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后,在路上捡到忠犬杀手 第17节
“我所看的不是上京内的芸芸众生,而是皇城。”
“殿下还是说在看上京的芸芸众生吧,不然显得贪欲过重了。”
谢月凌放下手中的茶杯,整了整下摆的衣裙,与此同时,萧和昶端起另一杯茶。
“妹妹说话果然直白,我也只有在妹妹面前才会这么说。”
萧和昶看着手中的琉璃杯,笑了笑,“妹妹不喜欢君山银针,却将君山银针的泡法,生长习性,所用茶具记得一清二楚。
因为陛下钟爱茶道,为逐风雅之趣,整个上京都沉浸在品茶的风尚之中,连妹妹也不能免俗,挑了这么一味茶,做自己的钟爱。
可我向来不喜欢品茶那一套繁琐的仪式,自喜茶风尚起,农人皆种茶而不种粮,本末倒置。”
“殿下慎言,您的这些话自己心里说说就好,不必同人说了。”谢月凌白了他一眼,继续说:“言归正传吧殿下,你约我来,不是只为了喝茶吧。”
“好,妹妹爽快,在我与大皇兄之间,妹妹更看好谁做太子呢。”萧和昶把玩着手中的琉璃杯。
“不明显吗,谢家自是鼎力支持殿下的,殿下不必有疑虑。”
“我问的是妹妹,妹妹心中自有丘壑,不妨直言。大皇兄为人仁厚,素有贤名。妹妹更倾心于哪位兄长,愿闻其详。”
谢月凌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讽刺,“妹妹以为,两位皇兄皆是人中龙凤,各有千秋。无论是大皇兄还是殿下,都需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之心为心,无论谁成为太子,都将是我大邺之福。”
萧和昶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妹妹这几年,好的不学,怎么尽学会打官腔了。在我面前,也要如此吗,不如你我二人坦诚,也好看看对方的底牌。”
“哈哈哈哈,殿下,这么多年还是老样子,一点也沉不住气。”
谢月凌用帕子捂着嘴,一颤一颤的笑了起来。
“说实话,与我而言,二位哥哥谁当了太子都没有所谓。大皇子懦弱无刚,而你,心狠手辣。”谢月凌顿了顿,有些无奈道,“您二位,让我选,可是难为我了。”
“妹妹不如卜算一卦,看看我二人最后鹿死谁手啊?”
“殿下不是不信道么。”
就是信也不会给你算,先别说自己算的准不准,泄露如此天机可不是好玩的,萧和昶还不值得自己算这个卦。
“若是结果是我,我就信。不是我,就换人算,算到我信。”
谢月凌言罢,轻抚衣袖,阁内气氛一时凝重,连空气都凝固了片刻。
“殿下,月凌绝不会支持大皇子为太子。至于殿下您,若他日有需要,看在我是谢家人的份上,定当鼎力相助,在所不辞。”
“妹妹快人快语,倒是省去了本殿下诸多迂回。既如此,本殿下亦不再藏着掖着,只要妹妹看清局势,我必保妹妹和谢家荣宠不衰。
不过若你兄长谢克己,执意要站在大皇兄身边呢?你当如何自处?”
谢克己投于大皇子门下已不是秘密,何况他是谢家人,自是瞒不过三皇子的。
谢月凌眸光一凛,“家兄虽与我血脉相连,但若他真如此糊涂,万不得已之时,我自会清理门户,以正视听。但殿下,若您伤害他分毫,我谢月凌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萧和昶看着她,心中不禁赞其果敢与决绝,多年不见,她还是和从前一样容不得沙子。
“妹妹放心,我萧和昶还不至于对他下手。”
接着他又说,语气中还带着几分调侃与提醒:“不过,三日之后便是太后娘娘的寿辰。陛下陛下似有意借此良机,为你与杨慎指婚,此事你可曾想过对策?哥哥特意提醒你,这份礼物,还算可以吧。”
谢月凌闻言,眉头微蹙,心中暗自思量。
“此事我自有分寸,就殿下不必挂心了。”
“那好,妹妹自己小心,我等着看妹妹的好消息。”
言罢,她起身告辞,身姿摇曳。萧和昶目送她离去,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期待。
当年她年纪尚小,拒婚无伤大雅,而如今她已及笄,又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呢。
谢家与杨苏二家,世代交好。因此缘由,谢月凌与杨慎、苏棠三人自幼一起长大,情同手足。
谢月凌因的胎中不足的缘由,身子孱弱。陛下出于对早逝妹妹明公主的愧疚,寻遍名医,然后见效微薄。
直到最后当朝国师给谢月凌算了一卦,算出她与杨慎八字极和,乃天定姻缘。若二人成亲,谢月凌必定一生无忧。
陛下当即大喜,连忙就要给二人指婚,不过当时二人年纪小,赐婚之事就被拖延了。
再后来,杨老将军战死,杨慎守孝,婚事就此耽搁下来了,不过陛下一直惦记此事,此次,他二人都回上京了,正是好机会。
春风不夜楼内,依旧人声鼎沸,楼内各色人等穿梭其间,或谈笑风生,或低语密谋,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三楼一处幽静的雅间内,却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
窗棂上雕刻着精细的花纹,透过半开的窗棂,可以隐约看到外面流光溢彩的美景。
雅间内,一张雕花圆桌旁,坐着两位女子,正是谢月凌和岚娘。
谢月凌轻轻端起桌上的酒杯,浅酌一口,酒香与室内的熏香交织在一起,有些杂了。
岚娘吩咐将熏香灭掉,其实往谢月凌的酒杯续上了一杯酒。
“岚娘,这些年你可还好?”
岚娘微微一笑,脸上洋溢感激之情。
她站起身,从身旁的小几上拿起一个精致的锦盒,轻轻放在小姐面前,说道:“托小姐的福,一切都好。这是小姐吩咐的东西,早已备好,请小姐过目。”
谢月凌打开锦盒,里面是几封信和一本账本。
她抬头看向岚娘,笑道:“这些年,白拿了你这么多消息,姐姐可真是亏大了呀。”
“若不是小姐,怎么有今日的岚娘呢?消息只有在需要的人手里才有价值,能对小姐有用,便是岚娘最大的荣幸。”
“谢谢你,岚娘,你早就不欠我的了。”
谢月凌翻开这账本,脸色越来越不对劲,她想到王刺史贪,没想到这么贪。
“这份账本,已足够让那人认罪了。”
谢月凌轻轻点头,目光再次落在账本上,“还远远不够,再去找。不仅是王刺史的,所有有关王家的,我都要,只有足够的把柄在手,才能让王家舍弃这条臂膀。”
“是,小姐。另外,杨将军自六年前离京去西北,此间并没有和异常,至于在西北时,还没有查出。”
“算了,不必查了,也许是我想错了。”
“这些年,小姐过得好吗,岚娘很是担心。”
“哟~,春风不夜楼不是最大的情报聚集地吗,姐姐在我这打听消息呢。”
难得相见,谢月凌又恢复了吊儿郎当的模样,做小姐可比做道士难多了,她还是喜欢做道士。
“才不是,当年你说走就走,一句话也没留。我也不知你是自己想走的,还是...有人逼你走。”
岚娘的话让谢月凌的动作微微一顿,她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
“这天下能让我离开的,只有我自己。当年,杨老将军战死,杨家就此没落,而后苏家满门抄斩,皇权之下,狡兔死,走狗烹。”
“当年之事,小姐不要过于伤心了。”
“当年我以为我是没错的,可出家这几年,明白天机不可改,又不知是对是错了。”
谢月凌又喝了一杯酒,而后离开了春风不夜楼。
第21章 映味小筑
从春风不夜楼出来后,正值下午,街道两旁依旧人声鼎沸。
谢月凌身着一袭素雅的白色长裙,腰间系着淡绿色的丝绦,简单而不失华贵。昕寒则依旧是那身黑衣,眼上蒙着黑布,腰间别着把剑。
二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前去城中最大的布庄——“静影庄”,是上京有名的布匹商号。
一踏入布庄,各式各样的绸缎、锦缎、纱罗便映入眼帘,杭罗、苏锦、宋锦、漳缎、花纱罗等,色彩斑斓,熠熠生辉。
“哇,多了好些没见过的布,这是什么啊!”谢月凌兴奋地四处张望,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喜悦。
她拉着昕寒,穿梭于各色布料之间,不时拿起一匹,轻轻摩挲,看看料子的质地如何。
“渺渺,你喜欢哪种颜色?”
昕寒虽看不见,却也能感受到谢月凌的开心。
“我喜欢大红色,够张扬;也喜欢靛蓝色,够雅致。”
她转身看向昕寒,“你呢?噢噢,我忘记你看不见啦。不过虽然你看不见,但你可以摸摸,反正是穿在你身上的。你喜欢哪个就买哪个,我有的是银子。”
昕寒伸出手,指尖轻轻滑过一匹匹布料,最终停留在一匹黑色的粗布上。
“这个,是渺渺喜欢的颜色吗,我想买靛蓝色的衣服。”
“呃,看来昕大侠与黑色很有缘分啊。”
话音刚落,静影庄的掌柜的就迎了上来,满脸堆笑。
“小姐大驾光临,小店蓬荜生辉啊。您需要些什么布料,尽管吩咐。”
“你们这可有靛蓝色的成衣,按这位公子的尺寸来,另外拿几身别的颜色的。”
“当然有,小姐真是慧眼识珠,我们这新进了一批上好的靛蓝绸缎制成的成衣,质地柔软,色泽温润,定能衬托出这位公子的非凡气质。”
掌柜的连忙点头,示意谢月凌稍等,便转身吩咐伙计去取衣服。
伙计从一排衣架中轻轻取出一件靛蓝色长袍,那长袍在微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显得格外雅致。
随后,伙计又迅速挑选了几件其他颜色的衣物,有素净的天青色、沉稳的墨绿色,每一件都裁剪得体,面料上乘。
“小姐您瞧,这几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织法和图案,这位公子身材高挑,模样又好,无论哪套,都十分合适。”店家一边展示,一边滔滔不绝地介绍着。
“昕寒,你过来。”谢月凌招了招手,示意昕寒站在她面前。
“让我瞧瞧,不错,都很合身。你摸摸喜不喜欢,喜欢都买了。”
“好,那就都包起来吧,再要几块绸,裁成同这位公子眼上的布条一样尺寸,都包起来。”谢月凌决定道,随即从袖中取出一块银子付账。
店家接过银子,脸上堆满了笑意,“小姐客气了,您稍等片刻,我这就让人将衣物包好,再送二位出门。”
“等会再带你去逛逛,说来,我也有五年未曾回上京了,不知道还认不认得路。”
谢月凌一边走,一边念叨着,手上拿着串佛珠一颗颗数着。
这佛珠是谢克己早年上大音寺给她求来的,当年她走的急,也没有带去。
昨日丫鬟们翻了出来,才想起这东西,想了想,还是拿着戴上了,手上把玩着也合适。
谢月凌带着昕寒逛这逛那,时不时看看胭脂水粉,再摸摸兔子,斗斗鸡,若不是昕寒拦着,谢月凌都要进赌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