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11节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11节

  后来想起这顿酒,知青们互相揭短嘲笑,但也是因为这顿酒,知青们之间的关系竟然更融洽了。以前大家虽然也笑脸相迎,但其实她们觉得沈白露姐妹和他们是不一样的,他们是来受苦的,沈白露姐妹就像是来旅游的,这中间隔着一层。但由于白露是大夫,所以哪怕是心眼最小的钱芳她们,也只敢嘀咕几句,不敢得罪。
  可这一顿酒喝了,他们又觉得,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一样回不去,白露和白霜不过是富裕些,这也是因为来木家堡的都是穷的,其他大队,说不定有比白露门路更宽的呢,不然那些回城的是怎么回去的。
  白露才来了不到两个月,大家的生活就提升了一小截,她给木家堡的知青们带来了希望。谁不想日子过得更好些呢。
  刘潇带着齐芳来和白霜道歉,声明她只是羡慕白霜,绝对没有其他意思,白霜没有放在心上,她觉得齐芳说得对的,她确实有个全天下最好的姐姐,这是她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宝。
  赵媛媛虽然没有说什么,但送来了一篮子白露喜欢吃的野葱,还是洗干净的,这东西细的像灯芯,最是难洗。
  白露的心情变得很好,其实她知道知青点为什么这么平和,也是因为分不到回城名额,木月又对大家一视同仁。没有利益纠葛的时候,每天填饱肚子都难了,谁能起心思勾心斗角,心情不好不如直接吵一架来得舒坦。
  大家都是普通人,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也尚且在能忍受的范围内。而且这也是暂时的,雨季马上就要来临,白露已经找到了不少没那么脆弱的草药幼苗地点,只等着雨季一来,就去移栽。整点活儿给大家忙起来,就不会再想东想西的。做了事情得了钱去买买买,有利于身心健康。至于几个身体确实差,不适合上山淋雨的女知青,白露也想好了让她们做什么。
  知青们趁着这股热血在忙得热火朝天,县城里终于有了动作。
  作者有话说:
  小天使们点个收藏呀,么么哒
  第23章 钱一分不能少的给我寄过来
  木家堡偏远又危险,老干事们不愿意去,任务最后落到了小干事王晓霞的头上。县里也不敢叫她独走,武装部这边派了两名战士,三人骑着骡子带着审批好的材料和今年给老战士的慰问品出发,翻山越岭前往木家堡。
  “呼,这也太远了,幸亏是骑骡子,要是走路,那不得磨死人。”看见木家堡大门的那一刻,王晓霞劫后余生,第一个念头就是,来木家堡的知青实在不容易啊。在云省偏远地区当干事,骑骡子是必备技能,但在此之前,王晓雪去过最远的大队也就一天时间罢了,木家堡,真的太远了。
  木家堡的知青也怪可怜的,住得远,一年说不定都出不去一回,加上木家堡不种地,这凭劳模什么的也评不了,抓着这么个借口,每次有回城名额,木家堡都没有份。
  两个战士之前来过,熟门熟路的去叫门,东门的木昆阿爷见是政府来的人,找了两个在边上溜达的后生给他们牵骡子,又叫了个机灵的小子去报信,这才领着人往木年家走。
  “这次来是什么事?”木昆阿爷瘸了一只脚,走得缓慢,手里拿着烟锅,闲聊一般开口。
  “是好事,你们递上去关于成立木家堡制药厂的申请县里通过了,领导让我下来看看具体情况,这两位是代表武装部来给老战士和亲属发慰问品的。”王晓霞胆子小,畏惧满脸严肃的木昆阿爷,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情,他一问,就全部抖露了出来。
  “果然是好事,白露今天采药去了,不过小当家没进山,她们知道了指定高兴。”
  问清楚了事情,木昆阿爷脚步都快了几分。木月得了消息等在议事堂的主位上,来报信的小伙子泡好了茶,王晓霞拘束的落座。虽然一早就晓得木家堡是土匪起家,可这架势还是挺唬人的。
  心里想着这地方不好多待,便公事公办的拿出制药厂的材料给木月,又说了县里对这边的决定。
  “不知道你们这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去看看?”
  “那就去看看?”
  木月领着王晓霞往制药厂走,说是制药厂,其实就是把白露家旁边的那间屋子挂了个牌子上去,如今炮制药材放到这边来。这几天,白露带着知青们把屋子收拾出来,又请了木匠和篾匠来制作装药材的盒子器具,村里烧陶的窑也没闲着,烧了一批罐子出来。
  此刻知青们正在处理药材。
  炮制药材说简单也简单,就是种类太多容易记混。白霜忙活了几天,把经常用得到的药材炮制方法写上去,除了每天现场指导外,知青们也能跟着笔记本复习,上手之前再翻翻书,便不会再出现错误。
  木家堡的人自由惯了,这炮制药材也不简单,一天坐着不动,晚上腰都直不起来,正是所谓的轻松活计累死人。比起这个,他们更喜欢上山,不管是采药还是移植药材,大家成群结队的去,他们喜欢那种收获的滋味,倒也对白露的安排没有意见。
  不过木月还是选了一批十岁以下的小萝卜头过来学习,这些孩子大多不识字,白霜便在教炮制药材的同时,拿着姐姐的方歌教他们认字。她性子温柔,非常得孩子们喜欢,白霜老师这个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木月他们过来的时候,知青们在清洗药材,白霜领着孩子们给药材分类,捡杂草。
  “这还做得挺正式啊!”王晓霞看着知青头上戴着一样的帽子,头发全部包裹进去,脸上戴着口罩,别说那些大队了,就是县城的食品厂都比这散漫。
  “白露说药是入口的东西,卫生非常重要。因为这,木家堡还搞了一次大扫除加灭鼠活动呢,制药厂周围更是撒上了珍贵的药粉,蛇虫鼠疫不敢进来。”木月弯着嘴角说道。
  “行,我回去一定跟领导如实汇报,那药厂如今有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你这么问,我就直说了,还真有!咱们这厂里能自己解决的东西都解决了,可这制药的碾槽冲桶啥的,白露说用金属最好,可打铁匠都因为没有材料改行好几年了,这上哪儿找去。”
  如今金属属于管制品,但凡购买和金属有关的东西,都得要工业券或者打证明。白露说她想想办法,木月实在不知道她能想出什么办法,正在犹豫要不要把寨子里的兵器融几件出来应急,可那些东西都是传承下来的,她也下不了决心。
  “这个应该问题不大,你们是做正规用途,政府这边可以给你们开条子,到时候去钢铁厂那边购买材料。”
  虽然问了要不要提供帮助,但姚县穷得叮当响,王晓霞又是个小透明,不敢帮领导打包票说直接送。
  “感谢政府的关怀,我们这边启动资金已经准备好,拿到条子就能过去购买材料。”
  白露刚跨进门就听见这个好消息,心情大好。对姚县的领导更加满意了,能跑这么远来实地查看制药厂,有了困难也给解决,这一看就是为民做事的好官啊,如果有机会,一定得认识认识。
  她也没想过要白嫖,钱她不缺,政府那边只要给条子,那就万事大吉。交易系统里从来没有刷出来过这些工具,主要是太偏了,没人会卖。倒是可以买些其他的金属制品来改造,可还是那个问题,来处不好说,如今总算能解决了。
  “白露,你回来了。”见沈白露回来,木月心中安定更多。说是木家堡的厂子,可她又懂多少,带这小干事来看看还行,要真叫她说出个一二三来,她不行,生怕误了白露的事。
  但其实王晓霞也没准备问什么,毕竟她也不懂不是。只跟白露表达了县长要看成品药的意思。这个当然没问题,领导签字盖章是要担责任的,县长没让他们先拿东西去检验再盖章已经非常够意思了。
  白露不仅给了去痹丸,膏药、小儿安丸、肠安康丸、风寒感冒丸、风热感冒丸这些最近鼓捣出来常见的药丸子都是满瓶的给。没办法,纯手工制作,搓成丸子比较方便。
  药是一百粒一瓶,用土瓷小瓶子装着,上面贴了使用说明和禁忌事项,白露还单独拿了一份说明书给王晓霞,交代她,一定要按照上面的症状和用法用量来服用,如果拿不准,可以请教县城里的中医。
  其实这话也就是场面上说说,不管是白露还是王晓霞都明白,这药拿回去,县长肯定要找人看的。
  制药厂看了,药也拿了,这件事便算了了。不过武装部的同志是带着任务过来的,木月便领着他们去慰问老战士亲属。
  并不是所有的退役战士都有慰问,但木家堡的这些老战士不同,当初走的时候,一家家的去,仅留有独女和老人在家中。回来的这些,既是英雄也是烈属。出发之前,村里有326户,近四千人。建国之后,虽然也还剩下三百多户,却不足千人。如今大部分老人过世,寨子里只有两百余户人家了。最少的那户都有三张烈士光荣证,最多的那家,足足十二张,这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村。
  每年的慰问品是直接从省军区下拨,由木家堡自己选出十户人家做代表接受慰问。往年是七一送进来,日子快到了,县里便将就着一起。东西不多,主要还是党和国家做个表示,他们记得英雄村的付出。
  最先去的这一家正是家里猎狗怀了崽的木桃家,木桃今年二十来岁,打战那会儿,她刚出生没多久。家里人丁兴旺,她有四个姨妈三个叔叔,有的结婚了,有的刚成年,加上她父母,全跟着奶奶走了,小姨是偷偷跑了去的。十二个人去,回来的只有十二张证书,只剩下她和爷爷相依为命。
  见木月领着两个战士进来,木桃眨眼就明白他们的来意,放下猪食洗干净手,带着一群人去了正房。墙上贴着证书,供桌上摆着灵牌,木桃点燃香,用民族语言跟长辈说军队来人探望了,国家没有忘记他们。
  白露跟着上了三炷香,鼻头酸酸的,走出主屋,才发现自己泪流满面。
  这是她最直观的一次面对战争的残酷,和那些冰冷的文字不一样,这十二个人,有几个还能找到照片,穿着长衫拿着大刀意气风发。但更多的,什么都没留下。
  第二家主人和白露很熟,正是给她试药的阿奶木金凤,身上有不少暗伤,腿脚受冻严重,在白露来之前,已经出现麻木的状态。但阿奶心态很好,还能打趣小战士也没有找对象,乐呵呵的要给他介绍。
  走完了流程,阿奶不见外的道:“你们来这一趟,想来是有人要往省里跑一遭的,一事不烦二主,露儿,帮我写封信,咱们还有多少做好的药丸子,都叫他们捎去给张达成那老小子,跟他说清楚,这药吃了要是好,钱一分都不能少的给寄过来。”
  金凤阿奶说得霸气,两位小战士可不敢接话。他们不是新兵蛋子,张达成老爷子虽然没见过,名声可是不小,那可是省军区的副司令啊!
  木家堡这制药厂,真是不得了哦,就这么个小作坊的东西,竟然都敢往那位手上送。
  第24章 白晨的困境
  在木家堡制药厂越来越规范的时候,七百公里外的红旗农场,长着小虎牙的年轻姑娘叫住扛着锄头满身疲惫却依然英俊的男人,小声又快速说道:“白晨,邮递员来了,我刚听见你的名字,趁着人没走你快去。”
  白晨谢过姑娘,拿着锄头往门卫室赶,到的时候,邮递员刚对完单子打算离开。
  “同志,请问有没有白晨的包裹信件”白晨气喘吁吁的叫住邮递员,好在赶上了。
  “有,一个包裹一封信,都在这儿呢。”
  当着邮递员的面,白晨顶着办公室里那人的黑脸拿了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只手拎着包裹一只手扛着锄头往回走,方向和自己宿舍相反。
  “你妹妹又给你寄包裹了?这次没被拆吗?!”檀逸舟打量了一眼这原装的包裹,惊讶出声。
  “运气好有人看见邮递员给我说了声。”白晨解释一句,没管包裹,先拆了信件。
  白露和白霜担心得没错,梁媛确实在白晨下乡的事情上作妖了。知青农场不像插队那样一个村只接收几个人,就他们这一批,同来的有八百多知青,林市的就有四十多。
  这四十多人基本是跟梁媛关系好的那个知青办主任精挑细选的,要么是仇富心强天然憎恨白家,要么是小时候和白晨又矛盾,要么是收了梁媛的钱。
  总之,刚来三天,他外公是资本家这件事就在整个农场传遍了,其他人自动远离他。后来白晨救过京城来的檀逸舟一回,两人脾气相投,檀逸舟的几个同乡也觉得这小伙子不错,便玩到了一起,他们几人家里有些关系,那些同乡才不敢太放肆。
  要说那些人和白晨之间,也不算什么大矛盾,但人与人相处就是这样,善与恶都是循序渐进的,在农场的数次交锋中,白晨和这些人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那些人也怕他出息了以后报复。
  半年前,他们找到了一个损招。
  农场的管理者主要是战士,但由于这个农场建设的时候用到了周围大队的一片地,所以也有几个本地人。这些当地人以陈毛三为主。这陈毛三大面上也倒过得去,但他有一个软肋,年轻时候伤到了命根子,就一个独女,眼珠子一样护着长大,完全宠坏了。
  这个坏并不是性子作什么的小毛病,说说这姑娘的光辉战绩吧,她原来嫁给镇上一家富户,那人长得俊,听说是陈宝儿是耍了些手段才结成的缘分。但不管怎么样,婚都结了,那人便也踏踏实实过日子。
  可没几年,修建农场的时候凿石头,这人被飞石砸瞎了一只眼睛还毁了容貌,陈宝儿就开始作妖了。当时她怀着二胎,作天作地的要吃果子,让丈夫去隔壁大队偷偷给他买了一篮子石榴回来。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才叫狠毒,陈宝儿提着这篮子石榴“大义灭亲”,公开举报丈夫偷窃集体财产,卖的那人自然不敢承认,最后她丈夫被**,她卷了家产顺利离了婚。
  那些人使出的招便是给陈宝儿介绍了白晨,陈宝儿最喜欢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整个农场里最耀眼的就是白晨檀逸舟几人,但她蠢毒他爹可不蠢,陈毛三有自知之明,檀逸舟几人他们搞不定。这些人把白晨的身世半真半假的一抖露,正好合了陈宝儿的意。
  从那天开始,陈宝儿对白晨的纠缠就开始了,她不仅纠缠白晨,还脑子不好的针对白晨周围的女知青们。为了不连累别人,白晨已经半年没和女知青说过话了,也是因为如此,提醒他包裹的那个女知青明霞才那么小心翼翼。
  陈宝儿逮着机会就往白晨跟前凑,但这么一个祸头子白晨怎么可能屈服,说严重点,要娶这么个女人他宁愿去死。死了被祸害的只他一个,要是娶了,全家尤其是两个妹妹乃至往后的几代都不得安宁。
  同屋住着的知青都是林市来的那群跟他有矛盾的,数次帮着陈宝儿作妖,这几个月,白晨白天黑夜的都要防着他们,人都瘦得没型了。
  陈毛三对陈宝儿是无脑宠,这包裹信件就是管着收发室的他拿捏白晨最好的办法,但凡白家寄来的包裹信件,陈毛三都以检查为名拆开翻看过。这其实是不合法的,红旗农场是知青建设农场,不是军政体系也不是劳改农场,而包裹在寄出的时候,邮局都会检查一遍看有没有违禁品,他没有资格拆开,陈毛三要是当着邮局的人这样做,得罪的就是邮递员,对方甚至可以以此为理由举报换掉知青点的收发室管理人,所以邮递员在的时候白晨才能顺利拿到。
  这些事情白晨没有拿去污妹妹耳朵,上次他接到妹妹信还是她刚到姚县那天寄的,他回了信过去,此刻他急切的想知道妹妹的情况。
  信拆开还没细看,里头夹着的一张证明就叫白晨愣在那里。
  “怎么了这是?妹妹出事了”檀逸舟几人本就在关注着他,见他这样子,全都凑了过来,屋子里都是信得过的人,白晨也没隐瞒,把那张盖了木家堡大队公章的接收证明拿给他们看。
  “咱这妹妹,牛大发了呀!”楚席江感叹一声。
  檀逸舟几人也觉得不可思议,众所周知,知青下乡后是可以更换地点的,原因自然各式各样。但很难,需要有大队开证明接收你,拿着这张证明,就能到那个大队去落户。如果没有这张证明跑了,就是盲流,住不了招待所买不了车票,一旦被查到,就要被抓发配到劳改农场去。这事情难就难在大队都嫌弃知青,哪里愿意多接收计划之外的。
  “还等什么啊!收拾东西去找周营长说一声,赶紧走。”周营长正直,他主管着生产和巡视,除了干活的时候很少和知青们打交道,他不会卡白晨不让走,陈毛三也不敢得罪他。
  陈毛三的势力只在农场和陈家村,只要白晨离开了,他就管不到。
  白晨应了一声,继续看信,这封信很奇怪,大妹一开头就抱怨木家堡山高路远,又穷又落后,还被野兽环抱,后面又说二妹身体差,一番波折,现在病得起不来床,希望白晨能赶过去照顾她。最后信的结尾写得相当无厘头,写着姐妹两人和谁借了多少钱,买东西花了多少钱,全是数字。
  看到这些,白晨竟然还能露出一丝笑意,借了檀逸舟的**过来,照着数字一页页翻,写下了几句话,这才把妹妹真实想说的话翻译出来。
  这一番操作,看得檀逸舟几人目瞪口呆:“咱这妹妹,不是一般的强啊,你们这波操作,怕是我党地下人士都要叹服。”
  “信件被拆多了,习惯了。”白晨一句话透露出心酸,拆他们信件的,自然不止陈毛三,但凡他寄回家的信,都会被其他人拆了,甚至到不了妹妹手里。
  “你也不容易,不过你这妹妹是真的厉害,去插队竟然还能自己主导办厂,看得我都羡慕了。”檀逸舟家里不缺东西,和别人爹不疼娘不爱不同,他是自愿下乡的,兄妹四个,大哥入伍,总不能叫姐姐和小妹来。
  但下乡是真的苦,周营长正直是好,却非常不好说话,哪怕他们几人不缺吃的,但该干的劳动依然不能逃避,这方面,谁说话都不好使。
  “我先去看看情况。”白晨一边说一边拆包裹,沉甸甸的包裹里,吃的就占了大半。腊兔子腊鸡腊鱼、用油腌着的豆瓣酱和羊肉粒、拌了许多糖的炒面和各色常备药。
  “咕噜噜.....”
  口水声和肚子声响起来,杜星不好意思的摸摸嘴:“这都是肉啊,实在太香了。”
  “白晨,你完了,我嫉妒你,都是妹妹为什么你家的这么好我家的只会告状抢东西啊。”楚席江想着从小到大因为妹妹挨过打流过的泪,忍不住想抱抱自己。
  “走,去做饭,咱们吃顿好的,就当为我践行了。”白晨一直和檀逸舟他们搭伙,吃了他们不少的东西,其他几人也不扭捏,嗷嗷叫着拿肉就往厨房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