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酒楼的生意可不是什么十之一二,而是十之三四。”言下之意就是还是要的太多了。
听了这话,南宫君庭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南宫老夫人开口了,“以后让庭哥儿给我养老,你这是打算用几千两银子打发你母亲和弟弟吗?”
“母亲?!”
“你们都是嫡子,由谁养老都没问题,这事儿就是到官府那里去说也是合乎常理的。你就说,你准备怎么分这家产吧?”
看着咄咄逼人的南宫老夫人,南宫君烨似乎也是有些生气了,“母亲,若是执意如此,那就像二弟说的那样,酒楼的生意归他。但是,这生意给了他,以后无论怎么样,我都不会在掺和了。”
南宫老夫人本想着混淆概念,让长子把产业分给小儿子,但是不实质性分家,看来是行不通了。南宫君烨这话的意思,是要去官府备案。
“大哥放心,弟弟一定照顾好母亲。”南宫君庭迫不及待的的样子让人感觉好笑,这分家究竟是如了谁的愿呢。
一顿饭不欢而散。
江晚清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她了解枕边人,这一定是事出有因的。“阿烨,你是故意的。”
听着妻子笃定的问话,南宫君烨干脆点头应下。他一直犹豫要怎么开口告诉她,也许今晚就是时机,他不会让南宫君庭好过的,分家只是一切的开始。
第6章 回江都
翌日清晨,南宫云辞去给母亲请安,见她眼睛有些红肿,再看向父亲,父亲微微地点了点头。母亲这是都知道了,难怪。
事到如今已经无力回天,她一个小小的人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母亲。倒是江晚清看出她的些许不自在,白了一眼丈夫,这些腌臜之事怎么都能告诉孩子呢。
摸摸小云辞的头,江晚清温柔地开口,“母亲是有些遗憾,但是母亲有我们的小云辞就够了。”
南宫云辞伸出双手环住母亲的腰,“母亲,女儿会长进的。”
江晚清摇摇头,“囡囡,母亲只希望你这一生能快活的活着,这世道对女子总是苛刻的。”便是有千般才华,也不可能施展出来,莫说科举入仕,便是读书识字都是不容易的。
南宫君烨是肆意妄为惯了的,女儿继承家业、招婿什么在他眼里从来不是事儿。“囡囡,记住强者无所畏惧。”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弱者只会怨天尤人,世道不容人,那便改变这世道。
“女儿记下了。”
分家可不是口头说说,要到官府去备案才行。南宫君庭迫不及待的找南宫君烨,生怕到手的酒楼又没了。
有秦二爷在,这分家的事儿办的确实快,前后不到两日就拿到这分家的文书了。南宫君烨并不敢相信秦家人,私底下又找府城的通判顾大人去确认了一番,他与这通判顾大人颇有私教,不过不为外人所知罢了。
当年顾大人进京赶考,路上糟了贼,差点没考成,恰巧遇到出门在外的南宫君烨,不仅送了足够的盘缠,更是让他跟着他们的商队一道进京以保证安全。南宫君烨出手相助,只是觉得一个寒门子弟参加科举不容易。
没成想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寒门学子还真的衣锦还乡了,如今已经是正六品通判,他现在正当壮年,说不定还有晋升的可能。
做戏做全,既然是南宫君庭赡养母亲,那这祖宅自然是留给他们。南宫君烨带着妻女在祖宅里又住了月余后,就全家搬走了。
南宫家这分家的事儿
可是一度成了临安城里最热门的话题,谁不知道南宫家老夫人偏疼小儿子,没想到为了帮小儿子争家产,能做到这份儿上,更没想到的是南宫大爷居然舍得拱手让出那些酒楼。
“大哥来信问分家之事。”江晚清的大哥江学晟乃是江都省的提督学政,正四品的地方官员。江家这一辈三子一女,作为唯一的女儿,江晚清自幼就是在千娇万宠中长大的,嫁给南宫君烨以后,南宫君烨可是时不时要被几个舅哥儿敲打的。
“无妨,我答应囡囡要带她出门,这次我们一道先去江都,再转去金陵。”刚好也避开一下临安的是是非非,他的好母亲定然还想要折腾一番。
江家是大世家,祖上曾今官至内阁大学士,子孙虽然不及先祖,但也不是庸碌之辈。如今江家大爷江学晟任江都省的提督学政,二爷江学铭任监察御史,四爷江学良如今在京都的翰林院。
二爷、五爷都在京都,这江老太爷夫妇就在长子的府上养老,日子过的倒也和美。
南宫君烨借着大舅哥来信的机会带着妻女去江家,可不仅仅是为了解释一下他们分家之事。他想打听一下京都的情况,总要知道哪些人是不能打交道的才好。
士农工商的阶级的划分,总是让商户处在劣势。多少商户都牟足了力气,去培养家族中成器的子弟,希望通过科举改换门庭。
但是谈何容易,朝廷虽然允许商户参加科考,但是商户子弟每次科考都要缴纳文银百两,这银子其实是给各地的府学的,府学内的寒门子弟就是靠着这些银子才能免费读书、吃饭。
朝廷之举意在平衡,借着商户的银子得了美名,也给予了寒门子弟机会,这些寒门子弟也有不少会记得朝廷的好。
临安与江都相距不远,直接走河道便是。南宫云辞第一次出远门,冷清如她,脸上也藏不住内心的欢喜。
南宫君烨好笑地看着女儿,有心逗逗她,“囡囡,到了外祖家可要帮爹爹说说好话。”
“有母亲在。”
“囡囡可知道你那几个舅舅都很凶的?”谁他抢了别人妹妹呢。
南宫云辞早就听说过父母的往事,自然知道父亲这番话的原由,“父亲都能娶到母亲,还怕这区区的见面不成?”
真是越大越不可爱,要是小时候,女儿肯定一本正经地要保护他了。南宫君烨自觉地换了话题,“我们在江都约莫会停留十余日,之后去金陵。”
南宫云辞突然问道,“可要去大姑府上?”
“为父自是要去的,你和你母亲找个托词留在家里便是。”他那姐夫是个擅钻营的,如今这时间,可千万别把他们拖下水去。
江家大宅内,江老夫人几乎是一日三问,“老大家的,派个人去码头看看,怎么还没到?”
“婆母,儿媳一早就让小六子在码头等着呢,您只管放心。”江学晟的夫人是江都世家邹家的嫡女,两人有两个嫡子,一直想要个女儿,可惜缘分一直未到。
江老太爷看着心急的老夫人,笑她,“急什么,女婿来了信,这次过来会住上些日子。”
“你不急,那怎么不见你去逗你那两只破鸟,在这等什么?”老夫人不甘示弱的回怼他,当年小女儿远嫁他乡,之后也就回来了一次,她能不想女儿吗。
邹清梦也知道家里的事儿,当年确实苦了三妹了,看着那钟灵毓秀的妹妹嫁予商户,虽说她是自愿的,看起来后的日子也算不错,但是总觉得亏欠了她。
“这次可要让三妹和妹夫在府里多住些日子,多少年才回来了这一趟。”
这话音还没落,就见管家快步走了进来,“小姐和姑爷带着小小姐回来了。”
老两口听了这话,哪还坐的住,不等他们走出去,就看见一家三口走了过来。南宫君烨和江晚清一起牵着南宫云辞,见到许久未见的父母,江晚清的眼眶一下就热了。父亲和母亲多了许多的白发,尤其是母亲怎的这般消瘦?
邹清梦反应最快,站起来走去迎了他们进来。看着小小一只的南宫云辞,她眼睛都亮了,好个粉雕玉琢的小闺女,长相专挑着父母的优点长。
今儿,江晚清给女儿选的是淡黄色的襦裙,刚好女儿皮肤又白,这颜色再合适不过。进门后,她拉着女儿先给二老磕头,“不孝女回来了。”
老两口哪舍得女儿跪啊,赶忙拉起她,还有身边的小孙女,“回来就好,自家人不必虚礼。”
当年,江家被二皇子盯上,官至礼部侍郎的江老太爷直接辞官回乡。为了家族、为了女儿,最终同意了她与南宫君烨的亲事。如今再看,这选择是对的,女儿的婚后生活虽不能说事事如意,但也算是幸福了,而当年权势无双的二皇子,如今只得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江老太爷辞官让江家在朝廷的影响力大不如从前,但是儿孙们争气,各自凭着本事挣出了一番天地,迟早有一天,家族兴旺将更胜从前。兄弟几个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都窝着火呢,那种被掌权者胁迫、只能看着自己的妹妹(姐姐)远嫁他乡的感觉,是刻骨铭心的痛。
江晚清站起来后,拉着大嫂的手,“麻烦大嫂费心了。”
“这什么话,一家人有什么麻烦的,要不是咱们离得远,我巴不得你们天天回来呢。”这府里如今就他们一家和老两口,两个儿子也都还没成亲,有时候还真感觉有些冷清。
江老夫人把南宫云辞搂在怀里,稀罕的不得了,江老太爷看着眼馋,但是也没法,清了清嗓子,“先让他们去休息一下,这一路长途跋涉也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