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鸡粮一洒进鸡圈里吵闹的鸡群顿时安静不少,魏承又从井边拎来两桶水倒在长条木碗里,见鸡群吃着正欢,他便跳进先前的鸡圈里摸出来小母鸡今儿新下的五六个鸡蛋,今儿罐罐想吃的鸡蛋饼是有着落了。
做完这些活计还没亮,他净手之后才去书房静心读书。
吃过早食兄弟俩就赶着驴车去了镇上,这一路上罐罐都困倦的靠着魏承手臂:“哥哥,罐罐好困噢。”
“春困秋乏夏打盹。”
魏承笑道:“困是正常的,不过等冬日下厚雪咱们许是就不用去私塾了,罐罐就可以天天在家睡懒觉。”
“罐罐不喜欢下雪呢。”
罐罐伸伸小手,晃晃小脚,又揉揉脸蛋:“会冻手手,冻脚脚,脸还红红的,好痛呢。”
魏承知道去年冬天他们在漏风的小草屋遭受的那些罪是让罐罐记在心里了,他道:“放心,今年咱们搬到严实暖和的新家就不会挨冻了。”
又想到什么,道:“过两日我就让木匠叔给咱们做个四方车板,到时候再在里面放个炭火盆,罐罐坐在驴车上也不会冷了。”
罐罐歪歪头,来了点精神:“那可以在火盆里烤地豆吗?”
魏承笑道:“自然是成的,不过那就得去镇上再打个炉子炉盘,炉盘上面不仅能烤地豆还能热鸡腿鸡蛋饼呢。”
罐罐欢呼一声,想到好吃的才嘿嘿笑:“那罐罐也有点点喜欢冬天啦。”
说着话兄弟俩也到了济民堂,魏承跳下来将驴车栓好,又把罐罐从车板上抱下来。
罐罐敦敦跑到药堂门口,轻轻敲了敲大开的木门,见忙碌整理药材的药童看过来,捂着小嘴笑道:“是罐罐呀!”
药童一笑,忙上前稀罕的抱了抱罐罐,又看向后头跟上来的魏承:“瞧瞧,我有日子没见罐罐,这娃娃还这么胖乎乎。”
“不是一直胖乎乎。”
罐罐摆手手,不承认自己是小胖墩:“罐罐只是今天吃多啦!”
药童憋笑,又上下打量下魏承,有点惊奇:“魏学子又长高了,再过两日怕是长得比那些人高马大的衙差还要高呢。”
“只长了一点点。”
魏承无奈笑道:“我才九岁再长也是长不过那些成人汉子的。”
药童笑了两声,比划两下:“我九岁时才到你肩膀这头,你这九岁可和我们不太一样。”
魏承的确是比同龄甚至大他两三岁的孩子高出一大截,想来也是随了魏大年那个猎户汉子。
他张望一下:“钟掌柜可在?”
药童抿嘴一笑:“师父家中有喜事,这两日都不来坐堂,是她夫君沈郎中帮着来照顾咱们济民堂。”
他将手里的药材放下,一边擦手一边道:“魏学子你俩先坐一会儿,我去后院喊沈郎中。”
魏承记得药童说过这位钟掌柜的夫君也是位深情人物,他与钟掌柜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早年间沈郎中举家搬到幽州城,后来沈郎中又因着坚持为亡父守家业的钟掌柜回到这小小凤阳镇,说是如今比镇上千金堂还要厉害的济世堂就是沈郎中新办的药堂。
自从镇上有了济世堂,店大欺客的千金堂每况愈下,他们想耍手段都不成,说是这位沈郎中师承大家,许多疑难杂症他都能诊治,比那些顽固急躁的老郎中厉害数倍。
一阵脚步声起,沈郎中推开布帘出来,他面容清俊,脸带三分笑,微微向魏承颔首,又看一眼罐罐,笑容更大了些:“这想必就是君儿常常念叨的罐罐了。”
罐罐不怕人,而且沈郎中面相英俊又不像是给小孩配苦药的老郎中,向来喜欢美人美食美物的罐罐不设防的挥挥小胖手:“我就是魏罐罐呀。”
沈郎中顺势握住罐罐小手,手指搭在罐罐脉上探了探。
罐罐不明所以:“郎中哥哥摸罐罐小手做什么?”
沈郎中道:“见你白白胖胖,小手肉也不少,郎中哥哥有些羡慕。”
“不要羡慕罐罐。”
罐罐微抬小脸,另一只小手叉腰,十分自豪:“罐罐的肉肉都是哥哥喂起来的呢!”
又打量下清瘦的沈郎中,小罐罐好心道:“你要是想长肉肉,罐罐可以教你噢。”
沈郎中笑容不变却对一旁的药童道:“银翘一两、生甘草梢三勺,淡竹叶二两……这药十分苦,但是很有用处。”
药童忙扯过纸笔写了下来,见沈郎中说完又复念一遍。
罐罐有点懵懵,麻溜跑到魏承腿边,感受到欺骗般大喊:“罐罐不要吃药!不要吃苦苦的药!”
魏承忙扶着罐罐肩膀拢在怀里,不解看向沈郎中:“不知郎中给我弟弟配的是什么药?他可是生了什么病?”
“你弟弟是不是每日甜果要吃上许多?肉也吃得多于菜?”
罐罐又逃避的往魏承怀里塞了塞,只露出个圆润的小屁股。
魏承点头:“罐罐还小,他是喜欢吃肉和零嘴,我其实也仔细着让他每日少吃一些……”
“孩子该宠,可也不是你这样宠的。”
沈郎中摇头笑笑:“他身子没什么不适,只是再不败火嘴角可就要生折磨人的白点疮了。眼下天热,不能吃太多甜物荤物,你让他早些喝清热泻火的药,也省得到时候嘴痛咽痛,十天半个月吃不下东西,你这给他养起来的过冬膘可就要瘦没了。”
罐罐小脸从魏承胳膊缝隙钻出,只露出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又怂又生胖气的控诉:“长得美的郎中也会骗小娃的吗?罐罐好心教你长肉肉,你却要给罐罐灌药药,罐罐才不要吃药!”
魏承哭笑不得,面带谦意:“沈郎中不好意思,我弟弟有些淘气……”
“让这么个雪白可人爱的小娃夸了美,我怎么会生气?”
沈郎中变戏法一样手中忽然出现粒朱红色的药丸:“罐罐你可以不吃苦药,这个药丸和汤药比起来可是一点也不苦,你尝尝呢?”
罐罐转头:“不吃噢。”
“不吃药丸可就要吃苦药了。”
沈郎中看向魏承:“魏学子,你说是不是?”
魏承领会一笑,拍拍罐罐后背:“对啊,不吃药丸可就要天天喝黑乎乎的药了,哥哥前些日子喝的药不是还被你嫌弃味道臭臭?”
罐罐犹豫一会儿,小手偷偷从沈郎中掌心摸走那颗药丸,送进嘴里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药味和涩味,有些苦但是没那么苦,比起黑乎乎的药好上不少。
吃完药丸罐罐从魏承怀里抬起头,张了张嘴:“哥哥,罐罐吃完啦。”
“真乖,吃了药火气下去就好了。”
魏承说着罐罐这两日睡觉总是出许多汗,想来也是火气大的原因。
药童知道沈郎中和魏承有话说,便主动带着罐罐去一旁玩。
沈郎中见状,将一巴掌瓷瓶送到魏承手里:“一日三颗,饭后食用。”
又笑道:“此药丸便是用刚刚所说几种药材炼制的,因着不甜,味苦生涩,只要一来娃娃就会先这样唬着他们。”
魏承接了药:“多亏沈郎中,不然就这个药丸我也是要应着他许多主意他才肯吃。”
“你弟弟挺乖的,旁的娃娃可是一点当也不上。”
沈郎中又给魏承探脉,问过魏承何时前来问诊后便翻了翻钟掌柜的随记诊书,点头道:“比起一月前你的脉象不浮不沉,柔和有力,脉象有些稍洪,不过不打紧年纪越小,脉越快,且如今夏秋两季交汇,如此都是正常。”
“看着钟掌柜的所写,你这身子也要一年半载恢复,你可是又去旁家吃了什么药?”
魏承稍敛心思,没说山参一事,只道:“没喝旁的药,只是跟着震金镖局的镖头学了几招石锁,日日晨起练着。”
“也有道理。”沈郎中没再追问。
魏承见此也问出此次前来的重要之事,他将那本被贬诗人的传记从书箱拿出来与沈郎中看。
这上面只有诗人所画草药图,诗人也不知道母鸡误吃的草药是什么。
“敢问沈郎中可知道此草药是什么草药?母鸡吃了可行?”
沈郎中仔细看了会儿草图,道:“此物是三枝九叶草,又叫仙灵脾。”
他又将那篇传记读过,道:“此物于人来说是补肾壮阳,强身建骨的良药,养鸡的确也是极好的药材,既可让鸡长久产蛋还能抗病灾害,不过此药材多产于梁州城,幽州等地不多见。”
魏承点头:“这位诗人当时所在正是梁州。”
沈郎中又指出一处:“此药能让母鸡多多产蛋,但你想让其下蛋颜色红黄却不可得,想来是这只母鸡不仅吃了草药还吃了旁的东西,但必不可能是吃了此草药才让蛋黄与众不同。”
魏承沉思一会儿:“还望沈郎中帮我配几副药来,我回去慢慢琢磨。”
“因着有别的用处,此药价可不低。”
沈郎中想了想,起身道:“我也试着给你再添几味药,几种药草合在一处,少量混在粮食里喂给鸡群,也能让你少花些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