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此事无夷也曾赞叹过龙族于水之大道上的天赋,竟然能与人间耕种结合得如此紧密。正因龙族擅于此道,人神们久而久之就不再管降雨,而是完全由龙族去做。
天庭中,龙族也默认掌管四海、降雨,并未有明确的职责。是以无夷很快就明白,降雨职责的拆分,一部分是冲着自己来的,另一部分是冲着龙族去的。
别看是由无夷接旨,分派任务。若真按玉帝的意思来,降雨大权会被玉帝牢牢握在手里,他们其他神仙就只是傀儡而已。在人族需要靠雨吃饭的现在乃至将来,玉帝的地位永不会动摇。
下首的一干神仙们不敢说话,最后仍是先容道:“星君,陛下虽颁布旨意将水部划出四部,共同执掌降雨,但碍于星君不在无人主持大局,目前仍是按旧例布雨。”
他们很明白此事是玉帝趁着星君不在擅自定下,便无人敢按着玉帝定下的流程走。他们不过小喽啰,不敢掺和进去。
左不过玉帝发旨,龙族拿去一看,合理就降雨,不合理就不理会。论起降雨,龙族可比玉帝懂多了。
无夷冷笑一声,说道:“日后降雨,仍按旧例。”
第123章
见水德星君直接驳回玉帝的圣旨, 众神并不感到意外。只是雷部和云部的几个神仙有些不安,这样一来他们便无所可做,不知星君会如何安排他们。
此时, 敖丙却觉得降雨之事全交给龙族有些不妥。从前千百年都是如此,并未出事,不过是因为人神们遍布人间且很少闭关, 发现问题后会及时通知附近的龙族。但日后人神的香火越来越少,闭关修行的人神定会增多。
如此一来,地处四海的龙族如何能准确知晓人间何处缺雨呢?又或者, 人神一旦闭关, 缺少监督的龙族究竟会不会准时为人族降雨也是未知数。
他不想自己和无夷日后会因为这些生出嫌隙,便轻轻咬了下无夷的颈侧提醒,随即化为人形端坐在他身侧。
众神早知这是星君的道侣, 只是喜欢化为原形盘在星君身上,如今见他现身便都纷纷见礼。
无夷握住他的手,有些疑问地看向敖丙。
敖丙笑着说道:“星君不必为此生气。方才听先容所言,倒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
说完便看向先容,问道:“玉帝说凡是天庭降雨,都需他亲自掷出法旨, 规定雨量、区域,那玉帝是如何得知哪里需要下雨的?”
无夷有些明白敖丙的意思了。
先容一怔,随即道:“龙君,陛下麾下有千里眼, 能观测全人间。千里眼会将哪里干旱缺水上报陛下,陛下便下令降雨。”
敖丙闻言看向无夷, 无夷便笑道:“从前天庭人手不足,人间降雨全靠人神求援亦或龙族自发降雨, 确实不妥当。请四海龙王上天庭,共同议定降雨大事。”
仙侍连忙依言下界,召集四海龙王前来。与此同时,这一消息也飞快地传到玉帝王母耳中。
玉帝心有不忿,他知道短时间内水部不会听他的,但时日一长,无夷迟迟不露面,水部必然会依照他的想法行事。一旦成了定例,无夷再发现可就晚了。
只可惜他也没想到无夷忙于人间事务还会这么快就上天庭,又恰巧发现了此事。
接到仙侍通知的东海龙王并不意外,天庭神仙一多,从前粗陋的做法必定会修改。因而很快招呼着弟兄三个一齐上天庭,到水德星君府邸议事。
众神仙厮见过,方才各自坐下,原本坐在无夷下首的先容等默契地换了位置,给四海龙王让位。
无夷道:“先时玉帝曾颁下圣旨,言说我水部降雨太过粗陋,要我等改进。如今我等同聚于此,正巧依圣旨商定此事。”
先容等被无夷睁眼说瞎话的本事惊呆了,玉帝什么时候说让他们水部精进了,明明是直接夺权了。不过想到星君的本事,他们便都不再言语。
“风、雷、云三部每日派人值守,观测人间水势,发现哪处须得调控,便记于水碟发往雨部。雨部接到水碟后,前去此地查验,若所记为实则为其降雨,三部需派神同去降雨。降雨之后,就将主持降雨的诸位神仙、降雨时间、雨量、区域等记于水碟,存于星君府中。天庭降雨,必要记载,不得遗漏。”
众神闻言仔细思量,比起玉帝法旨,这个办法倒是简单许多。只是三部的人要辛苦些,但又可以轮流值守,倒也不算太累。
东海龙王则问道:“敢问星君,若凡间自有神仙降雨,我等又当如何?”
毕竟人间不少沿海的区域都有龙族出没,甚至也在一些河流中充当水神。通常也无需他下令,这些小龙自己就接管当地的雨水了。
无夷笑道:“若有神仙庇佑风调雨顺,何必去管?”
众人闻言心满意足。那些凡间的龙族要借功德修行,想必会主动降雨,他们能出手的机会少之又少。他们多是封神榜上的正神,便是香火再多对他们也无太多作用,能躲懒最好。
见在座者均无异议,无夷便命仙侍将此法刻录,随即让他将其送去给玉帝。玉帝见状也不好不接,只能安慰自己幸好无夷没把水部重新整合,让他稍微捡起些许面子。
敖丙送别父王与叔伯后,便与无夷一同在天庭,预备看水部降雨之后再行离开。只是左等右等,愣是没等到天庭有机会降雨,只好在天庭暂留,要他们有事便来求见。
天庭中诸位神仙听闻无夷及敖丙如今正在天庭,因而宴饮之时也都往水德星君府上发一份,私下里设赌局看谁能最先请到这对道侣。无夷得知后只觉得玉帝王母还是太心慈手软忙,让他们有心情宴会游玩。
无夷坐镇天庭许久,见水部除却最开始时因降雨生疏闹出许多笑话外,如今已得心应手,便同敖丙回了人间。他下界还有黄河要照看,虽有定河珠帮忙维持黄河水势,但无夷始终不太放心。
毕竟黄河沿岸全是繁华之地,一旦出了问题,他难辞其咎。
许是那些容易惹祸的神仙妖魔都折在封神量劫中,洪荒一连平静了数百年。只是时间越久,无夷越是想着圣母当日所说可供青岳聚魂的机缘,不免心神不定。
他自是不会怀疑圣母所言,但也怕自己因为闭关使得青岳错过机缘,便与敖丙前往人间散心。
时移世易,周王势微,百姓对人神的崇敬亦随之淡去。当然并非弃之不理,只是逢年过节随意拜拜,不如从前敬重。
倒也有不少人族因生在黄河沿岸,自小听着河神的故事长大,每逢河神祭便大肆祭祀河神。先时是美酒佳肴焚香礼拜,后期甚至会往河里抛洒不少活鸡活鸭,想供给河神享用。
无夷对此敬谢不敏,在第一次发现河神宫堆满了活物之后就马上命白龟把它们扔回去,遣使者与主祭说明不要再送活物。凡人见真有神仙显灵,一时又是惊恐又是惧怕,险些被吓晕过去。
自此之后人间便也不再给河神送活物,免得惹来神仙厌恶。
但这日,无夷与敖丙方云销雨霁,便察觉到河神宫中多了一丝活人气息。敖丙有些不悦地披着外衣起身,问道:“哪里来的活人?”
河兽见主君出来,犹豫着不敢说,见敖丙快要生气了方才低声道:“主君容禀,听说是人间送给神君的……额,送给神君的新娘。在河面上坐着小舟,乘凡人的愿力来到神宫。丞相已经在安置那个凡人,正要来禀告。”
“?”敖丙以为自己听错了,“怎么,凡人不是给我扣了个河神夫人的称号,又给无夷送新娘?”
无夷在殿内听得此言也是震惊,连忙披衣出殿,问道:“什么新娘,人族在做什么?”
给他送活鸡活鸭就算了,怎么连活人也给送来了?活人扔到河里,若不是有愿力保护早被淹死了,给他送个死人当新娘?他又不是没有道侣!
难道人间变化如此之快,他堂堂正神,在人间都变成邪神了?
无夷和敖丙面面相觑,好在白龟很快就将那个凡间女子带了上来。那女子本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竟然真的来到河底,还见到一群怪模怪样的侍卫。
她心中恐慌,人间有恶毒乡绅神婆,河底又有一群怪物,一时间啼哭不已。
无夷与敖丙化为人形,端坐在宝座上。敖丙见女子哭哭啼啼也有些怜悯,说道:“本尊乃明生真人,亦乃河神道侣。你为何顶着河神新娘的名号来此,有何冤屈?”
女子见殿上二人尽皆人形,总算心中稍定,听他们表明身份后便是一惊。她来到此处后便明白神仙一说许是真的,但没想到自己真的见了正主。
她连忙将官绅与神婆要为河神娶亲、求得风调雨顺、感激河神庇护的事一一说了。说到此处,她有些谨慎地顿了顿,如果母亲曾经讲的传说没错,明生真人就是河神夫人才对。
无夷没想到竟然有人仗着他的名号在人间作恶,残害人命,不由心中大怒。正待发作,却忽然听河兽来报:“神君不好了!岸上有一群人围着,还接连踹了几个人下来,不知是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