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小时谦的到来,让整个府里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
平日里他就睡在南宫云辞的一边,可能是有母亲的味道,所以总是睡的很安稳。徐京墨更是每天回来换了衣服就来看他们母子两个。
小时谦被柔软的棉被包裹着,小拳头紧紧地攥着,放在脸前。不过几日时间,他的皮肤已经变得粉白,看起来柔嫩又光滑。
他闭着眼睡觉时,能看到长长的睫毛,如同羽翼一般轻轻地覆盖在眼睑上。小巧的鼻子微微翕动,那粉嫩的小嘴一张一合,偶尔还会吐出一个小小的泡泡,像是在做着香甜的美梦。
徐京墨抬起手,用手指轻轻触碰那小拳头时,小时谦似乎感受到了外界的温度,小手指微微动了动,像是在回应着父亲一样。
看着这个小小的生命,徐京墨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柔情,这个孩子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之一,他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南宫云辞温柔地的身边的他,总觉得他们的关系更亲密了,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的感觉。
“陛下的旨意还没下来吗?”
“舅舅的信比圣旨更快,最多一两个月,圣旨和新任的布政使大人就会到府城了。”能再等一两个月也是因为朝里对九州官员的指派有争议,谁不想趁着这个机会安排自己人呢,何况九州这些空缺并不差,好些人都盼着升个一官半职的。
外放的官员想要做出政绩其实也不那么容易,即便做出了成绩想要升官也的要有位置空出来才行。这一次九州的利益重新划分,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难的机会。
南宫云辞在月子里,有些事情不好出面,徐京墨干脆代劳了。九州说的上话的粮商必有南宫家,唐家等人专门来找他,也是因为大家都准备往北边走一走。既然脖子上的枷锁已经被人去掉了,那么总该动一动也是。
南宫云辞不打算独吞北边的市场,至于生意做大做小全凭本事就好。
徐京墨与那些粮商周旋,苏瑶就大摇大摆地到了他们府上探望南宫云辞。
作为过来人,苏瑶可是分享了不少带孩子的经验给她,看出她眼里的意外,她笑着说,“你总不会以为我把孩子丢给奶娘就不管了吧?”
南宫云辞还真是这么想的,但是她又不傻,肯定不能实话实说,“我这不是没看出你还有这样的好本事吗。”
“我不像你,还管着生意,唐小六后院里干净,我活的倒是自在,只是有时候有些无聊。有了孩子,倒是转移了许多注意力,日子过得到更充实了。”
她本身也喜欢小孩子,自家的小皮猴,怎么看都可爱。
“我其实到现在才有那种真实感。”她和他一直都是顺其自然的心态,所以事实上来说,根本就没有做过什么心理准备。尤其是她,她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照顾一个小婴儿。
苏瑶和她一起长大,比起其他人更能明白她,“也不用特意做什么,我们这样的人家,吃喝不愁、前程不缺。”
苏瑶赶着这会儿来探望她,也是听公爹说他们一家可能会离开,“辞姐儿,你们要离开了吗?”
“只是离开府城而已,他给陛下写了折子,还没等到圣旨呢。”不过迟早是要离开九州的。
“你是不是还要那些劳什子的四书五经,我找大哥多给你们送些来。”苏家别的不多,就是书多。
南宫云辞自然不会推辞,教化一事离不开书本。她想着徐京墨兴许能上折子帮苏家要块儿御赐匾额,毕竟锦都那边也多亏了他们。
两个姐妹许久未见,一聊就到了晚膳时分,“我就不留了,改日再来看你,趁着你们还在九州,咱们一定多聚聚。”
“好。”南宫云辞知道她挂心家里的爷俩,自然不会强求。今儿见了苏瑶,她心情一直很好。
等徐京墨回来看她就发现她嘴角一直挑着笑,“真是新不如旧,旧不如故,苏夫人一来,为夫都要退避三舍了。”
“乱说,今日与那些粮商谈的如何?”
徐京墨不回话,只是用眼睛盯着眼前的腐乳肉,南宫云辞没好气的白他一眼,这人最近要和小时谦吃醋,就连苏姐姐也醋上了。不过,她还是顺着他的意,夹了一块腐乳肉喂给他。
得了投喂的徐京墨,满足了,“无非还是老生常谈,想去北边赚些银子,又怕有风险,想让我作为官员给点保障,有担心我偏袒南宫家的生意。”
“真是难为他们了。”
难得听到南宫云辞这么嘲讽的语气,徐京墨被逗的哈哈笑。
齐承帝的圣旨是和布政史一起到九州的,新的布政史是出自西凉的世家吕家。西凉可是齐承帝的根基所在,这位吕大人必然是他的心腹之臣,徐京墨在想齐承帝这是看重九州的之地,还是看重这里土改之策。
不论怎样,能被皇帝重视总是好事。
徐京墨与一众官员一起去码头迎接吕大人,一位身材颇高,皮肤略黑的中年男子。很少见文臣留八字胡,这吕大人倒是别树一帜,只不过人长的英气,配上八字胡更显的硬朗。
众人客套一番后,吕大人拿出了齐承帝的圣旨,当众宣读,之后将圣旨交给了徐京墨,“陛下对你寄予厚望,渔阳的事情你尽可自行决定,若是遇到
难处只管来寻我。”
他来之前,齐承帝专门找他叮嘱了许多,都是皇帝的心腹,自然应该守望相助。徐京墨才二十多岁就已经是正四品的官员,待他回到京都起码是个从三品侍郎,与这样的人交好,对家族更好。
“多谢吕大人。”
晚上少不得要为新来九州的官员们接风洗尘,酒过三巡徐京墨借机请示了一下北边的土地分配之事。
“子期,放手去做,你提的土地分配、国有土地都是前所未有之事。既然没有先例,那么也就不存在规矩,陛下愿意为百姓一试,我等自然全力支持。”
吕大人并不托大,徐京墨写给齐承帝的那个折子他看了,看懂了利弊,却没看懂该怎么做。世上,有许多的事情都是看似容易做起来难。他会全力支持他,不为其他,只为那句“为天下百姓减负”。
徐京墨酒量还算不错,但是远不及西凉人,一顿晚宴下来他是喝了个酩酊大醉。观言扶着他东倒西歪地走回卧房,他嘴里还在嘟囔,“可不能告诉夫人我喝多了,我答应过她少喝酒的……”
他从不让丫鬟近身伺候,观言知道他爱洁,帮他清理一番才去后院找青染,“青染姐姐,少爷喝多了,我已经服侍他休息,若是少夫人问起,劳烦姐姐转告一下。”
“我省的,你也快去休息吧。”青染是看着观言从什么都不懂,再到现在能独当一面的,他现在比起随风也是不差的。
南宫云辞并没有睡下,知晓徐京墨已经安置后才歇下。
第二天起来,徐京墨的头疼的像是要炸开似的,喝酒真是找罪受。他受不了自己一身酒气,叫了水去洗漱,又吩咐人将这些卧具全换掉。等他把自己打理好了,才去看妻儿。
“昨晚怎么喝的这么多?”
看着她那担心的眼神,他心里暖暖的,“对西凉这些人来说可能还没喝尽兴,不过酒也太差了,喝完今儿起来头之痛。”
南宫云辞抬手帮他按了按头,没两下就被他握住了手,放在嘴边亲吻了一下,“你别累着了,我没事。以后有机会我自己酿酒,喝好酒就不会头疼。”
南宫云辞只当他开玩笑,随口应和着。“是不是要准备走了?”
“不急,我下午还要去趟衙门,昨儿夜里感觉吕大人似乎有问题要问我。”
等他见了吕大人,才知道他是担心九州其余官员,“子期,九州南边这些官、商干净吗?”
“吕大人,有些人也许有猜想,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下官以为不能因此定他们的罪。”
“为何?”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所先后。”
一句出自《大学》的名言,吕大人自然明白。徐京墨并不觉得未抓的官商都是无辜的,然而抓大放小才能让以后的路更好走。关于日后,徐京墨心中有些打算,不过时候未到,还是不要过早张扬,免得好事变坏事。
吕大人虽然依旧有些疑虑,但是终究没再说什么。
第87章 弱者没有自保……
等徐京墨一切都准备好后,刚好南宫云辞也出了月子,他们一家人便收拾收拾去往渔阳。南宫云辞比起徐京墨还想出门,整个月子期间都不能踏出房门,着实难熬。
南宫时谦是个乖小孩儿,每日吃饱了就睡,就是马车有些颠簸也不见他哭闹。
对徐京墨来说唯一不好的就是,他不能与他们同乘一辆马车,因为小婴儿一天要喝六到八次奶,所以奶娘与他们母子同乘一辆马车。
这次再来渔阳与前几次的心情截然不同,他骑着马打量着沿路的情况。路过一些村庄时,他会更注意一下,不过任他怎么看,渔阳最大的特点就是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