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这位公子,您的眼光真好,小的这就您送去京城,小的价格最公道,车也最平稳。”
  韩子文让开他的手,指着前方:“你前面带路吧,我们东西不多,自己能拿。”
  老头也不勉强,笑呵呵地走在前面,边走边和他们套近乎。
  “公子真是贵人,一来就出太阳,前两日天不好,阴沉沉的,冷得不行,今天倒是暖和。”
  韩子文一行人全都换上了新做的棉衣,戴上了手套和帽子,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一点没觉得冷。
  那老头打量着他们的手套帽子,好奇地道:“你们这些东西倒别致,在京城没见过,还是你们南方人聪明,会想法子。”
  几个小孩立刻与有荣焉的拍着手套,很是骄傲。
  “我小姑做的!”
  老头看看韩小妹,竖起大拇指:“这位姑娘一看就是能干人!”
  韩小妹被他夸得脸红红的,抿着唇直乐 。
  韩子文暗自好笑,这老头是个人精,真会讨人欢喜。
  走了没两步,韩子文看到码头边上停靠了一溜车,有驴车有骡车有牛车。
  老头把几人带到一辆驴车前,请几人上车。
  “别看我的驴车不起眼,稳得很。”
  “到外城要多少钱?”韩子文问道。
  老头拿着驴鞭指了指还在拉客的脚夫,悄声道:“他们报的都是一百文,公子你看得起小的,小的也不讹你,五十文,半个时辰就能到。”
  “五十文?”韩小妹惊呼道。
  她从镇上到府城,要坐一个多时辰,才十五文呢。
  韩子文点点头,冲老头道:“行,走吧。”
  他扭头低声告诉韩小妹:“咱们这是包车,不一样。”
  老头见他这么爽快,一点没讲价,更是欢喜。
  待几人上了车,一扬鞭子,驴车便嗒嗒跑了起来。
  韩子文随口问了老头一些问题,便装作无意地问道:“老丈,刚才看见那一队骑兵进京,真是威风,我听船家说那原本是驻扎在镇上的骑兵?”
  “可不是,这些天,时不时就有骑兵进京,都是附近小镇上的,不知道是不是要过年了,太子殿下把骑兵调进去,守卫京城。”老头马上解释。
  “太子调兵?”韩子文喃喃地问。
  莫非徐皇后一党将有大动作,太子在布局了。
  老头想到这些人是远地方来的,不知道详情,又低声道。
  “皇上龙体欠安,都是太子在管事,这大周的皇帝,只怕要换人了。”
  “咱们哪说哪了啊,你们听了就算。”
  老头交待一句,接着道:“先前都在传闻皇上最疼五皇子,想让他做太子,哪知道前段时间五皇子打猎被老虎杀了,皇上伤心得很,身子才垮了,这些日子京城又在到处传,是太子使的坏,害死了五皇子,太子人品不好,不配当大周太子,四皇子心系老百姓,一心为民,才是最好的太子人选。”
  韩子文一拧眉头,这是徐家人放出来的风声吧,太子能任由这种言论流传?
  果然,老头又接着道:“很多人不赞同,说太子仁义大方,宽厚待人,英明睿智,比四皇子强多了,只有他才配当太子。”
  看来太子和徐家在打舆论战,争夺民心了。
  “小的倒是不在意谁做皇帝,只要能吃得饱穿得暖就行。”
  老头想得挺通透,根本不在意。
  韩子文却没有他那么潇洒,顾云朗是坚定的太子党,韩子文便也毫不犹豫站在太子这边。
  他衷心希望太子殿下能大获成功,如愿成为新帝。
  不过这其中肯定是血雨腥风,危险重重,踏错一步便可能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韩子文再次决定,在太子成功之前,不去打扰顾云朗,让他心无旁骛地做自己的事。
  第134章
  车行到半道,老头问韩子文:“公子,你们到外城是住店还是投亲?我把你们拉到哪个地方?”
  韩子文道:“我们想找家牙行,直接租房,要是找不到合适的,再去客栈。”
  老头立刻喜笑颜开地道:“公子,这才是我们的缘分啊!我儿子就在西城开牙行,‘丁记牙行’,开了十多年了,我知道西城哪里有空房。你们想要什么样的房子,你跟我说说,进了城我把你们拉去一家一家看,不多收你们银子。”
  韩子文没想到还有这种事。
  这家人脑子真是灵。
  老子在外面拉客,遇到有客人需要,直接拉到他儿子铺子上,一条龙服务嘛。
  韩子文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正他在京城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去哪租房,有这老头引路,带他们了解一下,也不错。
  丁老头虽然年纪大,可是精神矍铄,双目有神,看着不是猥琐之人,也正是这个原因,韩子文才选择上他的车。
  “我想找个治安比较好的,带个小院子,房间的话,至少得有三间吧,院子里最好有口井。”
  “公子,在外城的话,你这要求就得是靠近内城的位置,价格有点贵。”
  “没事,你说说看,大概要多少银子一个月?”
  丁老头道:“还是得看地方,看房屋成色,在外城一个月也就十两银子左右,”
  韩子文听着觉得还不错,府城南门租一间屋都要五六两一个月,这还是京城。
  “公子,我带你去,你要是觉得满意,也不用着急租,可以打听打听我们牙行的名声,再做决定,我们从来不欺客。以后你还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们,绝对给你便宜价。”
  韩子文点头应了。
  “你先带我们过去看看再说。”
  说话间,驴车慢了下来,丁老头道:“前面就是城门了。”
  韩子文几人忙往前看,只见一座古朴高大的城楼耸立在前方,上方建有箭楼,看着颇有气势。
  此时城门大开,进城的人络绎不绝。
  似乎还在排队?
  “要过年了,进城查得严,你们外地来的要查路引,城外的要查进出证。”丁老头向韩子文解释,“五皇子出事前倒是没有查,进城快得很。”
  韩子文看着向前移动的队伍,突然想起一句话。
  “山雨欲来风满楼”,似乎还真有点大战前的紧张气氛呢。
  不过队伍虽长,盘查得挺快,没等多久,就轮到了他们的驴车。
  守城的士兵看了韩子文的路引,检查了他们五个人户籍,重点问了问韩小妹和阿黄。
  “她和你们不是一家?怎么还有只狗?”
  “这是我小姨,帮着照顾家里的孩子。这条狗从小养到大,有感情了。”韩子文忙道。
  士兵扯扯嘴角,又问:“你们去哪里?”
  丁老头忙道:“大人,他们是我家亲戚,来寻我,我才从船上接到他们。”
  听他这么说,士兵没有再多问,把路引户籍还给韩子文,挥挥手让他们走了。
  一直提心吊胆的韩小妹拍着胸口长出口气,娘耶,还怪吓人的。
  阿黄也呜呜叫了两声,看来刚才它也挺紧张。
  丁老头很骄傲:“看吧,我这么一说,他放得就快一点,要不然还得查你这样查你那样,要查老半天。”
  韩子文再次觉得自己选择坐丁老头的车没有错,省不少事呢。
  进了城门,几个人的眼睛就不够看了。
  宽阔平坦的街道两旁,屋舍井然,商铺林立,各种店招幌子在微风中摇曳。
  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叫卖声、谈笑声、车轮碾压在路面的辘辘声交织在一起,喧嚣无比,热闹非常。
  实在是比府城繁华得多。
  “我先带你们去看房子吧。”
  丁老头驾驶驴车走街串巷,沿着内河,带他们去看了几处空置的房屋。
  几处房屋大差不差,基本上都符合韩子文的要求。
  不过就是院子大院子小,房屋新旧程度不同。
  最后丁老头带他们去看离内城最近的一处房屋。
  这处房屋位于一条叫做梨花巷的小巷里。
  说是小巷,也不算窄,足够两辆驴车相向而行。
  小巷很清静,巷子外有棵老槐树,将巷口遮了大半。
  巷口第一家是间杂货铺,卖些油盐酱醋,可能是方便巷子里的人家购买生活用品。
  其余俱是普通的人家,大概有十来户。
  韩子文见这一片房屋整洁,小巷干净,比前几处都安静,已经有点乐意了。
  丁老头往前驶了几步,将车停在了一间屋子前,下车将把守在大门上的铁将军打开,朝着韩子文招手。
  ”下来吧,就这家了。“
  几人鱼贯下车,进到院子里。
  院子不算大,可能只有青山村院子的四分之一。
  正对大门三间房并排着,东西边各有一间厢房,西边修了一个小屋是厕所,东边院墙下有一口井。
  ”你看,几户人家里,就这家有井,正合公子的要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