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135节
宋从心找到灵希时,发现她正倚坐在后院的长廊之下,怀里抱着剑,抬头看着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宋从心刻意在木质的长廊上踩出脚步声,少女也没有什么反应。她一身简朴的弟子服饰,长发用一根绸带竖起,靠在柱子旁宛如一座蜡像。
会给晚辈带来压力的明尘上仙被宋从心“赶”到了一旁,负手站在长廊下安静地观望。宋从心见灵希没有反应,以为她是入定或是睡着了,便凑近她侧首细看。
原书提及的女主角,容貌自然不差。上次见面时因为寒咒之事而来不及细看,此番一见,宋从心才有些意外地发现灵希竟是五官深刻、宜男宜女的长相。但这种堪称俊丽的容貌在那双仿佛陨日般清亮的眼眸的映衬下都变得无关紧要了起来,任谁见了灵希第一眼,印象最深的永远都是那双金灿灿的眼睛。
……等会儿,眼睛?宋从心有些迟疑地看着木桩一样的少女,想了想,还是在灵希身边坐下,拍了拍她的肩膀。
这究竟是在梦游还是睁着眼睛睡觉?总不能是在梦游?宋从心动作放得很轻,却不料即便是这么轻的动作,少女还是被“惊醒”了。
只见少女猛然抬头,眼瞳中的金光更胜几许。她像是受到惊吓一般,额头瞬间分泌出大量的汗水,手更是下意识地握住了自己的剑柄。
但是她并没有第一时间拔剑,宋从心观察到一个克制的动作,她似乎在摁捺自己拔剑的冲动。
宋从心没有轻举妄动,也没有做其他多余的事情。她只是平静地看着灵希,观察她情绪与神态的每一寸变化,伸出的手虚虚悬于灵希的肩膀之上。
或许是一个吐息,也或许是几个眨眼的间隙,怀中抱剑的少女逐渐平复了下来,神情也恢复了冷静。但她整个人都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汗水已经湿透了她的背脊。她眼中游离不定的金光缓缓收拢,宋从心却莫名地从中读出了浅浅的绝望以及倦意。
她似乎是直到这时才发现宋从心的存在,短暂的沉默以及茫然之后,她开口道:“……拂雪,师姐?”
宋从心安静地打量着她,并没有开口说话。灵希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眼眸微微一黯,她张了张嘴想要解释一句,却见眼前之人突然抬手,抚上她的天灵。
第223章
宋从心觉得,人有时候还是要有话直说、情报共享,这能让人少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省下许多心力,去做更多的事情。
所以在堪称冒犯失礼地查探了灵希的灵魂状况之后,宋从心二话不说便拽着灵希的手来到明尘上仙跟前,坦然直白且一针见血地道:“师尊知道师妹的异况吗?”
“知道。”明尘上仙也很坦然,语气平静。显然,他不觉得这是需要隐瞒大弟子的事情。
原来师尊知道。宋从心深吸了一口气,她一手牵过明尘上仙一手牵着灵希,师徒三人朝着院内走去:“既然如此,我们坐下详谈吧。”
灵希被宋从心牵着一只手,神情还有些不在状态的茫然迷离。她频频扭头看向明尘上仙,似乎想从他身上得到一个答案,但同样都是被宋从心牵着走的人,明尘上仙也是容色淡淡,看不出其他的情绪。看着明尘上仙这副模样,灵希似乎也明白过来这个“家”里当家做主的人是谁。她低垂着头颅,默不吭声地跟在师姐身后亦步亦趋。
一大一小就这么被宋从心牵进了内室,明尘上仙十分自然地取出一罐茶叶,宋从心则摆出要促膝长谈的架势。身为最晚入门的那个,灵希知道自己没有任何话语权,见状也只能在茶几旁寻了个位置坐下,作洗耳恭听之态。
人如果都能长嘴,这个世界一定能少去许多纷争,充满美好与光明。宋从心烧水烹茶,心中如是想道。
宋从心并没有给两人摸清楚现况的时间,开口第一句话便是单刀直入。
“所以,师尊您知道师妹是人妖魔三族混血,并且神魂魂力已经堪比徒儿在雪山遭遇的蟠龙神了?”
“咣当”一声,灵希端茶的手猛然一抖,不慎将茶杯打翻,茶水撒了自己满手。她手背被烫得通红,人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般僵硬地坐着,发白发紫的唇微微颤抖。
“小心。”
明尘上仙探手过来拿走了翻倒的茶杯,宋从心两指往灵希手背上轻轻一点,一点萤火般的绿光拂过,皮肤上炽人的烫意便被柔和的春风抚平。灵希抬头,便看见宋从心颦蹙的眉宇,她反应有些迟钝地眨了眨眼睛,却见师姐在治好她的伤势后,给她又斟了一杯茶,目光再次落回到了师尊的身上。
“……”明尘上仙似乎斟酌了一下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回答,但举目四望,平
日里总是替他开口说话的佐世长老不在这里,“三族混血之事,不知。”
虽说不知,但宋从心看明尘上仙的样子也猜得到师尊心里是多少有数的,毕竟人族的躯壳难以承载如此庞大的魂力。如果灵希是神魂强大的高阶修士也就罢了,但灵希偏偏不是,能承载如此庞大魂力的同时血肉之躯还没有出现崩溃扭曲的迹象,这已经足以证明灵希的血脉有异了。
宋从心顾不得茶水滚烫,抿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发干的唇舌:“大夏国的调查结果我会整理成卷宗,稍后递交给师尊。关于师妹的身世问题……我们暂且放一放。比这更要紧的,对于师妹身上的异况,师尊可有解决之法?”
“为师封印了她的‘眼睛’。”明尘上仙也抿了一口茶水,“但作用有限,这孩子的灵魂长期遭受磨损,已经分不清真实与虚假了。”
“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灵视之人可见神诡之物,她眼中所见之景与常人不同。灵魂磨损之后,她臆想之物也会出现在感知之中,三者交织,真假难辨。”
宋从心忍不住在心里倒抽一口冷气,过高的灵感与重度磨损的灵魂,灵希到现在都还没疯掉,真的太过不容易了。
“她试图自救,为师不能坐视不理。”明尘上仙道出了自己收灵希为徒的原因,“这孩子很聪明,她无师自通了坐忘之法,将自己的灵魂磨损降至最低。但此法与封印一样都是治标不治本,她必须提升自己的修为心境,确立自己的道心。直到神魂强大到足以承载这份强大的灵性,她才能从中得以解脱。”
红尘多疾苦,有人畏惧生老病死,有人畏惧爱憎别离,然而三千道途殊路同归,最终所指皆为超脱之道。
宋从心和明尘上仙讨论之时,灵希从头到尾都木着一张脸,没有开口说话。她对外界的感知十分钝感,直到一双温暖的手再次抚上了她的天灵,她才突然打了个冷颤。
灵希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那种奇怪的感觉,师姐每次触碰到她的时候,她都有一种从浑噩中清醒过来的感觉。但对于灵希而言,绝望与浑噩是她用来包裹自己的茧,她要活下去,就必须将自己的神智藏得更深一点。
宋从心接连两次的触碰惊动了灵希封存的神智,那双干净得近乎非人的金棕色眼瞳中逐渐浮起人性的清明。她感觉到覆在自己天灵上的手突然散发出阵阵霜寒之气,那些寒气如同看不见的丝线般温和而又不容拒绝地侵入自己的魂灵。灵希下意识地想要阻止,一道清淡的声音却在耳畔响起:“别动。”
那股冷意侵入了灵希的神魂,潜入她的识海,冰冷却又温柔至极。那种冰凉让人有些怀念,就像人的灵溯回流转,回归了母亲的怀里。
灵希来不及反应,就感觉那股凉意如漫上来的水般袭上了自己的眼睛。丝线搭建起桥梁,建立了共感,灵希能感觉到,另一个强大的灵魂在她的身体里睁开了“眼睛”。
——宋从心动用了明觉之神的权能,共享了灵希的“眼睛”。
对于原书中的女主,《倾恋》这本第三人称为主的小说其实并没有详尽地描写灵希的心理活动以及感官世界。在逐渐接触到真相的今天,宋从心隐约猜测到灵希身上恐怕还有什么隐藏的秘密。但在真正建立起共感之后,眼前呈现出来的光影依旧让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宋从心感到心惊。
刺耳的鸦鸣在长空下凄厉的回荡,没有布置清雅的茶室,没有温暖和煦的天光,藉由灵希的双目呈现在宋从心识海中的是极其荒诞怪异的场景。
破败腐朽的院落与黯淡无光的天幕,盘旋的寒鸦与高悬天际的残阳血日,分明是太初山文光院中的布景,却仿佛已经荒废多时、无人问津。
摆放在身前的茶几通体发黑、木质糜烂,摆在桌上的茶杯盛装着浑浊不详的黑水,散发着腐败陈旧的气息。宋从心持起茶杯,鼻尖分明能捕捉到清淡雅致的茶香,但抿入口中却是一口饱含铁锈腥气的污血。“她”的五感麻木而又混乱,确实如明尘上仙所说的那般,虚实交替,真假难明。
一切都仿佛是真的,一切又仿佛都是假的。即便明知是假的,落在自己身上,痛楚也是真的。
灵希眼中的一切是如此的光怪陆离。
宋从心放下茶杯,抬头朝前方望去,距离“自己”不远的地方跪坐着一名面目空白、半边身体却长出枝桠的银发女子。大抵是因为知道眼前这个面目空白的女人就是自己,宋从心反而更能感受到那种照镜子般的恐惧。距离“自己”再远一点,则是形影如常、没有任何变化的明尘上仙。不知道是不是此世最接近天道的人在幻觉中都显得与众不同之故,即便身处如此诡谲阴森的场景之中,明尘上仙依旧如巍巍青松,鹄峙鸾停。
他此时正敛袖正坐,安静地注视着“自己”。
无论尘世几度变迁,他都如青山般巍峨耸立,不变不移。
宋从心略微有些愣怔地注视着明尘上仙平静宁和的眉眼,她突然便能理解,为何原书中的“灵希”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地爱上自己的师尊,纵使万劫加身亦不言半字悔意。
恐怕对于灵希而言,世俗的枷锁与常世的伦理在足以摧毁一切的苦难之下都早已不值一提。明尘上仙是她生命中唯一的明光,是她难辨虚实的眼中唯一不变的风景,所以她追逐他,便如同飞蛾逐火、蜉蝣溯水,是理所当然也难以逃脱的宿命。
方才在庭院中的相遇,灵希求生的本能让她下意识地摁上剑柄,但她的理智却违逆她的本能,否决了她的恐惧。仅此一事,宋从心便知道,无论日后会发生什么,但至少在当下,灵希无疑是个好孩子。她为了不伤害他人,宁可自己咽下这近乎锥心刺骨的恐惧。
宋从心抬手,抚上了“自己”的眼睛。
被暂时剥夺了感知的灵希在短暂的恍惚后回过神来,再次抬头之时,却发现眼前的世界突然翻天覆地。
“我暂时……封印,可以……”不远处,面容如水纹般模糊的女子似乎说了些什么,灵希听得并不清晰,“现在……如何?”
神情麻木的灵希缓缓地瞠大了眼睛,她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发现自己眼中所能看见的事物就像隔
着一层水幕,变得模糊而又光明。虽然隔了一层浮薄的水幕,但这层水幕也隔开了那些光怪陆离的扭曲幻影。灵希看见了阳光,看见了茶室与桌椅,她看见额间生有莲花印记的银发女子眼神关切地凝望着自己。
女子触碰她脸颊的手指温暖而又柔软。她的身后,孤高的云上人注视着她们,就像注视着废墟缝隙中挣扎萌芽的生命。
灵希并不是从一开始便受困于虚实之间的,年少时她也曾以自己的眼睛亲眼见过这个世界,她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后来她眼中那般森然诡谲的模样。但与自己的幻象作困兽之斗这么多年,灵希早已忘记了尚且幸福的童年中落在眼中的风景。
隔着一层水幕,灵希对世界的感知依旧迟钝,但至少灵魂不再饱受凌迟。
“从明日起,你将开始道法的修行。”
明尘上仙放下茶盏,容色淡淡地宣布道。
“拂雪,你一道前来,为师亦要品鉴你的琴剑。”
第224章
明尘上仙已经为灵希的“眼睛”施加过一次封印,宋从心再次施加的封印则作用于灵希的灵魂。
托雪山之行的收获,对于灵希目前遭遇的问题,宋从心可以说是专业对口了。灵希的问题在于她的灵性过高,从而导致她对一些常人无法观测到的神诡之物过于敏感,这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眼皮或是自己的皮肤,对常人而言或许只是一阵微冷的寒风,对于灵希而言就可能是剜肉的尖刀。
而现在,明尘上仙替灵希蒙上了眼睛,宋从心则给了灵希一身皮囊。虽然正如明尘上仙所说的那般是治标不治本,但至少让她能捱过这痛苦的劫难。
“现在感觉如何?”宋从心问道。
“……好似,沉在水中。”灵希沉默了片刻,终于还是开口说话了,她神情恍惚却几近贪恋地看着周围的摆设,就连茶几都摸了又摸,像刚刚接触世界的婴儿。
“模糊,有些凉,但是……这样很好。”灵希看着茶杯中清澈碧绿的茶汤,犹豫了片刻后,还是小心翼翼地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没有味道,像寻常的水。能感到一点点暖,但不多。能感觉到手里拿起了什么,但不知触感。好像有一层水……把我裹起来了。”
“但是,这样……很好。我觉得,很好。”
灵希断断续续地说着,仿佛害怕宋从心不相信一般,她连续重复了两次。对于长期饱受灵魂磨损的人来说,这种怪异的钝感竟也是一种救赎了。
“那就好。”宋从心心里松了一口气,这是仿照大怖救渡度母将自己沉入寒潭以护心智的举动改换而来的术法。然而宋从心并未熟练掌握明觉之神的权能,灵魂又是极其精细敏感的存在,如今能一次成功也是运气使然。
再次发现了一个《倾恋》中不曾点明的秘密,宋从心心中多少有些难言的恻恻。灵希看起来也不过才十八九岁,放在前世也不过是还在上高中的孩子,但这么小年纪的孩子在这个世道之上却已经饱尝了人间的疾苦,而往后等待她的也不是苦尽甘来、柳暗花明,而是更为残酷黑暗的现实。
如今,宋从心完全能理解明尘上仙收灵希为徒的初衷了。虽然其中或许还有一些别的原因,但灵希身负如此奇异的血脉,却还艰难地维持着岌岌可危的人性与理智。若是对灵希置之不理,她很可能便会彻底倒向黑暗的一方,成为史无前例的灾厄。但若要将她放在身边,普天之下,除正道魁首以外,又有谁能有这等的魄力以及胆识?
而对于明尘上仙来说,即便灵希是三族混血,背后更是承载着滔天的阴谋,但只要她还愿意向光明伸手,明尘上仙便绝不会见死不救。
宋从心心中怅惘,对《倾恋》中记载的故事更是痛心疾首。她心里存了事,便准备向师尊告辞,回去再翻一遍原书的同时也尽量备战明日的考验,却不想她才刚站起身,突然便感到袖口一紧。她回头,却看见灵希略微有些发怔地望着她,似乎是无意识地拽住了她的袖子,回过神来后又立即松开了手。
“抱歉,我——”灵希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解释,但很快她又缄口不语。
宋从心突然间便明白了为何灵希在宗门内的风评如此微妙了,若说明尘上仙寡言少语是因为寿数过于久长、鲜少与人来往,那灵希的沉默孤僻恐怕是源于她过往的遭遇。
拥有那样一双能见神诡之物的眼睛,又难以区分虚实与真假,灵希以前必然经历过百口莫辩的灰心。这些遭遇一桩桩一件件地累积下来,便导致了她如今这般被评价为“孤僻乖张”的性情——独自行动,拒绝合作,引发误会后也鲜少解释,一副任人误解的样子。
宋从心沉默,在灵希收回手后,她突然转身望向明尘上仙:“近日诸事需向师尊讨教。师尊若是不介,拂雪想在文光院中小住一段日子。”
“好。”明尘上仙应道,“需要什么,我让若拙替你准备。”
宋从心的道场距离明尘上仙的道场也就一座山距离,对于已经能撕裂空间随意穿梭的大能修士而言,这点距离跟邻里也没多大区别。
宋从心其实不算清闲,她还有许多事务需要处理,但对于无极道门的同门,她永远都愿意拨出时间。既然要在文光院中小住,宋从心自然不能继续像在自己道场中那样随意,日常生活基本都靠傀儡人偶凑活了事。因此,再三斟酌过后,宋从心托付纳兰清辞为自己选几名外门弟子打理日常事务。
择选奉剑者之事拖到现在都还没个影子,好在宗门也体谅宋从心风里来雨里去实在无心挂念这点小事。听闻宋从心此次有心在宗门常驻,管事长老们立刻便将早已选定好的奉剑者候补名单呈递上案桌。纳兰清辞从中择捡了一番后,选出了两名风评最好、待人接物都很稳妥出挑的弟子作为考察对象。
一目国的探子胥千星恰好便被选中。他立刻便意识到,机会来了。
在文光院内小住是临时做出的决定,宋从心之后又往前殿跑了一趟,和佐世长老交接事务后顺手带走需要处理的案宗。
宋从心此次归宗,身份正式从“内门首席”晋升为“代掌门”。她不仅从佐世长老手中接手过更多的事务,同时她也从明尘上仙的手中得到了暗门完整的调度权利。不仅是宋从心,内门长老们也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弟子并将权利下放。若是不出意外,到了宋从心这一代,湛玄会晋升为持剑长老,梁修接手佐世的义务,纳兰清辞晋升仪典长老,令沧海则可能会接手司书长老的义务。无极道门的高位向来是能者居之而非同脉传承,托宋从心的福,这些年内门的竞争堪称水深火热。
应如是目前在潜心苦修,待他突破金丹期后,便要接手分宗的掌门之位了。修士寿元漫长,修行便也难免怠惰,美其名曰水到渠成、欲速不达。但上清界出了一个拂雪道君之后,年轻一辈唯恐被甩下太远,老一辈则忧心前浪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再加上白玉京横空出世,如今的修真界修为水准可谓是突飞猛进。
宋从心终于实现了自己让全天下人做五三的初心,每每想起,她甚感欣慰。
佐世长老告诉宋从心,宗门先前在为她和湛玄二人准备元婴大典,谁知她去了一趟雪山便突破了分神,典礼的规格仪式又要往上提一提了。
“一眨眼,你我都要以道友相称了。”佐世长老看着眼前今夕非昨的少女,恍惚间还能忆起十多年前在外门大比上被众弟子推至首位的孩子。明明不过是一段对修士而言不算漫长的岁月,但不知为何,佐世长老却在眼前之人的身上品尝到了一种近乎残酷的易变。
“师叔说笑了,拂雪也已经走过凡人的一生了。”宋从心摇了摇头。这世道的凡
人平均岁数也就二十来岁,她确实已经走过凡人的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