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张茂看气氛有点不对,主动接过话来,“子期,快来尝尝,今晚这桌珍馐美馔可是特意为你备下的。”
  徐京墨左手边的菜是炭烤牛舌,切成薄片的牛舌,被炭火炙过后,边缘微微卷曲,香气四溢。他顺着张茂的话夹起一片,外酥内嫩的口感搭配香料的滋味,味蕾被瞬间点燃。
  牛在农耕时代是极其宝贵的东西,一头耕牛最少要五六十两银子。一头牛不过一个舌头,被割掉舌头的牛,是无法进食的,最终会死掉。
  所以这盘炭烤牛舌意味着一头耕牛,再看他们的样子,这菜不过寻常。
  吃过牛舌后品了一口香茗,明前龙井,南宫家的招牌,一两茶叶一两金。再用牛舌右边的菜,一道更奢华的菜,软糯却又不失韧性的食材,恰似果冻般q弹,一口下去不仅有着爽滑弹牙的口感,更有着鲜美的汤汁,鲜中带甜,咸香适度。
  一条鱼一个唇,这一盘鱼唇又汇聚了多少条鱼呢?
  “九州的美食果然与众不同,食材俱是低调的奢华,口味更是融汇五湖四海之佳作。”
  张茂看他认得这些食材,也只以为是南宫家也有,不过天下第一茶商吃的再奢华也是寻常。
  他自己本是耕读之家的孩子,何曾
  尝过这些东西,第一次品尝时甚至有些失态,“子期是识货之人,我当年初到九州,第一次享用这等珍馐时,恨不得连着自己的舌头一起咽下。”
  严知府适时接了句,“我等有今日,全赖九州这福地。”
  “那下官倒是运气好,外放直接到了九州。”
  严知府与张茂对视一眼,眼眸中精光一闪,不怕你有所求,就怕你无欲无求。
  “子期可是打算在九州待上三年,而后回京都任职?”
  徐京墨心道,正题来了。“老师吩咐我在地方好好学习,多为百姓做些实事,至于回京,那也不是我能左右的。”
  是温阁老的安排?那位大人之前一直以为是徐阁老的安排,所以才慎之又慎。
  张茂亲自给徐京墨倒酒,“酒杯可不能空着,咱们边吃边聊,花满楼的酒乃是当世佳品,好些文人雅客来此不为红颜只为美酒。”
  才吃了几口菜,这酒已经被灌了四五杯了,徐京墨还不打算在第一天就和他们翻脸,只得喝下。“酒是好酒,就是子期不胜酒力,恐怕辜负大人们的好意。”
  一旁的王佥事举杯敬他,说“男儿大丈夫,何必拘着自己。有酒当歌、美人在怀才是你我该过的日子。”
  也不知是他喝多了,还是他本就是性情中人,他自顾自地开始诉说过往,“我当年是个穷小子,喜欢村长家的闺女,但是他们哪能看的上我?后来我考中进士,才发现当年的喜欢不过是因为见得太少,等我功成名就时,肥环燕瘦的美人应有尽有。”
  徐京墨听着,笑而不语,第一次试探是钱财,第二次试探是美色,那第三次呢?
  张茂又给徐京墨满上了,“他也就这点儿好爱,无伤大雅。刚才话没说完,也不知道温阁老对子期是何期待?九州虽比不上金陵、临安富庶,但是官民一心,总能让朝廷满意。”
  这话就很有意思了,温阁老的期待、朝廷满意?
  徐京墨喝酒上脸,连着几杯酒下肚,已经是从脸红到脖子了,他眼神有些迷离,“不就……不就是按着新的官员考核办法……去……去当个好官吗。”
  桌上的几人彼此看看,意思是要政绩?这倒是好办,不管是税收、治安都没问题。
  张茂又给他满上一杯,“今儿有花魁献舞,只要你的诗能入得这位美人的眼,就能当这入幕之宾。”
  徐京墨双眼发直,似是不明白。
  张茂突然发现徐京墨的脖子上长出一些红色斑点,大骇,“子期,你这脖子是怎么回事?”
  外面候着的观言听到动静,赶紧进来扶住徐子期,“各位大人,我家少爷对有些东西过敏,喝了酒有时也会这样,赶紧吃了药就好。”
  严知府问,“你可带药了?”
  “小的没有带,但是府里时常备着这些药的。”
  “罢了,你赶紧带你家少爷回府,若是有需要,到姜府来寻我。”
  “小的谢谢姜大人。”观言挨个儿谢完以后,就背着徐京墨离开。
  包间里,姜大人问,“你们看如何?”
  “看起来像个不懂庶务的年轻人。”严知府觉得徐京墨不够机敏,甚至有些愚钝。
  张茂有些拿不准徐京墨今日的表现是不是在演戏,“他见牛舌、鱼唇似是司空见惯的,南宫家不缺银子,单纯用银票恐怕拿不下他。”
  “也不知道那南宫家大小姐是何绝色,竟然叫这人甘愿入赘,送到嘴边都不去偷吃。”王佥事严重女子皆玩物,感情?那是什么东西。
  姜大人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先晾晾他看,一任三年就当供了个吉祥物便是。”
  只要徐京墨不来找事儿,万事可商量。
  被观言背到马车上的徐京墨依靠在座位上,睁开眼,哪儿有一丝醉意。九州的官员,恐怕都是拧成绳的,他得要想想从哪里才能找到突破口。
  终究是被灌不少酒,回到府里喝下一碗解酒汤就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上起来,徐京墨出了房门就见丫鬟小厮一脸怪异,还不都不敢靠近他。他昨晚应该没有耍酒疯吧?
  等他找到自家夫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那王佥事无中生有,说是看他喜欢,就给他送了几个贴心的小丫鬟。
  “这几个丫鬟长得各具特色,有明艳大方的、有楚楚可人的,就是不知道夫君喜欢哪一款?”
  听着南宫云辞的调侃,徐京墨哭笑不得,走上前去搂住她的腰,轻轻一吻,“喜欢我怀里的这款。”
  青染几人俱是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自打上次两个主子和好以后,就时不时有这样让人害羞的场面。
  南宫云辞拍他一下,“无赖。他们倒是舍得,送来四个里面,有两个都是花满楼的头牌,还都是尚未开始接客的官妓。”
  “耳报神罢了。”
  徐京墨知道昨晚他们没能要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只会诸多试探。这“丫鬟”他要是送回去,就是不识好歹,不是一条道上的朋友,那就是敌人了。要是他收下,以他这入赘的身份,定会后院起火。
  “我来处理吧。”几个弱女子,放在一个院子看起来就是。
  “辛苦夫人,我让观言去给我告个假。”为什么告假,当然是因为家里的母老虎发威,被挠花了脸不好出门。
  等徐京墨终于出现在官府时,已经是十天以后。
  “多谢张大人,下官这风寒来的不是时候,也不知有没有耽误正事。”
  “好说好说,咱们九州可是个宝地,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个告状的人,别说耽误十日,就是耽误个把月也误不了事儿。”
  徐京墨听他这话就知道自己要开始坐冷板凳了。
  果然,张副使安排他先去熟悉一下公务,刘知事抱着一堆公文到了他桌上,“徐大人,这些是北边一道历年的公文,北边人少,事儿也少。”
  刘知事是安排给他的属官,类似于秘书一样的存在。这位中年人是举人,也曾参加过会试,可惜屡试不第,阴差阳错就成了九州的一名知事,正九品的小官。
  “辛苦了,本官先看看,若有不懂之处再请教。”
  “不敢,您有问题随时召唤下官便是。”
  等刘知事离开,徐京墨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公文,去年一年的公文只有这薄薄的二三十页?打开来一看,他简直要气笑了,每一页纸上几乎都只有几句话,“渔阳三月,无人参加会试”、“益州五月,无百姓报案”。
  这等公文有和没有有什么区别呢?
  第81章 前任渔阳知府……
  徐京墨不是个傻子,那些个公文摆明了是糊弄人的,他干脆随了他们的意,每日上午去官府里做做样子,下午就回府去。
  就这样荒废了一个月,南宫云辞问他,“你就不担心岁末考核得个差评?”
  “九州的官员几乎没有流动,由此可见,他们的考核结果多是中等。我就算没有功绩,也一样没有差错,难不成还能给我个差评吗?”
  他们恨不得立马让他高升走人,哪里会给他差评的机会,若是一个给他个差评而后招来朝廷更多的官员,岂不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南宫云辞想起书房里那封请帖,说道“唐家主组了个局,大抵是想请我加入九州粮食商会。”
  她一直在等他们来找她,只有他们先开口,她才能要到她要的信息。九州的粮食市场不正常,非常的不正常,像是被人规定的价格和货量一样。
  “终于忍不住了吗?这些人怕也是在观望。”观望他与本地官员之间的关系,是同流合污,还是被地头蛇打压。
  “商人本性罢了。”
  徐京墨有些抱歉地说,“我打算接着乡试的由头去北边转转。”身为按察司佥事,理当去巡视一下各地的教化之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