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农门相公是锦鲤> 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130节

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130节

  目的与其他人一般,也是为了静心。
  多读书写字,多琢磨诗词歌赋,以及时务策之事,也好打消了每日都想着抱着自家娘子早些睡觉觉的心思。
  再来,也压一压自己成日想着出去找美食的心思。
  兴南府城原就十分繁华富庶,再加上有贡院的原故,时常有南来北往之人,这城中的吃食自然也是多的很。
  尤其是那些小街小巷子里头,时常有意想不到的独特吃食,偶尔也有虽然十分普通,但滋味做的与众不同的,各个都吸引人的很。
  不过说起这美食来了,这时务策素来都是研究国家大事,不是税赋田地,便是科举选拔,官吏整合,再来便是各地的赈灾和基建,属实没有出过有关吃食的议题。
  都说民以食为天,这吃的也算的上是头等大事,为何不出上一回,也免得考试之时,考生们只会长篇大论的写空话?
  宋景韫越想越来的兴致,连书也不再读,只拿了笔来即兴写下了一篇有关美食的文章。
  江米夏见宋景韫写的十分顺畅,且整个人看的都意气风发的,便凑过来瞧了一瞧,看看小赘婿究竟是有了什么灵感。
  待看到开篇宋景韫写的羊肉泡馍,中途又写生煎包,紧接着是热干面……
  江米夏,“……”
  不愧是小赘婿,写文章也都是吃的!
  第201章 秋闱
  而片刻后,宋景韫给这篇文章做了个结尾,拿起来端详了一番,待墨渍尽数干透时,拿给江米夏,“娘子快来看我这篇文章写的如何?”
  “方才你写的时候我已是粗略看了一眼,用词到是不错,表达的意思也十分精确,只是我想知道,你怎么好端端的想着写这样的文章了?”
  江米夏好奇,“是要给荀夫子看的吗?”
  荀元柏这段时日住在隔壁,平日里倒是没什么动静,但只要一到饭点,或者是这边买了什么东西吃的话,保准立刻出现在门口。
  在江米夏看来,荀元柏是和宋景韫一样的吃货。
  还是十分正宗的那种。
  “是要给荀夫子看一看,看写的如何,若是作为时务策的论答文章,他会如何评判。”宋景韫认真答道。
  江米夏,“……”
  哪一年的时务策能考这个?
  就算皇帝再如何昏了头,只怕也是不成的吧。
  但当这篇文章拿给荀元柏看了之后,荀元柏却是哈哈笑了好一阵子,“写的极好,我看若是今年考这个的话,你这篇文章必定会拔得头筹呢。”
  “荀夫子也惯着他,时务策哪里会考这些。”江米夏无奈地扶了扶额。
  “这可保不准。”荀元柏捋了一把胡须,“民以食为天,无论是皇家贵胄还是平民百姓,最离不开的便是吃喝二字,若是仔细论起来,这也算的上是生计大事。”
  “依我看那,今年未必就不会出这样的题目呢。”
  毕竟是气运极佳小郎君,在他跟前,万事皆有可能!
  江米夏,“……”
  好吧,你们两个高兴就好。
  不知是不是荀元柏和宋景韫讨论文章声音过大,被旁人听了去的原故,还是因为旁的,宋景韫猜测这次时务策要出有关吃食题目的消息不胫而走。
  不过两日的功夫,整个城中来参加秋闱的秀才们,已是大半知道了此事。
  众人闻言时,先是惊讶,接着半信半疑,最后皆是怀疑这宋景韫的才学和见识。
  若说上次考边防之事便是有些天方夜谭的话,这次所谓考吃食的话,那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了。
  看起来,这宋景韫当真是没有真才实学,不过就是个招摇撞骗之人罢了。
  但也有人说这宋景韫大约是个奇人,能想寻常人不能想之事,能跳出所有的条条框框,固化思维,敢说敢言,实乃真正有学问,思想境界高的人。
  阮高飞闻言嗤笑不已。
  到了这个份上,竟是还相信宋景韫那个所谓凭了直觉和气运考上秀才之人,当真是可笑的很。
  不过这样也好,越是这般吹嘘的厉害,到了放榜那一日,也才最能从云端跌落,尝得到痛楚滋味。
  阮高飞自信满满,只仔细研读背诵自己所写的几篇有关吏治及水患等类的文章。
  一转眼,已是到了秋闱这日。
  秋闱要连续考上三场,每场三日,每场考试皆是要头一日下午入场,考试结束后第二日晨起出场。
  如先前的几场考试一般,秋闱考试依旧是核对身份信息,搜身防止夹带小抄。
  兴南府的贡院不算小,此次秋闱要容纳三百余名考生,也因此,此时的考生皆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入场。
  官府衙门及衙差们皆是在一旁来回巡视,确保无人闹事,或者协助处置各种突发事情。
  唰唰的脚步声,以及贡院门口大声念名声的声音在大地回荡,显得庄严肃穆。
  可以说,还未进贡院,周围的气氛已是紧张无比。
  有些心理素质差的,此时已是汗流浃背,止不住地只拿袖子去擦额头,饶是心里素质好一些的,此时也是表情严肃,生怕出任何一点纰漏。
  江米夏今日是陪着宋景韫来的,但送考之人需在百米外止步,江米夏便也只能远远地望着宋景韫排队往里走。
  队伍行进的速度不算快,一盏茶的功夫后,宋景韫才前进了不过三四十米。
  但眼看着自己要进了门,宋景韫扭头去看江米夏。
  送行之人颇多,但宋景韫却也能人群中一眼瞧到自家娘子。
  宋景韫远远地看着江米夏,咧嘴笑了笑,冲她比了一个“ok”的手势。
  这是江米夏先前教他的,他记得清楚。
  江米夏瞧得分明,忙晃了晃胳膊,表示看到了他传达的信息。
  宋景韫左右前后准备入场的考生,看到宋景韫比的奇怪姿势,先是面面相觑,而后看了看自己的手掌。
  这难不成是祈求好运的什么仪式?
  带着这样的疑问,众人也都尝试着比了相同的手势。
  一时之间,在场之人,尽数比了个“ok”。
  江米夏,“……”
  颇为壮观!
  宋景韫考试的这几日里,一是因为小赘婿不在身边,江米夏实在不大适应,再来因为担忧小赘婿有些心神不宁的,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窝在了客栈。
  荀元柏却有些坐不住了。
  第202章 记恨
  这小郎君还在客栈住着的时候,小娘子每日变着法儿地去寻各种好吃的,他跟着也能沾上许多的光,跟着吃上一嘴。
  可现在小郎君去考试,一考便是好几日,小娘子成日窝在客栈,连门都不带出的,他也就没法儿跟着去吃些好东西了。
  荀元柏在思来想去后,寻了江米夏商量,“小娘子,这天儿好的很,不如咱们去逛一逛,兴许能瞧见好玩的东西?”
  兴许也能碰到好吃的东西。
  “着实也是没兴趣,荀夫子若是想去,自己先去吧。”江米夏精神恹恹。
  “哎,不对吧,我看先前小郎君喊你去的时候,你兴高采烈的,看什么都是希罕的,怎的这会子又没兴趣了?”
  “荀夫子都说了,是景韫喊我的时候,如今又不是景韫来喊我,我自然也就没兴趣了。”
  江米夏摆了摆手,“荀夫子自己去吧,若是有好东西,帮我带上一份回来,我也开开眼界。”
  荀元柏,“……”
  这怎么还搞起区别对待来了?
  可恶啊。
  他就这么多余不成?
  当真是好气!
  ----
  贡院之中,考生答题考试。
  无任何其他的嘈杂之音,唯有考生研磨,翻纸,书写时的细碎声响。
  这算是第一场考试,试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
  三日的时间答完这些,若是成竹在胸,审完题目打完草稿再誊写一番的话,倒也用不过两日,但若是对这些题目均要苦思冥想的话,只怕考试结束时,连题目都答不完。
  宋景韫显然属于胸有成竹的那一类人,在略略思考后,便在纸上开始作答。
  为保字迹端正,宋景韫书写不疾不徐,但因为心中文思如泉涌,书写的速度并不算慢。
  到了第二日时,宋景韫依旧是埋头苦写。
  而斜对面的号舍中,有一位叫做张正浩的考生,此时正满脸忧愁,而书案上已是堆积了好几团被揉皱的纸张。
  这些题目,单单是看着觉得不算难,要是写的话也觉得脑中有些东西可以写,但实际落笔后,又觉得百般不如意,接下来竟是连额外的一句文都再也写不出来。
  就在他忧愁迟疑期间,手中毛笔上蘸满的墨落了一滴在纸上。
  墨渍在纸上晕染开,黑色与白色形成鲜明对比,令人越发烦躁。
  张正浩再次将纸揉成了团,甚至狠狠地攥了两把。
  深吸了一口气,张正浩抬眼四处瞧一瞧,看看旁人都是什么样的状态。
  再看到许多人皆是脸色不好,写写停停时,这心中也是略松了口气,但在看到斜对面,奋笔疾书的宋景韫时,顿时咬了咬牙。
  旁人与他一般也就罢了,偏生有人比他们都强上许多,那就实在太可恶了。
  且此时已是考试第二日,对方还能如此文思泉涌,埋头苦写,必定是志在必得了。
  到是他自己,此时还一样试题都不曾答出,此次秋闱,基本上与他无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