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步步高升 第119节
今日是令昭仪的册封礼,也是诚妃的生辰,陛下会选择去谁的宫殿呢?
若是前段日子,她们能毫不犹豫地选择令昭仪,但近来陛下一次也没召见过令昭仪,没准今日会选择诚妃呢?左右不会选她们,她们也乐得看热闹。
不过直到掌灯时分,御前也没传出什么动静。
众人扼腕叹息之余,正要熄灯睡下时,却听说圣驾到了承光宫。
姜衔玉听闻,心中也没多少意外。
只是兰汀一边挑了灯芯,一边忿忿:“陛下到底还是选了令昭仪。”
“好了,二妹妹得宠,本宫也替她高兴。”姜衔玉真心道。
兰汀放下剪刀,气鼓鼓地走到姜衔玉面前,“娘娘!您今日难道没瞧见吗?承光宫的宫女头上都戴着一支珍珠发簪,那可是娘娘特意留着,送给令昭仪的,可令昭仪竟——”
“兰汀。”姜衔玉打断她的话,皱眉沉声,“那些珍珠并非多么贵重之物,二妹妹不喜欢,做成簪子赏给宫人总好过放到库房里落灰。”
兰汀语气软了下来,只是心里头仍有些气:“奴婢只是替娘娘不平,那珍珠总归是娘娘的心意。”
姜衔玉叹了一息,没有接话。
承光宫
烛光摇曳,映在姜令音灼灼的眉目间。
扶喻来得有些迟,姜令音已经准备歇下了。
她没想过扶喻今晚会来承光宫,所以早早沐完浴更了衣,亵衣是清云纱的料子,很是轻薄,退红色的亵衣紧紧贴在身上,姣好的身材一览无余。
即使女子未施粉黛,也叫人挪不开眼。扶喻没见过穿着这样清凉的姜令音,宫人们将门合上都退下去后,他一时间竟有些无所适从。
屋子里只有薄荷清淡的香气,扶喻抿了口茶,仍觉得身上有些燥热。
姜令音的视线从他微红的耳廓划过,不解风情地问:“陛下很热吗?”
“咳——”扶喻摸了摸鼻子,没敢抬眼看她,“是有点热。”
“那妾身叫人在摆上几盆冰……”话还没说完,扶喻就急急打断,“无妨,朕不打紧。”
是有些热,但他不太想旁人看到女子这个模样。
姜令音不着痕迹地弯了弯唇,“既如此,陛下可打算就寝了?”
扶喻点头,兀自站起身,“安寝吧。”
姜令音扫了眼他的穿着,当即蹙眉道:“陛下打算自己更衣吗?”
他不让人进殿伺候,更衣的事情便只能自己动手了。姜令音从未伺候过他换过衣裳,眼下也没这个自觉,自顾自走到床榻上坐了下来,静静地观望着扶喻更衣。
扶喻倒不至于连自己的衣裳都不会解,只是女子的视线太过灼热,让人无法忽视。
“愔愔打算就这样看着朕吗?”
姜令音眨了眨眼,“妾身难道还看不得陛下吗?”
她又不是没看过,不只看过,她还摸过呢。
说罢,她似是恍然大悟:“陛下害羞了?”
女子偏着头,笑眼弯弯。
她一高兴,笑起来总是会下意识地弯起眼眸。
霎时间,扶喻呼吸一轻。
他后知后觉意识到,女子已经许久不曾对他展露如今这般的笑容了。
从前女子总对他笑,叫他习以为常了,以为女子是爱笑之人。经过这段时间的冷淡,他忽然发觉,其实并非如此,女子只是喜欢对他笑,寻常时候,她是平静的、淡漠的。就像今日在御书房那样,她可以安安静静坐一个时辰,不言不语,不哭不笑。
殿内倏然静了下来。
最后一句话是姜令音说的,因而在她眼中,便是扶喻没搭理她,如此,她也没再说话,将帐子散开后,她躺到了床上。
其实嫔妃与帝王同寝时,规矩是嫔妃睡在外侧,姜令音不是没被教过这一点,只是她习惯性地睡在了里侧。
扶喻也没在意,或许他压根也没将这种事情放在心上。
他挨着姜令音躺下,轻轻将背过身的人揽入怀中。
发现女子没有拒绝,扶喻更近了一些,“愔愔。”
他压低了嗓音,呼吸缠绕在姜令音的发丝上。
“朕是不是惹恼你了?”
他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却没让女子回答的意思:“别急着否认,愔愔,朕知道你近来情绪不好,既然旁人都没得罪你,那只有朕了。”
“只是朕先前不曾发觉,此事是朕的不是。”
扶喻很少向人低头。
他生来就是尊贵的皇子,生母又是皇后,所以自然而然地被父皇立为了太子,父皇驾崩后,他顺理成章继承了皇位。他这二十多年,
几乎都是顺遂的。
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对于后宫的女子,他也一贯不太放在心上。高兴时,他愿意捧着,不高兴时,他便冷着。
没有人敢置喙他,他可以随心所欲做任何事。
其实面对女子,他也并非需要低头。他很清楚这一点,只要他动怒,没有人能承受住。即使女子再胆大包天,在他这里,总是先跪下低头的。
但他不想用这样的方式对姜令音。
以她的性子,他这般做了,只会将人推得越来越远。
当然,她只是他后宫中的一个女子罢了,不说后宫,这世上还有那么多女子呢——
可不一样。
世上女子再多,姜令音只有一个。
世上的她只有一个。
她是他心里独一无二的。
在她面前,他愿意低头。
姜令音眼睑轻颤,似乎有些动容,良久,她闷声:“陛下没有惹恼妾身,是妾身惹恼了自己。”
她这般说,扶喻却是一个字都不信的。
虽不信,口中却道:“好,朕知道了。”
因着扶喻的话,二人之间的气氛似乎缓和了许多。姜令音转过身子,慢吞吞地将脸缩进他的怀中。
二人这般紧密地贴在一起,身上难免有些异样。
姜令音察觉到了后,僵着身子没动。
扶喻低低笑了声,却若无其事地道:“无妨,睡吧。”
第103章 打算“将令昭仪放在了心上。”
扶喻歇在承光宫一夜,不仅打破了宫中关于令昭仪失宠的谣言,也让承光宫的宫人不自觉地直起了腰杆子。
连着两日的晴朗天,让宫中暑气渐重。
观完沁婕妤和顾婕妤的册封礼,姜令音一刻也没逗留,坐上步辇直奔承光宫而去。
夏日的风微微热,摇起沁婕妤的裙摆,她偏头望着顾静姝一笑:“顾妹妹在瞧什么?”
顾静姝收回落在姜令音身上的视线,转脸看她,面上带着笑,“想着明日就要去行宫了,还有些东西没收拾妥当。”
沁婕妤眉心一动,“原是如此,顾妹妹倒是提醒了我。”
又说了两句客套话,二人才各自坐着步辇分开。
雾枝在步辇旁,见自家娘娘盯着顾婕妤的背影,不禁疑惑:“娘娘看顾婕妤做什么?”
沁婕妤嘴角含着一抹淡笑,轻声道:“顾婕妤和令昭仪是同时入宫,那会儿顾婕妤是贵人,令昭仪是宝林,差了整整一个品阶。这一年的时间不到,姜宝林便越过了她,成了昭仪娘娘。本宫在想,这会儿,顾婕妤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呢?”
“自是嫉妒的。”雾枝不假思索地道,“令昭仪除了相貌,旁的哪里比得上顾婕妤?”
“是么?”沁婕妤目光一扫,“可本宫在顾婕妤的眼中却不见半分妒意。”
没有嫉妒,也没有羡慕,却有一抹意味不明的怅惘?
总之,沁婕妤也说不清楚那种情绪。所以,她感到很奇怪。
顾婕妤入宫以来,一直是不争不抢的,她得了宫权,坐上了一宫主位,靠的都是陛下。起初,她以为陛下是钟意顾婕妤的,可后来令昭仪的出现,却让她有了新的想法。
陛下扶持顾婕妤,并非是她自身的缘故,而是她身后的苏家和燕家,以及同苏、燕两家紧密相连、又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长安城各大家族。
陛下在施恩。
这一点,是万寿节后一日她才想通的。若非如此,陛下完全可以将顾婕妤晋位正三品,不论是昭媛还是修仪、充仪,但陛下偏偏只将她晋到了婕妤,屈居令昭仪之下。
听了沁婕妤的话,雾枝又皱眉不解:“若无娘娘所说,陛下如何不将宫权分给令昭仪呢?”
“大抵是因为诚妃。”沁婕妤思忖,“诚妃与令昭仪都是姜家女,论资历,诚妃可比令昭仪要高。”
雾枝低了低头,小声嘟囔:“可依陛下的性子,怎么会是因为诚妃呢?”
诚妃娘娘在宫中的名声虽极为不错,但几位娘娘之中,却是最不得圣心的,若非蕙妃骤然病逝,年幼的大皇子无处可去,陛下也不会将她提拔到妃位。
想到这里,雾枝忽然奇怪:“娘娘,当初陛下为何会将大皇子交给诚妃娘娘抚养啊?”
宫里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消息,沁婕妤也从未深想过。
她愣了愣:“是啊,为什么?”
与此同时,姜令音也在问喜盛:“蕙妃病逝时,宫中的局势如何?”
若是扶喻顾忌姜衔玉抚养着的皇长子,那她便从皇长子身上入手。
喜盛回忆了一番:“蕙妃娘娘病重那段日子,淑妃娘娘因着小产,被太后殿下赐了管理后宫之权;瑾妃娘娘才生下二皇子;昭容娘娘正怀着二公主。”他话音一顿,“那会儿是诚妃娘娘在管理后宫。”
至于祺婕妤,喜盛下意识地没提及。
姜令音却没漏掉她:“祺婕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