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刚刚沈江霖不知道是谁扔的纸团,现在还能不知道?
沈江霖此言一出,几个小的顿时面色惨然,在学堂里再怎么闹,要是闹到父母跟前了,可少不了一顿毒打,顿时就围拢在沈江霖面前,七嘴八舌的告饶起来,就连沈万吉也变了脸色,连忙扶起了郭宝成,还拍了拍郭宝成身上的灰,嬉皮笑脸地凑到沈江霖面前作揖打躬,求他饶过这一回。
一直到沈江霖点头答应了他们不去告诉家里,这些学生们才立马作鸟兽散了。
郭宝成小脸脏兮兮的,明明自己还比沈江霖大了一岁,结果沈江霖只是轻描淡写说几句话就把事情给解决了,自己明明没有惹沈万吉什么,却被他揪着打。
郭宝成心里不是滋味极了,有心想上前说两句感谢话,但是脚下就跟长了钉子似的迈不开步子,自己刚刚被踩了好几脚,身上都是脚印,穿的衣服还只是粗棉布,自己就算靠近过去,那个身上披着狐毛领披风、脚蹬羊皮靴的沈少爷也不稀得正眼看他吧?
正在郭宝成纠结犹豫之时,沈江霖已经跟着来接他的小厮走了,徒留郭宝成一个人站在刚刚还闹哄哄的庭院里发呆。
日暮西斜,北风寒气逼人,老鸹在干枯的枝头上凄厉地叫着,郭宝成在冷风中打了个哆嗦,捡起被扔到地上的书袋子拍了拍,连忙抱着跑回家去了。
原本被人叫回来的孟昭,正好看了个全场,有些欣慰地点了点头,对这位荣安侯府的二少爷心中升起了许多好感——既聪慧、又稳重,关键心地善良,着实不俗!
人总是会对自己心生好感之人偏爱些,之前孟昭心里头还疑惑为什么张先生对沈江霖评价平平,如今却觉得,沈江霖作为侯府庶子,想来是有自己不得已之处,以后自己还是多尽心尽力地教导,也不枉这一遭师徒缘分。
沈江霖不知道孟昭此番所想,他当时只不过是见不得沈万吉等人以大欺小的作派,也没想着郭宝成会对他有什么报答之举,只是发自本心的举手之劳而已。
如今沈江霖已经有了自己的院子,所以散学之后直接回到了“清风苑”,沈氏族学是早上辰时初(7点)上课,下午申时初(3点)散的学,每日可以在里面免费用一餐午食,期间学童们要是饿了,可以自己带点心备用。
糕点费功夫又价贵,大部分人能啃一个红枣馒头已算不错,只有沈江霖是日日带糕点的,今日的糕点是核桃酥,吃多了两个略有些腻,佐以一杯清茶,吃完后很是舒坦。
在学堂里用过点心,所以沈江霖回来后也不觉得饿,直接就摊开书卷,准备温习今天的功课,完成孟先生的课后作业。
王嬷嬷见沈江霖开始用功了,连忙轻手轻脚将房里的小丫鬟们赶了出去,自己坐在东边耳房里靠着窗做针线,听着里面的动静。
沈江霖既然决定了要走科举之路,自然是很重视的,今日所学已经都掌握了,然后便是练字。
原主的字尚且稚嫩,练的是时下最流行的馆阁体,沈江霖在现代学过行书和草书,书法水平比原身要好上不少,但是现在要改变字形,又要让人看不出内里换了一个芯子,循序渐进地改变字体字意,还是需要一定的功夫的,故而写的大字很是花费了一段时间。
等到沈江霖写完,已经到了掌灯时分,房间里的油灯蜡烛早就点起,腹中也有些饥饿感了,便吩咐人摆饭。
沈江霖伸了个懒腰,走到摆饭的小厅里,结果看了一眼桌上的饭菜,眼眸突然深了下去。
两荤两素尽也罢了,他一个小孩身体吃不了许多,但是用着泛黄的青菜叶炒菜,一盘子红烧鸡肉只剩下点鸡架带了点肉沫子,是不是有点过份了?
第11章
灶上的人送了食盒过来就走了,王嬷嬷和沈江霖一起看到了今日的饭食,顿时脸色也不好看起来。
这就是王嬷嬷不乐意沈江霖搬出主院的原因。
主院里别的不说,就是这饭食,没有敢不长眼往沈江霖这里送差的,毕竟就在当家主母眼皮子底下,稍有不慎就会被发现。
如今倒是好了,打量着沈江霖在偏僻小院住着,这灶上的人就开始怠慢起来了。
一开始刚搬进来的时候,沈府的当家主子都对这里很是关注,大厨房那边魏氏也是有安排的,所以前几日尚可,这两日已经开始伙食一日不如一日了,正好前段时间大鱼大肉吃多了,换换清淡的,沈江霖并不排斥,便也没说。
没想到,会做的如此过分。
王嬷嬷气的脸都涨红了,这饭菜,别说是给霖哥儿吃了,就是府里几个得脸的婆子丫鬟都吃的比这个好!
哪怕以前他们主仆几人也是伏小做低,但是那是在魏氏这个当家主母面前,是应当的,现在却连几个灶上的奴才都欺上头了,真是岂有此理!
“我,我找他们去!”王嬷嬷知道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有一就有二,若是今天忍了,往后霖哥儿岂不是天天要受这欺负?
屋里当值的小丫鬟翠柳看王嬷嬷要带着她们几个小丫鬟去找灶上的麻烦,本能地退后了两步,愁眉苦脸道:“王嬷嬷,上次奴婢去灶上拿早食的时候,他们就说要先给其他房里做,若是想要先做咱们得,还得另外给钱……咱就是去了,也不好使啊……”
翠柳和王嬷嬷是一直在沈江霖身边伺候的人,以前并未被灶上的人刁难过,但是新调过来的小丫鬟黄鹂却是以前就在灶上做过活计的,连忙劝道:“府里掌勺的大师傅,除了给主院和松林草堂那边都是最上等的食材,其他院子里都是按照份例点的菜单子,若按照今日点的菜单子,菜是没上错的,就是东西……差了点。”
荣安侯府内,一共两个大厨房,一个小厨房,小厨房请的南边擅长做素斋的大师傅,常年给老太太房里做素食,其他一概不管;另外两个大厨房,一个是给主子们做饭食的,一个是专门给下人们做饭食的。
给下人做饭,用的都是便宜的菜色,荣安侯府算得上宽和,冬日时节每三日吃一顿白崧炒肉片,在同是下人身上,就不要想炸出几滴油了。
所以在给主子们做饭的大厨房里,这是油水最丰的地方,所有人都削尖了脑袋往里挤,黄鹂原叫小花,从灶上调到沈江霖身边,心里还老大不乐意,后来她老子娘告诉她,能拿一吊银子一个月的月例,心里才转悲为喜起来。
黄鹂如今成了沈江霖身边的一等丫鬟,有心卖弄她之前在大厨房里的见闻,所以便细细讲了起来,等听完之后,沈江霖才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侯府的主子每个人每天的配额都是有限定的,比如沈江霖,每日有一斤羊肉,一斤猪肉,半只鸡,半只鸭这四样肉食里取其二,鸡蛋一斤,鱼一尾,一等白米一斤,上等面粉一斤,各种时令蔬菜、瓜果若干,这些要看底下庄子上送来的数量,由魏氏统一裁夺分配。
一般大厨房每日都会将这些食材采买过来,沈江霖自己吃也好,吃不完赏人也可以,但那是在大厨房那边得脸的主子,那边人才会毕恭毕敬地对待。
譬如叶姨娘,在沈侯爷那边如此得宠,就没有不开眼的人敢在叶姨娘头上动土,当然叶姨娘出手也阔绰,府里的定例就这么点,偶尔她想吃点其他什么新鲜东西或是菜式了,便会给钱让大厨房里单做了给她送过去。
“咱们清风苑立门户这么多天了,一次菜也没点过,这是灶上的师傅给您提个醒呢!”
黄鹂嗓音脆生生的,当时调到沈江霖院子里要重新改名,沈江霖见着旁边的翠柳,就随口赐名“黄鹂”,只是如今这声音听在耳朵里却是有些刺耳。
沈江霖听懂了。
就是因为没有单独点菜,大厨房做什么他吃什么,导致他们那边没有额外油水可捞了,所以今天是来“敲山震虎”来了。
王嬷嬷也听明白了,厚厚的嘴唇皮子哆嗦着,只有翠柳那个傻丫头听了个一知半解,懵懵懂懂问沈江霖:“二少爷,那,咱也点两个菜?”
王嬷嬷狠狠瞪了翠柳一眼,吓得翠柳缩了缩脑袋,不敢再言语了。
黄鹂比翠柳大三岁,今年已经十三了,又是府里的家生子,府里的规矩比翠柳懂的多,只是这时候该主子裁夺了,她不再冒头出主意说话了。
点菜就要花银子,前段时间为了搬到“清风苑”来,霖哥儿的那点体己银子都给了春桃了,哪里还有银子?
“霖哥儿,我那边还有点散碎银子,我去走一趟吧。”王嬷嬷心里无奈,但是又见不得自己从小养到大的孩子受委屈,想着先帮霖哥儿支应过去再说。
沈江霖心底一暖,原身这个奶嬷嬷,对他真是没的说。
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
“黄鹂,把菜装回食盒里,跟我走。”沈江霖说完,自己围上披风,叫人提上一盏灯笼,揭开毛毡帘子,直接出去了。
黄鹂连忙应了一声,手忙脚乱地将食盒重新装好,王嬷嬷和翠柳不解其意,但还是上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