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777节

大唐天将军 第777节

  “五十万大军,使者是醉酒而来吗?”
  恩兰·达札路恭反问一句,他经常与陇右军打交道,安禄山麾下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兵马。
  “我家陛下原本就有精兵十五万,又得奚、契丹、靺鞨、室韦、同罗、突厥诸部、铁勒诸部、六胡州精兵,十几万相助。”
  “大唐贵族穷奢极欲,民不聊生,想必大论也有所耳闻。河南河北百姓活不下去,我家陛下振臂一呼,应募者如云,又招募二十万兵马。可不就是五十万吗?”
  “大唐可不是吐蕃,数千万众,大燕占领最富庶的中原,兵力充足。”
  燕国使者信誓旦旦地说道。
  实际上河南河北移民数十万后,压力大减。
  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不太懂这些弯弯道道,对燕国使者的话将信将疑。
  按照燕国使者的话,即便安禄山没有五十万大军,三四十万还是有的。
  燕军也是边军精锐,猛将如云。
  “我吐蕃如果出兵北上,会不会为你们大燕做嫁衣?”
  玛祥·仲巴杰万分心动。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吐蕃不能在他手中强大,死也难以瞑目。
  可玛祥·仲巴杰心里清楚,大燕在利用吐蕃。
  “大燕皇帝是胡人,胸怀天下。只要吐蕃北上切断河西走廊,今后大燕与吐蕃以关中为界限,陇右河西归吐蕃治下。”
  燕国使者向玛祥·仲巴杰承诺道。
  说着,他还从怀中取出一份安禄山的诏书:“这是大燕皇帝与吐蕃结盟的盟约,有大燕的印章,我家陛下也亲自书名。苍天为鉴,大地为证,海枯石烂,盟约不变!”
  玛祥·仲巴杰接过盟约,仔细观摩。
  与燕国使者所言无二致。
  如果可以成功,他们不仅能收复青海、九曲,得到缺失的百万人口、附属,还能吞并梦寐以求的河西、陇右。
  那富庶的凉州城,那华丽的丝绸,那葡萄美酒,都将成就吐蕃的强大。
  玛祥·仲巴杰又将安禄山的盟书给恩兰·达札路恭观摩。
  二人一起联合执政多年,虽有意见相左的时候,但总体还算和睦。
  恩兰·达札路恭也不再是一腔热血的将领,执掌大权后他和玛祥·仲巴杰一起打压旧贵族势力。
  他们有同样的信仰,雍仲本教。
  他们禁止佛教,排斥任何崇尚佛家的贵族。
  这一点,和年少的赤松德赞不合。
  赤松德赞从旧贵族势力那里熏陶,心中怀揣着佛教让吐蕃强大的梦想。
  年少时无知。
  随着逐渐长大,赤松德赞反感将他架空的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
  “两位大论,趁李瑄抽调河陇兵马东进夺权之际,青海九曲空虚,应当机立断。”
  “如果不出意外,回纥会进攻河西,帮助大军。”
  为让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坚定意志,燕国使者将游说回纥的事情告诉他们。
  “回纥占据河西,该归属于谁?”
  恩兰·达札路恭面色微变。
  河西的凉州和敦煌都是大城,怎么能拱手于人呢?
  “回纥分得西域,不会占据河西。”
  燕国使者赶紧回道。
  西域、河中,也是富饶的地区,回纥做梦都想到伊丽水流域和七河流域牧马,那是他们欣欣向往的地方。
  严庄的利益划分,抓住吐蕃、回纥的软肋,也利用吐蕃、回纥与李瑄的仇怨。
  有梦想的严庄,只是暂时放弃西域和河陇,等中原局势已定,大燕稳固的时候,再开始收复河陇西域。
  “使者暂且下去休息,我等还需禀告赞普!”
  玛祥·仲巴杰先让燕国使者下去,他要与恩兰·达札路恭细细商议一番。
  两人到达赤松德赞的御殿前,说是向赤松德赞禀告,实际上是两人在商议。
  玛祥·仲巴杰只是告诉赤松德赞一个大概,然后赤松德赞在旁倾听便是。
  赤松德赞暗暗握拳,不满之心愈演愈烈。
  他是雄健的赞普。
  当如雪域高原的雄鹰,当像松赞干布一样杀死暴躁的牦牛。
  可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把持军权,他暂时没有权力更换大论。
  旧贵族和崇佛势力被玛祥·仲巴杰耍得团团转。
  几个时辰的商议后,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一致决定出兵。
  先翻越巴颜喀拉山,取下柏海。再奋进北上,攻苏毗、通颊。
  大唐的剥削太严重,如果年年这么进贡,他们永远也发展不起来。
  自己的牛羊不够吃,每年却要进贡十几万头牛羊给大唐。
  虽然吐蕃最擅长重步兵,但马匹是不可或缺的。
  现吐蕃符合战马要求的马匹不足五万匹。
  这还是近两年上贡马匹参杂劣马的情况下。
  吐蕃很需要大唐的众多牧监、牧场。
  两日后,吐蕃布置祭坛,与燕国使者一起向苍天宣誓。
  杀牦牛、驴马、猕猴、羊驼。
  进行最高规模的祭天仪式。
  如有违背,犹如此牲!
  吐蕃正式去除赤松德赞“怀恩赞普”的称呼,不再向大唐怀恩。
  今年秋的贡品,不仅不会送到,还会刀兵相向!
  吐蕃磨刀霍霍,调兵遣将,准备分别进攻剑南、柏海。
  即便他们探查到柏海被唐军布置有兵马,但没有天将军的唐军,他们坚信自己能战胜。
  此时,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不知道他们的赞普尺带珠丹已经从长安启程。
  归心似箭的尺带珠丹计划用三个月时间,回到逻些城。
  ……
  回纥,郁督军山,单于城。
  这是回纥第一座城池。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草原上建筑一座大城。不仅仅是郁督军山附近资源丰富,更是磨延啜思想的转变。
  由唐朝和粟特工匠建造的单于城在郁督军山脚下,巍峨矗立。
  城墙是褐色的砖石,呈方形的护城河环城而建。
  药罗葛家族居住的宫城有两个城门和瞭望塔加强警戒。
  五月下旬,单于城迎来燕国使者平冽。
  药罗葛·磨延啜也因为大唐内乱手舞足蹈,第一时间请平冽至王宫。
  白亭海之战“独以身还”,是磨延啜挥之不去的噩梦。
  李瑄扶持葛逻禄的施利叶护成立汗国,让磨延啜敢怒不敢言。
  回纥虽然臣服上贡,但大唐并无法像调动附属胡州、胡部一样,直接对回纥调兵遣将。
  因为胡州几乎属于大唐的一部分,他们向大唐缴税,勇士在大唐为官。
  回纥是否愿意帮助大唐平叛,全靠心情。
  所以,历史上的李亨,用出卖洛阳百姓的代价,“请”了回纥数千精骑。
  “使者劳顿,已备好烤肉、酒宴。”
  磨延啜得知燕国使者来后,用对待一国使者的方式迎接。
  身为大唐册封的“英武可汗”,本不该如此。
  “多谢大可汗款待!”
  平冽拱手应邀,心知有戏。
  他从燕云之地穿梭草原而来,想完成这次大功,成就他的机会。
  在宴会之中,能歌善舞的回纥美女尽情表演,美酒、好肉,酣畅淋漓。
  磨延啜与平冽同座,谈天说地,甚为礼遇。
  酒酣耳热的时候,磨延啜向平冽说道:“大燕皇帝的体内流着一半草原的血脉,汉人口中的胡人,竟能问鼎中原,真英雄也!”
  他非常羡慕安禄山能如此呼风唤雨,以往听说安禄山不好的传闻,现高看安禄山一眼。
  磨延啜隔岸观火,想看安禄山在中原能发展到何种地步。
  同时,磨延啜发现大唐内部十分虚弱,短时间内被安禄山在洛阳称帝。
  当前大唐的边军几乎被李瑄和安禄山瓜分。
  唐庭腹背受敌,一定无法阻挡。
  磨延啜也预见到李瑄和安禄山两虎相争的局面。
  “大可汗也是英雄,继位十年,就尽拥匈奴故地。我看突厥最强大的时候,也不比现在的回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