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39节

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39节

  水匪?
  谢灵瑜瞬间来了兴趣,之前曹天便曾经说过这位魏刺史与水匪有关系。
  但是宋元友说到这里时,却没有继续往下。他抬头看向谢灵瑜,突然问道:“殿下,倘若我将一切如实告知,殿下可否放过我?”
  “今夜你到刺史府的时候,心底可否想过本王?”
  谢灵瑜笑眯眯看向他。
  宋元友一怔。
  随后他还想说什么,但是谢灵瑜朝着拿匕首的护卫瞧了一眼,只见对方抬手一挥,匕首瞬间插在了宋元友的手臂。
  他似乎也没想到,当即惨叫出声。
  而此时一直冷眼旁观的萧晏行,看着他警告道:“一个阶下囚,也敢与殿下谈条件。殿下让你说,你便得说。”
  这下宋元友再不敢犹豫,他急急开口。
  “两年前,魏刺史迷恋一位青楼妓女,后来更是将此女纳为外室。但是魏刺史并不知这个青楼女子,便是我刻意给他安排的。之后我便让水匪入了城,在魏刺史去这外室家中时,挟持了他。”
  谢灵瑜听到这里,一下便明白了,她说:“所以真正跟水匪有勾结的人,是你啊。”
  宋元友听到这话时,心底也有些惊讶。
  看来这位殿下,曾经怀疑过扬州城内与水匪有勾结。
  “当时水匪不仅让魏刺史签下了投降书,更是拿走了他的私章,倘若他敢反悔的话,水匪便可将他所写投降书公布于众,让他受朝廷惩处。从此之后,每当魏刺史再剿匪时,便会提前向水匪通传消息。”
  谢灵瑜沉默,这招确实是刁钻又恶毒。
  他们抓住了魏安的把柄,让魏安为自己所用。
  “所以你利用水匪控制了魏安,是想着等时机成熟之后,掀魏安下马,你自己取而代之成为扬州刺史吧,”谢灵瑜一下戳穿了他的心思。
  倘若宋元友只是一个水匪的话,或许还真的能和魏安配合得当。
  一个养寇自重,一个以刺史为后台,在水上作威作福。
  可是宋元友乃是扬州司马,他想要绝不仅仅是如此,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大费周章。
  “确实,我们的计划是待时机成熟之后,我便取代魏安,成为扬州刺史。”
  谢灵瑜微眯了迷眼睛,轻吐出两个字:“你们?”
  显然这个长达数年的阴谋背后,可不仅仅只有宋元友一人。
  但是宋元友这次却打定主意,他望着谢灵瑜说道:“这便是我的保命符,殿下若是想要知道还有谁参与其中,便得答应饶我不死。”
  谢灵瑜挑眉,露出讥讽笑意。
  随后她示意护卫,但是这次,即便护卫将匕首直接插进宋元友的大腿,他竟是硬生生挺住,没有叫出声音。
  “我知道殿下有数不清的手段可以折磨我,但大不了我一死,但是殿下就别想知道这件事背后,还有谁参与了,”宋元友望向谢灵瑜,这会儿胆气似乎回来了几分。
  显然,他确实将这件事当做了自己最后的保命符。
  谢灵瑜冷
  眼望着他,却也没打算就此再逼迫他,随后她挥挥手:“将他带下去严格关押,没有本王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随后宋元友被带了下去。
  谢灵瑜让左右之人退下之后,便起身走到萧晏行身边,低声问道:“方才宋元友所说的话,你觉得可信吗?”
  “可信,”萧晏行点头,随后他轻声说:“我曾经认真检查过魏刺史剿匪的记录,他在扬州任上一共四年前,前两年时,扬州水匪之患其实并不严重。确实是从两年前开始,扬州水匪越剿越多,而且还日渐猖獗。”
  由此可见,魏安并非是从一开始,便跟水匪勾结。
  想来也是,他乃是扬州刺史,是圣人所信任之人,只要在扬州任上不出错,便是执掌地方军政大权于一体,他又何必跟这些水匪虚与委蛇。
  唯有是这些水匪,拿捏住了他的把柄。
  “这个宋元友先前交代的这么痛快,其实并非是全然怕了殿下,他就是想要说出水匪之事,这样才能取信殿下,之后他真正的保命符才能起作用。”
  萧晏行精准而快速的分析了宋元友先前的意图。
  或许宋元友一开始确实被谢灵瑜吓唬住了,但是他之后痛快交代,也有顺水推舟的嫌疑。
  毕竟唯有这样,他才能暂时保住自己的命。
  “你觉得他口中所说的我们,会牵扯到谁?”谢灵瑜望向萧晏行。
  萧晏行微抬嘴角,露出一丝毫不在意的笑意:“如今朝中上下,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下一任太子之选。长安朝堂内的官员都纷纷被迫站队,而地方上的官员自也是不可避免,而这也给了那些空有野心之人可趁之机。”
  宋元友便是这个空有野心之人。
  若是单单靠着吏部每年官员考察,只怕他这辈子都别想肖想扬州刺史这样的位置,但是正因为朝中暗流涌动的党派之争,反而让他有了可趁之机。
  扬州乃是天下第一富庶之地,财帛动人心,自是有人想要将扬州牢牢抓在手里。
  但是魏安乃是圣人亲派的人,所以这些人明面上不敢动手,便干脆利用水匪,将魏安变成自己的提线木偶。
  待到了时机成熟时,便一举取代之。
  “安王或者是信王?”谢灵瑜默默说出这两个人。
  如今朝中党派之争格外严重,再加上圣人身体每况愈下,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甚至还出现过昏迷的状况,便是连太医都不敢明说。
  但是圣人却迟迟未能下定决心立太子。
  如此一来,朝堂上下更是人心浮动。
  此番江西道灾情一事,未必没有关系,毕竟一旦某一方的人犯错,另外一方便会全力攻击,以至于人人都不敢犯错,生怕成为大位之争下的炮灰。
  即便有人不想牵扯其中,但却还是被迫卷入。
  “最可笑的是,这些人费尽心机,可如今叛军在前,他们的问题反而并不算最大了。”
  谢灵瑜讥讽的说道。
  次日,谢灵瑜便让人开始放流民入城,本已在城外逗留数日的流民,在得知此事之后,纷纷激动不已。
  一时间,永宁王之名在流民之中响彻。
  而谢灵瑜在赈济流民之时,也不忘派出斥候监视前方战事,并且不断派人向朝廷禀告江西道叛军之事,争取让朝廷尽快派出讨伐大军。
  毕竟如此扬州虽有自保能力,却无力出兵帮助其他州府。
  如今她能祈求的便是,朝廷在得知江西道叛乱之后,迅速发兵声讨,倘若援军先于敌军到来,那么扬州不仅可保,甚至还能以扬州为起点,发动讨伐之战。
  但倘若叛军先行到达的话,那么扬州便得守城。
  此刻扬州城内守军也不过堪堪一万人而已,这次就看老天爷究竟要帮助谁了。
  因为宋元友之事,魏安身死,本已是动摇军心。
  是以谢灵瑜也并未公布魏安被水匪胁迫,这两年都在养匪自重。
  而刺史府则是早已经哭成了一片,魏夫人和魏小姐被放了回来之后,却发现魏刺史已经死了,一时间只觉得天已经塌了。
  整个刺史府上下更是挂上了白布,上下哭成一团。
  虽然旁人不说什么,但是听荷却觉得格外不吉利,力劝谢灵瑜搬离刺史府。
  “若是江南道抵挡不住叛军,那么不日整个扬州便要直面大军,到时候城中还不知多少户要悬挂白布,又岂止一个刺史府,”谢灵瑜语气淡然说道。
  战争对于老百姓来说,不过就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即便如此,谢灵瑜还是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趁着叛军还未到来,她派遣士兵加固城墙,更是将全城所有工匠都集中了起来,让他们在铸造工场日夜不停的铸造兵器,尤其是弓箭。
  而两日之后,随着一个斥候带着最新消息回来。
  “殿下,常州和润
  州都已经落入敌手,不日叛军便会抵达扬州,“斥候在堂前,当着扬州所有官员说出了前方最新战事。
  虽然已经提前做好了各种准备,但是众人心底依旧不希望这把战火烧到扬州。
  偏偏前方其他州府,还是挡不住叛军脚步。
  有人按捺不住的问道:“叛军有多少人?何时能到扬州?”
  “据传叛军目前已有三十万之多,最迟两日便会抵达扬州,”斥候回道。
  三十万,这下连谢灵瑜都惊讶了,她问道:“先前不是说叛军只有十几万?”
  斥候低声说道:“叛军每打下一处城池,便立即开始烧杀抢掠,城中所有粮食和财物更是一点都不留,他们还强迫原本州府的士兵加入叛军之列,如若有不敢不从者,当场斩杀。因而有许多人被迫加入了叛军之中。”
  原本不过散步游勇的十几万大军,竟还越打越多了。
  一时间,坐在厅内扬州官员,各个脸上都不好过。
  “诸位也不必过于担心,我早已经向朝廷禀明了消息,如今朝廷派出讨伐叛军的大军已经在路上,不时也会抵挡扬州。只要我们抵挡住几日,待朝廷大军到达之后,两方夹击,定然能剿灭叛军。”
  谢灵瑜环顾了众人一圈,见他们脸色稍好,这才继续说道:“方才斥候所言大家也听到了,叛军入城必然会烧杀抢掠,诸位的家眷亲属皆在扬州城内。若是让叛军攻入城中,到时候死伤之惨烈,不用我多说,诸位心中也必定有数。”
  谢灵瑜微笑着望向众人:“叛军攻打扬州,第一个必然会取我项上人头。但是本王与扬州同生死,绝不会后退半分。”
  “殿下放心,我等必追随殿下,拼死守卫扬州,”曹天第一个站了起来。
  在他的带动之下,其他人也纷纷起身。
  *
  第三日。
  四面紧闭着的扬州城,安静得有些不正常,唯有城头上站满的士兵,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而终于远处尘土飞扬而起,沉闷而轰隆的声响,渐渐开始靠近。
  随后天际出现了一道黑色的波浪,层层叠叠,一眼看不到尽头。
  自江西道而来的叛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
  他们终于到了扬州城下。
  扬州城头上的士兵们在看到这一幕时,并未有任何惊讶,毕竟从昨日开始,扬州四处的城门便已经关闭,没有永宁王的手令,任何人不得擅自打开城门。
  所有人都知道叛军不日便会抵达扬州城外。
  在天边汹涌而至的人潮,便是他们等候已久的叛军。
  不过一个时辰,叛军便陈兵扬州城门外,只不过除了最前方的骑兵以及身后的士兵之外,大型的攻城装备,云梯、投石机这些东西并未瞧见。
  谢灵瑜穿着一身雪白盔甲站在城墙上,她神色肃穆望着城外的叛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