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我可以把照片删掉帕克妥协道,你觉得怎么样?
我怎么知道你在其他地方有没有备份?艾德琳冷笑。
帕克先生泄气:那,主编你打算如何?
艾德琳对他这副听之任之的态度很满意:我昨晚想了很久,除了杀人灭口之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不能开口。
彼得看她,眼神戒备:你要给我下药,弄哑我?
当然不,那样会伤害你,也是给自己抹黑,艾德琳立刻鄙视他,我已经有了一个污点了,不会再让自己有另一个污点。
你现在把我摁在车座上难道就光明磊落到哪里去了吗?
帕克先生在内心默默吐槽。
主编继续说:我欣赏你的才华,帕克先生,我也不希望以后我们的团队之间有嫌隙,最好我们以后还是相亲相爱的同事所以,你既然手握我的把柄,我希望你也坦白交代你的
艾德琳盯着他,嘴边缓缓漾开一个笑容,三分得意三分势在必得:某个可以牵制你一生的把柄。
可以牵制他一生的把柄?
答案呼之欲出
但是他显然不能说,也完全不打算告诉她。
☆、0001 0000 b
别告诉我你没有,艾德琳眼神依旧锁着他,别害羞,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点小秘密是应该的。
彼得叫苦不迭:主编,你可以选择一下别的方式,比如说揍我一顿之类的。
不,我不会做这种伤害你肉体的事情。
可你现在是伤害我的心灵。
两人迂迂回回地又扯了几个回合,艾德琳似乎失去了耐心,帕克先生小心地观察着她,眼看着主编就要发飙,他也愈发无奈了起来。
彼得帕克,艾德琳都连名带姓地喊他了,我劝你不要做无谓的挣扎,赶紧咦?
录音笔怎么了?
帕克注意到她手中的录音笔闪烁一下,亮着红灯的电源键忽然灭了。怎么回事录音笔歇菜了?
艾德琳也纳闷地看着手中的录音笔,为了防止帕克先生趁她不注意而逃跑,艾德琳特意亲自把安全带给他系上了。
主编这一系列动作简直就像把他当成女朋友呵护。
彼得感到心累,但艾德琳没有咄咄逼人地对着他,他也就可以放松一下喘口气,比如说看看窗外的风景。
其实窗外并没有什么风景,有的只是在这儿上班的白领,这附近是商业街,就业机会还是很多的,可以在这儿附近盖一幢大楼,托尼也是十分地财大气粗。
往外面看了一会儿,帕克就发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怎么回事?
外面的人都诧异地看着自己的电子设备,这也就罢了,楼层之间的广告荧幕也忽然闪烁了起来,一副信号不好的模样。还有人把手机放在耳朵边,不停地问hello
如果是仅是一两人这样或许不足为奇,但是整条街的人全都在看着自己的手机寻找信号,包括旁边的艾德琳
帕克猛地转头看向艾德琳,她还在低头摆弄着录音笔。
艾德琳。彼得忽然伸手推了推她的肩膀,艾德琳正诧异他居然直接喊了自己的名字,可是抬头就被他一脸严肃的样子给镇住了。
你的录音笔的储存内容可以上传云端?彼得盯着她,眼神之锐利比起她刚刚也不遑多让,艾德琳心有疑惑,只点了点头。
她的录音笔是经过改装的,确实有实时上传云端功能。
你瞧街上。彼得往前看,艾德琳也扭头,这才发现整条街上的人都是如此,她皱起眉,困惑道:这是怎么回事?
彼得摇摇头:不知道
虽说是不知道,可他总有不好的预感。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让他立刻回想起一个噩梦。
那天是他第一次来艾德琳团队上班,在公车上他打了个盹儿,没想到却梦见了崩溃的纽约城。
虽然内容不太相似,现在是信号失效,在梦里却是世界末日,但这熟悉的商业街道以及大规模的异象,却让他不由得将二者联系起来。
好了。
艾德琳的声音将彼得的思绪拉回来,彼得才发现是她摆弄好了录音笔,而大街上的人也回归了正常,一派和平的景象让他的不安感终于弥散。
帕克先生伸手扶额,眼中若有所思。
艾德琳语气温和道:帕克,或许你已经想到了有什么可爱的小秘密等着与我分享?
呃
竟然忘了自己还在主编的魔爪下垂死挣扎!
彼得立刻摇头:不,主编,我建议你再换个方式吧,比方说我给你打个欠条?
越想越觉得可行,彼得再接再厉:这欠条留给你保存着,一旦我告发了你,你就
你说的有道理,艾德琳似乎被他说动,不过,单单是欠条不可行,银行.卡密码倒是很合适。
她眯着眼睛笑了起来,天真无邪的样子:这确实是牵制一生的把柄,对不对?
主编你是不是太狠了点。
彼得想了想:那万一我把资产转移
是的,干脆把我的手机号绑定在你的卡上吧,艾德琳立刻敲定,这样一旦你有大规模的资产变动,我就会收到提醒,而且拿上你的欠条,我还有正当理由把钱追回来。
彼得:所以以后自己的花销都要跟主编报备了?
不知道为什么有种微妙的感觉。
艾德琳越想越有道理,对于像彼得帕克这样的中产阶级年轻人来说,还有什么比银行.卡密码更有牵制力的么?
说着,窗户边传来了细微的响动,两人齐刷刷朝帕克旁边的车窗外看去,竟然是一个小孩子趴在车窗上盯着他们。
艾德琳被这娃娃吓了一跳,他硕大的脸挤在车窗上往里看,两人又离车窗那么近,这个角度确实很容易给人造成心理阴影。
彼得还在琢磨着怎么赶走这个孩子,却看见艾德琳皱着眉头,直接往熊孩子的方向砸了一拳。
那小孩子立刻往后退开了,这办法简单直接,很是实用,但那孩子被吓得不轻,嘴一瘪就要哭,旁边他的母亲立刻蹲下身子询问,结果越劝越委屈,熊孩子居然大声哭喊了起来。
车里面的叔叔和阿姨压在一起,那个凶巴巴的阿姨还要打我!
孩子的妈妈听到这番说辞有些尴尬,偏偏那熊孩子还越哭越大声,吸引来了不少人的侧目。
虽然隔着车窗,但是这糟心的言语还是让帕克先生很是窘迫。
但主编从容地拿起墨镜戴好,接着居然摇下了车窗,彼得立马偏过头躲避群众的视线,艾德琳却大喇喇地瞅着那个孩子冷笑。
喏。艾德琳朝窗外伸出一只手。
外面的小孩子止住了哭声,彼得好奇她到底拿出了什么,没忍住一转头,主编手里原来是印着尤里斯·格兰特肖像的美钞。
那个孩子居然走了过来,他的母亲居然没拦他。
艾德琳也不生气,甚至颇为和颜悦色地看着他:来,叫姐姐。
方才哭的地动天摇的熊孩子怯生生叫了一声姐姐,明明刚才还在喊她是凶巴巴的阿姨。
艾德琳爽快地把美钞递给了熊孩子,接着摇上车窗,系好安全带,直接驱车离开了。
彼得沉默了下来,艾德琳也不说话,车里静默了一会儿,几分钟后,艾德琳主动打破尴尬:是不是觉得一个孩子这样做显得很现实?
确实如此。
帕克先生却顾左右而言他:是他的家长没有教育好。
没有教育好的例子不只他一个,艾德琳道,纽约一直缺少某种正气,尤其是在这样的年代。而复仇者们
艾德琳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帕克先生已然知道她的意思。他记得那天送艾德琳回家的时候,她趴在他的背上,喃喃地说纽约的颜色很美,但缺少了某一虚幻的颜色来充实。
艾德琳真是个矛盾的人,既小人又君子,既理想又现实。
其实复仇者也是这样,渺小的人做着伟大的事,帕克先生也是如此。
彼得觉得艾德琳大概是带着某种奇怪的光环,无论她做了什么事,下一秒总能让他觉得主编所作所为都有道理。
他换了个轻松的语气:我们现在是往哪里去?
主编瞥他一眼:银行。
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