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徐京墨想到现在才是九月,怎么这人就能升官了呢,于是问道“师兄,这位可是做了什么不得了的功绩出来?”
  “说是原来那位员外郎生了急病,人没了。刚好有了个空缺,又刚好有人推荐了这人。”
  这巧合还真多,徐京墨距离京都还是太远了,许多事情都闹不清楚,做什么都只能束手束脚的。
  等他回去南宫府,就将此事告诉了南宫君烨。南宫君烨也是松了口气,虽然要掏出去五万两银子,但是这也算是永诀后患了。
  他看了看那税目,冷笑着说,“这朝廷倒是会巧立名目,茶商何时多了个十中取一的卖茶税。”
  徐京墨几乎瞬间想到那位户部左侍郎李柏然,同出一辙的巧立名目征收税款。这人当真是无可救药了。
  金陵事毕,南宫一家与徐京墨打道回府。
  徐京墨站在甲板上,看着滔滔江水,还有那越来越远的金陵,心中生出无限感慨。下次再来恐怕就是三年后了,希望那时的主考官至少不是三皇子的人。
  回到临安,徐子凌才知道那混账的宗正傅宽又来找儿子的麻烦,咬牙切齿道,“若是他日有机会,必要这个小人好看。”
  “母亲不必生气,早晚有这一日的。”
  徐子凌心疼地摸了摸儿子的鬓角,谁家十岁的孩子就要为生计奔波,“你回来好生歇歇,前几日你那同窗送了好些东西来,说是谢谢你帮他沉冤。”
  杜领航怎么又跑来送礼了,徐京墨有些担心他。虽然他姐姐出嫁时,亲眼看着杜指挥同知将他们母亲留下的财物全转给了她,但是上次那事,大家几乎是撕破了脸皮。
  齐国以孝治天下,他又不像自己能断亲,如此一来,必要受制于人。
  徐京墨回到家,心里就踏实了,这一夜睡的极沉,直到第二日日上三竿方才醒来。因为睡的太久,他起来以后反倒是觉得浑身酸软无力。
  走去院子里,自己打了套拳,才觉得舒服了。
  本想着去找杜领航,却见母亲这边的账本都要堆积成山了,只好先帮着把这账清一清。
  “母亲,这点心铺子的生意怎么这么好?”
  徐子凌自己都觉得意外,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点心铺子口味比较新颖,许多大户人家都喜欢他们家的味道,有些人家甚至是每日都来采买。
  徐子凌手上的银子越来越多,总不能放在家里吃灰,她就一边赚钱,一边购置资产,因为太忙了,才让这账本堆了起来。
  第45章 雁过拔毛
  徐京墨从未想过母亲会喜欢经商,以前在侯府,她是端庄大气的主母,虽然打理家业,但是似乎那只是她的义务。
  如今的生活倒是让母亲活的更自在了,“账本交给儿子,母亲可不要累到了。”
  这些账本虽然看起来多,其实账务并不复杂。统共也就三类,一是点心铺子,二是买的田地的出息,三是出租铺子的生意。
  徐京墨看着这账本,觉得家里需要请个账房,手里的账明显不是一个人记的,虽说这田里的产出是拿给点心铺子用了,但是两边都不计收支,最后核算出的收益自然是错的。
  徐京墨想了想,以后最好定下规矩,从源头开始,无论是卖给旁人的,还是卖给自家的,都按照时价照实记录。他想着想着就想到了南宫家的茶叶,沛姨的可是会做芋圆的。
  忙乎了一个下午,总算是把账给理好了。晚上陪着母亲一起用膳,母子两个可不讲究什么食不语,“母亲,儿子觉得您这边需要请个账房,专门管账。”
  徐子凌一想就知道,肯定是儿子发现账本里有错了,“恐怕不止是账房,我这置办的产业越来越多,总要有人在外面帮我看着才好。”
  她要的可不是一般的伙计,而是能独当一面的掌柜。眼下,她那些铺子都是交给牙人帮忙,但是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今晚沛姨准备的汤是酒酿圆子,那一个个的小圆子精巧可爱,配上醇香的醪糟很是可口。
  徐京墨盛了一碗汤给母亲,说“儿子有个想法,不如就着现在这些买卖,再开个新生意,做的起来也许能赚不少,做不起来也亏不了多少。”
  “说来听听。”
  “咱们家的生意,是自家的田地产出拿去点心铺子,再做了点心去卖,这样卖不起价的粮食都能多些附加值。”可不是吗,一石的米都卖不到一两银子,换成点心少说都是几十两银子。
  自家又买了铺子,这样运营成本就少了很多,若是生意不怎么赚钱,可以把铺子租出去,不管多少肯定是个进项。
  徐子凌的生意求得就是个稳当。
  “你想的新营生可是搭着现有的这些去做?”
  “是,点心是吃的,儿子琢磨着可以再做点喝的。”
  南宫家的茶叶总有滞销的,这些茶叶单独拿出去卖是卖不起价格的,有些到了最后可能就直接扔了。但是陈茶本身也是有茶味儿的,搭上牛乳、水果,不就成了奶茶。
  奶茶的好不好喝是看调味,而不是茶叶。真要拿顶级的龙井来做奶茶,那才是浪费。
  玲珑点心铺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客源了,这些人家能消费的起点心,自然也能消费的起奶茶。
  徐子凌不是很明白什么是奶茶,但是儿子的想法她是听明白了,若是这奶茶的口味当真不错,这生意做起来倒是没什么难度。
  徐京墨可不是仅仅考虑赚钱,他平日里都在书院,母亲虽然有了事情做,但是碍着徐家的事情,她也很难走出去与人相交。不如就近,借着生意可以和南宫母女多些话题。
  奶茶也是有茶基的,这东西晚上喝了不好入睡,只能等第二天再做来试试。
  徐京墨大清早起来就把沛姨指挥的团团转,然后出门买了点桂花酱,又买了点葡萄。
  先把葡萄去皮,捣出汁水,放在碗底,然后再煮好的茶水里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后倒入碗里,这就是葡萄果茶。
  第二碗是桂花奶茶,将煮好的茶水和牛乳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加入碗里,再加入桂花酱和芋圆即可。
  每一样都做了几碗,大家本来也没觉得这东西有什么特别
  的,但是一入嘴,却觉得惊艳。徐子凌喜欢果茶、沛姨喜欢奶茶,总之这两款饮子都受到了一致好评。
  “这东西做起来不复杂,口感也好,是个好生意。”徐子凌想了想,又问“这果茶是时令之物?不同时节,用不同的水果。”
  “没错,常喝一样的味道,总是会腻的。时令的东西才有新鲜感,母亲不妨去置办一些果园。”奶茶店的水果消耗是非常大的,用自家的产出就不怕供给上出现问题。
  “那桂花奶茶,还有其他做法吗?”
  “自然有,不过具体的配比还要试试才好。”红豆、绿豆、玉米,哪样不能用来做奶茶。
  生意是有了,现在就是缺人。徐子凌打发儿子出去,自己先琢磨一下后续要怎么做才好。
  徐京墨带着从金陵带回来的东西先去了温大学士府上。
  温大学士听他讲完金陵的事情,也是有些惆怅,赵鹏飞当年也是个火爆脾气,为人又刚正不阿,被同僚所排挤,一气之下就自请外放了。也是吃了不少苦头,如今升到了从二品的巡抚,却也难以再进一步。
  如今他比以前成熟了许多,有些事情懂得退让,就是南宫家的事情,若是早些年,他肯定是不肯是南宫家多出冤枉钱的。
  “你与你岳家都有生意,最好还是低调些。李柏然这性子越来越拧了,说是雁过拔毛也不为过。”
  “老师,朝廷的税目可以由着官员随便增减吗?”
  “自然不可以,但他们敢这么做就一定有所倚仗。你猜这银子最后是到了谁人的口袋。”
  三皇子再强势也只是皇子,他可以欺上瞒下的捞银子,但是绝对不会假传圣旨。李柏然这人擅长投机,虽然投到三皇子门下,但也绝不会真的为了三皇子置生死于不顾。
  徐京墨想到谢长歌告诉他的一些事情,有些麻木地开口,“君主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师徒两个心里都明白,但是又能如何呢?
  “你忙完手上的事情,就去专心读书,争取三年后的乡试、会试一举拿下。”
  乡试又称秋闱,一般是八月考;会试则称之为春闱,一般是乡试第二年的三月考。很少有学子会再乡试后直接参加会试,大多是选择再学三年。
  一来会试是在京都开考,有的地方从本省赶到京都就要几个月,时间上就来不及。二来会试的难度可比乡试还要高,各省的优秀举子齐聚在一起考试,随便考只是浪费时间。
  徐京墨自己也是这个打算,因为主考官的问题,他已经耽误了一届乡试,左右都是多学三年,不如直接奔着会试去。
  “老师,乙级的授课内容是为了乡试准备,我想找院长申请一下去甲级。”只是不知道书院能否同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