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也是我们命大,东陵唯一一个能打的,是东陵皇帝的亲弟弟……偏那个蠢货,防自家弟弟跟防贼似的。”
“要是东陵先皇地下有知,怕是会后悔,传位给这么一个蠢货了。”
“让九皇叔得了皇位又如何,这皇位还不是在他们萧家。”
“萧家人一统天下了,这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东陵那个蠢货,真的是……”
“朕真的不知道,他的脑子想的都是一些什么。”
“九皇叔一统天下了,他便是顺势退位,禅让给九皇叔,史上也少不了他一笔。甚至会赞他是萧氏皇族,最英明、最睿智,最伟大的帝王。”
“我北庆皇室,要是有一个这么能打的……”
“别说什么下毒迫害了,朕能把他当祖宗供起来!”
“只要他去打仗,朕绝对保障好后方,让他在战场上没有后顾之忧!”
“朕一心求神将降临北庆,对武将多有扶持与看重,偏偏我北庆的武将不成器。”
“东陵那个蠢货,任由世家做大,国内文不成、武不行,偏偏有九皇叔这么一个战神级的人物,朕真的……嫉妒!”
北庆皇帝一脸伤痛,越想越难过。
为什么他想要的人,都生在其他国家。
而其他国家,却一点也不重视。
老天爷真的,好不公平。
北庆皇帝伤心落泪,整个人都抑郁了。
侯在一旁心腹太监,看到北庆皇帝这娇弱小花样,整个人都麻了,到嘴的恭维与劝说,硬生生地给咽了回来。
他们皇帝,这是疯了吗?
被九皇叔给毒疯了?
……
北庆皇帝没有疯,他只是养身子,养的人抑郁了。
一个权力欲极重,日理万机的皇帝,因为中毒卧床,又为了防止消息外泄,也不敢多见人。
一下子闲下来,大把的时间空出来了,可就不是想多了。
这一想多,可不就更郁闷了。
九皇叔收到,北庆探子传回的消息,颇为意外地挑了挑眉
没想到,给北庆皇帝下个毒,还有意外的收获。
就还真的,很值。
“给宁战的支持落实下去,别让人以为,本王没有信用。”他们首次合作,宁家这般得利,冒着灭九族的风险,为他办了事,他当然不能亏待了宁家。
没错,给北庆皇帝下毒的,是北庆宁家人,宁战那个宁家。
宁家因当初,不肯嫁女儿,给当初还是皇子的北庆皇帝,得罪了北庆皇帝。
北庆皇帝又是一个小心眼的。
这些年,宁家被北庆皇帝折腾得不行,家族几乎不保。
要不是有一个宁战横空出世,在战场上立了大功,让北庆皇帝没有办法轻易抹掉,不得不捏着鼻子,给宁战一个应有的奖赏和官职,宁家怕是早就被排挤出官场了。
北庆重武轻文,武将晋升自有一套体系,战场上的功劳,谁也没有那个权利抹掉。
宁战在战场上立了功,北庆皇帝就是再不喜宁家,也得给宁战晋升。
不然,北庆皇帝坏了这个规矩,以后那些武将,就不会信北庆皇帝,不会给北庆皇帝卖命了。
北庆皇帝不看重文人,是认为他们手中没有兵马,怎么折腾也无用。
但武将不一样。
他想要稳住江山,想要一统四国,就少不了将士们为他冲锋陷阵。
是以,北庆一向优待武将,将士晋升也十分公开透明,没有人能肆意插手、更改,就是北庆皇帝也不行。
但是!
不得不捏着鼻子,让宁战晋升,并不表示北庆皇帝放过宁家,会任由宁战出头了,不给宁战穿小鞋了。
一国帝王,要给一个武将穿小鞋,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事。
宁战晋升后,就被北庆皇帝,派去驻守北庆与东陵交界的边境。
北庆与东陵,刚打了一场恶战,两国交界处最是不安稳,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旁的武将都不想去,北庆皇帝派宁战去,那些武将当然知道,是北庆皇帝给宁家穿小鞋了。
可宁战不去,去的就是他们,他们便是知道,也不会为宁战说话。
再说了,北庆武职好晋升,可那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宁战升上来,抢的就是他们的资源。
皇帝针对宁战,对他们也是有利的,他们为什么,要为宁战说话……
第984章 只能哭
北庆和东陵的边境不好守,是一块极难啃的骨头,近十年内,驻守此地的武将劳心劳力不说,还吃力不讨好。
这是北庆武将,心知肚明的事。
宁战被派去,北庆武将们都暗暗松了口气。
当然,松口气的同时,也暗暗盯着宁战。
对将来说,不好守的地方、难啃的骨头,同时也意味着能出功绩。
只要能力足够!
就像,他们三国联军攻打东陵,东陵节节败退,眼见就要破国……
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打退他们三国联军,他立下的就是不世之功,是任何人都抹不掉的功劳。
一如,东陵九皇叔。
北庆与东陵边境的情况,当然没有当日东陵破国那么严重。
但作为战败国,北庆在东陵面前抬不起头,北庆的将士在东陵将士面前,也是抬不起头的。
边境驻守着两国的兵马,少不了会有摩擦。
作为战败国,作为抬不起头的那方,他们北庆驻守东陵边境的将士,这几年少不了,要受东陵欺凌。
可是!
要是宁战有那个本事,能在这几年,把东陵将士的气焰压下去,那他就是立下大功了!
可惜,宁战的命不好。
刚驻守两国边境不到半年,就遇到了四国最难啃的骨头——九皇叔!
宁战在边境与九皇叔之间的周旋,堪称最佳,可他还是让出了北庆的利益,在九皇叔面前矮了一头。
虽然,他们北庆的皇帝,在九皇叔面前,也同样会矮一个头,可谁敢说皇帝的不是?
皇帝不满宁战,在边境时,面对九皇叔的表现,宁战也确实在九皇叔面前落了下风,宁战有口难辩,只能听从皇命回京。
回京后,北庆皇帝虽没有降宁战的官职,甚至都没有责怪宁战,可却夺了宁战的实权,夺了宁战的兵权。
宁战回京后,官职不变,却再无兵权。
之后数次请战,也被北庆皇帝拒绝了。
肉眼可见地,宁战先前在战场上,拼命打下的军功,虽然给宁家续了一口气,但这口气……长久不了。
北庆皇帝不仅,完全不给宁战和宁家机会不说,一国皇帝还亲自出手,断绝、阻隔宁家往上爬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宁家要是不找出路,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一点点的衰败,直到再也起不来。
宁家自是不甘心了。
宁战想到,在边境时与九皇叔的交锋,想到九皇叔意有所指的,提起北庆大皇子,宁战与家里商量,决定举族投向大皇子。
是的,他们不是投向九皇叔,而是投向他们北庆的大皇子。
宁家世代为北庆武将,他们再想保住家族荣耀,也做不到叛国,举族投向九皇叔。
但大皇子可以。
大皇子是他们北庆人,他们投向大皇子,不算叛国。
虽然……
“你们这是自欺欺人!”
“大皇子与九皇叔合作,就是引狼入室、与虎谋皮……大皇子那点本事,你们不清楚吗?”
“就任大皇子,那三脚猫的心智和手腕,他根本就不是九皇叔的对手。”
“与其说是,他与九皇叔合作,借九皇叔之力上位。不如说,他是九皇叔灭北庆,接的北庆的一颗棋子、一个工具。”
“投向九皇叔是叛国,投向大皇子难道就不是叛国了?”
“有好到哪里去吗?”
宁家虽团结,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赞同。
事实上,宁家老一辈的人都反对,都不允许宁战这么做,可是……
“那怎么办呢?”
“叔爷们……你们见识过宁家的风光,得到了宁家最好的栽培,结识的都是北庆权贵武将家的孩子。”
“你们的好友,现在个个身居高位,你们还活着……他们多少还给我们宁家一点面子。”
“可你们这个年纪,又能为宁家撑几天?”
“到时候……”以宁战为代表的壮力,一个个苦着脸,满脸苦涩:“我们这些没用的人,还能沾叔爷你们的关,跟好些武将、权贵家的孩子玩。可说是玩,事实也就是给人当跟班。”
“给人当跟班,还是叔爷你们卖面子求来的。”
“我永远都记得,叔爷你为了我,拿出最珍视的烈武枪,送去给大司马,才换来我去武监上学的机会。”
“我在里面,被其他武将家的孩子欺凌……我学得好,他们围起来要我,毒死我的马,弄坏我的兵器,不许我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