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214节

大唐天将军 第214节

  “这里一匹布收一百文,一路上再打点打点,确实也不赚多少!你不给会如何?”
  李瑄暗自愤怒。
  收保护费的人,必然有权有势,这胃口也太大了。
  好好的丝路大城,很可能因此流矢许多商人。
  毕竟精打细算的商人也不少。
  一旦商城突破一个量,留下好名声,会让更多来往的商人驻足。
  在大唐盛世,丝路繁华,姑臧城有得天独厚的商业条件,即便每年依然能收到巨量的税收,但在李瑄看来,姑臧城的潜力远远不止这些。
  即便是为了将来,也要好好整治一番。
  “我们若是不给,就无法进入集市,出城还会遭人劫掠殴打。”商贩气愤地说道。
  这是商贩都知道的事情,哪怕是胡人也不例外。
  就算报官,等官兵来了,那些打他们的泼皮无赖,早跑没影了。
  所以商贩们只能多提一些价格,让其他胡商也承担代价。
  “过份啊!”
  李瑄摇了摇头,他说着将这名小贩的两包钱从车上取出来还给他。
  “我可不敢收。”
  商贩推脱道,集市内泼皮无赖多着呢,他要敢收下,出城后免不了受皮肉之苦,钱财也难以保住。
  “收下吧,我保你没事!”
  李瑄强行将钱塞到他手中。商贩想着这是自己辛苦钱,心一横将其收下。
  问完话,李瑄让亲卫推着车子上的钱离开。
  同时,李瑄吩咐罗兴安排几个亲卫,看着这名商贩出城。
  如果有人拦截这名商贩,把拦截的人全部逮住。
  李瑄需要借助此次机会,澄清商路重镇,让有些购买丝绸的胡商觉得不去长安,也十分划算,这样才能使武威郡真正繁华。
  “拜见李帅!”
  李瑄刚回到府衙,杨绾来拜见。
  现在杨绾为主事判官,李瑄不在的时候,他承担留守的职责,大小事务都由他负责。他也深感责任众大。
  “公权何事!”
  李瑄向杨绾说道。
  公权,是杨绾的表字。
  “姑臧路县令在城外农田巡视时被追杀,还是及时跳到河里游到对岸,才逃过一命!”杨绾将这件事告诉李瑄。
  “刺客抓到没有?”
  李瑄眉头一皱,缓缓地说道。
  还好没事!
  他还没开始准备动手,就出现这样荒唐的事情。
  要尽快烧起一把火,让河西知道他真正到来。
  姑臧令是路嗣恭,他以前叫路剑客,由于去年政绩考核的时候,路嗣恭政绩天下第一,李隆基想到汉代名臣鲁恭。
  鲁恭有三异,蝗虫不入境,德化感动禽兽,竖子有仁心。
  所以李隆基亲自赐名为“嗣恭”。
  即便姑臧县问题很多,但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商业发达,路嗣恭又将农业处理井井有条,使其能在一县政绩上为首。
  李瑄不久前接见过路嗣恭,并问他许多民生问题。
  他真心希望能治理好西平郡和武威郡,让李隆基看到他治理地方的能力,以此成为拜相契机。
  路嗣恭向李瑄汇报一些豪强为非作歹的事情,阻碍武威的发展,李瑄让他不要顾忌去处理。
  不论涉及到谁,只要有罪,一律抓获。
  李瑄是他坚强的后盾。
  “刺客见刺杀不成,被围堵起来,所以拔剑自杀了。这个一个死士!”
  杨绾回答道。
  “如果他是姑臧城的人,必然会有人认识他。将他的尸体带到姑臧城,让人指认,谁指认出刺客的身份,来府衙汇报,赏赐十贯。”
  李瑄向杨绾吩咐道。
  他判武威郡事,等于说路嗣恭也是他的下属,敢光天化日行刺杀之事,这是打李瑄脸啊!
  如果是外地游侠,不好指认。
  但刺杀一个父母官,失败后毫不犹豫地自杀,像是达官贵人养的奴仆,最忠心耿耿的奴仆,为主人的秘密可以立即去死。
  这样的奴仆要是在姑臧城,肯定有人见过。
  “遵命!”
  杨绾领命离去。
  由李瑄的亲卫,带着刺客的尸体游街,谁指认出刺客的身份,只需要秘密去府衙告知,赏钱十贯。如果敢胡乱禀告,以重罪论处。
  城中百姓得知这件事情后,纷纷前来,万一认识呢!
  这刺客一副农夫的打扮,以此接近路嗣恭。
  但周围乡里的农夫,都没有见过这名刺客。
  无数百姓围在这名刺客尸体周边指指点点。
  “路县令是好官,这人活该去死啊!”
  “怎么会有人刺杀路县令这样为民做主的父母官?”
  “李将军刚来不久就发生这样的事情,李将军一定很生气,所以才让甲士拖着尸体寻找认识他的人。”
  “可惜我不认识,不然既能帮路县令报仇,又能得到重赏。”
  “此人这么眼熟,好像在城中出现过?”
  “我也觉得见过他几面,他一定是姑臧城的人!”
  有百姓觉得十分可惜,明明见过刺客,却不知刺客的来历。
  倒是有几名百姓暗暗点头,他们像是认出刺客身份一样,向府衙方向跑去,生怕跑得慢,赏钱被夺走一样。
  得知这么快就有消息后,李瑄让亲卫将刺客尸体装起来。
  三名指认者被带到府衙,李瑄要看看他们说得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皆赏十贯。
  第142章 整饬凉州城,河西第一城
  这三名检举的百姓,被叫到不同的房间。
  “你知道刺客的身份为何?如果说出他具体身份,就赏赐钱十贯。”
  李瑄亲自询问其中一名百姓。
  “启禀大将军,小人见他自称是大族马氏的奴仆,非常喜欢去大河酒肆饮酒。”
  这名百姓将这条重要线索告诉李瑄。
  大河酒肆是姑臧城中最知名的酒肆之一,据说以前大诗人王维为河西节度判官的时候,经常来此酒肆饮酒,至今酒肆中还挂着王维留在店中的佳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除了这名百姓之外,李瑄又询问其他两名百姓,他们都说是大族马氏的奴仆。
  有一名百姓也是在大河酒肆见过,另一名见过刺客在打架的时候,放过狠话。
  得知确切结果后,李瑄赏赐这三名百姓每人十贯!
  随即,李瑄召路嗣恭来府衙。
  “姑臧令路嗣恭拜见都督。”
  路嗣恭今年三十五岁上下,看起来平平无奇。
  实际上他是一位理财高手,即便姑臧问题很多,也依然能凭借姑臧城的地理优势,创造除京畿外,最高的税收。
  “闻路县令遇险,坐立难安。得知路县令无事后,又如释重负。光天化日之下,竟会在姑臧城外出现这样的事情。连县令都敢刺杀,那些贫民百姓,无依无靠的胡商,又要遭受到何种欺压!”
  李瑄让路嗣恭不必多礼。
  能在关键时刻逃脱一命,实所幸运。
  路嗣恭以前名为“剑客”,但实际上他的剑术一般。
  剑客只是一种精神而已,他始终秉持。
  “多谢都督关心,都是一些宵小之辈。”
  见李瑄如此关心他,路嗣恭深受感动。
  别看他被圣人亲自赐名,但他终究是一个小县令。
  他父亲路太一曾至太原令,使他得以门荫入仕。
  但他父亲的品秩不上不下,门荫入仕一直在县内为官。
  圣人起名,也许只是一时兴起。过后就忘了。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李瑄知道天宝年间,路嗣恭即便升迁,也是从县令之中升迁,将来转到离长安近的地方为县令,不被重用。
  等李亨继位后,路嗣恭才开始崛起。
  “刺杀路县令的刺客,为城中大族马氏的奴仆。这马氏这么嚣张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