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铁矿处于丛林中,附近没有人烟,众人的开采还算顺利。
  仅仅是水泥使用的铁矿粉,实际用不了多少。
  不过,这个年代,谁也不会嫌铁多。
  郁宁为了后续的计划,甚至又派人去泉州附近的城市,购买了两批人回来。
  现在郁宁手下的人,已经有接近五百。
  经过近一个月的铁矿开采和砖瓦炼制后,郁宁终于宣布可以开始修建房屋。
  “刘尺,接下来,你带人先将水泥工坊给修建出来。”
  这日,郁宁在所有人汇报完工作后,对着刘尺提出了新的工作内容。
  “公主,这水泥工坊是个什么东西,要修成什么样子,修多大,有具体的要求吗?”
  刘尺长的五大三粗,做事却很细心,闻言没急着应是,而是反问道。
  对于挂念已久的水泥厂,郁宁自然是早有规划的。
  听到刘尺的话,她转头让一旁的廖芳芝,拿出了自己画的工坊设计图。
  设计图纸,郁宁并不是专业的,不过简单的制图她前世也学过,大概的草图还是能够绘制一二。
  刘尺接过图,先是被图上简单明了的线条惊讶了一下,转瞬又认真看起了图上的内容。
  “这工坊要建这么大,公主有选好位置吗?”
  看完图纸,刘尺对于工坊的建造,心中大致有了数,却也有了新的疑问。
  郁宁闻言点头,指着窑炉的另一边道:“就在这附近吧,以后草原的外围就建工坊,草原的内围,就建住人的房屋。”
  这段时间,郁宁对于自己要建立的第一座城池,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
  今日提到了这个问题,她顺势拿出了自己画的城市规划图。
  “大家也知道,我们在这滢炆岛上的计划。今后我们定然会,建立属于自己的城池。这份图纸,是我对于城池的一个初步设想,大家可以一起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补充的地方。”
  目前郁宁选择的这块草原,地域广阔。
  郁宁曾利用系统地图测量过,草原的面积超过了50平方公里。
  在郁宁的规划中,以草原的中心为原点,将这片土地分为了五个板块。
  最中心处,作为行政办公地点,可以称作城市的一环。
  第二环,则是百姓的居住区。
  接下来,依次是商贸区、工业区和最外围的农业区。
  众人看完郁宁的规划后,无不震惊于这座城市的宏伟。
  半响,苏浮生才第一个出言,打破了众人的沉默。
  “公主深谋远虑,这座城要是真的建出来,恐怕比之当初的禹京,更要雄伟三分。”
  一时间,其余人也纷纷出言赞叹。
  郁宁闻言,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她既然要将滢炆岛作为自己的起点,自然要把这里的建设,树立起一个标杆。
  “不过,公主这里面,似乎没有提到城市防御的布置?”
  等到众人夸赞声停了下来,苏浮生才再次提问道。
  郁宁闻言也收了笑容,她脸上的神色,再次变得认真。
  “对于军事这块,我并不是很熟悉,所以规划时暂没有将其纳入其中。今日同众位讨论,也是想把这块完善出来。”
  闻言,众人也纷纷低头冥思起来。
  半响,张川第一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草原四周都是高山,公主何不把工业区、农业区连带周围的山脉,建做外城。外城墙依山而建,在上面设置瞭望塔和防御。内城墙与外城墙之间作为缓冲区,可以设置军营和传讯塔,内外互通互助,防御性能更好。”
  张川果然不愧是曾从普通士兵爬到将军的人,对军事方面的见解,果然独于常人。
  这段时间他带着人训练,队伍已经从一开始的三十人,扩张到了五十人。
  这些人,现在不但做训练,也兼职起了巡逻维持秩序的工作。
  所以张川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了草原这边,今日会议前郁宁也特意叫上了他。
  张川的这番话说完,其余人都不由点头赞同。
  滢炆岛地处东南,岛上的山脉说是山,其实不过是一座座高些的土丘。
  郁宁想了想,觉得这个方法还是很有可行性,当即拍板决定了这个方案。
  第51章 建房子
  “就按照张川说的改,接下来刘尺你先建水泥工坊,然后开始修建第一二环的房子。”
  刘尺应是后,她又将头转向了周济。
  郁宁见他熟悉造砖制瓦,前些时候把水泥的制作工艺也交给了他。
  经过这将近一个月的研究,周济已经研发出了简单的水泥配方。
  郁宁看过样品试验后,觉得基本可以使用。
  “周济你这边配合刘尺,将水泥工坊尽快建完。后续的人员招录,也尽快开始吧。”
  目前,砖瓦窑和水泥工坊的工作,郁宁都交给了周济管理。
  有周济和刘尺两人管理,建造的事情,郁宁算是可以放心了。
  倒是刘尺开始建房后,铁矿那边还缺一名管事,她看向人群中的曾哥。
  曾哥原名曾怀德,原本家中是做生意的,被水匪抓走后家破人亡,选择了跟着郁宁来了滢炆岛。
  这段时间,他一直跟着苏浮生在调配物资。
  郁宁觉得对方做事还挺有条理的。
  最重要的是,他是少数不多的会识字、会算数的高级人才。
  “怀德,你后面就接手刘尺手上的铁矿工作吧。”
  郁宁说完,曾怀德立刻拱手应是,脸上露出喜色。
  “目前铁矿石已经开采了一部分,你可以着手找人炼制。尽量先制出一批武器和农具来。”
  目前铁矿的开采能力有限,郁宁只要求采出来的铁,能满足自己人的需求就行。
  曾怀德再次应是后,郁宁说起了下一个问题。
  “目前岛上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负责的事情,也会渐渐增多。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大家的进度,后面每五日,进行一次早会。”
  “你们各自负责的内容,如果有紧急问题的,也可以及时找我进行处理。每次会议前,大家要先提交一份自己的工作总结,以备查看。”
  既然要开始建设了,就不能再零零散散各干各的,该有的架子得搭建起来。
  郁宁说完,又再次跟大家重复了一篇,各自的职责范围。
  见所有人都没有异议后,才解散了众人。
  目前除了前面说过的,周刘曾三人的职责外,云姑姑依旧负责人事管理,苏浮生则负责所有物资和工钱管理。
  这段时间郁宁将千湖岛出来的人,也利用了起来。
  其中,石婶被调去配合云姑姑的工作,负责调解人员纠纷。
  千湖岛另外几位女子,分别是黄月、王慧、江初静和程疏桐,这四人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子。
  难得的是都会识字,郁宁将她们调去给苏浮生打下手。
  分别负责物资的采购、分发和工资的计算、发放。
  四人工作非常认真,同苏浮生的合作还算顺利。
  剩下的谢芳芝,郁宁见她是岛上难得的知书识礼之辈,为人又温柔细心,就将岛上少量的孩童交给了她。
  让她负责这些小孩子的启蒙,和生活管理。
  另外张川和谢维则依旧负责军队的训练和招聘,连带负责岛上的治安。
  两人中张川主要负责草原这边,谢维则负责码头和船队。
  翠屏和王桓父子,则依旧干着原职工作。
  目前王桓在码头帮廖蓉蓉比较多,翠屏除了负责郁宁的安全,也兼任郁宁的秘书工作。
  滢炆岛的人员构架,已经初见雏形。
  各项工作,在郁宁的带领下也逐渐向前推进。
  半个月后,水泥工坊建成。
  为了有更多的人手,郁宁让苏浮生去泉州,又买了两百人过来。
  现在大陆上越来越混乱,逃到南边的难民越来越多。人越发廉价,这两百人,总共花了不到三百贯。
  还没有去采购油盐等生活物资,花的钱一半多。
  不过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岛上的人手得到补充,工作进展得更快了一些。
  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城中心的行政处和二环的居民住处就基本完工。
  “公主,这个水泥真的太神奇了,建造房屋不仅坚固牢实,房屋还这么整洁漂亮。用它铺的路,比泉州城的青石大街还平整,简直就是神赐之物!”
  这日早会之时,众人聚集在新修的行政大厅内,刘尺汇报完建设工作后,不禁连连感叹到。
  他修了一辈子的房子,第一次发现建房、铺路,居然可以如此简单。
  建出来的房子,漂亮得他们自己的工人都不敢相信,这么美观的东西居然出自自己的手。
  郁宁闻言,看着众人全都是一脸赞同的感叹模样,不禁露出了笑容。
  “哈哈,这全都是刘工和周工,你们的功劳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