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并且,她还命人,以自己的名义,向巴州朝堂送了一份丧仪。
她自己则从今日起,戴孝三年。
第二日,清宁城满城红灯笼变白,过年的喜庆一扫而空。
远在巴州的旧朝,此时更是一片纷乱。
祯文帝的去世,确属意外。
去年祯文帝从禹京城逃到巴州,一路上奔波劳累,提心吊胆,本就虚弱的身体更是大大受害。
今年年初起,祯文帝就一直带病不起。
直到十二月初,一场风寒,彻底断送了大禹皇帝的性命。
巴州朝堂这一年多以来,本就不断的跟新朝交战,这次祯文帝去世只得匆忙推年幼的太子上位。
这位太子殿下,正是郁宁的亲弟弟,今年才四岁。
这下巴州朝堂和禹京新朝的皇帝,倒是都成了小孩子了。
祯文二十六年,就这么在暗藏波涛的局势中结束了。
新的一年,巴州新朝还没来得及拟定新的年号,战争就再次爆发了。
正月十六,河东道、关内道和岭南道,分三路,南北夹击,以巴州是伪朝的名义,攻打山南道。
世人皆感叹,河东道的林氏,真是天下第一厚颜无耻之人,如此贼喊捉贼的行径,居然能堂而皇之地当着世人的面做出来。
一时间,天下读书人,都在骂新朝的作为。
可是,面对山南道的危机,其余藩镇,却无人出手相助。
倒是听说远在滢炆岛的清宁公主,给刚登基的新皇帝,送了十万两军饷。
众人皆赞清宁公主的义举。
此时,对于大陆上的战争,清宁城中的百姓,并没有具体的感受。
翻过年后,清宁城结束了为那位遥远的皇帝陛下戴的孝后,就又进入了迅速的发展中。
二月初二,滢炆岛码头旁,一艘长十余丈的海船,扬帆下海。
这是清宁城的船厂建立后,独自建造的第一艘巨型海船。
“公主,船已下水,目前船上一切功能运行正常,你可以登船了!”
船厂的总负责人,秦廷前向郁宁汇报。
这人是廖蓉蓉向郁宁举荐的,今年已经六十有一,要不是因为廖家曾经对他的恩情,是万万不会重新出山,来清宁城造船的。
郁宁赶紧上前两步,扶起秦延前:“秦老快快请起,多亏你,船厂的事宜,才能运行起来,我们一起上船吧!”
这将近一年的时间,清宁城船厂,也造出过几艘中等海船,但是像这次这样大的,却还是第一次。
郁宁走到船上,越看越满意。
这次虽然造的只是普通的商船,但是也配备有基本的防御工具。
今后滢炆岛总算可以组建自己的商队了。
郁宁大喜之下,在船上宣布:“这个月,船厂所有员工,发三倍工资,船厂负责人秦延钱,加封工部司员外郎。”
一时间,海船上下,一片贺喜之声。
此次试船,从滢炆岛出发,行走了半天,海船才开始返航。
试船结束,第二日,郁宁就招来了张川和谢维两人。
“张将军,现在军中有多少人了?”
两人一进屋,刚行完礼,郁宁就问道。
张川愣了愣,回答道:“禀公主,如今军中加上新招的士兵,一共有七千人。”
郁宁当然知道军中有多少士兵,此问不过是为了引出话题。
她点了点头,吩咐道:“这个月,再扩招一千人,优先选拔善水之人。”
“公主这是要组建水军了?”谢维闻言有些惊讶的问道。
郁宁一直想组建水军的想法,大家都知道。
但是碍于城中船只缺少,人口单薄,此前清宁城的水军,一直没有成型。
此时,船厂的海船刚试完水,郁宁就要招善水的人进军,谢维自然就联想到了水军。
张川闻言,也是一惊,抬头看向郁宁。
郁宁对着二人的视线,点了点头:“不错,我们是时候组建水军了。”
她说着对张川道:“你从原来的老兵中,划分两千人出来,加上新招的一千人,组成滢炆岛的第一支水军队伍。”
说完,郁宁又看向谢维:“这支水军,就由谢维你来带领!”
“是!”
“末将领命!”
两人虽然有些意外,但是也丝毫没有迟疑,立刻抱拳领命。
等到两人退下之后,郁宁又让人叫来了苏浮生。
“公主找属下来,有何事?”
苏浮生突然被召见,显得有些意外。
“苏大人,现在清宁城的库房中,还有多少银两?”
苏浮生有些意外,但是他管着户部,对库房的银钱自然清楚,当即答道:“去年所有税收,地租加上工坊的所得,一共有五十万两银子进账。抛除用去的和年初送到巴州的十万两,现在库中还剩余十三万两白银!”
郁宁闻言点了点头,将自己组建水军的事情,给他说了。
“这样军队上的花销,就又要增加了。”
苏浮生听了,倒是没有反对,只是有些为难。
十三万两白银,说少不少,但是说多也真的不多。
现在清宁城中十多万人,除了军队,维持城中的运行,也是一大笔开销。
何况年初的时候,郁宁还提议,在滢炆岛,岛东、岛南,再各建一城。
这事虽然不急,但是一旦开始运作,又将是一笔花费。
郁宁其实也知道,清宁城挣钱的能力不小,但是花销也不少。
去年光是采购粮食,就用去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收入。
今年虽然耕种的地更多了,但是城中的人也增多了,种下去的粮食,却还得等到下半年才能收获。
如此以自己一来,上半年,清宁城还得向外买粮食。
如今大禹内陆战乱,粮食价格飞升,竟然连滨理等地的粮食价格,都受到了影响。
滢炆岛要想发展壮大,粮食又是万万不能少的。
如此,想要进一步扩大,却有些困难。
可是时局瞬息万变,留给滢炆岛的时间并不多了。
“我这里有一样东西,一直犹豫要不要去取,浮生你今日帮我参谋参谋。”
郁宁沉思了一会儿,从身后的书柜中取出一物,递给苏浮生。
“这是?”
苏浮生接过卷轴,打开一看,却是一副地图。
见到上面似乎画的是一座岛屿,更是疑惑不解。
“这是当初我陪蓉蓉回扬州时,她公爹为了感谢我救出蓉蓉母子,送给我的。”
郁宁说完,拿回卷轴,语气更重了几分:“蓉蓉说,这上面标注的,是叶家近百年积攒的财富!”
“什么?”苏浮生闻言惊讶不已,“叶家竟然将其家产送给了公主?”
郁宁点头。
苏浮生大为震撼。
这叶家可是扬州首富,其家族的财产,难以想象是怎样一笔财富。
但是更令苏浮生意外的是,叶家居然将之交给了,只有一面之缘的郁宁。
就算是郁宁救下廖蓉蓉母子,这笔赠款,也大大超出了这个恩情。
郁宁也正是因此,得到后,一直未曾与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
一是,她自觉担不起这份谢礼,想找机会将之送回给廖蓉蓉。
二是,清宁城此前,势力单薄,陡然得到这么一大笔财富,恐怕引来祸端。
但是如今,清宁城中急需钱财扩张势力。
城中的军队也有了自保之力,郁宁才又犹豫起来。
苏浮生仔细寻思了一番,倒是明白了叶家这样做的原因。
“公主,恕在下直言,这笔财产虽说是叶家的,但是叶家如今在闫氏手下,朝不保夕,就是不将此送给公主,也是保不住这笔财产的。”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才继续道:“如今叶家唯一的继承人叶子航,跟着母亲生活在公主的庇护下,叶家将此送给公主,正是为了自家后人的前程。”
有了这笔钱,郁宁自然会善待叶家人,无论以后郁宁会走到什么地步,至少在叶子航长大前,不用身怀巨财,天天忧心性命。
郁宁闻言点了点头:“这事我再找蓉蓉商量一下!”
这也是正理,苏浮生自然没有异议。
下午,郁宁找来廖蓉蓉后,说出了自己准备去取出这笔钱财的打算。
廖蓉蓉闻言很是平静:“这笔钱,既然是爹送给公主的,自然是随公主使用,属下没有任何意见。”
郁宁却摇了摇头:“这毕竟是你们叶家的钱,我准备这次取出后,一半充入清宁城的库房,另外一半留给你和子航。”
廖蓉蓉闻言,立刻拒绝:“公主不可,这钱本就是爹送给公主的,怎么能又分给我们,要是爹知道这事,也是不会同意的。”
郁宁见此,笑了笑,安抚道:“这也不全是分给你的,子航还小,这笔钱,也是留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