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郁宁将这摊子事弄清楚后,正准备出发去岭南道时,谢芳芝突然来求见。
  “殿下,臣想随殿下一起前往岭南道。”
  谢芳芝进来后,同郁宁行完礼,就直接表明了来意。
  说话时,她的眉宇间一直含着几分忧色,语气也不如往常的温柔,带着一股决绝的语调。
  郁宁闻言有些诧异,不过如今宁国在各岛开办的学院,已经进入正轨,谢芳芝目前除了主持学院考试的事情外,倒是没有其他要事。
  想到谢维出征这么长时间,她或许是想念儿子,正好岭南道被占领的地方,也需要开学院对百姓进行教化,遂点头同意了她的要求。
  第二日,郁宁将宁国国内的事情交给苏浮生后,自己就带着谢芳芝、喻石泉等人去了岭南道。
  十日后,郁宁带着人低调地进入了连州城中。
  张川和谢维带着众将来拜见后,郁宁对后续岭南道的事情进行了规划。
  宁国出兵六万人,后续陆续增援至十万,几场战争下来,有生力量还剩下七万左右。
  想要既守好打下来的城池,又要继续攻打岭南道剩余的地盘,是有些困难的。
  郁宁了解了军中情况后,决定先暂停战争,将已经占领的地方消化之后,再继续下一步计划,也免得将谢氏逼急了跳墙。
  这次郁宁过来,也是为此。
  她这次带来了喻石泉任连州府主官,另外几座城市也从滢炆岛调任了官员过来。
  政务上的事情,安排完后,郁宁解散众人,自己带着刑悠和严琦在城中闲逛起来。
  另一边谢维见到谢芳芝过来,很是惊讶,会后母子二人就匆匆回了谢维在连州城的住处。
  “娘你怎么亲自过来了,难道那封信上写的事是真的?”
  谢维带谢芳芝进屋后,就迫不及待地发问。
  谢芳芝看着已经完全长成大人的儿子,眼睛有些发酸,闻言艰难地点了点头。
  她拉过谢维的手,带着他一起坐下后,才缓缓将当年的事情娓娓道来。
  这原不过是一场烂俗的戏码,谁知却真实的发生了。
  二十多年前,谢芳芝原本是岭南望族谢氏家主的嫡长女,及笄后的她多才多艺温柔貌美,求娶的媒人踏破了谢氏的门槛。
  可是她却同自家的门客,早已两情相悦。
  以谢氏的门楣,谢家主自然不同意这场婚事,谢芳芝见家中不顾自己意愿,另要给自己定亲,决然地带着情人私奔。
  两人逃出岭南后,结为夫妻,生育了谢维。
  她丈夫本是读书人,又想着出人头地后,能带着妻子名正言顺的回家,于是勤学几年后,决定赴京赶考。
  可是,命运弄人,进京途中一家人遇上水匪,谢维父亲逝世,母子俩也落入匪窝。
  谢维听完后,久久不能回神。
  他父亲去世时,他年岁还小,家中之事,早已记得不清,如今才第一次知道父亲母亲的身份,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
  沉默半响,谢维才抬头道:“那些年,你没有联系过谢家吗?”
  他说的是母子俩被困千湖岛的时候。
  以谢家的势力,要是知道,定然能救他们早些离开匪窝。
  谢芳芝闻言,低头垂泪。
  不过,如今好歹她也在宁国朝中任要职,心性锻炼得更加坚韧,不过片刻就擦干泪摇了摇头。
  “没有,你不知道谢家的规矩,若是他们知道我落入匪窝,恐怕第一个要杀我的就是谢家!”
  闻言,谢维也无言以对。
  他对谢家是没有什么感情的,这次突然收到信说他是谢家的外孙,他本以为是骗人的。
  将信寄给谢芳芝,也是为了确认。
  可是,如今这一切证实后,也并没有改变他对谢家的看法。
  不过,谢家毕竟是谢芳芝的娘家,他担心地看着母亲道:“如今谢氏主动来信,娘你想见见谢家的人吗?”
  谢芳芝此时已经从往事中回过神来,闻言摇了摇头。
  “往事已矣,我现在是宁国人,维儿你也是,我们母子的性命都是殿下所救,殿下如今重用我们,你切不可以让殿下失望!”
  谢维闻言终于神色一松,点头坚定地道:“那是自然,我绝对不会背叛殿下。”
  就算母亲真的同谢氏有感情,他也不会为了母亲就背叛殿下。
  大不了拿下岭南道后,他亲自去向殿下求情,保谢氏一族性命。
  虽然宁国从不杀俘,但是谢氏毕竟杀了殿下的弟弟,这次说不定也会破例。
  不过,如今既然母亲对谢家没有感情,那么这些自然也不用担心。
  谢家该有什么结局,也是他们自己的命运,与他们母子无关。
  谢维同母亲通过气后,也不再将这封信放在心上,每天仍旧在军营中带兵训练。
  寄信的人见到谢维没有回信,不由得怀疑起来。
  “会不会是搞错了?”
  谢家主对着谢栩道。
  谢栩摇头,肯定道:“伯父,连州城破之时,我亲眼见过那孩子,他肯定就是芳芝妹妹的血脉!”
  “可是,这么多日都没有回信,他会不会是不相信我们?”
  谢家主心中不觉得以谢氏的地位,对方会不想认回,只觉得无凭无据,对方可能不会相信。
  谢栩也是同样的想法,闻言他想了想道:“伯父我记得二十多年前,雨山居士曾给芳芝妹妹画过一副画像,要不将这画送过去,想必他看到画像也就相信此事了!”
  谢家主点头。
  数日后,谢维再次收到一封信,连带信一起送来的,还有他母亲年轻时候的画像。
  谢维见过后,将画像送给了谢芳芝,自己则带着信找上了郁宁。
  原本他不想惊动殿下,但是如今对方一而再地写信过来,显然是不肯轻易的善罢甘休。
  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影响,谢维决定向郁宁坦白此事。
  郁宁听了谢维的话后,心中惊讶,面上却没有表露,而是安抚道:“你先不要回信,看看他们想要做什么!”
  谢维点头,走了下去。
  郁宁却由此事联想到了其他的事情。
  宁国的情报机构,是翠屏在负责,但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却是监督外部的各方势力。
  宁国自己的官员和内部的领地,是没有安排这些人的。
  谢维这件事给郁宁提了个醒,重要的官员和城池,也应该放一些人才行。
  不然,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时,郁宁不敢保证每个人都有谢维这样的忠心。
  之后几日,见到谢维一直没有回信,谢氏那边又连发了几封密信。
  这些信统统被谢维转交给了郁宁。
  郁宁看着谢氏的催促,找来了谢维母子。
  “你们可愿意同谢氏做一场戏?”
  谢维和谢芳芝对视一眼,大概猜测到郁宁想做什么,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第127章 变故
  郁宁同谢维母子商量之后,当即让人给岭南谢氏那边回了一封书信。
  虽然如今郁宁的计划是先稳定后方占领的土地,但是能提前安排一下,让后面的战争可以更顺利的进行,也是一件不亏的事情。
  后续郁宁借着谢维的名义,同那边又去信联系了几次,双方拉扯之后,郁宁假意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双方各自谋划着,都在等待下一场战争的时候,给对方一个惊喜。
  正当岭南道双方势力汹涌不定之时,中原的战局却再次发生了变化。
  七月初的时候,晋朝内部因为干旱爆发民乱,影响面积过大,导致晋朝不得不分兵去压制。
  江南道闫氏趁此时机,占领了晋朝的荄州、襄州等地。
  晋朝西边的陇右道也步步紧逼,新立朝的林氏,左支右绌,整个朝廷陷入危机中。
  原本按照这样的节奏发展下去,对宁国和岭南道战争是不会有影响的,但是八月的时候,晋朝不知同陇右道达成了什么协议,双方竟然停战了。
  剑南道看见陇右道停战,担心对方偷袭自己后方,加上战线拉长,剑南道占领部分巴蜀地区后,也停止了对晋朝的围攻。
  加上晋朝内部干旱结束,朝廷派人赈灾后,民乱也逐渐平息。
  这样一来,晋朝就只剩下江南道这边一处战线。
  江南道见势不妙,赶紧同晋朝议和,晋朝也为了尽快稳定朝政同意将江南道占领的荄州、襄州划给江南道,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交战停止。
  江南道咬不动晋朝后,转过身看见岭南道被宁国占据大半领土,瞬间也想来此分一杯羹。
  郁宁在八月底的时候,收到了江南道的来信。
  对方表示,愿意同宁国结为联盟,共同攻打岭南道,为幼帝报仇。
  这下子,郁宁陷入两难之中。
  如果同意与江南道结盟,那完全就是与虎谋皮,谁知打下岭南道后,对方会不会调转头就来打宁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