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宗熠当时不太理解这句没头没尾的话是什么意思,此刻豁然开朗,拿着信的手在颤抖。
他撑着案桌,大笑两声,笑声中有喜有泪。
“陛下。”吕忻上前,关切道;“可是有什么不妥?”
“没有不妥。”宗熠合上信,曲落尘这是在提醒他惊鸿和顾云斐的关系。
十四年了,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四年?他恨不得现在就去派人去顾家传旨,让顾家去驿馆见惊鸿。
可很快他就冷静下来,宗聿的孩子曲落尘提的爽快,可惊鸿他在信中做了遮掩。他不是喜欢拐弯抹角的人,只是隐晦提示,让宗熠自己猜测,必然是事情不简单。
平阳侯愿意在边境帮忙,就是知道顾云斐的身份,他没有敌视,可为何孤身前往,不带顾云斐?
是他不想带?还是带不了?
曲落尘在信上写的太模糊了,宗熠拿不准。
他踱步迟疑片刻,按下那些情绪。与其贸然让顾家去接触惊鸿,还不如给双方一点缓冲的时间。平阳侯把孩子送来,不可能只是为了陪伴唐玉竹。
眼下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这两个孩子,大捷之后,京都暗潮涌动,没那么太平。
宗聿不在,这两孩子交给谁都不合适,容易惹人非议。
宗熠想到这里就来气:“卫淮,给朕加派人手,把宁王追回来!”
海滨小镇,宗聿刚派人去定一艘出海的船,京都的急信就送到手上。他不用看也知道,定是皇兄嫌他胡来,催他回去。
宗聿不想搭理,直接丢进火盆,让它赴了其他信件的前尘。
宗聿站在客栈的走廊上,对面是一望无际的海洋,海风吹在脸上,带着一股子鱼腥味。
宗聿那么拼命地要打狄戎,不给他们任何投降的机会,就是想一鼓作气拿下他们。他四年安定山河,一年平定边境,他自问对得起皇兄,对得起天下人,现在应该去做对得起自己的事。
他始终不能释怀,哪怕明知一切感情由来没有几分真心,他也要江瑾年亲口告诉他。
回风订好船只,回来复命:“殿下,这几日海上风浪大,暂时走不了,要等两日。”
宗聿蹙眉,他不想等,可他第一次出海,不了解海上的情况,不敢莽撞。
他按下心头的不悦,让回风去接应清理痕迹的溯流。
他不想再被追踪到。
第117章
海上的风浪因为天气的原因, 从一开始预估的两天又推了两天,宗聿没能出海。
凌霄阁派出来的人被他甩掉了,但林宣派的人没有。
准确说不是没有, 而是布控在外的暗探发现是军营里的人, 担心是和云川的和谈出现问题,不敢耽搁, 请示宗聿之后, 便把人带来了。
亲卫递上林宣写的信, 宗聿现在看到信就烦,丢给回风让他念。
回风拆开, 先是扫了一眼, 想着要是没用的话, 就不给宗聿添堵了。结果他还没看完, 就先瞪大眼,把信递给宗聿。
“给我干什么?直接念。”
“是张画。”回风也想念, 可没字啊。
宗聿顿时心生不悦,他现在那有时间看画?林宣是疯了不成,派亲兵在后面追了那么久, 就为了给他送张画。
“殿下, 我觉得你最好看一下。”回风可不敢把信丢了, 上前两步展开给宗聿看。
画上是两个孩子。小的那个和宗聿长的很像,但眉眼间能瞧见江瑾年的影子, 大的那个则是眉眼像极了顾云斐。
旁边有人用笔标注了永安王世子和平阳侯世子。
孩子这事其实挺难办, 林宣自己都还没摸清楚浑头,更别说要在信上三言两语说清楚, 或者让亲卫达到到位。。
他思来想起,干脆找了个厉害的画师, 让人把孩子的样子画下来,带给宗聿。
只要宗聿能看见,他就是再有十万火急的事,他也得回来看一眼,亲自确认。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很奏效,宗聿看到信久久无言,整个人都僵住了。透过画上的那张脸,他想起了很多事。
江瑾年身体不适那天,先是曲落尘生气,一言不发地离开王府,然后江瑾年夜里一个人哭泣。
他说自己只是肠胃不适,很快就会好。
宗聿信了,他没理由不信,可现在他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江瑾年离开的头一夜,他哭着问宗聿关于孩子的事,要宗聿取名字。宗聿不知道自己哪里惹他不高兴,顺着他的话哄他。
“永安王世子叫什么名字?”宗聿抬头问眼前的亲兵。
亲兵道:“他叫唐玉竹。”
玉竹,瑾字藏玉,聿字藏竹,是他给孩子取的名字。
宗聿彻底确信了孩子的身份,他又惊又喜。
昔日在猎场,曲落尘蛊惑他说有让人怀孕的东西,他当成玩笑一笑而过,怎么也不会想到,那日的话会在今日成为现实。
江瑾年是什么时候动了这个念头?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情下了这样的决心?
他都不肯留下,却要一个属于他和宗聿的孩子。
宗聿回忆起这次交战关于云川主将不多的消息,他统筹布局,用兵如神,却没有在人前露面,没有领兵上阵。
在宗聿不管不顾往前冲锋时,他第一时间增援,和大军打配合。
林宣说他身体不好,营帐内的火炉热的人能出汗,对他却是常态。
宗聿记忆中纵马扬枪,叱咤疆场的明媚青年,就算真的想躲着他,也不会龟缩在后方。
除非他身体有恙,不能征战沙场。
是为了这个孩子吗?能够违反常理的药,怎么可能没有副作用?
宗聿百感交集,万般滋味涌上心头,一时悲喜交加。
这五年来,无数个不能入眠的夜晚,他都在想江瑾年的离开。
前世可以为他披麻戴孝,征战沙场的人,这一世为何走的那么干脆?他不能释怀,也没有办法说服自己。
他甚至想过再次遇见江瑾年,不能轻易原谅。
可是孩子的出现打破了他的一切预想,他不敢想江瑾年是顶着何种压力留下这个孩子,他为此吃了多少苦?
“回风,备马,我们立刻回去。”
宗聿收好信,他不去南洋了,他要回京都。
冬日的京都少有晴日,偶尔出个太阳也是懒洋洋的,更多的时候是阴冷。
惊鸿和唐玉竹到这里也有几日,适应了京都的气候,唐玉竹开始央求惊鸿带他出去玩。
惊鸿和他约法三章,要他听话不乱跑,唐玉竹点头答应,披上披风,拿上手炉,还揣了个小钱袋。
敏秀暗卫变明卫,给他们叫了新的马车。
他们坐过来的那辆实在太大,在京都过于招摇。
“不坐马车,走路。”唐玉竹看见车把嘴一撇,亮出自己脚上穿的靴子,奶声奶气道。“爹爹让人做的鞋子,穿上暖和,不冷,我们走路去。”
他单纯的想显摆一下自己的鞋子。
敏秀笑道:“小世子,中街离驿馆有点远,要走很久。我们到中街再下车走路,好不好?”
唐玉竹对远还没什么概念,他看向惊鸿,见惊鸿点头,道:“好吧,那我们坐车车。”
中街是主街道,这里四通八达,应有尽有。唐玉竹一下车就看的眼花缭乱,满眼稀罕。
虞朝和云川有着不同的风俗地貌,主城的布局自然也相差较大。
唐玉竹拉着惊鸿钻入人群,东看看西看看,什么都想买,什么都想吃。可惜惊鸿在这方面对他略有管束,他只能饱饱眼福。
一圈逛下来,玩的买了不少,吃的一样都没有。
唐玉竹提着小灯笼,拽了拽惊鸿的手,指着自己的肚子比划道:“哥哥,你听它在咕噜咕噜,它要吃那个红红的果子。”
惊鸿顺着他说的方向看过去,是个卖糖葫芦的店家。晶莹剔透的糖衣裹着山楂,看上去就格外可口。
惊鸿道:“那是酸的,你不爱吃。”
“不酸。”唐玉竹撒娇道,“哥哥买。”
敏秀跟在他们后面,忍俊不禁。
她看的出来惊鸿在控制唐玉竹的饮食,怕他乱吃东西身体不舒服,上前道:“两位小世子,我们京都有一家很有名的酒楼,里面有很多好吃的,不如我们去看看?”
“酒楼有果子吗?”唐玉竹还是惦记自己的果子。
酒楼一般不卖这种东西,敏秀有所迟疑。
惊鸿率先把唐玉竹抱起来,道:“有。敏大人,请带路。”
敏秀带他们去了南来北往。
曲落尘离开后,宗咏就很少往江湖上跑了,他不上朝不参政,一心经营酒楼,把酒楼的生意做大,周边的铺子他一并收购,又扩了些产业。
考虑到皇室的影响,他一直做的幕后,酒楼明面上另有老板。
眼下京都正热闹,酒楼生意爆满,除了一些常年预留的厢房,大堂和雅座都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