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在几次损兵折将后,他终于放弃了硬攻。
  随后,谢栩下令全军,将整个振州城围了起来。
  十五万士兵,将整个振州城围了个严严实实,确保振州城内的宁军,逃不出一个士兵。
  谢栩担心宁国派兵来援,还命人烧毁了振州码头,防止宁国援军再次登陆。
  如此一来,等到城中的宁国军队弹尽粮绝,振州城自然就能不攻自破。
  至于城中的百姓,谢栩就没有考虑那么多了。
  振州城中张川等人看到敌军的这个架势,也明白了对方的打算。
  幸好宁军此次出来,带的军粮够多,一时半会并不着急。
  不过,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城外的敌军依然没有退兵的打算,城中的百姓和宁军内部,都出现了一些骚动。
  谢维又处理了一处百姓的纠纷后,再次来太守府找到了张川。
  “将军,如今城中余粮只够城中军民半月口粮,敌军仍然没有退兵,我们要不要另作打算?”
  张川见到谢维着急的神情,估算着时间也差不多了,就挥退了两边的士兵,将出兵前郁宁的计划,全盘告诉了他。
  此时,清宁城中,郁宁也接到了振州城宁军被围的消息。
  郁宁看着手中的消息,询问一旁的苏浮生:“刑北如今到何处了?”
  苏浮生看了看地图,估摸着行军的速度,猜测道:“他们应该已经到了,这两日可能就会传消息回来了。”
  郁宁点头。
  刑北是张川他们出发后两日,才悄悄带着一万士兵,借着宁国的商船掩饰,悄悄从滢炆岛出发的。
  但是他们的目标,却并不是振州,而是同样位于岭南道沿海部位的灌州。
  灌州在振州的西边,离滢炆岛更远一些。
  但是按照时间算,如今刑北他们应该也到了有两日了。
  果然如苏浮生猜测,当日下午,郁宁就再次接到了前方的战报。
  不过此次战报不是从振州发来的,而是从灌州发来的。
  刑北登陆灌州后,灌州守军如同振州军一般不堪一击,不过两日,就被刑北带领的一万宁军占领。
  不过,刑北占领灌州后没有停留,而是带着人继续深入北边的焦州等地。
  郁宁看着战报笑道:“看来振州的困局,不日就能解除了!”
  此时振州城中除了张川和谢维外,其余人还不知道岭南道另外一边的变故。
  倒是城外的岭南道统帅谢栩收到消息,得知岭南道境内竟然出现了另外一支宁国的军队后,他大为惊讶。
  听说宁国不过是荒岛起家,哪里来的这么多正规军,而且军队还一个比一个能打。
  军中的器械,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如今谢栩陷入两难之中。
  如果继续包围振州,放任那支宁军在岭南道四处乱窜,恐怕过不了几日,人家都要打到岭南道首府连州去了。
  但是如果分兵去阻挡,要是将振州这支军队放跑,后果恐怕更是不堪设想。
  左右为难之中,谢栩暂时选择了按兵不动。
  可是五日之后,从连州传来的一封书信,让他不得不改变了主意。
  继灌州之后,焦州也被那支宁军拿下了!
  连州的人坐不住了,发信让谢栩要么三日内攻下振州,要么立刻派兵支援焦州。
  三日内打下振州,谢栩完全没有把握,但是想到振州已经被包围了这么久,他又不愿意就这样前功尽弃。
  思考良久后,谢栩的军师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留下十万军队,继续包围振州,剩余五万军队派去支援焦州。
  理论上来说,这样也是可行的。
  毕竟听闻那支宁军只有一万多人,谢栩这边派五万人过去,五对一,显然是绰绰有余的。
  剩下的十万人,如果不主动攻城,只是包围振州,让城中的宁军不能逃出,也勉强是够的。
  毕竟,城中宁军也只有五万人而已。
  思考良久,谢栩采纳了军师的建议,让副将继续包围振州,自己带着五万人马,去阻拦进入岭南道的另一支宁军。
  谢栩带着人快马加鞭,从振州府穿行到焦州,不过五日时间就来到了焦州城外。
  可是一眼望去,焦州城门大开,城墙上竟然没有一个宁军士兵守卫。
  谢栩派人前去打探后才得知,十日前,宁军拿下焦州后,就离开了这里,现在那支宁军已经不知所踪!
  谢栩担心对方偷袭连州,又带着士兵连夜往连州府赶去。
  三日之后,一直到谢栩带着人进入连州境内,都没有看到任何宁军的踪影。
  这一万多宁军士兵,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竟然找不到任何踪迹。
  谢栩在岭南道四处乱跑寻找宁军踪迹的时候,振州城中的士兵,也发现了城外敌军减少的事情。
  张川安排人,开始在城中做好准备,伺机出城反攻。
  等到谢栩离开振州的第七日夜晚,振州城外的天空,突然绽放了一朵五彩的烟花。
  振州城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
  第125章 反应
  烟花在振州城外的天空燃放的那一刻,一直紧紧盯着振州城内动静的岭南道士兵,终于发现了不对。
  黑暗中,一支人马不知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岭南道士兵的营地后方。
  突袭,来得猝不及防。
  来袭的军队,如野马般冲入岭南道军营之中,将毫无防备的士兵,杀得四分五裂。
  谢栩留下的副将席光康听到消息,一边着急忙慌地穿戴盔甲,一边吩咐人组织防守。
  等他穿好盔甲,面沉如水地走出营帐的时候,手下终于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
  “探清楚了吗?来的是何方兵马?”
  因为谢栩刚刚去了焦州,所以席光康现在还不觉得这也是宁国的军队。
  他担心是江南道的人,来趁火打劫。
  属下看着席光康,却有些胆颤地道:“看,看旗帜,是宁国的人!”
  “什么!”
  席光康惊讶地喊了一声,立刻对着下面的人吼道:“还不快带人去准备防御!”
  属下闻言,立刻匆忙地转身准备下去。
  可是随即,席光康又叫住了他。
  “慢着!”
  等人站住后,席光康才道:“不行,既然是宁军来袭,那么城内的宁军,肯定也会出击,我们定然会被前后夹击!”
  几名属下听了后,这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追问道:“将军,怎么办?”
  席光康手持长枪翻身上马,当机立断道:“我带着两万兵马迎战来袭的宁军,你们带着其余人马,立刻对振州城做好防御!”
  说完,不等其余人反应,已经带着人向攻来的宁军,冲了过去。
  其余几人见此,只得带着沉重的心神,按照席光康的吩咐去做。
  当岭南道的军队,正在组织防御的时候,振州城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
  城门内冲出来的宁军,如被关押已久而暴怒的猛虎般,冲入岭南道的军营中。
  原本正在准备防御的岭南道军营,瞬间被宁军冲乱了队伍。
  谢维带着一万人马,如同利剑般插入敌军营地中,势不可挡地打到了敌军后方,同后面攻打过来的刑北成功汇合。
  两人身形交错之时,对了一个眼神,又分别调转头,再次冲杀起来。
  岭南道的人,还没有来得及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时,就被谢维和刑北两人,带着骑兵,冲杀了近万人。
  短时间内的大量伤亡,对岭南道的士兵造成了更大的冲击。
  黑夜之中,他们还来不及看清敌人有多少,只知道不论自己往哪里逃,都有宁军的人。
  到处都是受伤者,哀嚎哭喊的声音。
  席光康见此,只能勉力带着人抵抗,驱赶着士兵上前。
  在将领斩杀了数十个想要逃跑的士兵后,岭南道的士兵,终于拿起武器对上了宁军的士兵。
  战争在月光之下,越来越激烈。
  红色的血液,无声地浸湿了振州城外的土地。
  血腥味,即使是在振州城中也能闻得清清楚楚。
  这场战争,对毫无防备的岭南道军队来说,是一场灾难。
  天亮之时,席光康看着满地的尸体,终于不得不鸣金收兵,带着部队开始撤退。
  看着岭南道退去的士兵,谢维等人也没有立刻追上去。
  这场仗对岭南道来说很可怕,但是对宁军来说也并不容易。
  这几乎是他们第一次以少对多,硬打硬的与敌人交手。
  尽管抢占了先机,但是一场战争下来,损失也并不少。
  战争结束后,张川带着人清点战损。
  此夜一战,宁军杀敌五万余人,自己也有近万损伤。
  考虑到双方数量的差异,这也算是一场胜仗了。
  可是,战后的宁国士兵,并没有丝毫高兴的情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