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放心,我家风清正,她们来魏府当门客吧,宴会或节庆,都需要歌舞声乐,魏府不会让她们如歌女般陪客,我府上家风也丢不起这人,厅堂舞乐就好,每月工钱与我贴身侍女一样,但不需要签奴契,这些地还是你们的,拿了工钱雇农人们顺道帮你们种种也行,免得荒废。你们来去自如,日后若有看上的人,你们嫁人也正好。”
  “魏相的人品,天下都信得过,魏相怜惜我们姐妹,我们自是愿意的。”
  还未等薄姫说话,其中一布衣女子就站出来应道,她被分地入民籍,可她们实在不会种地,每日辛苦,还没几天就日日抹泪,她们丈夫没了,子女也跟着家族逃亡,只有她们逃也逃不掉,留也留不住。不入奴籍,那就是门客待遇,来去自如,别人说这话她们不敢信,但出自魏倩口中,她们是信的,而且她们本就是旧贵族们养大的。
  然后钱棠便清点出要献给刘邦的美人,带着其他的人就往魏府去,刘邦身边无女人,便让夏侯婴带薄姫她们回魏王宫,他现在住那,戚姫怀着孕,待在咸阳宫,他后院无人,最近忙忘了。
  “魏相要她们歌舞宴客?”
  “是啊,她们也是旧贵族养出来的美人,自幼习歌舞乐器,这样的人有现成的还省了培养,日后大王所掳获这类女子,没看上的不如都送来我这吧,我自有用处。免得她们无路可走,入了淤泥里。”
  “好。魏相心善。”
  “她们都是贵人府上待惯了的,宴上礼仪都不错,或许是臣赚了,说不得日后大王办宴,还得跟臣借人呢。”
  刘邦哈哈大笑,这些日子,每一天都比一天入正轨,待到入夏时,兵士们伙食都好了不少,魏倩放在墙上的方子,养猪养鸡养鸭的最受欢迎,尤其是鸡鸭孵化,这导致肉类直线上涨,农人们养得多了,根本吃不完,于是市集就热闹了,肉类都便宜了不少,士兵们军营待着不知道,他们以前在家里,只有逢年过节才有几块肉,如今天天大鱼大肉,他们还领着月薪,虽然很少,但汉王不容易他们是知道的,于是韩信怎么训他们就怎么练,刘邦又为他们立了功的士兵戴了军功章,他们很有干劲。
  魏倩还为他们洗脑,让他们训练完一起帮百姓修水井,他们得到了百姓感谢与回馈,成就感与意义就更大了,有几个小伙自发为百姓凿井的时候,被人家看上了,与家中清秀女儿结成夫妻,还被批了三天婚假。
  到了夏
  天,井水流通进魏地每一户,他们不再为水源发愁,魏倩也弄出了水泥与红砖,这些成地方衙门管的工厂,价格固定,不允许私自定价涨价,这样一来,卖与百姓也是一笔地方收入。
  魏倩重修大梁,汉初往前两千多年前,有文明记载时,古代就有了城市排水系统,但是用红陶制成,以防瘟疫,每次乱世死太多才有病毒,十室九空,但和平时期很少,古代人少,哪怕是战国时期,卫生条件也不像中世纪欧洲那么离谱。魏倩直接用罗马那种由水泥红砖建成的下水道,然后用管道连道,这些墨家机关道非常善长。哪怕魏倩画得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们看一眼就知道魏倩想要的什么样子,于是开干。魏倩在大梁农闲时动员百姓,干得如火如荼,整个城市日新月异,衙门都修得更加气派。
  魏倩的工厂在大梁建起来了,从日用品到纺织厂,陶瓷与琉璃,大梁她能完全控制,也不怕别人来偷方子。而且她每隔半月就写在公告上教百姓脱贫致富的方法,如果有人找她麻烦,百姓们就能先弄死对方。
  而萧何正好将关中事情忙完,刘邦名下多了巴蜀魏与汉中,他自然得过来,魏倩想着将萧何张良陈平郦食其都请来魏府,毕竟这是魏地,她家宅子大,跟汉王这么久,她都忘了办宴会,贵族行事被她忘得一干二净。魏无知找人修好了旧宅,她的那些伯伯叔叔们还得回来住呢,毕竟人离乡贱,咸阳再好,也没有在魏地舒服。在大梁他们都是贵人,世世代代的祖业,受人尊重。自然比在咸阳寄人篱下过得舒心,只是老祖母就在咸阳养老,也有多人照顾,更好些。
  魏地变汉地,魏府第一次办宴,自然不能厚此薄彼,咸阳城的人管不着,驻军汉中巴蜀的更远了,而张不疑被他爹强行搁在巴地办事,听他说过几日才能回来,也赶得上。所以请帖请了,刘邦萧何张良陈平韩信郦食其,还有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等人,又请了一些豪强共百人。
  前面他沛县众人见魏倩见多了,无所谓,但很多豪强乡绅首富们想入汉营不得入,想见魏倩魏府谢客不见,这种宴会他们能进简直撞了大运,请帖还说可带家眷,一时市井胭脂水粉都卖脱了。
  第41章
  在树木繁盛百花未谢的初夏,萧何来到了魏地,他路过大梁时,车马都平稳了,窗外熙熙攘攘的叫卖声,他让车夫停下,出来走在热闹集市里,黔首们笑问他买不买吃食,他摆摆手又觉得可尝尝,便让侍从付钱,结果吃一口就惊艳住了,一路逛吃逛吃过去。
  萧何比刘邦还大几岁,他曾是秦吏,兢兢业业,自然知道天下是什么模样。
  关中初时的惨状就不说了,如今也算是安定下来,他路过关中郡城看百姓安居乐业,也有几分自得,他与魏倩一道将关中惨状抚平,黔首们比起当秦人,更愿意当汉人。
  他以为那就是安定的模样了,直到来了大梁,他见识到魏倩真正发力的模样。当然有故土补贴的成分,但仅仅三月,就仿佛改天换地一样,快到竟让他有了难追赶的情形。如果萧何如果知道现代的梗,定会大呼,你要不要这么卷。
  魏地被陈胜吴广军队烧抢一遍,又被魏王豹这种无能之辈统治,韩信与魏倩给他的军报里说过,萧条比之关中更甚。
  可如今,也就咸阳能与之富贵相比,其实是魏倩在大梁号召令强,城里的大伙肯听她的,跟着她干,她对于家乡的投资上心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毕竟下水道都换成罗马的模样。
  魏倩是从造反之初便跟着沛县起兵的,她的原始股注定大伙觉得她功高,日后天下有她的一份,这种先秦思想,在前三千年都是如此,汉武之后的两千年开始中央集权。
  如今属于思想活跃,百家最为积极的时候,法家穿了儒皮也想挤进去,希望统治者再度启用法家。但此时的法家可不是现代的法家,更倾向人治,但秦实在太招恨了,所以很多人表现出来是拒绝法家,但其实法家并没有受过墨农那种打压。
  萧何看着大梁,他有无力,那是一种超前的脱离掌控力的感受,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他很庆幸魏倩是队友而不是敌人,但队友过于上强度,又很难追感。
  如果萧何看过三国就知道,这种感受叫既生瑜何生亮,但是萧何也一眼就看到了问题,魏倩行事太过超前,百姓还未理解第一步,她就走到第五步,这样将人远远甩在身后,跟不上的人就会愤怒,豪强与贵族士人们背后捅刀,随之而来各种问题就出现了。
  大梁只是个小地方,她可以完全做主,因为祖辈,大梁她家就是最大地主贵族,如果汉地都这么搞,那直接就崩了。
  她太理想化了,这是墨家的通病,似乎这世界上的人就应该富足勤劳,一门心思向上攀登,可黔首们不识字话都说不太清楚,世人多木讷,当新东西出现得太快太多,他们会被食利者欺骗奴役,站的太高的人是看不到这些黔首的,可他们是大部分。
  魏倩从来到秦末就是贵族,能走到她面前的都是普通人里的人中龙凤,她没有反应过来是因为这些人与后世普通人一般无二,把秦末黔首与后世百姓化等号是非常不靠谱的。
  她并没有看到这些问题,萧何一眼就注意到那是萧何当了半辈子的秦吏,一直解决基层黔首毛病。先前萧何就很认命的接过她不能顾到的部分,将所以基层安排到位,把她往后扯扯,步子太大就会扯到蛋。
  比如始皇,那典型的步子迈大了。
  萧何走在大梁的街市,看一个老人在卖着自己种的菜,他走上前,这些还挺新鲜。
  “老人家,你将这些卖了,自家吃什么啊?”
  老人看他头戴士冠,也乐意与他多说几句,“自家吃不完,天热了地窖也存不住,便拿来市集卖了,买些布回去,我儿在砖厂烧砖,晚了他赶牛车带我一块回去。”
  “这一来一回,多少里地啊?”
  “四十多里吧。”
  “也是辛苦。”
  老人笑了笑,“这有啥苦的,我家有牛呢,何况我儿在砖厂还可以便宜买些砖,把自己家里修一些,这样早上就不会有水雾了,被子都是湿的。你是贵人,自然不知,比我这老儿辛苦的大有人在。”
  萧何点点头,看了一眼这市集,皱着眉头往安邑去,安邑是魏地的王城,这里与关中一般无二,没有太过熙熙攘攘的市集,百姓们沉默的干着手头上的活,在挖井通水,在种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粮食藏在地窖与粮仓里,闲时就织布裁衣,茶楼酒馆相聚一二,人们并没大梁那般金钱欲望,几十里地跑来集市卖掉自己种的粮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