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我的99次完美狩猎> 我的99次完美狩猎 第474节

我的99次完美狩猎 第474节

  所以,哪怕尸检发现机油,也不会引起注意。
  镜片照出的光柱,警方也发现不了。
  当时大太阳,阳光本就刺眼,不容易被注意到。
  何况,根据孟严明所说,那两个警员,确实没发现。
  而厂子工人,也都在食堂吃饭,更加没机会看到”
  “那,那块砖头呢?”
  吴影说道:“一块不起眼的砖头,应该不会引人注意。
  而且,戴伟的死,怎么看都是意外。
  按理说,这最后一处漏洞,也算完美”
  说到这里,话风一转:“不过,也难说。
  唐平这家伙,本就不是一般人,嗅觉很敏锐,再加上上级专案组那群人。
  能不能发现这点,还真不能保证”
  听到这里,风轻盈皱眉:“如果发现,能查到哪一步?”
  “姐你放心。
  就算发现,一路顺藤摸瓜,最多只是确认,戴伟的死,乃我一手策划。
  至于其他的?终究只是徒劳”
  “不愧是我的若安”
  风轻盈笑了。
  顺带一提。
  河边杀局,尽管是风轻盈提出,并给出计划。
  但具体操作细节,乃吴影斟酌制定,孟、董亲手实施。
  第498章 :本格推理
  凌晨时分。
  唐平与张涛,驱车来到河边,周国栋没来。
  之所以没来,倒不是因为不重视。
  主要吧,如今正是多事之秋,警队需要人坐镇。
  两人刚下车,还没去到缺口处,远远的,就见。
  缺口处,站着几道身影,将缺口团团围住。
  不仅如此,缺口下面,河边位置,还站着两道人影。
  其中一人没动,微微躬身,手臂大张,一副小心警惕模样。
  而另一人,背对河沟,身体一点点后退。
  见此情景,张涛皱眉:“他们是谁?”
  “上级专案组”
  话语刚落,唐平已经率先迈步,朝不远处走去。
  一听上级专案组,张涛恍然,随即恢复平静,跟了上去。
  两人靠近,那些特勤刚开始还有些警惕,直到看清脸后,便不再理会。
  来到缺口位置,两人便不再继续,齐齐看向下面的金明玉。
  此时,金明玉双眼紧闭,身体摇晃,身体直直朝后仰倒,眼看就要掉进河里。
  也就在这关键时刻,旁边严阵以待的副手,一把抓住金明玉,稳稳拉回。
  微微点头,金明玉睁眼,刚好看到唐平与张涛。
  “金大哥,你这是干什么?”
  唐平疑惑。
  金明玉也不回答,朝唐平招招手,示意唐平下去。
  唐平也不含糊,立马跟张涛靠了过去。
  ……
  片刻之后。
  “戴伟掉进河里淹死,整件事,看起来是场意外。
  可我不信,于是便过来看看,碰碰运气,试试能不能发现点什么。
  没想到,还真被我发现点东西”
  “什么东西?”
  金明玉蹲下身子,伸手指向一块砖头:“就是它”
  闻言,唐平、张涛低头一看,均是皱眉。
  “这有什么问题吗?”
  张涛问道。
  不止张涛,唐平也不明白,一块砖头,能有什么问题?
  这里是河边,还是工人们平时清洗工具的地方,找块砖头踮脚,合情合理。
  金明玉点头:“乍一看,确实没问题。
  一个小时前,当我看到这块砖头时,也没放在心上。
  可直到刚才,我猛然意识到。
  既然我看到砖头,认为没问题,那么,戴伟看到时,也不会放在心上。
  他会下意识认为,这是用来踮脚的”
  唐平、张涛齐齐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这就对了。
  我想,一个正常人,都会这么认为。
  所以,今天中午,当戴伟来到这里时,顺理成章踩在砖头上,开始清洗。
  等到清洗完,转身准备离开。
  也就在这瞬间,由于天气炎热、蹲的太久,导致头晕站不稳。
  于是,身体会有短暂时间的摇摆。
  摇摆间,脚后跟被砖头一绊,身体往后倒,掉入河中。
  刚刚你们来的时候,我正在试验。
  结果,你们也看到了。
  有这块砖头在,掉入河中,概率非常大。
  反之。
  如果没有这块砖头,会不会掉入河中?还真不好说。
  也许会朝侧面倾倒,也许会朝正面趴倒,都有可能。
  换句话说,戴伟之所以掉进河里,这块砖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金明玉说完,唐平、张涛细细琢磨,认为很有道理。
  消化片刻,张涛依旧不解:“可即便如此。
  只能证明,这块砖头,乃导致戴伟坠河的主因。
  至于哪里有异常?我依旧不明白”
  “你们想,如果这块砖头,原本就在这里。
  那么,那些工人常年来这里清洗。
  难道,就没有一个人中招?也跟戴伟一样,不小心掉进河里”
  话音刚落,唐平顿时明白过来:“确实。
  这块砖头,本身就具备安全隐患。
  如果原本就在这里,工人们没道理听之任之”
  金明玉颔首,随即伸手:“还有。
  这条长达近千米的小路,我仔细查看过,除了这里,没有别的缺口。
  也就是说,想要到河边洗手,只能走这里。
  那么问题来了,真有那么巧吗?
  戴伟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停车。
  而停车位置,恰好就是缺口位置,怎么看,都像是被设计好的”
  听到这里,唐平立马拿出手机,给曹磊打去电话,让曹磊带上工具,来这里取证。
  没多久,曹磊到了。
  不仅是曹磊,来到此处的,还有几个附近工人。
  于是乎,新一轮调查,由此展开。
  经过询问,工人们口径基本一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