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龙香剂墨是康熙最喜欢用的徽墨之一,因为原材料的难得和生产徽墨的困难,要制作龙香剂墨的时间之久。浪费一块龙香剂墨,也是足以令康熙痛心。
  凑合着用吧,墨水都已经研磨出来了,或许相差不大,康熙强行装作看不到眼前浓稠的墨水试图安慰自己,只是这似乎有些做不到。主要是上手的差距极大。康熙可以料想得到,但是却接受不了。
  龙香剂墨的特点是色泽黑润,经久不退,纸笔不胶,康熙下笔后,从字的外貌上倒是符合龙香剂墨的特点。
  只是,手感未免也太差了吧。
  龙香剂墨不是康熙平常所用的墨,是康熙让希吉尔帮他研墨的时候专门拿出来的。
  康熙没有料到希吉而的手艺之差,竟连研墨也无法做好。
  他将呈着希吉尔研磨墨水的砚台放在旁边,拿上一个新的砚台。
  希吉尔就呆呆的站在旁边,康熙把希吉尔拉过来,从背后环住她的手,希吉尔就像一个人偶一样任由康熙操作。
  康熙握住希吉尔的手,在康熙的手衬托之下,希吉尔的手显得额外的白,只是希吉尔的手相较康熙却是有一点粗糙。
  因为希吉尔原本在大草原上摔跤骑马,没有保养过手。而康熙虽然也学习骑马射箭,但是却是专门保养过手的人,因为他认为手的粗糙会影响到他射箭和写字的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康熙所奉行的准则。
  康熙拿起墨条,对希吉尔说:“你看这里,拿墨条很简单,但是要注意的是拿墨条的时候食指应该要放在墨条的顶端,拇指和中指要夹在在墨条的两侧。”
  康熙从拿墨的手法开始一步步的教导希吉尔怎么研墨,因为他从希吉尔的表现来看,希吉尔貌似是对研墨一知半解的人,当然这还是算夸赞了。
  研墨时要加水这自然不必多说,康熙向希吉尔科普执墨研磨的方式:“有三种方法,一是垂直推拉前后磨,第二种方法是以用倾斜的角度前后或者是旋转的磨,当然第三种就是随便磨都可以了。”
  科普完之后,康熙就开始研墨,他牵着希吉尔的手,希吉尔的手上又拿着墨条。
  希吉尔感受着康熙身上传递过来的热量与墨条的冰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康熙教导希吉尔研磨墨的过程很快就过去了,希吉尔看着康熙教导自己研磨出来的成品,确实是与自己研磨着有很大的差异。
  康熙用着算是自己研磨出来的成品,觉得还可以接受:“还可以,只是研磨的角度可能是还有点差别,墨水还是称不上完美。”
  康熙是个吹毛求疵的人,不但对别人要求极高,对自己要求也极高。因此这倒是他真心实意的话,只是希吉尔听到康熙说的话就觉得康熙对自己要求过高,但是同时也不免佩服康熙。
  康熙自然能感受到希吉尔的目光,希吉尔少有那么直白,或者是宫中的宫妃也没有希吉尔的情绪如此直白,她们个个都是藏着掖着,但是谁知道康熙处理朝政时,面对大臣们的藏着掖着已经很疲惫了,回在后宫中,他实在是不想再面对妃嫔的假面,希吉尔的不同让他良心发作,想让希吉尔休息说道:“你去,旁边坐下吧。”
  后宫中的妃嫔也知道,但是她们倘若装出来的样子,康熙一眼就能看穿,可是她们背后又个个有家族儿女。实在是无法向希吉尔一样面对康熙。
  后宫中是不能动情的,特别是对皇上动情,只会万劫不复。只有保持清醒,才能在后宫中安然的生存下去。
  所以希吉尔很清醒地认识到,她肯定不能爱上康熙。好在目前还没到那地步,她对康熙只有佩服,康熙作为清朝盛世的开创者,必然不会被儿女情长所耽误。
  希吉尔不会对康熙动心,但是不妨碍希吉尔还是抱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康熙,不说什么,只是认真工作的男人很帅。
  康熙批阅奏折之时,只觉得今天的宫殿有点吵闹。与平时不同的是,宫殿中多了希吉尔一个人。希吉尔是完全不把自己当做外人,康熙让希吉尔去旁边坐着,她就坐下了,顺便拿起桌上的糕点,不然单看着康熙批阅奏折也太无聊了吧。
  咔嚓咔嚓,希吉尔一直注意着自己的动静,每当一不小心发出声音的时候,下一秒就更加的小心。
  于是康熙听到的就是这样子的声音,咔嚓咔嚓停了一会儿又继续咔嚓咔嚓。声音确实很小,但是乾清宫却更加的安静。
  作为康熙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的宫人走路的时候都是轻手轻脚,百里挑一竞选上然后又接着训练,才可以进入到这个地方。所以康熙往日批阅奏折时都是非常的安静,安静到仿佛只有他一个人的存在。
  “咳咳。”
  咔嚓咔嚓。
  希吉尔急忙放下了举到水中的茶杯:“皇上怎么了?”
  康熙对希吉尔不避讳:“我批阅完奏折后,你把奏折从这里拿到那里。”不知为
  何康熙没有希吉尔会泄露奏折中事情的意识,潜意识中对希吉尔有着信任。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可能是从希吉尔丝毫不要调香坊的利润,可能是从希吉尔安慰太子,让他们父子俩之间没有隔阂,也可能是康熙知道希吉尔从来没有图过自己什么东西。
  于是,乾清宫中不再有希吉尔吃点心的咔嚓声,而是希吉尔走动的声音。
  伺候完康熙批阅奏折,简直比自己去种完所有的番薯还要累,这是希吉尔离开乾清宫后是唯一的感想。
  因为后宫不得干政的的缘故,希吉尔一直提心吊胆的,眼睛都不敢随便动,生怕康熙事后算账。她一直低着头,直到康熙吩咐她的时候才过去移动奏折。
  希吉尔原本看着康熙还有一半的奏折,想着自己还要伺候康熙这么久,简直是了无生趣,好在有大臣进宫叫住了康熙,让希吉尔得以回宫。
  入了冬后时间好像过得很快,一睡一醒又是一天过去,所有的人都换上了更加厚实的衣服,因为已经入了十二月份了。
  惠嫔如今也已经出来了,对外宣称她已经病好了,当然宫妃们也都知道是惠嫔的软禁闭时间已经结束了。
  惠嫔禁闭结束的时候,就马上张罗起了大阿哥回宫的宴会,属实是已经耽搁很久了,大哥十月末的时候就回宫,然而现在已经十二月初了,倘若再拖延下去,那紧接着的就是太皇太后的寿诞,康熙的寿诞。
  可以看出惠嫔的用心,希吉尔到了延禧宫的时候可以看出处处都有精心布置的痕迹,但是又没有逾越过制度。
  惠嫔在禁闭结束之后,变得小心谨慎了许多,她不想自己成为大阿哥的弱点。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因为身体不适,所以没有亲自前来,但是都有送过礼物来。在场的人身份最高的便是皇后一个人了。
  听说皇后入冬后身体受冷,表现得更加的差劲,而且所见也非差,几乎是希吉尔每见一次钮钴禄皇后都可以看出她的身体状况更加的差。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钮钴禄皇后可能是回天乏力了,不然宫中如此多太医,也不可能任由钮钴禄皇后生病大半年。
  在上一个月,康熙新给后宫的妃嫔们添了一个姐妹,那个人就是未来皇上胤禛的生母,目前的德常在。
  当然康熙时不时给他们添个姐妹,后宫中的妃嫔也没有在意,毕竟德常在如今位分低,家世又不出众。
  只是佟佳贵妃倒是对德常在有些恼怒,缘由便是德常在,她在佟佳贵妃某日身体不适的时候擅自跑进去伺候康熙,而更巧的是康熙以为是德常在是佟佳贵妃派过来的,就受用了。
  这倒也没什么,但是更偏偏的就是,希吉尔在之前提醒过佟佳贵妃,德常在看上去却不对劲,但是佟佳贵妃那时候对德常在没有放在心上。
  只是目前哪怕德常在已经伺候康熙,只要她还居住在佟佳贵妃所在的宫殿,就不免要受些磋磨,毕竟是她善作主张在先,那就怪不得佟佳贵妃不仁义了。
  相对于其他的妃嫔,佟佳贵妃好还是比较好脾气的,没有在吃穿住行上苛扣德常在,只是让她每日抄写佛经,也算是给德常在一个教训。
  在欢迎大阿哥回宫的宴席上,大阿哥明显就是主角,而且惠嫔也笑得合不拢嘴。目前大哥在上书房学习,在每一个方面都受到师傅的赞赏,由此惠嫔额外得意。
  再端上一个有腥味的菜后,“额”,德常在好像身体不适吐了出来,顿时吸引住了后宫诸人的目光。
  第37章
  德常在怀孕,看到大皇女……
  除了几个初入宫的,在座的宫妃没有怀过孕,但是却也看过别人怀孕过。看到德常在呕吐,除却身体原因,她们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词便是怀孕。
  在皇后询问后,德常在羞羞涩涩地说:“臣妾这个月的例假还没有来。”
  各位妃嫔们心里都有点谱了,估摸着她是怀孕了,德常在还真是好运,只伺候一次皇上,便怀上了龙子。但是事情还未下定论,皇后马上令人去太医院请太医来为德常在把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