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于我们而言,国是国,皇室是皇室。皇位上的人,并不能代表国。对世家来说,皇室也不过是大一点的世家罢了。”
“我们世家只忠于这个国家,而不忠于坐在皇室,执掌天下的帝王。对我们世家来说,谁当皇帝都是一样的,这天下……这黎民的生活,并不会有什么改善。”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忠于某一个皇帝,某一个家族呢?”
“若说出一个明君,我们忠于他也就罢了,但纵观历史,我们都清楚……明君如同天选,一国一朝能出一个明君,那都是天下人大幸。”
“大多数皇帝也就是无功无过,正常的普通人而已。甚至多数到了一定年纪,就会耽于享乐。”
“出身世家,我们都清楚……所谓的帝王,也不是正好出身在皇室,并不是他有多少才能。”
“皇室往上数三代,还不如我们世家。”
“出身不如我们,才华不如我……心中也没有什么天下万民。这样的人,你让我们怎么忠于他个人?忠于所谓的皇室?”
王子戎说到这,气势越发的凌厉:“萧王爷你说,我在去参加西楚新帝登基大典这件事上,做的不对,我王子戎承认。但你要说,我在朋友面前,没有家国大义,我却不认。”
“我就问萧王爷你一句!到目前为止,我王子戎为了朋友,做了什么对东陵不利的事?”王子戎连萧王爷这个称呼都喊了出来,可见他是真的生气了。
气皇叔不信任他,气九皇叔把他想成,没有家国大义的小人。
他王子戎再不济,也不至于叛国!
王子戎迭声质问完,就看着九皇叔,等着九皇叔的回答。
和王子戎的盛怒、气势强盛不同,九皇叔很平静,他平静地看着王子戎,问:“那你告诉本王,你做了什么,对东陵有利的事?”
王子戎没想到,九皇叔这么狡诈,不仅没有回他的问题,还把他的问题丢了回来。
王子戎气极,瞪了九皇叔一眼:“我没有做对东陵有利的事,但我做了对王爷你有利的事,让你手下的兵马不至于饿死。保住你手下的兵马,这难道不是对东陵有利?”
对东陵有利的事,这个问题有多大,九皇叔心里没有数吗?
他一介白身,能做什么利国利民的事,顶天就是救治贫苦百姓。
但这话他还不说,他可以想象,只要他说出来,他这些年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救治百姓,九皇叔肯定会冷嘲他:“东陵的百姓贫困交加,无法生存是谁造成的?”
他可以说是朝廷,是战乱,是老天爷不给百姓一个丰收年,但也无法否认,世家在其中做的事。
天下土地,七成在世家手中。
百姓没有自己的土地,不管天灾还是人祸,只要租住世家的土地,就得向世家交纳田租。
除此之外,还要各种税赋……
田税、人头税……各种名目繁多的税赋,是世家的官员,为朝廷敛收想出来的名目,税赋的额度也是世家的官员制定。
百姓贫苦,君王、战乱、天灾占四成,余下六成是世家告成。
皇帝的天下,是靠世家的官员治理的。
百姓贫苦,世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点便是王子戎也无法,为世家辩解。
这也是他,一心想要推动世家作出改变的原因。
这天下,不该是这样的。
百姓,也不该这样世世代代的穷苦下去……
第916章 坐下来好好谈
王子戎这个回答,可以说是考虑得很全面了,甚至连九皇叔的小性子考虑到了,但是……
王子戎他低估了,一个想挑刺的男人,有多么擅于挑刺。
王子戎说的没错,王子戎一力做主,以天价从他手中买走《武穆遗书》,确实又缓解了九皇叔,在养军队上的压力,但是……
“本王要是没有记错,那是你们王家,上门求着与本王做的交易?”九皇叔一点面子也不给的反问。
王子戎一时语塞,顿了一下才道:“我们王家不一定,非要在那个时候与王爷你交易,大可以再等等……等你撑不下去了,可以连同你手中的铁骑,一起买下来。”
“呵!”九皇叔不置可否的冷笑:“首先,想要与本王交易的,不止你们王家一个。其次,除了本王需要银子的时候你看你出多少银子,本王才会与你交易。最后……”
九皇叔顿了一下,笑了:“王子戎,本王手上有兵!”
还不是一点兵,而是三十万铁骑威名赫赫,打出了名声的铁骑。
他手中的铁骑,可破任何一国。
九皇叔斜靠在椅子,似笑非笑地看着王子戎,危险又神秘地道:“你猜……没银子养兵,本王会如何做?”
王子戎的心,蓦地一沉。
会反!
九皇叔,会反!
不,不是反,应该说……
九皇叔会取而代之,成为东陵新帝。
除了这个答案外,王子戎想不出别的答案。
别说九皇叔手中,是三十万大军,就是三万大军,九皇叔也能拿下东陵。
当时的东陵,国库无银,军中无将,壮年士兵死伤大半,只有九皇叔手中的兵马能打。
东陵皇帝与朝臣,故意苛刻九皇叔的军饷,不给九皇叔麾下的兵马发抚恤银,是为了逼九皇叔低头,可是……
他们逼得太过了。
那个时候,他一直在想,那些人……东陵的皇帝,他的父亲,王家在朝为官的叔伯,他们哪来的胆子,敢这么逼九皇叔,就不怕九皇叔反了吗?
可是,九皇叔一直没有反。
哪怕是皇上的人,渗入九皇叔的军中,九皇叔也没有反。
那个时候他还在想,九皇叔不反,是不是因为中毒,怕自己中道崩阻,连累跟他一起反的兄弟。
他也想过,是不是因为九皇叔中毒,他对手下的兵马掌控力度不够,反不了。
他想,不仅仅是他,当时四国的皇帝和朝臣,都是这么想的……
九皇叔不是不想反,是没有那个能量反。
可是……
随着与九皇叔的深入接触,随着对九皇叔手中的兵马、兵力的了解,王子戎才深知九皇叔的深不可测。
放眼四国,想打九皇叔手中,那三十万铁骑主意的人不知凡几,各方都有派人渗入其中,拉拢收买军中的将领。
其中,也不乏成功的。
远的不说,就说他们王家,就收买了一个中层的将领,他们的皇帝,甚至收买了两个高层将领。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各种情况都对九皇叔不利的情况下,在各方都拼了命地,使尽各种手段,想要拆掉九皇叔手中的铁骑,却仍旧没有人,能撼动九皇叔手中的兵马半分。
甚至,就是在九皇叔中毒,被困在皇宫的时候,九皇叔手中的三十万铁骑也没有乱。
那个时候,他还在京城,还在王家,他收到的消息,都是王家的探子送来的。
上面写了很多,王家的幕僚,也做了很多的分析……
总结起来的一点,就是太多人,对九皇叔手中的铁骑出手,以至于力量分散。且,这些势力都很贪心,都想要独吞九皇叔的三十万铁骑,不肯让给别人,于是……
各方势力胶着,谁也不肯让谁,谁也拿不下谁。
且那个时候,天下名医都断定,九皇叔都活不了。
当时,在四国皇帝眼中,九皇叔已经是死人,那三十万铁骑,也是无主之物,他们根本没有把九皇叔看在眼里。
他们要争夺,那三十万铁骑的所有权,需要防备的也不是快要死的九皇叔,而是其他的对手。
九皇叔不是危险,他们便有的是时间慢慢收拢,便是自己拿不下,也不会让别人拿下。
各方势力不断角力、拉锯,都以为自己有时间,却不想……
他们以为,身中巨毒的必死之人,一直没有死。
没有死不说,人还清醒了过来。
可是!
九皇叔清醒后,却没有去清理铁骑中的探子,和倒戈的将领,依旧保持着原状,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他这般举止,落在有心人眼中,那就是对铁骑的掌控力下降,不敢轻易动铁骑。
在没有与九皇叔熟悉前,不知晓九皇叔对那三十万铁骑掌控前,王子戎也是这么想的。
他和那些野心家一样,认为九皇叔掌控不住自己的兵马,只能依靠各方争夺铁骑的机会,来保持微妙的平衡,保持三十万铁骑的控制权,可是……
与九皇叔同行的这段时日,看着九皇叔调动铁甲军,看着九皇叔与前线将士的来往,王子戎才明白,他们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太小看九皇叔。
九皇叔对边边疆那三十万铁骑,有着绝对的掌控力。
哪怕军中将领,有三成被人收买了,背叛了九皇叔,也不成气候。
只要九皇叔愿意,别说他还没有死,哪怕他只有一口气,甚至只留下一份遗诏,就能让三十万铁骑为他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