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被阿姐抢走人生后,我乐了 第176节
因云知谦在府城的大订单,让纪家的酒坊再次盘活,纪芸便多给了云知谦五百两。
云知谦没有客气,全部收下了。
不过,这次大订单后,那些商人很长一段时间不用购置酒,纪家还要去其他地方再次找新的大客户。
纪芸便向云知谦取经半天,才离开云家。
纪芸走后,云知谦道:“妹妹,这钱我先交给娘,让娘帮你存着,日后等你长大了好给你置办嫁妆。”
云扶瞪他一眼:“大哥说什么呢,我还小,说这些为时还早,再说我长大后不一定会嫁人,还是先给大哥做聘银将梅姐姐娶来吧。”
“你就打趣你大哥吧,妹妹长大了不想嫁人,难不成要当一辈子老姑娘?”
云扶道:“有什么不可以的吗,难道大哥嫌我吃得多?”
第296章 去京城
云知谦揉了揉云扶的头,笑道:“妹妹即便在家待一辈子,大哥也养得起。”
云知谦在想,也不知妹妹长大后会便宜了哪个臭小子,到时候妹妹嫁人,他应该会很伤心吧。
转眼间来到了十月,天气渐渐变冷,而梅书语迟迟没有回来。
云知谦从平阳府刚回来时,云父就告知了他梅书语所留下的书信,他也看过了,只说回家过节,节后便会回来。
云知谦每日都要去宅子一趟,瞧瞧梅书语有没有回来。
云扶看在眼里,便说道:“大哥,如果你实在不放心梅姐姐,不如我们去京城一趟去看看。”
正好云扶也想去看望下常清清。
常清清走时,也有给云扶留下话,让太守府转告,说过几日便回来。
可这走了两个多月了,常清清迟迟未归,云扶心里实在不踏实。
云知谦道:“也好,石桥镇离京城将近二百里,赶马车也就一天的路程,去一趟也好。”
云知谦想前去梅家提亲。
云扶提出想一同去京城时,云知谦便答应了。
但二人说给爹娘时,却被刘氏一口拒绝了,她实在是不放心。
云正青道:“让孩子去吧,那些人又不认识谦儿,何况谦儿早晚要去梅家提亲的。”
最后刘氏答应了,便着手为大儿子准备提亲的聘礼。
她知道,梅家虽没落,但也是书香世家,其门第并不低,他们云家也不能亏待了梅姑娘。
若不是因为小五,她还真想亲自去一趟京城。
好在谦儿这半年多退学以来,已经被打磨得圆滑了许多,她也相信儿子遇事能做得井井有条。
三日后,在刘氏再三交待云知谦照顾好妹妹的嘱咐下,云知谦、云扶还有王二出发了。
林有财和孔县令死后,王二的案子也了了,向丘问过王二的意思,要不要再回县衙当差时,王二拒绝了。
这些日子的相处,他觉得跟在云知谦身边混更有前途,更何况云知谦这个人重情义,是个很值得深交的人。
何况他还想跟在云知谦身边,将谢家彻底斗垮,为他弟弟王五报仇。
因他经常被云知谦派去出门办事,他将家中老母妇孺接到了云家的宅子中。
这次,听说云知谦要去京城时,王二便自告奋勇,要替云家兄妹赶马车。
马车行了一日,终于到了京城,他们从清晨天还没亮就出发了,到京城时,已经是傍晚酉时了。
三人只好先找个客栈住下。
云知谦不放心妹妹一人住,便开了两间房,王二一间,他与云扶一间。
再次回到京城,云扶感慨万千。
在云家的这些日子,她过得很开心,仿佛前一世的事,隔了许久许久。
不知姐姐在宋府过得怎么样了。
这一日赶路很累,三人稍作收拾,又下楼草草吃了点饭,云知谦便带着云扶回房歇息了。
而王二出门查探消息去了。
好在云知谦要的这间房比较大,里面有两张床,不然云扶会觉得不自在。
云扶到底还是孩子的身体,这一日赶路觉得骨头都快散了,吃饱喝足,她便觉得累了,简单清洗了下就睡下了。
第二日她睡醒后,见大哥并未在房中。
她起床刚穿上鞋袜,云知谦便进来了。
“妹妹你醒了,我来给你梳头。”
云扶笑道:“大哥你会吗?在家的时候都是娘给我梳头的。”
“在家时,娘都教给我了,我在小五头上试了几次,已经梳的很好了。”
云扶不信,但还是乖乖坐下了。
等云知谦帮她梳好头后,云扶在打好水的盥洗盆中照了一下,她发现,大哥还真有梳头的天赋呢。
“大哥,梅姐姐可真有福气,等你们成婚后,你可以每日给梅姐姐画眉梳头了。”
云知谦想到梅书语,心跳如小鹿乱撞,他已经两个多月没见到她了,迫切想见她一面。
“又打趣你大哥,快快洗漱,我带你下楼吃饭。”
二人饭后刚回到房间,收拾一番准备出门时,王二就敲响房门进了屋子。
“东家,已经打听到梅家所住的地方了。”
第297章 见到苏夫人
云知谦想到,即便去梅家提亲,也要先问过梅书语才行,若是让媒婆盲目上门,会很唐突。
云扶道:“大哥,我们一起去,你就说为我请女先生,先见到梅姐姐后,我们再做打算。”
三人去了梅家。
梅家没落后,便分了家,梅家人将大宅子卖掉,银钱分成了几份。
而梅书语这支分到的银钱除了够买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够全家四口人居住,所剩银钱便也没有多少了。
而梅书语的父亲身为家中长子,眼看着家族没落,他整日抑郁寡欢,终究没有打开心结,吐了一口鲜血便身亡了。
梅书语用家中仅剩的银钱,给梅父安排了后事,梅母也因太伤心便病倒了。
在梅母身体好些时,梅书语将母亲和家中幼弟托付给了她的二婶,也是借给云知砚白鹿书院读书笔记的梅时章的母亲,抛头露面做了个女夫子。
母亲吃药需要钱,弟弟读书需要钱,她身为长女只能担起责任,不辜负父亲临终所嘱托。
云知谦三人来到梅家敲响院门,见一个十岁的男孩出来了,他们说明来意。
男孩说道:“我姐姐去了宝光寺为母亲祈福,你们明日再来吧。”
梅家的大门关上后,云知谦吩咐王二:“我们去宝光寺。”
宝光寺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古木参天,云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
庙内香火鼎盛,香烟袅袅,伴随着僧侣们的诵经声,回荡在古朴的殿堂之中。
莲花宝座之上,一座巨大的金身接引佛像,似是和蔼的俯视芸芸众生。
大雄宝殿人来人往,不得不说,宝光寺是整个京城香火最旺的寺庙。
梅书语身着素衣,正跪在蒲团旁,手中捧着三炷点燃的香,闭目低声祈祷。
片刻后,她起身,将香插入香炉中。
她并不知道云知谦已经来到了京城,她现在心中只想着母亲的身体能转好。
这次梅书语本来是回家过节的,给云知谦留下一封书信,又给太守府打了声招呼,便回了京城。
可梅母的病又严重了,大夫说梅母大约是活不过一个月了,梅书语只好打消回石桥镇的念头,给母亲先看病再说。
可连着看了多家大夫,都是同样的说法:“给你母亲准备后事吧。”
梅母似乎也有预感,给梅书语交代了后事。
梅书语不甘,父亲没了,母亲也要离他们而去,她便来到了宝光寺给母亲祈福,她宁愿折寿十年给母亲。
云知谦吩咐王二在寺外等着,以免梅书语刚好出寺庙错过。
便和妹妹二人进了宝光寺,就四处寻梅书语。
大雄宝殿太大了,他们一时没有找到梅书语,云知谦却看到了一个很眼熟的老妇人。
她满头华发,此时正跪在蒲团上,云知谦一眼便认出了,是她的外祖母苏夫人,现在是苏老夫人花氏。
他儿时去过苏府几次,记得那时苏夫人每次见了他,都会亲切的唤他来自己身边:“我的乖孙孙又长高了。”
而现在再见苏夫人,云知谦不知该不该去认。
同时,云扶也瞧见了苏夫人,因前世云知礼登上宝座后,虽为苏家洗清了罪证,苏家因此也元气大伤,再也回不到往日的鼎盛时期,但也依旧在京城高门望族之列。
但那时,苏夫人已经死了,没有亲眼看着苏家洗清罪证,死不瞑目。
“大哥,你是不是认识那个老夫人?”
苏夫人的年纪想来也有六十岁了,但她比同龄的妇人更加显老,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可见这些年她承受了多少。
就连苏夫人想站起身时,都要身边的妇人搀扶。
“婆母,小心。”
苏夫人想来是跪的时间太久了,眼前一花,一旁的妇人一时没有搀扶住,眼看着苏夫人就要摔倒在地。
站在不远处的云知谦急步上前,一把将即将摔倒的苏夫人搀扶住了。
云扶心中叹气,大哥唯一的缺点就是对身边在乎的人太心软,不惜暴露自己也要跑去搀扶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