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210节
当今李瑄能力无双,是李隆基最信任、宠爱的人。
李瑄身兼使职,皆为重职,在节度使中独一份。
这样的权势,已经超过任何一个节度使。
好在这一次圣人没有为李瑄晋升爵位。
“左相认为如何?”
李隆基又故向韦坚问。
“臣无异议,李将军节制河西军,则可以全心全意对付吐蕃。”
韦坚当然要同意,这是昨日商议的军机。
李林甫老奸巨猾,他现在压力越来越大,想要李瑄出手为他缓解压力。
“臣等附议!”
群臣也拜道。
“免去夫蒙将军在河西节度、支度、营田等使,任夫蒙将军为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安西四镇节度使……使李将军兼任如上使职,其余勋爵,散官,职事官,暂不变化。”
宰相皇帝都同意,这事就算敲定了。
由宦官林招隐持节前往任命。
同时,带着赏赐。
李隆基又赏赐李瑄二百金,金器三十件,玉器二十件。
同时,李隆基下令李瑄,四月入长安问事。
四月以后,天气转热,发生大战的概率变小,李瑄可以走开。
同一时间,李隆基令王忠嗣兼任河东节度使。
不同的是,王忠嗣还兼任河东采访使。
李林甫警惕,这是入相之势,心中谋划如何去对付王忠嗣。
自去年起,安禄山同兼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
这次圣人特使没有运送大量的物品,一个月后就到达湟水城。
李瑄亲自接待林招隐,得知李隆基对他的任命。
等林招隐休息几天,他就会跟随林招隐一起去河西。
夫蒙灵察不同于李瑄,他要先回长安一趟,再到安西。
河西军,李瑄终于节制,他可以放开手脚,再无兵力的顾虑。
李瑄一直可惜李隆基没让他兼河西、陇右采访使,使他无法整治地方。
这一次,李隆基让李瑄判武威郡。
武威郡就是河西节度使所在地。
判,即为高位兼低职。
李瑄已经有西平郡都督的职位,不可能再兼任一个都督。
也就是说,李瑄现在能插手政务的两郡为陇右治所西平郡,和河西治所武威郡。
河陇押蕃使,顾名思义,掌管、安抚河西、陇右一带的胡人。
必要情况下,可以调集胡人部落的兵马,参加对吐蕃的战争。
对李瑄来说,这个职位可有可无,许多胡人勇士自愿参军。
贸然征胡人部落,会加强地方矛盾,这样募兵制就没意思了。
最后是河西长行转运使这个职位。
这是大唐官办运输机构。又作长行坊、长运坊。以牛车为主要运输工具。设置于西州、敦煌、武威、张掖等河西走廊上。
可以说,负责西域地区到河西走廊,再到长安的运输。
这个职位对李瑄很重要。
李瑄捋了捋,他现在身兼陇右节度使、河西节度使、陇右支度使、河西支度使、陇右营田使、河西营田使、陇右群牧使、河西长行转运使、河陇讨击使、河陇押蕃使、赤水军大使,一共十一个使职。
第140章 凉州城,哥舒翰
三天后,李瑄随林招隐入河西。
他带上岑参、杨绾、李广琛前去。
李瑄决定在武威姑臧城,再召一套幕府班底,用以管理河西。
用陇右的判官去判河西,有些不合适,也可能会出现军务混乱。
李瑄的计划是湟水城节度使府衙,处理陇右的军务、支度、营田。
湟水城的都督府,处理西平郡的政务、军务。
姑臧城的节度使府衙,处理河西的军务、支度、营田。
姑臧城的河西长行转运使据点,除了长行转运事务,有单独的僚属。
枹罕城的陇右群牧使府衙,由群牧副使张文俨坐镇。
其他的押蕃使府衙,也有单独的僚属。设在湟水城中!
河陇讨击使,此作为行军时称号,不设僚属。
赤水军大使的身份,只是让李瑄绝对掌控赤水军,赤水军的操训,都由副使李朱师进行,李瑄不过问,只会考察。
只要不兼军使,没有出兵的权力。
作为天下第一军,赤水军一般都是节度使兼任。
李瑄与林招隐一起,北上过金城,西入进武威。
武威在改州为郡前,为凉州。“武威”的名字,是汉武帝为纪念霍去病开辟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彰显其武功无名。
武威郡的治所姑臧,直到现在,也有人将姑臧城称之为凉州城。
行至神乌一带,夫蒙灵察亲自来迎接。
主要是来迎接特使林招隐,以免落人口实。
一行人回到姑臧城,在林招隐的主持下,在府衙正堂的六纛前,夫蒙灵察将双旌双节交给李瑄,使李瑄真正成为陇西节度、支度、营田大使,兼赤水军大使。
河西节度使的责任是断隔羌胡,以前是防止吐蕃与突厥联合。
现在则是提防着回纥起异心的同时,对吐蕃也要防备。
河西节度使分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墨离、豆卢、新泉等八军,张掖、交城、白亭三守捉。管兵七万三千人,马一万九千四百匹。
实际上经过征战和雄厚的底蕴,河西的制马、俘获马、私马已经到达四万匹。
由于姑臧城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所以为河西、陇右最繁华的城池。
整个武威除了军籍人员,光登记的大唐百姓都有两万两千余户。
另外还有许多胡人,胡商落境,不在统计之内。
河陇其他郡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哪怕是拥有大面积绿洲平原,适宜耕种的张掖。
按理说李瑄的治所在繁华的姑臧城中更为合适。
但李瑄在未把九曲、青海拿下前,不会离开湟水城。
石堡城立在国境前,他必须去前线坐镇。
在来到姑臧城的第二天,李瑄会见夫蒙灵察。
“曾经我以为我会兼任陇右,没想到是李将军兼任河西。”
夫蒙灵察面对李瑄,感叹一声,他颇为豪爽,直言不讳。
“夫蒙将军擒吐火罗可汗,平定突骑施,斩杀莫贺达干。您的威名我仰慕已久!”
李瑄笑一声。任何一个人都会如此想,有前面那么多例子,当一镇节度和当两镇节度,威望上不可同日而语。
“和李将军生擒突厥可汗比起来,抓十个吐火罗可汗也比不上。”
夫蒙灵察苦笑一声,可汗与可汗之间,亦有差距。
有的小部落的酋长,也会自称可汗。
没有一个可汗,能比得上威名二百年的突厥可汗。
再说擒吐火罗可汗也并非他一人之力而为,当时他配合莫贺达干,才擒住吐火罗可汗。
只是后来莫贺达干太桀骜了,先是叛乱接受盖嘉运的安抚,然后天宝元年再次叛乱,直到去年盖嘉运讨伐,并将其斩杀。
夫蒙灵察知道李瑄在任上的功绩远超过他,其神勇的传说,传遍整个河西。
别看他是河西节度使,但百姓定有人不知晓他,但道起李将军,必是妇孺皆知。
所以夫蒙灵察对李瑄接替他是服从的。
更何况安西四镇节度使也不差,他还兼任安西副都护。
现在安西部护府大都护为李林甫遥领,以副都护为首。
夫蒙灵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再建功勋。
“不知夫蒙将军对吐蕃有何见解?”
李瑄对此一笔带过,然后向夫蒙灵察问道。
他知道夫蒙灵察到安西后,会进攻小勃律。
历史已经改变,就看夫蒙灵察什么时候有这种计划。
“吐蕃看似强大,但需要防备剑南、南诏、天竺,还有西域。李将军又在三战之中,剿灭其八万余可用之兵,大伤其元气。集河西、陇右精兵,以李将军的能力,必能建立不世功勋!”
夫蒙灵察羨慕李瑄的年轻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