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道果 第609节
且不说广乘道人这边不愿让三位三品归军,就说谈无为的安危,就需要让两位大士留下了。他们要是走了,对方不讲武德地群殴谈无为怎么办?
三品再如何生存能力强,一对三,也基本是没多大胜利的可能,暴毙几率倒是挺大的。
“我等留在此处,广乘道长又何尝不是如此?”文殊淡淡道。
三位三品,也许要三位三品防,但凡少一人,佛国这边就动手了。
所以,这是一次互相囚禁、拖延的境况。
‘但是,佛国除了我等三品之外,还有一众四品,还有已经向州府进攻的僧兵,而姜离的部属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抵达雍州。’
文殊心中思量着,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优势在我。”
可惜,还不等文殊就此优势发表多余的意见,就见谈无为突然轻咦一声。
这位的目光转向依旧悬浮的飞岛,死死定住了一直在岛上旁观的公孙青玥,仿佛是发现了什么。
在她的目光之下,公孙青玥的身上逐渐气机浮现,隐约间,身影似乎要有所变化,隐隐变得模糊。
“可惜,还是被发现了。”
公孙青玥也是低头看向自己的身体,然后轻笑一声,道:“到底是距离久了,难以进行传输了。”
伴随着这莫名的话语,“公孙青玥”身形一变,从婀娜有致的女子变成了一个叫人熟悉的男子,越发模糊的身影露出了个笑容,不是姜离又是何人?
看这情形,“公孙青玥”一直都是由姜离的一道元炁所化。因为姜离的本人远离的此地,这道元炁也逐渐难以维持,在谈无为的预知之下露出了端倪。
“那么问题来了,真正的公孙青玥,孤的师姐现在身在何处?”姜离带着莫名笑容,看向谈无为,“无为先生,你能够看到她的行踪吗?”
越来越多的未来进入了谈无为的视野,让她面色凝重。
未来没被揭晓之前,预知未来的人也无法看透真相,谈无为被她所看到的未来限制了。
因为她的预知未来本身也是有范围的,并且在预知范围之内所见到的未来,只能代表这些事情会发生,而不能代表这些事情是值得相信的。
比如一个谎言,如果预知未来没能看到谎言揭露的结果,只看到谎言被揭露之前,那么就有可能被这谎言所蒙骗。
“朝廷的兵马,已经到了······”谈无为缓缓说道。
按理来说,就算是全员修行者,容纳了至少九品的道果,朝廷的兵马也没那么快到达。至少至少,也需要个把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够进入雍州。
但是,在这修行之世上,本就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然也。”姜离回应着谈无为的说法。
话音落下,他的身影就彻底散做了一团元炁,徐徐飘散,飞岛也已经交由雨师元君来维持悬浮。
这一次,他是真的离去了,留下了沉凝的气氛,以及对方有些阴沉的脸色。
······
······
同一时间,在雍州首府大兴城之外,公孙青玥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一处高坡上。
她举目西望,以望气术看到了远方气血升腾,化作红光,和佛气交映。
佛国的僧兵已是快要兵临州府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甚至在更早的时间,在雍州大旱又逢兵灾之后,墨门前来赈灾之时,谈无为就已经开始为今日做准备了。彼时墨门负责赈灾的统领,就是谈无为,她在雍州可谓是布局已久了。
是以,佛国僧众一路前来,所过之处不说是百姓箪食壶浆喜迎佛师,却也是相当于畅通无阻,城池乡镇皆以最快的速度被收纳。甚至有些地方早在僧众来之前,就已经信仰佛法了。
这使得佛国僧兵以最快速度临近州府,且州府完全无力抵抗。
哪怕是有地祇,拥有神域,也无力抵抗佛国僧众,实力差距太大了。
大周朝廷之所以对雍州控制薄弱,不只是因为历史原因,也是因为雍州的地域就算是有了地祇,也难以给地祇带来太大的助力。
地祇的实力强度是建立在所治之民的人心归附、香火,以及最关键的地域环境上的。
地脉稳固而强大、环境优越、人口繁多的地区,其地祇自然也就强。反之,像雍州这种四处可见黄土、地带荒凉、百姓生活艰难的地方,自然就没法给地祇带来什么裨益。
基本盘不行,地祇实力就不足,当然没法对所辖之地有什么掌控力了。
要是没有什么意外的话,雍州的首府也没法抵抗太久,顶多一天的时间就要被佛国拿下。
前提是,没有意外。
公孙青玥望着越来越接近的红光与佛气,右手轻抬,一个鼓鼓胀胀的破布口袋就出现在手上,向上一抛。
只见那口袋自动解开,在半空中倒悬着,数不尽的流光从中飞出。
这些流光落到地上,就变成一个个披坚执锐的甲士,虽是有些身形摇晃,但依旧可见其身上的煞气,皆是精锐之兵。
他们都是天璇从神都带来的兵马。
所有人都以为天璇是自己先行赶到,却不知晓她将兵马也一同带在身边,一起抵达雍州。
就用这后天人种袋。
当他人看到天璇独自来到昆虚仙宫之前,和姜离等人汇合之时,就下意识地以为天璇刚到,却不知在此之前,天璇就已经和姜离、公孙青玥见过面了。
她将装着兵马的人种袋交给了公孙青玥,并且让姜离分化出一个化身,伪装成公孙青玥一路随行。
公孙青玥的实力无法参与四品乃至三品的大战,让她用无字天书指挥兵马,才是她此行前来雍州的主要目的。
“两刻钟的时间,恢复状态。”
公孙青玥立于高坡之上,祭起宝莲灯,以清光来加速将士们的状态恢复,并下令道:“两刻钟后,随本宫迎战佛国。”
第144章 姜氏逐阳,恸日之伤
昆虚山的一座雪峰上。
赤袍青年遥观双方对峙,面色阴沉地放下赤色的巨弓,转身就要离去。
“大公子请留步。”
正当他要飞身而起时,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声呼叫,青年闻声转头,见到一只龙须大虎载着道人踏风而来,落到雪地上。
“申侯!”青年皱起眉头,轻斥道。
“请留步”三个字从申侯口中叫出,可是具有别样的威慑力。尽管不是“道友请留步”,却也足以叫知情者心中忌惮了。
“习惯了习惯了,”申侯打了个哈哈,讪笑道,“大公子恕罪,恕罪哈。”
他从龙须虎上下来,满是笑容地走近。
青年见状,虽然心中依旧有些恼意,但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且申侯可是四品,不是寻常的下属,是以他理智地打消了多余的负面情绪,道:“下不为例。”
“多谢大公子。”
申侯笑着拱了拱手,捋着长须,问道:“大公子可是要去追杀那叛逆?”
“叫他叛逆,也没法掩盖我等的落魄,现在我们才是丧家之犬,他才是受到认同的姜氏之主。”
大公子淡淡说着,倒是没其他姜氏主家之人那种优越感,而是能够直视现实。然后,他的声音低沉下来,“不错,我要解决这个大敌。”
“足以射杀金乌的碎日玄冰箭早已不存,家族炼制的素箭难敌姜离的一身玄功,但射日弓所击出的伤势可没那么容易恢复。”
“那一箭,破了姜离的功体,坏其神农之相,损其炎帝之血,哪怕他祛除玄冰之气,也绝难快速恢复伤势。”
对于射日弓造成的伤势,大公子似是了如指掌,哪怕未加入战场,也还是异常笃定姜离所受之伤。
对此,申侯适时地露出了疑惑之色。
大公子见状,也不隐瞒,直言道:“家族迁居海外乃是深思熟虑之举。在东海之上有一岛国,其国主世代执掌一道器,名曰‘八咫镜’,镜中所含的道果之源头,在那岛国上被尊为太阳神。我便是以射日弓射杀了那岛国之主,夺其基业,才成就四品的。射日弓对太阳一系的克制,自然是一清二楚。”
尽管申侯此前言语有所不当,但大公子依旧将关乎自身道果的信息道出,表现出相当充足的信任。
此举自然是让申侯神色动态,又是行礼道:“谢大公子信任。”
“我等皆是一脉,本就该互相信任,如今主家遭分家叛逆,更是需要戮力一心。”大公子伸手虚扶,示意申侯无需多礼,同时慨然之色。
至于这信任到底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又有几分是出于申侯的道果影响,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申侯很是配合地动容,恳切道:“大公子如此信任贫道,贫道也就直说了。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那离逆已经受创,又遭仙后和太白真君追杀,大公子又何必以身犯险,这不值得啊。”
“就算是仙后和太白真君追杀,又岂能保证姜离必死?”大公子却是不认同道,“而且,姜离身上的神农鼎和赭鞭绝不能落到其他人手中。”
姜氏正统的象征是必须要拿回来的,否则日后这姜氏主家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更何况,赭鞭和神农鼎中可是承载着炎帝的道果,也关乎大公子未来的晋升。
“不能啊,大公子!”
姜氏忠臣申侯闻言,急忙高呼,“三公子已逝,二公子的实力也难以担当大任,我族的未来全系于大公子一人之身,切莫冲动啊。”
然而大公子听到申侯之言,心中却是凭空多出了一股郁气。
他虽然说要去追杀姜离,实际上也是抱着见机行事的想法,若事不可为,那自然是立即撤回,以做他日之计较。但在听到申侯这么一番话之后,大公子心中就想起了那死去的三弟姜逐云。
姜氏前家主姜韬有三子,长子、次子在当年随同主家一同前往海外,三子姜逐云则是因为境界未深,被委以任务拜入了鼎湖派。结果姜逐云就死在了姜离手里,成了姜离的踏脚石。
此时申侯的话语就挑起了大公子心中的新仇旧恨,令他的心中杀机丛生。
“无需多言,我必要亲手杀了姜离。”
大公子声音冷沉地道:“姜氏主家需要的不是一个坐享其成的大公子,而是一个能够带领族人东山再起的家主。坐不垂堂的千金之子就只能一辈子坐在堂中。”
没有什么忠心是凭空而来的,现在的姜氏主家之所以还是家主一系做主,名分的因素固然有,但主要还是是因为这一系依旧保有足够强大的实力。
否则的话,主家的其他人早就接过权力了。
何况作为一个四品,姜逐阳本人也是一路拼杀过来的,申侯说到“千金之子”,是小觑他姜逐阳了。
一番话不只没能劝告,反倒是起了反作用。姜逐阳心意已定,倏然间化作一道赤光,破空而去。
“大公子?大公子!大公子——”
申侯连连呼唤,伸出尔康手,似要拉住姜逐阳,却无奈姜逐阳去意已定,除非是动手,否则还真不好拦住他。
最终,申侯就只能摇头叹息,看着姜氏主家的大公子往西边去了。
“菩萨,你也看到了,贫道是真的拦不住大公子。”
他看向远方对峙的战场,轻声道。
“逐阳有此心,是姜氏的幸事,就由他去吧。”
文殊虽是远在彼方,但对于此处的情况却是一清二楚,听到申侯的回复,他遥遥传来声音,道:“你也去吧,那些暗子可以动了。这场对峙,不会持续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