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看来为了自己仅存的面子,这状元之争不能放弃的这么早。
四月十五,会试杏榜上的三百名考生齐聚保和殿进行复试,此乃再次验证这些贡士中是否有才疏学浅、弄虚作假之流,复试是不进行糊名的,考完之后就可以自行交卷,然后由内阁五位阁老看过之后,确认无误,这三百人才有资格进行殿试。
四月二十一,天刚蒙蒙亮,沈江霖就搭上他大哥的马车,两人在午门前停下,沈江云再次和他讲了殿试需要注意的事项后,这才有些不放心地走了。
二弟如今中了会元,一时风光无两,很容易遭人嫉恨,沈江云哪怕知道弟弟应该能应付的过来,可还是止不住的担心。
或许,这便是真正的家人吧。
沈江霖如今与他大哥几乎一般无二的身高,容貌上两人更是不分上下,只是沈江霖更加风华内敛、平和淡然,而沈江云虽然内里温和善良,但是因着年纪,已是锋芒毕露、英姿勃发。
陆庭风看着沈江霖穿着一身贡士青绸蓝缘公服,头上戴着贡士朝冠,因着沈江霖是贡元,细节处便与旁人不同,冠顶用的是素金,顶镂花金座,旁人是三枝九叶,偏他是五枝九叶。
在朝日的阳光下,沈江霖浑身镀了一层光晕,一身贡士公服朝冠,让他穿出了不染凡俗尘埃的羽化而登仙之态,实在是让众人惊叹不已。
陆庭风脑海里顿时就浮现出了两句诗:
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
说的,便是沈江霖这般的少年郎吧!
实在是很让人心生向往之啊!哪怕他此次会试压他一头,也让人生不起一丝一毫的气。
陆庭风朗声一笑,越过陶临九等人,迎了上去:“会元让我们好等!”
沈江霖拱手笑道:“时辰尚未到,可不算我迟到了。”
沈江霖和陆庭风是旧相识了,刚刚陆庭风在一众贡士里面,旁人和他说话,他都表情淡淡,不怎么愿意理会,颇有些目下无尘之意,可是见了沈江霖却马上换了态度,陶临九暗自撇了撇嘴,扭过头去。
只是他虽扭过头去,旁的人听到会元到了,呼啦啦围了过去,刚刚还在陶临九身边攀谈的人,瞬间就只剩下小猫三两只了。
陶临九气结,这沈江霖还天生就是来克自己的,有他在的地方,自己就没好日子过。
听到许多人恭维沈江霖此次定然一举夺魁,六元及第时,陶临九实在听不下去了,出言嘲讽道:“你们一个个的,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殿试尚未开考,就已经下了这个定论了?若是如此,还要考这个殿试作何?”
围在沈江霖旁边的几个贡士瞬时间没了声音,不知道该如何接陶临九的话。
沈江霖已经中了五元,只要他此次殿试成绩在前三名之内,毫无疑问就是此次的状元,这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否则众人又何必上赶着巴结?
反正不管怎么轮怎么算,这个状元的位置也轮不到他们来坐,不如此刻在沈江霖面前博个好印象,将来论起来都是同科。
现在陶临九这般将众人的那点小心思都端到了台面上来说,实在是让很多人下不来台,同时有人心中就暗自腹诽了:都是少年成名,看看人家沈会元,再看看这陶临九,气度胸襟,真是差的太多了。
像陶临九这种脾性的,恐怕以后入了朝当了官,也讨不了好。
谁知道陆庭风却是一扬眉,十分赞同地点了点头:“说得不错,鹿死谁手尚未定论,何必此刻就认了怂?世间之事变幻无穷,不到最后一刻,凡事皆无定论!”
陆庭风冲着陶临九拱了拱手,目露赞赏之意。
陶临九被陆庭风突然的倒戈弄的措手不及,刚刚他主要的讽刺对象就是陆庭风,毕竟陆庭风迎沈江霖迎的最快,陶临九还以为目下无尘的陆庭风也是沈江霖的追捧者,没想到转而人家就说他说的对。
正在众人不知道再说些什么缓解一下此刻有些僵硬的气氛时,大太监王安已经到了午门前,身后十来个小太监一字排开站在王安身后,王安高声道:“众贡士到此集合——”
众人闻言,纷纷停止了交谈,以沈江霖为首,朝着王安处走去。
第80章
王安对着这批马上要鲤鱼跃龙门的新科进士们, 态度是很和缓的,今天陛下能让他来负责此事,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王安清了清嗓子, 带着点太监特有的尖声道:“众位贡士,接下来我们将到“保和殿”面圣, 面圣之时会由礼部进行点名,点到名字者应“诺”……”
王安事无巨细地交代了一遍,毕竟面圣是大事, 虽然这些都是未来的官员, 但是对于他们来讲,这也是他们第一次面圣, 哪怕饱读诗书,也可能会在慌乱之中行错了礼、说错了话, 所以王安身后的小太监们每个人都负责三十个贡士, 教授他们宫中行礼的姿势仪态,保证他们不会出错。
没有一个人敢轻忽的,哪怕是官宦子弟,家中有过教导的, 此刻也是认真在听。
许多人都是非常激动的。
就连沈江霖也带了一些紧张, 毕竟是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者, 是一个有生杀予夺之权的帝王, 如何让人不忐忑?
午门前的临时礼仪培训大概持续了一个时辰, 王安见诸位贡士们都已经熟记了,再看看时辰差不多了, 这才带着众人往宫门处走去。
首先要过的就是午门。
午门成一个“凹”字形,两侧是巍峨的阙门,中间便是午门, 午门正面分三扇门,这三扇门也极为讲究,东侧门是给文武百官走的,西侧门是给皇亲国戚走的,至于中间那扇门,只有皇帝可以走,皇后一生也只能走一回,便是和皇帝大婚的时候。
由此可见,中间这扇门的荣耀。
而今日,中间这扇门大开,是的,这扇大门除了皇帝御用之外,还会三年开一次,迎接天下英才。
这是一个读书人一辈子的荣耀,便光是走这一扇门,都够他们吹嘘到老了,世人听了,也只有艳羡赞叹的份。
当沈江霖当头带着三百名贡士一起浩浩荡荡走进这扇门的时候,终于理解了古代文人对于鲤鱼跃龙门的执念了,光是这份仪式感,就已经足够让人震撼了。
午门两侧阙门上方一直到午门上方的连廊里,全部站满了守门禁卫军,午门门口更是两列禁军把守,全部搜检合格之后,才会让人进入,进入之时,上千名禁军齐声唱和,恭祝这些未来的新科进士们得以入龙门。
刀鞘与石壁整齐相接,禁军口中高呼:“威——武——”
呼声嘹亮,直冲云霄!
所有人都不自觉地昂首挺胸起来,一过午门,那种扑面而来的皇家气派就展现在了眼前。
午门之后是一金水桥,迈过金水桥,再往里走百步之远,又是三扇大门,分别是“太和门”、“贞度门”以及“昭德门”,贡士们从“太和门”入,然后便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便是皇帝上朝的殿宇,而这次的殿试则是在“保和殿”举行。
“保和殿”是皇子读书之地,文气最甚,再此举办殿试,有其之深意。
永嘉帝已经高坐在御座之上,下面站着的是文武大臣,主持此次殿试的,是由礼部和太常寺、鸿胪寺共同出力,沈锐看着自己的儿子一步一步走上前来,心内更是百感交集。
三年前沈锐看着自己的大儿子混在人群里走进了“保和殿”,当时他就已经激动到热泪盈眶了,毕竟沈江云完成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夙愿,终于可以考中进士,证明了他的真才实学;而他这个小儿子更是不一般,在一众贡士里面,他的年纪是最小的,但是他却是站在最前面的一个。
仿佛此刻沈江霖身上的荣耀都变成了沈锐的,若是可以,沈锐恨不能身替了儿子去,让他也享受一番此情此景。
按照刚刚在午门外太监们所教授的礼仪,沈江霖带着一众贡士们对着永嘉帝三跪九叩,行礼完毕后,就听到御座之上男子的威严之声:“诸位英才请起。”
沈江霖站起身来的一瞬间,快速打量了一眼御座上的天子,然后便低垂下眼睫,王安叮嘱过他们,直视圣颜是冒犯天威之事,所以此刻所有贡士们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不敢东张西望。
只是刚刚那一眼,沈江霖还是看清楚了永嘉帝的面容,倒是和那太子有着五分相像,只是比太子年纪更大、面容更坚毅、身上的气势也更足一些。
想来宁王肖母?
沈江霖心中如是想着,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发散着自己的思维,好让他放松一些。
永嘉帝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最前面的沈江霖,朗声道:“此届会元何在?”
沈江霖立即出列,行礼道:“学生沈江霖,拜见陛下。”
沈江霖自称“学生”,让永嘉帝十分满意,沈江霖可不就是天子门生?
“看来你就是那个十七岁的会元郎,抬起头来,让朕仔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