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512节

大唐天将军 第512节

  他摘下自己的帽子,抚摸着自己满头白发。
  “都到现在了,我还在争取什么呀!”
  李林甫稍微一用力,白发被揪下一缕。
  他扶着车窗,痛哭流涕。
  他只掉眼泪,却不吭声。
  一天时间,绵延十几里的队伍回到长安城。
  而长安城中,发出阵阵地欢呼声。
  长安有天子坐镇,才有威严的气息。
  否则哪怕再繁华,也总让长安上到王公,下到百姓,觉得不对劲。
  回到长安后,按例修整三日,再进行朝会。
  “父亲,孩儿准备搬迁到道政坊的天水王府。”
  李瑄将这件事情告诉李适之。
  “这也是为父准备向七郎说的。七郎的爵位是天水王,身份是在相。居住在宋国公府成何体统,在华清宫就算了,但回长安城,一定要去天水王府,这样显得有威严。”
  李适之向李瑄回答道。
  “不如父亲和兄长一起和我住在天水王府?”李瑄向李适之提出建议。
  “哪有兄长住在弟弟家里的?你的几个兄长已经受你的恩惠,得入高位。你让他们去他们都不会去的。为父在宋国公府习惯了。就几步远的距离,为父去天水王府也极为方便。”
  李适之摆了摆手。
  兄弟去弟弟家住,那样太不妥了。
  除非李瑄和李霅平级。
  实际上地位相差十万八千里。
  “孩儿会经常回来看望父亲。”
  李瑄点了点头,不再勉强。对他来说,这也不是什么问题。
  “众所周知,七郎准备启动新法。终身大事,如何呢?”
  李适之很操心这一点。
  他让夫人暗示霜儿与李瑄同房,毕竟霜儿是李瑄的婢女,将来也无法嫁人。
  生个孩子也挺好。
  在大唐,哪怕是妾室所出也会平等对待。
  不会对仕途有影响。
  但李瑄并没有要霜儿,让李适之觉得李瑄有难言之隐,毕竟霜儿也长得如花似玉。
  他听罗兴说,李瑄在湟水的时候,圣人赏赐李瑄一个绝世美人,比裴灵溪还漂亮,但李瑄也没有让其同房。
  李适之很急。
  “孩儿已经决定中意裴仆射的孙女裴灵溪,父亲准备厚礼,去宜寿提亲吧!如果同意,尽早定下良辰吉日。”
  李瑄想了想,向李适之说道。
  处理朝政虽然很累,但接下来会更忙碌。
  他必须趁现在将裴灵溪娶到门。
  “为父就等这句话呢!”
  李适之一瞬间喜笑颜开,七郎终于下定决心结婚,代表七郎没毛病。
  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树
  在大唐,婚礼按照《六礼》制定,繁文缛节特别多。
  但这也是李瑄必须遵从的。
  婚礼上以事奉宗庙先祖,对下传承后世,延续香火。
  然平民百姓和贵族官员的婚礼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官吏的婚礼规定较为细致,所有官员婚礼规格按其品级划分为“三品以上婚”、“四品五品中婚”、“六品以下婚”三个等级,上婚、中婚、下婚的区别之处在于着装、聘礼的使用以及亲迎队伍的不同。
  李瑄需进行最高规格的上婚,想朴素一点都不行。
  很快,整个宋国公府,都知道李瑄准备向宜寿令说媒。
  李瑄的兄长等人一片欢喜,家中比过年还要喜庆。
  李瑄是家中毫无疑问的顶梁柱,他能安定下来,是李适之和李霅的共同心愿。
  李玉莹见过裴灵溪,是一个灵动而温柔的女子,一定能和阿兄好。
  她有一个关系非常好的朋友,叫姜月瑶。
  自从华清宫回长安后,姜月瑶却不见她了,这让她很郁闷。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决定以后,李适之在长安请最好的媒人,到宜寿县说媒。进行婚礼的第一步纳彩。
  只有女方同意以后,才能确定接下来的婚礼流程。
  如果女方拒绝,男方就不得再胡搅蛮缠。
  大唐从事媒人职业的主要是老人、老青衣、孤抠等,还有任小官职的司录、录事参军或一些高官的家眷。
  当然也有非常顶级的媒人,如虢国夫人杨玉瑶。
  王孙们成亲,一般都由虢国夫人牵线搭桥,从而获得万计的利益。
  李适之所请的媒人为陈九娘,以“言辩机巧”而得名,在她的口下,能将男方说得天花乱坠,让人浮想为人中龙凤。
  包括李林甫的儿女、李琅的婚礼,都由陈九娘完成。
  当陈九娘得知是为小相公说媒后,兴高采烈地同意。
  她当然知道李瑄权倾朝野,什么变法之事,她才不关心呢!
  哪怕不给钱,她也要奔跑这次姻缘,因为这能讨好李瑄,完成此上婚,也会成她的里程碑。
  在陈九娘看来,李家向裴家说媒,天水王择郡王妃,没有哪个女子会拒绝。
  林九娘出发前往的宜寿后,李瑄搬迁到道政坊的天水王府。
  歇山式的主体建筑,周围的建筑也是琼楼玉宇,古香古色。
  天水王府是道政坊最大的府邸,和宋国公府的九进院落不同,光仪门就有数重。
  共分为主院、前院、后院、后花园,总的来说比宋国公府大最少五倍。
  其中主院有正堂、内厅、画廊、阁楼,等数十间主客房屋。
  前院为奴仆、亲卫的住所,其他还有马厩、各类库房、普通的传舍、练武场等。
  后院为婢女的住所,以及一些粮库、其他仓库。
  住院与后院之间,是后花园。
  整个花园占据天水王府的将近一半,非常庞大。
  其内有一亩大小的池塘。
  池塘东面有一个亭子,亭子旁还有一株有些年份的老梨树,周围有诸多石凳石桌,较为宽敞,适合聚会。
  池塘的西面有一片竹林。
  池塘南面是一座二层小楼,一处秀丽的假山。
  池塘北面是一堆花树。
  而且后花园还有错落有致的花圃,种植有牡丹、芍药、紫薇、兰花、菊花等数十种花卉。
  池塘中还有荷花、水仙。
  这些衬托得后花园雅致清幽。
  十分巧的是,在李瑄住进天水王府的第二天。
  王难得派人护送长离和李瑄在湟水的奴婢、歌姬来到长安。
  李隆基赏赐李瑄的众多金银珠宝、漆器、玉器也被带来。
  那些钱和绢,被李瑄赏赐给战死的亲卫家属。
  李瑄派人将他们接入天水王府。
  依旧是让沈籍成为天水王府的管事,管理府库、金钱,以及府中的用度。
  原本王府人手不足,这些人充实王府,正好可以维持王府。
  而罗兴、薛错、车光倩、浑瑊等亲卫,他们已经不在军职,相当于李瑄的私部。
  当然,这也是皇帝认同的。
  毕竟李瑄的敌人太多,天下豪强谁都想捅李瑄一刀,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车光倩和浑瑊年纪还小,属于懵懂的年纪,不着急上阵立功。
  李瑄也正好教育他们,端正他们的思想。
  虽然已身居高位,时常上朝。
  但他总会抽时间,和亲卫们一起练习武艺。
  特别是休朝的时候,李瑄的武艺不会荒废。
  相反,李瑄觉得他随着年龄增长,力气变得越来越大。
  这段时间,李瑄分不清自己,不过他期待自己能回到战场上,金戈铁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