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这才是永嘉帝感到极端愤怒的原因,这比元朗的背叛更加让永嘉帝感到心神俱碎。
元朗说到底只是一个臣子,若是一个普通的臣子,遇到这种事,永嘉帝立马就能将他给千刀万剐了,将他的势力拔除的干干净净,甚至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这就是作为帝王的本色。
可是元朗不是一个普通的臣子,若论亲疏有别,元朗在永嘉帝心中,可以算作半个自家人,自家人窝里造反,还涉及到了他的枕边人、最怜惜的皇子,这些人联合起来要对付他,那他这个帝王还有没有能够信任的人了?!
沈江霖猜测的一点都没错,当年永嘉帝提拔元朗,除了元朗是郑家、元家子侄里能力最强的一个,更是想帮郑氏抬一抬身份,娘家有人撑场面,他要封郑氏为皇贵妃的阻力也更小了一点。
两淮都转盐运使,多少人打破了头都想坐的位置,永嘉帝眼都不眨地给了元朗,不仅仅是出于对元朗的信任,更是代表了他对郑氏的认可,在那个时候,他们是夫妻一心,共同抵御外界对郑氏身份低微的不认同。
只要不是元朗在两淮做的太过分,出于对郑氏的喜爱,永嘉帝完全可以做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谁都知道,屠夫拿过肥肉,手上都要留下油腥,当初能让元朗去坐这个位置,永嘉帝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与其让其他人得了好处,不如是让自家人得点好处。
甚至派冯会龙出马,永嘉帝的初衷也是对元朗进行警告,让他收敛一些。
否则,永嘉帝完全可以派遣朝堂之中更有实权、同样对两淮盐运使这个位置虎视眈眈的人去扬州,一旦派出这样的人,便是元朗没什么大错都会被政敌制造出大错来,永嘉帝一直对元朗是留有余地的。
而他对元朗、对郑氏的仁慈,换来的却是如今这些结果。
现实狠狠甩了永嘉帝几个耳光,直扇得他头晕目眩。
永嘉帝脑袋清明了一点后,将鼻烟壶丢到了一边,自己靠坐在御座上,右手不断转动着他左手拇指上的玉扳指,这是永嘉帝心情极端烦躁之时才会有的表现,他闭目无言,整个“养心殿”中更是落针可闻,皇帝头顶上方的“中正仁和”匾额垂下一方阴影,王安站在阴影之中,连呼吸都放的极轻极轻。
青铜瑞兽口中散出淡淡龙涎香,六月的天,已经开始炎热,殿内四角摆着冰鉴,虽此刻没有宫人打扇吹来凉风,却不影响“养心殿”内适宜的温度,养心殿上方五爪金龙盘旋在顶,威风凛凛地俯视着下方跪着不敢起的韩兴,将一切尽收眼底。
韩兴跪到腿都有些麻了之后,突然耳中就传来永嘉帝有些阴沉的声音:“韩兴,传朕谕令,着两淮五军都督府,全力擒拿所有叛党逆贼,元朗以及两淮一众盐官全部押送入京,移交大理寺和刑部协同审理,冯会龙等人务必一同回京,听候调令!”
“王安!”
“奴才在!”王安立即跪倒在地,听候永嘉帝之令。
“宣禁军头领祝复山、锦衣卫指挥使周忠武即刻进宫!”
王安吓得差点浑身打颤,他还以为永嘉帝马上就要将他发落,没想到是要宣祝复山和周忠武进宫,但饶是如此,王安也知道,今夜这紫禁城里谁也别想睡好了。
祝复山和周忠武都是两尊大佛,值此深夜进宫,哪怕是根本不清楚到底发生什么的人,也都知道绝对是出大事了。
王安一出了“养心殿”的大门,腿就不自觉地软了一下,若不是他身边的小太监扶了他一把,可能直接都要摔倒在地了。
王安带着人匆匆往宫外的方向而去,走出了一段距离,王安正好碰上了郑皇贵妃身边的人提着食盒往“养心殿”的方向而去,双方人马正面相会,打头的一个大宫女朝着王安使了个眼色,显然是想和王安借一步说话,但是王安此刻哪里还敢和“储秀宫”的人扯上一点关系?
王安连个眼神都欠奉,带着人风风火火地就走开了,让那大宫女不禁气结。
王安根本不在意那大宫女脸上难看到底的神色,以往是看在皇帝宠幸郑皇贵妃的份上,自己才和“储秀宫”的人走的如此近,而现在眼看着“储秀宫”那位要倒台了,王安比谁都现实,往日情面是半分不会讲了。
一夜之间,“储秀宫”上上下下被禁军严密监管起来,无诏不得进出,而宫外三皇子的端王府直接被圈禁起来,不管三皇子如何往上递奏折,永嘉帝时一概不理。
当韩兴带着永嘉帝的手谕回到扬州府后,扬州府的城门终于打开了,需要押送回京的名单史无前例地长,两淮的盐官几乎没有一个能够逃脱的了干系的,全部跟着囚车押送回京,扬州城的百姓看了好大一场热闹,当他们看到打头的元朗身形落魄地站在囚车中时,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声:“打死这个贪官!打死这个贪官!”
很快,群情激愤,站在街道两边看热闹的百姓们,纷纷用烂菜叶、烂鸡蛋朝着元朗等人扔去,虽然这些不足以致命,但是被他们从来都是当作贱民的老百姓这样羞辱,简直是比直接杀了他们还难受。
元朗紧紧闭着眼,承受者一波又一波的烂菜叶攻击,心里头如今只剩下了无比的悔恨与懊恼。
这段时间的囚狱生涯几乎摧毁了他的意志,元朗本以为自己是心智坚定之人,但是真正被严刑拷打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是有多怕疼、多怕被折磨,那通红的烙铁、那夹指头的刑具,以前他看人用刑时候可以面不改色,可是等轮到自己的时候,才知道究竟是如何生不如死的滋味。
所有的一切,他全揽在了自己身上,此次入京,不过一死。
可人,有时候就是如此贪生怕死,元朗以为他走上了这条路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是事到临头,他才知道自己多想活。
只如今,不管多想活都活不成了,他之所为还没畏罪自裁,只是因为想在面圣之时,祈求皇帝能够放过他的家人。
谋逆一罪,株连九族,除了他的命,他们元家上上下下几百口人,上至八旬老人,下到三岁小儿,若是帝王一怒,全部都要送命,如今他只能祈求将罪责全部揽在自身后,皇贵妃娘娘和三皇子可以想办法救一救他的家人。
就这,也都成了不确定的奢望。
浩荡的队伍中,有一辆不显眼的马车跟在后面,里面坐着的正是被救出来的唐云翼。
唐云翼大病初愈,已经可以下床走动,只是因为毒素侵害了身体太久,想要恢复到原来的模样,恐怕还要静养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现在坐在马车中,和沈江霖喝杯茶说说话还是有力气的。
唐云翼接过沈江霖倒的茶,浅酌了一口,放下茶盏由衷叹道:“江霖师弟,你是不是也没想到,只是想来救我一个,结果拔出萝卜带出泥,竟然涉及如此之广?”
沈江霖点了点头承认:“不瞒师兄,当时我接到师父的来信后,只是想着以我微薄之力,将师兄安然无恙地救出来便是,贪腐之人如过江之鲫,连朝廷都抓不过来,我一个小小六品官员,哪里管的过来?”
唐云翼笑了,他身子还极瘦弱,笑的时候脸颊凹陷,仿佛只有一层皮绷在骨头上,但是并不妨碍他笑声爽朗,眸中带光。
他这个师弟,谦虚的很。
若他都是“微薄之力”,若他都“管不过来”,这掀起两淮滔天巨浪、先斩后奏抓捕元朗、发现元朗除了在贪污受贿之外,居然还有谋逆之事的人,又是谁?
他将自己折腾了半死,都办不了的人,沈江霖合纵连横,将扬州知府、巡盐御史、锦衣卫千户、扬州的指挥佥事,甚至是那些盐商、百姓,都笼络到了一起,将元朗一党绞杀了个干净。
他师弟之能,远在他之上啊!
他爹,真的是会选徒弟,万中无一的人,都被他给选中了。
如今他已经算是卸任,在他递上了所有自己在两淮的搜集到的证据和口供之后,永嘉帝已经特许他返乡养病,并且为了嘉奖于他,赐下了良田千亩、金一千两、银六千两并玉如意一对,许诺唐云翼身体只要一好,就起复重用于他,显然是对唐云翼此次遭受迫害的补偿。
唐云翼不能和沈江霖一起回京,帮他挡掉一些刀光剑影,只能在一路上反复提点沈江霖,入京之后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并且将他在地方与朝中结交的重要人脉都写在了一张单子上给了沈江霖,好叫他有人可用。
沈江霖见唐云翼说着说着已经开始精神不济了,便撤开小桌,帮他摊好被褥,又在上面铺了一层凉席,让唐云翼在马车中休息,自己则是钻出了马车,翻身上马,跟上大部队。
“大嫂,你不进马车里坐一会儿吗?这日头太晒了。”沈江霖策马到钟扶黎身旁,钟扶黎依旧一身男装打扮,头上戴了一个斗笠防晒,闻言摇了摇头:“坐在马车里东摇西晃的,倒不如策马扬鞭来的畅快。”
还有一句话,钟扶黎没有说的是,等到了京城,她便是想这样肆意自在,都很难寻着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