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太子每天想上位> 太子每天想上位 第112节

太子每天想上位 第112节

  唯今之计,只能派出使臣前往鞑靼和谈,争取尽量少割让一些城池,看能否通过纳贡和和亲让鞑靼王退兵。
  但鞑靼人野蛮凶残,听闻这位新继位的鞑靼王更是凶残嗜杀。
  满朝文武无一人敢出使鞑靼,皇帝着急上火,差点又吐血晕了过去。
  而这时谏察院御史季兰辞站了出来,手执笏板跪地,不卑不亢地说道:“臣愿意出使鞑靼。”
  皇帝赶紧从龙榻上起身,看了季兰辞一眼,皱了皱眉头,“爱卿病弱,若是远赴鞑靼,能承受得住吗?”
  那鞑靼人举止张狂粗野,季兰辞不过一柔弱书生,到时候和谈不成,却被鞑靼一根小指头碾死了。
  季兰辞却道:“臣虽羸弱不堪,但臣愿以这条命为大燕换回一城,如若不能,臣便与边城将士们共赴黄泉。”
  身体虽弱但说话却颇具气势,如今朝中无人可用,皇帝当场便任命季兰辞为钦差,让季兰辞立刻前往边城,出使鞑靼。
  陆府琉璃院。
  鞑靼打了胜仗,季乐瑶将那张密函握在手中,兴奋得在颤抖。
  陆文瑾此前便答应将她扶妾为妻,如今鞑靼已然取胜,陆文瑾自然也要信守承诺。
  三日后,季乐瑶在陆府设喜宴,宴请城中贵眷前来赴宴庆祝。
  如今大燕正值战时,又打了败仗,虽然季乐瑶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她终于成了世子妃,但也只能只能低调行事,以免皇帝知道后怪罪。
  她虽有些遗憾,但又想到自己春风得意,季明瑶却要倒霉,她又觉得畅快解气。
  此前,季乐瑶抓了那和季明瑶通奸的侍卫,将那侍卫关在后院柴房之中,又让人严刑拷打逼问,直到那侍卫全部招供了。
  季乐瑶特地邀季明瑶前来,便是为了当众揭季明瑶与人通奸的的真面目,让季明瑶出丑,报了当初季明瑶害她在沈家寿宴上出丑的仇。
  只是今日宴席之上有个不速之客,她并未邀请英王,他竟然也来了。
  季乐瑶忙前往后,陪着长公主操持,接待宾客,虽然累但心中却激动兴奋。
  季明瑶却还没到。
  季乐瑶赶紧催促春杏,“你去看看,季家的马车到了吗?”
  这几天季明瑶都早出晚归,她每天都扮成舞姬去满月楼。
  季明瑶并不会跳舞,收买了满月楼里的管事,在高台之上立一架屏风,季明瑶花钱请了个擅长跳舞的舞姬替她跳。
  那舞姬的确舞姿优美,又因只能得见其舞姿却不见其人,吸引来了更多男人们的好奇。
  舞姿尚且如此优美出众,男人们好奇那美人的长相,英王好色成性,又是青楼里的常客,听说满月楼里来了一位绝世舞姬,他自是闻风而来。
  昨夜,季明瑶让那舞姬又在满月楼跳了一场,不过等到那舞姬跳完了舞退了场,去房中换衣之时,季明瑶便换了舞裙出现在众人面前。
  身穿华丽露腰舞裙的季明瑶倚着栏杆,出现在满月楼的楼上。
  腰间的细链束出玲珑身段,面上珠帘遮挡着朱红的唇,但却并不会遮挡珠帘之下的美貌。
  当季明瑶出现时,英王直接站了起来。
  他着急追着季明瑶而去。
  季明瑶则同英王玩起了追逐的游戏,和英王在人群中你追我赶。
  那英王年过五十,见过也尝过无数美人,甚至有不少女人为了权势和富贵主动求上门来。
  但他哪里见过季明瑶这般的,愿意陪他嬉笑玩闹的,加之没得到过,更是心痒难耐。
  但英王毕竟年迈,与季明瑶楼上楼下的追逐玩乐,很快便体力不支,被季明瑶远远地甩在身后。
  可季明瑶懂得欲擒故纵,她离开满月楼之前,便留下了季乐瑶的戒指,又故意掉了请柬让英王捡到。
  今日,英王便拿着请柬追到陆家。
  季乐瑶焦急等待季明瑶前来,见英王好似在寻找什么人,她朝英王看过去,目光一扫便见到他小指
  上的戒指。
  正是她丢失的那枚宝石戒指。
  她的戒指怎会在英王的手上!
  那日她从满月楼回到季家,便丢失了这枚戒指,她找了好几日,又让人去满月楼里也找过。
  可那枚宝石戒指却出现在英王手里的。
  季乐瑶又惊又怕,难道那日将她打晕带走,与她在满月楼过了一夜的竟是英王?
  正在这时,季明瑶马车已经行到了陆府的门外。
  她掀开帘子而出,汀兰搀扶着她走下马车,踏进陆府之时,便正好看到了眼前的这一幕。
  只见季乐瑶惊慌失措,目光不错盯着英王手上的戒指。
  季明瑶对汀兰慕晴道:“现下已到了收网之时,月芙大仇将报。”
  第72章
  崔大赶紧上前,对春杏说了几句,春杏走到季乐瑶的身边,在她的耳边低声说道:“
  “世子妃,崔大已经拿到了证词。另外,崔二昨夜夜闯季府抓住了季明瑶的婢女芝兰,崔二对芝兰用了刑,芝兰扛不住,便交代了干净。”
  “芝兰说是三姑娘每每与那侍卫约会之前,会在院子里挂一对大红灯笼,那晚她半夜起来如厕,见到有男子闯入荣春院与三姑娘鬼混。汀兰替三姑娘守在屋外,芝兰躲在外面偷看,发现三姑娘与人在房中鬼混,听说中途还要了三回水呢!”
  季乐瑶嫌恶地皱眉,“真是不要脸!”
  季明瑶简直败坏了季家的名声。
  她抓住了沈府的侍卫,还有个这个丫鬟当人证,揭穿季明瑶万无一失。
  她也想过在季府拆穿季明瑶的真面目,但她太了解祖父了,季老太公最在乎的是他的面子,在乎的是季家的前途和荣耀,即便揭穿了季明瑶的丑事,季老太公必定会选择隐瞒丑事,不会公开。
  而当初季明瑶让她当众出丑,若不能以牙还牙,让季明瑶声誉扫地,恶名远播,她心里不会痛快。
  所以今日趁着众人都在,她便要利用这个机会将季明瑶的丑事当众揭穿。
  陆文瑾答应将她扶为正妻,她第一次操办宴饮,在这大喜的日子里,众人皆来庆贺她成为世子妃,她终于能扬眉吐气,手握权利与富贵,季明瑶身败名裂,用季明瑶的卑微如泥来如衬托她的高高在上,春风得意。
  于是,她饮尽了杯中酒,对一旁的长公主道:“儿媳得知殿下最喜听戏,儿媳便专程命人将张家戏班子的唤春姑娘请了来,为殿下唱一出戏。”
  长公主惊喜万分,“没想到你竟然请来了唤春姑娘。”
  那唤春姑娘不仅长得俊俏,声音婉转动人,尤其有一把好嗓音,声音饱含感情。尤其是哭戏,更是机具感染力,令听者落泪。”
  季乐瑶笑道:“是啊,只要唤春姑娘开唱,儿媳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尤其是她的前几日唱的那出醉花荫,简直太精彩了!”
  季乐瑶的话勾起了长公主的兴致,“哦,醉花荫,是新排的戏吗?本宫还未听过。”
  季乐瑶笑道:“是啊,真是一出好戏呢!”
  也难怪长公主会喜欢季乐瑶。季乐瑶不但投其所好,更是将长公主的当成自己的兴趣,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听戏文,每每唤春姑娘开戏,她每场必听,将不喜欢的戏文都当成了自己的兴趣。
  肯在上面花心思去了解,当成喜好去对待。
  正是因为唤春的每场戏她必去,长此以往,才终于打动了唤春,这才肯来陆府唱戏。
  季乐瑶原本的计划是等唤春唱完了这出戏,等到季明瑶一到,崔大和崔二便会押着那侍卫登场。
  她便坐等看季明瑶出丑的这场好戏,今日有京城贵女在,有朝中重臣在,季老太公也在场,但却无法护住他所谓的季家面子。
  可她万万没想到英王会突然前来,右手的小指上还戴着她的戒指。
  发现戒指丢失后,她便急忙让春杏去寻那枚戒指,就连满月楼都去过,却怎么也找不到,可那戒指实在太特别了,此前她每日都戴着,陆府众人都知晓这戒指是她的。
  更何况昨夜她曾在满月楼与一男子过夜,如今那戒指就在英王的手上,她不禁在想与她过夜的男子应该就是英王。
  一想到昨夜她**,身边躺着的男人是英王。她便想作呕。
  偏偏那英王像是故意与人炫耀,将那戒指戴在了小指之上。
  众人皆被戏台之上的唤春姑娘的戏文吸引,还未主意到英王手中的戒指。
  但若是这出戏结束,众人又势必不会发现那戒指的存在,但偏偏戒指落入了英王的手中,不能索要也不能去抢。真真是愁死人了。
  她盯着英王手中的戒指,英王发现季乐瑶正在看他,微眯着眼睛打量,季乐瑶吓得赶紧抬袖遮住了脸。
  而此刻季明瑶已经入了陆府,只见她走过席间众宾客,正正向英王。
  季乐瑶吓得心脏都要停止跳动了,心想难道是季明知晓她昨夜去过满月楼。
  季明瑶是否也是为了那枚戒指而去?
  她赶紧起身,赶紧阻拦,一把拉住季明瑶的手,将她拉到自己的身边来,“阿瑶怎的现在才来,差点错过了好戏。阿瑶来迟,可要自罚三杯才行。”
  季明瑶看向英王,对他妩媚一笑,自从季明瑶出现在宴席之上,英王便目光不错地盯着季明瑶,似猎人盯紧了猎物,寻找捕猎的最好时机。
  季明瑶用团扇遮面,用口型说了几个字,“见过王爷。”
  季明瑶被拉到季乐瑶的身边,她凑到季乐瑶的耳边轻声说道:“表姐日日见着我,都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愤恨模样,今日竟对我这般客气,可是憋着什么坏水呢?”
  季乐瑶冷笑道:“看你的戏,别说话。”
  周围贵女的目光看了过来,季乐瑶装模作样地递给季明瑶一块点心。
  季明瑶也配合地吃了那块点心,由衷赞美道:“这点心可真不错。”
  她说的倒是实话,陆文瑾甚是挑剔,加之长公主可向夜市的商人征税,自然是坐拥无数财富。
  季乐瑶鄙夷地看了季明瑶一眼,她在镇国将军府吃过比这点心好上百倍的东西,觉得这点心就是平平无奇的味道。
  也难怪季明瑶只能同侍卫鬼混,而她已经是世子妃了,季明瑶没眼光也没见识。
  突然,英王从席见起身,往她和季明瑶所在的走来。
  长公主见到那位堂兄不请自来,不禁皱了皱眉头。
  她那个皇兄好色荒唐,喜欢玩弄女人,这些年死在英王手上的女人不计其数。
  又见英王眼中面露兴奋的目光,难道是在陆家的宴席之上瞄上了哪家的贵女,若是谁被英王瞧上,那才是不幸。
  长公主起身向英王行礼,“皇兄,今夜是本宫儿媳的好日子,也请皇兄看在本宫的情面上。莫要行那些荒唐之事。”
  英王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皇妹这是何意,难道在你的眼中,兄长便是荒唐之人吗?本王也是真心前来道喜的,长公主得了皇上的宠爱,就不把我们这些堂兄弟放在眼里了?”
  长公主尴尬地笑了笑,英王她和圣上的堂兄,裴氏宗亲,早年曾为圣上挡箭,圣上曾经还是很敬重这位堂兄的。
  只是这些年,英王实在做的太过分,他不仅奢侈成性,霸占田地建宅院,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