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22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22节

  所以朱雄英听说高原挑选转世灵童的时候,往往会选出好几个。
  各派系都想让自家挑选出来的灵童成为活佛,因此闹出了不少大乱子。
  作为大明的天子,仁慈的皇帝陛下,不忍见大明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命工匠用黄金打造了一个堪称奢华的宝瓶,上面雕刻着佛陀、菩萨,镶满了名贵宝石。
  然后请大明百余位僧道领袖进行开光。
  一切准备完成之后,他命人将宝瓶送到了高原上。
  以后你们挑选出来灵童,将名字写在纸上扔进宝瓶里进行抽签。
  抽中谁,谁就当活佛。
  这是天子对你们的关爱,你们不会不同意的,对吧?
  第599章 尾声(七)
  朱雄英派往高原送宝瓶的使者出发不久,一年一度的新年就到了。
  由于全国都在搞专项行动,加上大分封等等事宜。
  大明从朝堂到民间都很忙碌,不适合搞大庆祝。
  所以今年的新年并未大肆庆祝,除了例行的祭天祭祖和元日大典之外,其它活动全部取消。
  百官对此也早就有了准备,甚至还觉得皇帝体谅人。
  各种庆祝活动看起来热闹,其实也意味着,有无数人不能陪家人过年。
  现在不必要的活动取消,大家也都轻松了许多。
  时间就这样平平常常的进入了明昭八年。
  新年假期刚结束,朝廷就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各个机构,都在围绕朝廷的几大战略计划忙碌。
  其中以兵部和吏部最忙。
  兵部要为接下来平定高原筹备军需物资,吏部则忙碌着挑选合适的官吏。
  大都督府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得为后续治理高原出力。
  具体来说就是,要召回部分退役军人,将其派往高原维稳。
  -----------------
  罗不弃生于洪武元年,是大明建国后出生的第一代人。
  十八岁从军,二十岁参与了征辽东战役,后又随蓝玉征讨捕鱼儿海。
  硬是靠着斩首,给自己挣了个骑尉的功勋。
  这已经是普通士兵能获得的最高勋位了。
  因为作战勇猛又有功劳,上面有意培养他当军官。
  因此在军中他学了文化知识,接受了系统的军队教育,没多久也顺利被提拔为百户。
  后来大明军改,他所在的指挥所,被划拨给了燕王领导的北方军团。
  这可把他高兴坏了,打北元挣军功,一举两得啊。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在一次跟随朱高燧深入漠北作战时,他们与北元军正面相撞。
  经过一番厮杀,他们大获全胜。
  但罗不弃的左臂被铁骨朵砸了一下。
  幸好有护肩抵消了一部分力道,胳膊才没有被砸掉。
  经过手术治疗,他的手臂是保住了,但也无法再发力,只能无奈退出现役。
  依照军功,退役后被安排在基层担任游檄。
  但他把自己的职务,让给了战死的战友遗孤。
  当地衙门感念他的忠义,就让他在预备役当了个军官。
  但级别、权力和俸禄,都远不如游檄一职。
  他家里的人虽然没有责备他,但每每提起,都一副遗憾的样子。
  对此罗不弃非常不满,认为这是对他战友情的亵渎,为此没少和家里人发脾气。
  最终闹的一家人关系都比较僵硬。
  他自己在家呆的也不舒心,十天倒是有九天呆在预备役衙门。
  这天他带着预备役士兵训练结束,刚返回衙门,就见大家围在一起讨论什么。
  走过去一问才知道,大都督府下令召回部分老兵。
  一名文职人员说道:“优先召回没有家眷、又有一定文化基础的……”
  罗不弃围过来,好奇的道:“这好好的,朝廷为啥突然召回老兵?莫非是哪里要打仗?”
  一名相熟的官吏笑道:“咋可能,我大明所向披靡,哪还有什么敌人值得召回老兵。”
  “上面说了,这批召回的老兵是去边疆担任基层官吏的。”
  另一名官吏说道:“是啊,要不说优先召回没有家眷拖累的,这是要在那边安家了。”
  罗不弃又问道:“去哪里说了吗?”
  相熟的官吏说道:“没说,只说去边疆,可能随机分配吧。”
  罗不弃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心不在焉的与大家聊了几句,就借故离开。
  之后他直接找到预备役百户方兴昌,开门见山的道:
  “方百户,听说大都督府在召老兵去镇守边疆?”
  正在调阅档案的方兴昌点点头,说道:
  “是啊,边疆缺人,据说这次上面准备召回五万老兵去边疆。”
  “这不,我正翻档案呢,看看咱们县都有哪些人适合。”
  “然后挨个通知他们,看是否愿意去。”
  这事儿肯定不能强制,否则那些老兵心怀怨言,到地方了说不定反而会坏事。
  罗不弃点点头,说道:“把我的名字也报上去吧。”
  方兴昌笑道:“老罗你可真会开玩笑……”
  话说到一半,他就察觉到罗不弃的脸色不对,笑容渐渐消失,眉头紧皱道:
  “老罗,这事儿可不是开玩笑的。”
  罗不弃正色道:“我也是军队里出来的,知道轻重。”
  方兴昌连连摇头:“不行,你身上有伤,又上有老下有小,不符合规定。”
  罗不弃争辩道:“我这条胳膊打仗不行,可又不影响做事。”
  “我爹娘也不用担心,有兄弟姐妹在呢。”
  “我婆娘愿意跟我一起去就去,不愿意去就和离。”
  “孩子年龄也不小了,不想跟我去受苦,就在家种地。”
  方兴昌自然不会同意:“这么一来你不就妻离子散了吗。”
  “我要是将你名字报上去了,还不得被人戳一辈子脊梁骨啊。”
  “你什么都别想了,老老实实地在这里呆着吧。”
  “至于你工作的事情,我会再往上面打申请,早晚能给你谋个一官半职的。”
  “到时候你给家里也能有个交代。”
  罗不弃自然不愿意,缠着非要报名。
  方兴昌被他烦的不行,最后说道:
  “回家和你爹娘、婆娘都商量下,他们要是同意我就给你报上去。”
  “回去吧,我给你放一个星期的假。”
  罗不弃没办法,只能闷闷不乐的回了家。
  本来他以为,自己回家肯定能快刀斩乱麻把事情搞定。
  然而真到了家中,看着爹娘,又看着老婆孩子,怎么都张不开嘴。
  接下来几天他心事重重,一天连话也说不了两句。
  本来他以为家里人会关心他,问他怎么了。
  哪知道竟没有一个人理他,这让他更加憋闷。
  觉得自己在这个家就是透明人,谁都不理解他。
  直到第六天,他发现自己婆娘竟然在打包行李。
  他惊讶不已,连忙问道:“你收拾行李做什么?”
  他婆娘白了他一眼,说道:“随你去边疆。”
  “啊?”罗不弃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等等,等等,你刚才说什么?什么去边疆?”
  他婆娘一边收拾,一边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