰绳,在马路中央突然高声喊了起来。
  “扬州城的百姓们,我乃永宁王谢灵瑜。”
  随着她的高喊之声,原本还躲在屋子里的老百姓渐渐从家中走了出来,城外厮杀喊打声虽然还没有传到这里,但是很多人都知道,扬州城正在面临新一轮的攻城。
  “如今扬州危在旦夕,扬州守卫军正在拼死守卫扬州,绝不让叛军踏入扬州城内一步。倘若叛军入城,定然会实施烧杀抢掠,到时候扬州城内的情况只会比今日凄惨百倍千倍。”
  谢灵瑜的一番话让有些胆小的女子,已是忍不住低声抽泣了起来。
  但是很多男人则是仰头望着谢灵瑜,这些天以来,已经有很多扬州百姓参与到守城之中,即便他们未站到城墙上,但是他们帮忙铸造搬运兵器,也有人帮忙救治伤员,搬运重物。
  “所以我请求大家帮助守卫军,一起守住扬州。”
  当谢灵瑜说出请求二字时,很多原本只是观望的人都惊呆了,显然很多都不敢相信这般高高在上的永宁王殿下,居然会这般待他们。
  况且在经过这么多日的守城之后,即便是再愚昧的百姓眼睁睁看着整个城内悬挂着的白幡也早就明白,他们普通百姓的命运也早已经跟扬州休戚相关。
  很快一个高壮汉子喊道:“殿下,我这就回去拿东西跟您一块去守城。我家中虽无兵器,却有趁手的农具。我便是用这些农具,也要将这些叛军赶出扬州。”
  随后这人的话,竟当真被许多人响应。
  一时间,众人纷纷返回家中,家中有刀具的便拿上了,家中有钉耙的便也拿上了,反正只要是能用的,众人便拿在手中。
  很快,这些人竟也组成了浩浩荡荡的队伍,跟在谢灵瑜的身后一并往南门。
  好在他们到达时,南城门叛军还未来得及发动进攻。
  原本负责守南城门的人,正站在原地来回走动,思虑着要不要先杀出去。毕竟今日叛军居然找来了撞门车,一旦撞门车开始撞击城门,只怕要不了城门就要被击碎了。
  但是南城门的守卫军人数并不多,他若是带着人出门袭击,城门上的守卫便也不够了。
  此刻他简直左右为难。
  “大人,咱们的援军好像到了,”突然旁边有人喊道。
  南城门负责人当即大喜,便朝着城内看去,满心欢喜的看着前来支援自己的守卫军。
  只是在他看到一小簇骑兵,还有骑兵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老百姓,瞬间傻眼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待谢灵瑜上了城楼,都来不及解释,立即说道:“让老百姓帮忙守住城墙,南城门的守卫军跟我杀出城去,绝对不能让叛军的撞门车直接撞上城门。”
  “殿下如何能涉险,还是末将带人出城,”南城门负责人着急劝说道。
  谢灵瑜却指了指跟着她上来,如今正拿着自己手中的各种工具马上进入守城状态的老百姓,她说道:“方才我只不过在街上高呼了一声,这些老百姓便当即愿意加入我们守城的队伍。连老百姓都这般英勇,本王又岂能畏畏缩缩,不能应战。”
  南城门负责人愣住了。
  随后谢灵瑜将身后一直背着的弓取了下来,她低头看着手中长弓,轻声说道:“况且本王这把弓,也该饮血了。”
  第150章 这样的感觉,一直到她……
  城门缓缓打开的时候,谢灵瑜骑马在最前方,她身侧是武忧还有身手最好的永宁王府护卫,在城门打开之时,城墙上的守卫已经开始射箭,让叛军无法靠近城门。
  谢灵瑜腰间挎着长刀,而一手持弓,一手拉着缰绳。
  “将士们,今日我们便让这些叛军有来无回可好,”谢灵瑜高声吼道。
  而她身后传来齐刷刷的回应:“杀,杀,杀。”
  随着这高亢而振奋人心的喊杀声,所有人朝着对面叛军冲了过去。
  谢灵瑜在冲锋之时,便双手放开缰绳,只以为双腿夹着马腹,随后她骑在马上,拉开弓箭。
  当她第一箭射出的时候,对面一个冲在前面的叛军,应声倒地。
  随后谢灵瑜双手持弓,开始重新拉弓。
  她的速度又快又准,还没照面,便已经有四五个人倒在了她的箭之下,而且她的角度十分刁钻,都是直接冲着那些人的脖颈而去的。
  脖子一旦中箭,便是大罗神仙也难相救。
  而周围王府侍卫冲向对方叛军时,便迅速厮杀了起来,他们本就各个都是精锐,先前他们几次跟着萧晏行冲锋,表现便格外英勇善战。
  哪怕只有百余人,但是他们一个个都足可以一当十。
  两边人的宛如两道浪潮般,迅速交汇在一处,但是很快,冲在最前面的敌军宛如秋日里被收割的禾苗般,迅速倒在了地上。
  叛军这些天跟扬州守卫军交手,知道守卫军顽强,但是也没想到刚一照面,他们自己的死伤便这般严重。
  就连率领攻打南城门敌军将领一下都有些懵了。
  他们全然不知道,自己所面对的乃是整个扬州城内战力最强的一小股力量。
  而且在永宁王府护卫队的带领之下,跟随而来的扬州守卫军也全力冲刺,所有人都同仇敌忾,不顾一切的冲向敌人,势要将面前所有的敌人都斩杀在当场。
  谢灵瑜这边自也不用说了,她此刻已经连发了十来支箭。
  虽然她因为连续不断的射箭,手臂渐渐开始麻木,但是随着她一支又一支箭的射出,周围不断有敌军倒下。
  谢灵瑜观察战场的能力更是极强,每当我方有人快要不敌对面叛军的时候,她的箭锋便随之而至。
  因而不少敌军原本还占据着上风,却被背后突如其来的冷箭射翻在地上。
  所以不少敌军在跟扬州守卫军厮杀的时候,还忍不住留心四周,这样一来,便立马被对面的守卫军砍翻在地。
  短短时间内,扬州这边将士虽然人数比叛军少了几倍之多,但是在气势上反而是扬州守卫军更胜一筹。
  当敌将发现这一情况之后,便带人朝着谢灵瑜所在的方向冲锋。
  他自然也看出来了,谢灵瑜一直在用弓箭射杀他们的人,而且她的箭法实在是太准了,对于整个叛军来说都是极大的威胁。
  因而对面二话不说,便冲着谢灵瑜来了。
  一直守在谢灵瑜身边的武忧和另外两个护卫自然也注意到,突然冲着这边来的一行人,瞬间开始策马迎上去,与敌人展开厮杀。
  城墙之外的战场上,厮杀喊叫声交织成一片,而城墙上的老百姓和守卫军拿着自己各自手里的东西,认真盯着下面。
  在武忧和几个护卫正在跟敌人厮杀的时候,谢灵瑜也丝毫不紧张,她双手握住弓箭,用力拉开弓弦,开始瞄准不远处战作一团的几人。
  这个敌将看得出来也是有些真本事,骑在马背上,与永宁王府的一个护卫战成一团,而武忧和另外几人正在对付其他人。
  谢灵瑜骑在马背上,朝着敌将的方向瞄准,但是他们一直在动,而且旁边就是永宁王府的护卫,她全然没办法能一击必中。
  可是她一直不出手,却也引起了不远处其他敌军士兵的注意。
  趁着谢灵瑜正在瞄准敌将的时候,一个敌军士兵竟已经摸到了她的马后面,眼看着长刀就要朝着谢灵瑜砍来,旁边一个侍卫高声喊道:“殿下,小心。”
  谢灵瑜闻声下意识回头,就看见一个穿着敌军盔甲的士兵,正举着手里的刀。
  或许是谢灵瑜突然的转头,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他手中的长刀在砍下的那一瞬间,居然在半空中停滞了一瞬间,也正是因为这一瞬,谢灵瑜手里的箭羽已经射出。
  锋利的箭头直冲着叛军士兵的脖颈而去,原本就是人体最为脆弱的地方,宛如一张一戳就破的纸张那样,箭头直接扎进了他的脖颈。
  随之而来的,是他脖颈处喷溅而出的鲜血,宛如雨花般在半空中洒落。
  先前谢灵瑜射杀敌军士兵时,对方都离她极其远,虽然杀人确实会引起她心头强势的不适,但是战场上紧张的气氛,让她没空去考虑太多。
  但是如今,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倒在了他的面前。
  他脖颈喷溅而出的鲜血,洒落在扎在他脖子上的那根箭的箭尾,原本雪白的尾羽,瞬间被染红,有种嗜血的美与残忍。
  战争就是这般残酷,不是你死便是我活。
  可是这一切都是因为上位者的贪心,这些普通的士兵不应该承受着这一切。
  谢灵瑜在片刻失神之后,便迅速收敛了心神,如今不是悲春伤秋之时,她唯有击溃叛军,守住扬州,才能真正结束这场战争。
  为了防止谢灵瑜出意外,有几个护卫迅速撤到了她的马匹周围。
  而谢灵瑜也趁机再次拉开弓箭,这次她聚精会神的对准不远处的敌将,而现在正在跟敌将缠斗的人变成了武忧。
  谢灵瑜并没有着急,她目光所及之处,箭头缓缓移动着。
  终于当她找到一个机会时,她冲
  着远处的武忧大吼道:“武忧,左边。”
  随着这一声喊,箭锋激射而出,而远处的武忧也应声朝着右边的方向歪头,避开了左边。
  如影随形的箭羽在左侧,噗的一下射向了敌将。
  敌将虽然反应也足够迅速,但是却还是没能躲避开箭头,一下射中了他的手臂,正巧射中的还是他拿着刀的手臂,在巨大的疼痛之下,他手里沉重的长刀一下掉落在了地上。
  战场上的机会本就是瞬息就至,武忧在对方长刀的那一刻,便立即欺身上前。
  她手中的长刀在半空中闪烁着锐利的寒光,一刀便直接看向对方被射伤的手臂,敌将见势不妙,便骑马欲逃出战场。
  但是武忧却紧随着其后,死死跟着。
  这一刻她眼中的锋芒比以往任何一刻都要锐利,她自小便习武,但是却被除了父兄之外的所有人嘲笑。
  旁人都说,女子习武又有何用,是能上阵杀敌,还是能建功立业。
  如今她身在战场,便是对曾经那些冷嘲热讽的回击。
  女子亦可上阵杀敌,也可建功立业。
  她蒙殿下赏识,跟在殿下左右,成为很多人仰望的对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