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不停深呼吸,直到心绪稍微平复,姜南溪才开口:“明日一早,我们动身回京。”
“是。”
与此同时,云层遮住月光,宣称陷入寂夜当中,百里之外的京畿,月光铺满了皇宫。
高大雄伟的昭明殿内,丝竹悦耳,歌舞轻飘。
赵北岌晃动着手中的酒杯,一双大长腿无聊地搭在身前的案几上,目光追随着舞姬的身影,整个人显得十分佻达放浪。
这场在昭明殿的接风宴,坐在主位上的是太后张氏。
赵北岌一回京,先入宫拜见了祖母,随后看了陷入昏迷中的皇帝,接着就来到了由世家把持的内阁为自己举办的接风宴。
看着头发花白,面容苍老许多的祖母,赵北岌命人倒了杯酒,随后一饮而尽。
这群老匹夫,竟敢利用祖母来威胁他,真当自己是病猫呢。
而坐在主位上的太后,发丝拢成一个平髻,戴着镂空嵌珍珠凤钗,两侧插着对称的鎏金龙纹银簪,戴着一对东珠耳环,身着靛青色九凤宫装,宽大的裙摆逶迤,整个人优雅华贵。
太后不问朝政,平日里都待在后宫礼佛,偶尔到京郊的皇家别庄小住,身边时常有云华县主跟赵北宜陪着解闷,日子过得极为舒心。
只是这一年来,大虞发生了许多事,皇帝病重昏迷,战功赫赫的小儿子又因为杀人被关宗人府,她感觉自己的精气神瞬间被抽走许多。
她已经老了,眼神开始模糊不
清,走路也不似从前般稳健,很多人她甚至都记不得了,但她清楚自己还不能倒,她一倒下,就真的无言面对太祖了。
太后看向最不让自己省心的孙儿问:“北岌,方才元辅大人的话,你怎么解释?”
把酒杯稳稳丢在案几上,赵北岌收起长腿起身,对着祖母行礼:“夜深了,请祖母先回宫休息,剩下的事情,孙儿自己跟元辅大人谈。”
太后哪里能放心离开,如今宴会上坐着的都是一群豺狼虎豹,她一走,北岌如何能应对。
“今夜梨园献上的歌舞不错,祖母看着欢喜不累。”
赵北岌知道祖母担心自己,但他怕自己等会忍不住大开杀戒污了祖母的眼睛,因此看向侯在一旁的内监总管徐天海道:“有劳徐大大把太后送回宫。”
总是慈眉目善的徐天海笑着应下:“是。”说完扶着太后的双臂,“太后娘娘先回宫吧。”
太后仍不放心,低声问:“哀家一走,北岌该如何。”
徐天海低声道:“太后娘娘放心,郡王殿下有的是手段。”
看着一脸嚣张的孙儿,张太后总会想起太祖皇帝,这孩子长得太像他的曾祖了。
随着太后离开,刚才还歌舞升平的宴会瞬间弥漫起一股硝烟,以内阁元辅阳必愕为首的世家官员,纷纷开始向赵北岌发难。
相较对面咄咄逼人的语气,赵北岌这边只有云华县主在旁显得落魄许多,但赵北岌有的,对面的人可一点都没有,因此该害怕的不是他。
一方有权,一方有兵,就看谁能得势了。
襄云侯作为如今的内阁元辅,他身着朝服,胸前的仙鹤展翅欲飞,喜怒不形于色,面对身旁昌宁侯乔瑾对赵北岌的质问,他轻抬手示意道:“侯爷莫激动,本官想小郡王能给我们一个完美的解释。”
乔瑾看向赵北岌,眼里全是压抑的怒火,最后愤愤不平后退。
赵北岌看着对面这群人,再次撩衣落坐:“本王需要向尔等解释什么?”
作为丰岚侯兼户部尚书的青梦之道:“郡王殿下,下官想知道,北境的军费为何超支三千七百万,这次攻打檀于仙,又为何不听内阁跟兵部的命令擅自出兵,甚至将北境下辖的州府政务之事,交由那位姜南溪管理,去年跟今年北境的税收一文钱都没缴纳进国库,您跟镇北王这么做,是要在北境自立吗?”
听到这,赵北岌忍不住扑哧一笑,他以为这群老不死会先给自己按个什么叛国的罪名,谁知道竟是问这些废话。
长腿一搭换了个姿势,赵北岌冷笑:“北境的军政要务皆由父王全权管理,我敢问诸位,你们是以什么身份问本王这些狗屁问题。”
昌宁侯乔瑾最沉不住气,看着赵北岌一脸放肆的模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立即质问:“小郡王这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吗?如今陛下病重,朝中大小事务皆由内阁的诸位大臣商议决策,郡王殿下这次回京,圣旨上已经写明,不可带兵,如今七千玄鸮军就驻守在城外,你抗旨不尊,莫非有谋反之意。”
长腿踢翻案几,赵北岌站起身,他身形高大,虽未身着铠甲,却依然给人一股强大的肃杀之气,轻蔑地看着这群老匹夫道:“什么是抗旨不尊,本王若真的抗旨,如今守在城外的可不是七千玄鸮军,而是二十万北境军,那还有你们在这喝酒吃肉的日子。”
说罢他长腿一迈走向前,同样质问,“本王倒是想问问诸位大人,为何封锁京城,荣亲王世子跟南伯侯又为何擅自离开封地,还带着守备军出现在京畿,以及王阁老为何会殉国,诸位若是不能给本王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本王也不介意,血洗昭明殿。”
听到赵北岌想大开杀戒,一些官员露出惊恐的表情,甚至有大胆者发出质疑:“我等都是大虞的股肱之臣,岂是殿下说杀就杀的。”
“股肱之臣,你们也配。”
面对一人可抵千军万马的北燕小郡王赵北岌,襄云侯没想过跟他硬碰硬,而是想用怀柔政策把人驯服,再寻时机灭口,毕竟他的存在挡了北星的路。
奈何昌宁侯这个沉不住气的家伙,挑起小郡王的怒火,若他真要大开杀戒,他们这群人都难逃一死。
襄云侯露出笑意,上前好言道:“殿下莫生气,昌宁侯跟户部大人也是为国担忧,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病重,又无立太子诏书,下官等人请殿下跟镇北王回京,也是商议立太子之事。”
赵北岌问:“那本王倒想问问,立太子一事谁说了算?”
“自然是由内阁跟几位王爷宗亲商议,再奏请太后娘娘决断。”
他们都敢以祖母的性命安危来威逼自己跟老爹回京,如今却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世家这群人的脸皮当真是厚。
赵北岌道:“还商议什么,陛下无子,父王又是先帝嫡子,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弟,本王的大哥就是太子。”
襄云侯并不意外这个回答,而是一笑道:“立镇北王为太子,自然是名正言顺,下官等自然无异,但如今王爷身上背着人命,世子又有龙阳之好,若王爷继位,恐怕会惹来天下人不满。”
赵北岌挑眉:“什么命案,大理寺跟刑部核查完了吗,就说父王身上有命案?”
这会青梦之也上前道:“郡王殿下,死者的家人已经闹到了京兆府,如今满城皆知,王爷就算无罪,也需经由宗人府跟大理寺刑部会审后才能断定啊!”
“好啊,那就查,查个一清二楚,若是父王有罪,我们一家愿贬为庶民即刻滚出京畿,若是父王无罪,那么本王亲自砍下你们的脑袋挂在城墙上示众!”
第126章 结局1故事准备结局啦
不知是不是赵北岌身上煞气太重,他话音刚落,大殿内几盏宫灯瞬间熄灭,乌云遮住月光,一阵冷风吹入殿内,烛火闪烁照得人影不断摇晃,犹如地狱恶鬼。
看着盛怒中的赵北岌,不少人有些打怵,毕竟北燕小郡王的凶名无人不知,他徒手斩断戎狄王脑袋的事情,至今都还震慑着戎狄余孽。
襄云侯阳必愕看向一人可抵千军万马的小郡王,对他的杀意更深几分。
只要镇北王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继位的不管是世子还是小郡王,世家跟淮南将永不见天日,下场只有挫骨扬灰。
因此不管是世族的荣耀,还是淮南的皇位,他们这次只能赢,不能败。
藏于袖中的双手微微握紧,阳必愕上前:“殿下息怒,此案尚未有定论,还需再议。”
赵北岌反问:“再议什么,方才襄云侯说,父王的案子需大理寺、刑部跟宗人府联合稽查,今夜正好内阁的几位大人都在此,不如就定下稽查的人选如何?”
刑部尚书温道简深知自己逃不过,主动上前:“不知郡王殿下想挑选何人来负责此案?”
“温大人这是在说玩笑吗,本王常年带兵打仗,如何认识朝中的官员?莫不是大人想趁此时机给本郡王扣个结党隐私的罪名,让本王也入狱。”
要知道,世家当初弹劾王阁老的罪名之一便是结党营私,霍乱朝纲。
被赵北岌浑身霸气压得喘不过气的温道简只觉得汗流浃背:“既然殿下没有合适的人选,下官提议让刑部侍郎应瑕主审此案如何?”
听到熟悉的名字,赵北岌眉毛轻挑问:“应瑕,当年跟大理寺卿公明阙一起查淮南河盗杀人案的哪位?”
“正是,当年应瑕以刑部员外郎的参与调查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