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既然俩孩子情深意重,他便将这事儿给揽了下来,定要让他们如愿以偿,有情人终成眷属。
他做事从来都是直来直往,不喜拐弯抹角,直接到了丞相府,找到了杜丞相。
杜丞相见到纪淮安,心里明白他此来所为何事。
他和儿孙重聚之事,杜丞相也得了消息,专门去贺了喜,还见到了韩子文。
发现这男孩不仅容貌出众,言谈举止更是率直大气,并非奸滑狡诈之人,对他很有好感。
回来后杜夫人又把韩子文的经历详细讲给他听,知道这孩子原本该锦衣玉食在侯府长大,却阴差阳错受了这么多磨难。
而两孩子机缘巧合能聚在一起,也是难得的缘分。
他心里便有点松动,只是当初话放得太狠,现在就这么答应,有点没面子。
“不管怎么样,我是宝儿的亲爹,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他好,各方面考虑得比他更加周全,他应该尊重我的想法,而不是跟我对着干。”
杜夫人对他的话不以为然,冷哼一声。
“你这话我不服。照你这么说,纪侯爷的娘亲呢?她把宁夫人绑走,也是为了纪侯爷好?结果不止害了娘家,害了自己,更害了儿孙,让纪侯爷痛苦一辈子,她的做法对了?这世上,不应该是自己的孩子过得好最重要吗?你的面子,比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还重要?亏你当年还说,只要宝儿能高兴,你什么都不要求他,看来也只是说得好听。”
这话让杜丞相触动很大,他确实只考虑了自己的感受,没有为儿子想。
“人家韩公子,不对,现在叫纪公子,也是有志气的,一个乡村小子,硬是靠着自己的本事,把弟妹带到京城,找到了失散的亲爹,又找到祖父,真可以算是一个传奇了。外面的话本子都在写他的故事,说他多么多么了不起,你倒看不上人家是个商户,你这才是心胸狭窄,固步自封,连平民的度量都不如!”
杜夫人的这些话如一记记重锤的敲在杜丞相的身上。
他的态度完全松动了,只差一个台阶下。
现在纪淮安找上门来,既不让他上刀山,也不让他下火海,只让他答应两个孩子能在一起,而这也是他们的心愿,他便顺势答应下来。
纪淮安倒是有点意外,原本以为要费点口舌,才能说动杜逸辰,没想到事情如此简单。
也好,圆满完成任务!
人情讨完了,该讨说法了。
第222章
纪淮安收起笑容,板起脸,质问杜丞相。
“有件事得跟你说道说道。你们家大少夫人指使下人把我孙子开的店砸了,还要把他关进大牢,我听那个意思她是对云朗不满,想伤了我孙子,让云朗心痛。我就不明白她这是什么道理。这是你们家的事,怎么着也不该拿我们小文来撒气吧?是以为我们忠勇侯府现在没权没势,好欺负?”
杜丞相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没有弄错吧?”
“一点没有弄错,我孙子以后还要在京城走动,我怕得罪了你家大少夫人,以后再有什么意外,想请她高抬贵手,别再为难他。”
他话说得客气,脸上的神情却是不友善。
“你放心,这事我会亲自过问,定要给你个说法。”
送走纪淮安,杜丞相青白着脸,找到杜夫人,问她知不知道此事。
杜夫人叹口气,便把整桩事的来龙去脉,详详细细给杜丞相说了一遍。
杜丞相最忌讳的就是家族内讧,知道陆秋娘对顾云朗如此愤恨,心里有了计较。
“老大媳妇恐怕恨的不是宝儿,而是你我。此后,无论老二还是老三,稍不顺她心意,她都会觉得受了亏待,心有不平。人一旦有了这样的心思,再无法消除,只会越来越深。从此,我们将家无宁日。这就是败家之兆!”
不过陆秋娘跟着杜家去西北十年,在“三不出”的规定之内,不能休弃她。
他招来杜明扬,给了两条路让陆秋娘选。
一是和离归家。
不仅将她的嫁妆全数带回,另外给她一笔赔偿。
以后她和杜明扬各自婚嫁,再不相干。
二是送去佛堂,好好修身养性。
陆秋娘也得到了消息,韩子文是忠勇侯失散多年的孙子。
她明白,自己这一次在劫难逃了。
照忠勇侯的性子,肯定会来讨说法,他对自己家有大恩,公爹又嫉恶如仇,绝不会轻饶自己。
杜明扬提的两个条件,她毫不犹豫选了第二个。
去寺庙修行。
她很清楚,以自己的情况,家里人为了讨好杜家,肯定不会善待她。
把她的嫁妆吞吃干净后,就会将她扫地出门。
既然前景看都看得到,为什么要选那条路呢。
她宁愿以杜家长媳的身份去到家庙,为两个儿子祈福。
说出去名声也好听。
也许风头过了,杜明扬找公爹求求情,自己还有重回杜家的那一天。
对于杜家的处理结果,纪淮安很满意。
更让他满意的是,皇上准了他的请封折子,册封韩老三,也就是纪文渊为忠勇侯世子。
纪世子一上位,便非常忙碌,再没心思伤春悲秋。
平远侯将宁夫人的嫁妆还给了他,忠勇侯府的产业也交由他打理。
这些年来,纪淮安整日思念爱妻,无心打理侯府的商铺,收益很不理想,有几间还亏损严重。
侯府全靠庄子里的产出在维持。
好在府里只有他一个主子,开销并不大,倒也坚持了下来。
可现在一下多了六个人,再不好好打理,又得过回穷日子。
面对挑战,纪世子拿出全部精力,一间间铺子找问题,想办法。
铺子里的管事不得力的就换掉,经营方向不正确,那就转向。
他本是做销售出身,自有一套管理方法,一出手,立刻见到了成效。
至于方便面馆,韩子文要离开京城,跟着顾云朗走马上任,不能再煮面,只能关掉。
顾云朗知道韩子文存着到四处周游的想法,便找皇上讨了个“地理官”的职位,全国各地到处跑,专门为皇上绘制大周地图。
直接归皇上所管,不用坐班上朝议事,不用和同事们处关系,更不用和人勾心斗角,谋求升职。
皇上为了方便他行事,还把当初的令牌赠予他,要是在外面遇到麻烦,将令牌拿出来,没谁敢为难他。
韩子文听得欣喜异常。
这不就是公款旅游吗?
还可以带家属,真不错呢。
以后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到处旅游,想到哪儿就到哪儿。
把地图全部开启,解锁超市所有商品的补货功能。
第一步他决定解锁米面。
据顾云朗说,他们开始去到的都是偏僻贫穷之地,正好可以把米面拿出来,救助当地百姓。
他还决定像后世那般,走到哪,就写篇游记,详细记录当地的风景名胜,特产小吃,整理出旅游线路,制成攻略。
也许能吸引更多人前往,刺激消费,改善当地生存的条件。
反正顾云朗要绘制地图,他也就捎带着办了。
他越想越觉得有干劲,和顾云朗商议好,等韩小妹成了亲,两人就打马出发,携手相伴天涯。
这段日子以来,顾云朗便在悉心教导韩子文骑马,争取在出发前,能有出色的骑技。
鉴于韩小妹成亲的日子乃是百年难遇的大吉之日,顾云朗还和韩子文商量,喜宴结束,他们便回顾府,也举办个只有他们参加的新婚仪式。
为了能有“性”福的新婚之夜,在这方面毫无经验的顾云朗,便开始翻查医书,想找点房中秘术。
哪想到,医书翻遍了,也没有找到。
正在伤脑筋该去寻找之时,顾老神医送货上门了。
顾老神医的宝贝装在一个不起眼的小箱子里。
顾云朗打开一看,里面有书,有药,有香,有器具,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看得顾云朗叹为观止。
他翻捡着箱子里的宝贝,不住惊叹:“没想到外祖父您竟有这么多的宝贝。”
顾老神医一脸正气地解释:“这些都是机缘巧合之下所得,并非我刻意搜集。”
顾云朗怀疑地打量他,“真的吗?这么多都是巧合所得?”
顾老神医老脸一红,斥道:“你看什么!难不成还怀疑我说的话?”
见顾云朗老实垂下头,他才一捋胡须继续道,“我全放在这里面,都还没来得用,现在全赠予你。”
顾云朗一抱拳:“多谢外祖父想得周到。”
顾老神医得意地一扬头:“那是。也只有你外祖父真心为你打算。”
他又语重心长地道,“这些事,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不能一味蛮干。只有掌握了诀窍,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奥妙。”
于是这些日子以来,顾云朗除了教习韩子文骑术,收集即将前往小镇的资料,便是在家苦读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