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对啊,叔,你看这承小子说得也是。”李大郎忙道。
  魏承这一番话似是真说到卖驴头心里,他背着手点点头,叹气道:“带走吧,带走吧。”
  等李三郎和秋哥儿也抓好了猪崽又回了趟娘家,几人便赶着牛车牵着驴回了茂溪村。
  李大郎在路上还说:“这驴老头脾气是又犟又抠门,但心不坏,我爹当年帮过他所以他好心给让了两百文,这要不是魏承你说那番话,他没准还真能反悔!”
  又道:“这驴你们先养两天,之后让你三郎哥先教教你怎么赶车,等熟悉熟悉之后你再上手,莫要伤了自个儿和小娃。”
  魏承道:“大郎哥,我记着了。”
  他们牵着头驴回村,一路上有不少村民出来看热闹还有人打听多少银子买的,哪来的银子,是不是问里正家借的云云。
  而魏承一手牵驴一手牵着罐罐,目不斜视的绕开这群喜好搬弄是非的婆子。
  将毛驴拴在屋后的一颗树上,魏承赶紧去从小铜罐取出来三两钱,买驴二两八,还要拿出百八十文去村中木匠去做套车。
  还完银子后,魏承又带着罐罐上了山,罐罐背小背篓和杏儿一起打鸡草,而魏承在河岸附近打鲜嫩苜蓿给驴子吃,驴子食量大,一天可真是要吃不少粮,也好在驴子不仅吃草也吃秸秆麦糠,这些在村中很是好收价也不贵。
  吃过晚食天也没黑,魏承喂过鸡和驴子,就挑水去灌溉后屋菜地,那村里的两亩田地魏承每隔几日天还没太亮就会去锄草,就连豆苗娘都说这家里家外的地都让魏承拾掇的像模像样,一点也不输他人。
  夜色降临,小草屋里传来罐罐困倦的轻鼾声,魏承坐在油灯下还在仔细认真的临摹字帖。
  自从前些日子秦家人来闹过一回,秦氏又说出魏大年的真正死因,魏承心里就埋下为父报仇的种子。
  一开始他不想相信秦氏说的话,可越想当年的事情他就越觉得离奇,一是他爹身手极好怎么就能伤成那样,一道进山的人不仅有旁村的猎户汉子还有魏二年魏三年,他们会不会做了什么?二是当时魏老太太的确支开了他和秦氏,吵着嚷着要和他们分家就是怕秦大年死后秦氏和他占了魏家的房子,秦氏气不过带着他去找了秦大勇秦二勇,回来之后就有人和他说他爹死了,这些回忆和秦氏的话也都是能对得上的。
  事情过去多年,早已死无对证,可若是眼睁睁的看着仇人逍遥,魏承只觉得自个儿枉为人子,肯定还有办法。
  魏承敛了心神,专注练字,油灯跳跃,映着粗纸上瘦映清劲的墨字,隐约中似有世间难得一见的书风。
  第37章
  晨起, 魏承做好早食后唤罐罐起床,却不成想这娃娃赖在被窝里没动静。
  他一边擦手一边道:“罐罐,起来洗漱, 一会儿还要去私塾呢。”
  还是没人应。
  魏承好奇的走到火炕边, 就看到罐罐小脸压在手掌上,紧紧闭着眼眸但睫毛却动的欢快。
  魏承一笑, 这是装睡呢。
  他轻咳一声:“罐罐怎么不应哥哥?是不是还没有睡醒?”
  “没呢。”
  罐罐果然上当, 闭着眼睛乖乖道。
  “真没还是假没?”
  魏承轻轻点点他因着侧躺压出的一圈雪白肉肉:“你若是再不起, 哥哥给你蒸的水蛋羹可就要凉了, 那到时候就都给杏儿吃吧。”
  这话一出,罐罐果然睁眼, 圆小的身体急忙坐起:“罐罐吃,给罐罐吃。”
  待看到哥哥脸上的笑容时,饶是连自个儿名都不会写的罐罐都知道哥哥是在诓他呢。
  他小拳头紧握, 像个圆润的蹴鞠直直扑向魏承:“哥哥,骗罐罐!”
  魏承早有准备也就将胖罐罐接了个满怀,又拿过他一旁的小褂子,笑道:“好了好了,穿好衣裳, 哥哥带你去洗脸洁牙,再磨蹭下去水蛋羹可真的要凉了。”
  罐罐很喜欢咸香滑嫩的蛋羹, 也就配合的伸胳膊伸腿儿, 小嘴却是闲不住的:“哥哥,我们今儿,可以不去私塾吗?”
  魏承倒是有些惊讶,罐罐向来是喜欢去私塾的,因为那儿有更多的新奇玩意。
  他道:“不去私塾, 那我们今儿做什么呢?”
  罐罐道:“罐罐想,和毛驴玩。”
  魏承一笑,原来是还没稀罕够那头黑毛驴。
  他劝道:“我们昨日未和夫子和陈老童生告假,忽然缺堂怕是会引得他们担忧,不如下学之后哥哥带罐罐快些回家再来找驴儿玩?”
  罐罐歪头想了想,乖乖道:“好!”
  带着罐罐洗漱之后,魏承又拿出桃花香膏,打开盖子一看,里面已经见了底儿。
  他用些力气扣出些底儿轻轻涂抹在罐罐小手上:“今儿得去给你买新香膏。”当初买这香膏是因着罐罐小脸被寒风吹得皴红,后来涂抹半月小娃的脸就彻底好了,而罐罐也养成了每日都要涂香香的习惯。
  罐罐快速揉着小手,又啪啪拍在自己脸上:“罐罐还要,这个!”
  “行,那就还买这个。”魏承收拢下空盒。
  他们早食吃得是蛋羹和新煮的谷子米饭,又配了一道凉拌胡瓜。
  自打后屋的胡瓜熟了后,他们几乎每天早上都吃这道凉拌菜,罐罐年纪虽小,却一点也不挑食,给什么就吃什么,尤为喜欢翘着小脚干啃脆嫩清甜的小胡瓜。
  说起来家中的胡瓜结得正好,等驴板车做好,他们就要挑捡出来带去镇上卖。
  虽说这个时节的蔬菜瓜果不值几个铜子,可积少成多,钱也就慢慢攒出来了。
  今日家中要添几样物件,魏承也就唤罐罐去拿小铜罐子。
  “哥哥,给。”
  魏承将罐中银子都倒了出来,哗啦哗啦一片声响。
  那二十两不动,他们眼下还有二两五百文银钱,想到要买的东西不会太贵,只带一百文就够了。
  .
  今日村中牛车上人少些,二人也早些来到镇上,眼下入学时候还早,魏承便带着罐罐去买些小物件。
  杂货铺子才开张,小二打着哈欠把二人迎了进来。
  魏承说明要那瓶桃果香膏,小二上下打量他一眼,嘿嘿笑道:“小哥,你这是要送给哥儿还是姐儿?”
  魏承个子高,人又稳重,常有人把他看成十二三岁。
  魏承还未说话,就见罐罐垫高了脚丫,小手啪得一声拍在桌子上,道:“哥哥要送给我的!”
  小二连忙道:“原来是给弟弟买啊。”
  他收了玩笑,认真给他们介绍道:“你说得桃果香膏,膏体黏腻,冬日涂抹倒是护脸护手,不过这眼见着入了夏,再涂这个就有些不适了。”
  魏承一想也是,这两日给罐罐擦脸,总是要揉化好久。
  他便道:“那夏日该买何种?”
  小二将一抽屉小瓶香膏拿了出来,道:“这几样就正合适。”
  他将瓶塞抽出,魏承也就看到里面膏体的确比上一瓶水润清爽不少。
  小二道:“青木,香柑,桃香,两位想要哪一个?”
  魏承看向罐罐,罐罐道:“要桃香香。”
  这一瓶香膏就花去三十文,魏承又问:“可有小蒲团?”
  “有的,有的。”
  魏承想到他们赶驴车去镇上,这一路上很是颠簸,没有他在后面护着,也不知道罐罐会颠簸成什么样子,所以就想买上几个软乎的蒲团,也让小娃少遭些罪。
  两个小蒲团又花去二十文,来到杂货铺这一趟便花了五十文。
  东西寄在铺子里,兄弟二人快步去了私塾,今日他们还是接着临摹字帖,听着诸葛夫子谆谆善诱道:“无论是县试,府试,还是更高远的解试,判卷官先入为主的是学子字迹书风,若做不到楷法遒美,你文章再如何文理优长也不会入了考官的眼。”
  这话一出,众学子都谨慎对待起来,就连罐罐也被感染了,他小脊背坐得很直,眉毛严肃皱着,一笔一划的在……描竹影。
  今儿诸葛夫子又给他画了几笔竹影。
  约摸过了小半个时辰,知采行色匆匆走近书室对着诸葛夫子耳语几句。
  诸葛夫子神色一变,叮嘱训诫他们几句就跟着知采离去了。
  夫子一走,书室也传出来些声音。
  “看来诸葛夫子娘子凶多吉少了。”
  “听说诸葛夫子当年在考举人途中得知了夫人病重,都快到府城竟然随着家仆折返回来,若不是他夫人需要极贵的药材吊命,这诸葛夫子也不会成为这徽林私塾的塾师。”
  “真是可惜,诸葛夫子当年中秀才时才二十出头,眼下十多年过去,人才辈出,还真是蹉跎了半辈子。”
  “虽说如此,我倒是觉得诸葛夫子重情重义,夫人生病也不离不弃的照顾且还听说他夫人体弱不能育养子嗣,这也从未听说诸葛夫子纳妾,更没听说诸葛夫子有子,如此可见诸葛夫子对其夫人情深义重。”
  没一会儿,诸葛夫子又心事重重的回来了,一众学子面面相觑,再也不敢私议夫子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