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加上家里也没有闲人,就算每个人去帮一把,林明德还是辛苦得很。
“老庞叔,我们家还养了二十头猪,不然让庞大哥先帮忙伺候下那些猪吧?”
林家的产业比老庞父子俩想的还要多久,真没想到不仅养了这么多牛羊,还养了那么多猪。
“行,这些活他都会的,反正年轻小伙子,有什么活尽管交代他做就成。”
“诶,对的,我什么都能干。”
这倒也是个老实的,家里真要多了两个劳动力,能让他们都轻松不少。
林笑儿本来还想说去帮忙烧炭的,但是想了想,烧炭毕竟是有秘方,老庞父子俩只是他们雇佣的,并不是买来的,一下子接触到这种他们赚钱东西的活,暂时还是防着些。
林笑儿没有在山脚这边待太久时间,她还惦记着进了烤炉的蔬菜呢,也不知道烘干得如何。
带上林玉山,姐弟俩就回了他们住的院子那边。
“冷不冷?”
“不冷,在山上跑着,可暖和了。”
“那没有出汗吧?出汗了就赶紧回去换身衣服,小心着凉了。”
“知道的,姐,我不是小孩子啦。”
哪里不是小孩子,在前世这个年纪不就是小学没毕业嘛,这不是小孩子还能是大人不成。
不过林笑儿也懒得和他争辩这种幼稚的问题,拍了拍林玉山脑袋,让林玉山进厨房拿自己爱吃的。
刚刚还说着不是小孩子的人,这会儿看到厨房这么多好吃的,眼睛都亮了,这也想吃那也想吃,简直不知道先吃哪个的好。
“呐,拿个盘子,想吃什么都装一些,看你,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林母看着自己这个小孩子的模样,自打进学堂后,已经很少能见到这副样子了,一时母爱大发。
林笑儿掀开烤炉,看着里面的蔬菜干,觉得应该差不多被烘干水分,变成脆脆的蔬菜干。
用火钳把装着蔬菜干的烤盘拿出来,之前还摆得满满的蔬菜,现在被烘干之后,就只剩下一点点。
先尝了个蘑菇干,是当年在商场买的蘑菇干的味道了,竟然还挺成功。
“尝尝。”林笑儿挨个儿递给大家尝尝味道。
“咯嘣脆的,还挺好吃。”
“这香菇竟然还能做成零嘴,也是没想到。”
“那么大一朵香菇,烤完只剩下这么点,真是精贵得很。”
可不是,就连林笑儿都觉得贵,难怪前世她去商场里买香菇干,那么点点就好几十块钱,这成本确实也不低啊。
“没事没事,也就过年烤些来吃吃,好吃就完了,反正都是自家种的,相当于没花钱。”
林笑儿给正在和面的林芳儿喂了一个香菇干,觉得这饼干的面应该也差不多了。
“芳儿姐,切片就好了,正好空了一个烤盘出来,垫一张油纸再摆上去。”
这一盘烤的是曲奇,添加了些果脯和坚果碎在里头,林笑儿预测味道肯定不差。
林家准备过年吃的零嘴就准备了两三个下午,全部准备好之后,家里已经摆满了零嘴。
简直就是小孩子的天堂,家里那么多好吃的,也是他们林家这么多年头一次。
糖水摊子和快餐摊子的生意到年二十五的时候,是过年前摆摊的最后一天。
最后一天去糖水摊子上吃东西的客户,每人还得了一小包曲奇饼干,也不多,里面就四五片,用油纸包着,避免防潮。
家里烧炭的炉子也关了火,林玉溪带着家里的几个堂哥分头往城里送了最后一批木炭,也准备歇息。
忙了一年,可算是能好好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大家忙完最后一单生意,都迫不及待往家里赶。
等家里的生意都歇了,一家人才轻松的坐在一起。
“明天我们再一起进城,看看这边过年大家都买些什么,我们也买些回来。”
“还有新衣服新首饰,我们都得置办起来,忙了大半年了,该好好奖赏自己一番。”
林笑儿对家人说的这些,可再满意不过了,挣了这么久时间的银子,也该是去花银子了。
只挣钱不花钱,那挣钱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们也和悦来酒楼合作了大半年了,不然明天午饭我们一家人也去下馆子,尝尝人家大酒楼的菜有什么出彩的。万一以后我们也有机会开个大酒楼,也提前学习了。”
这是林笑儿预谋已久的,真没想到,她到这里这么长时间,竟然没上酒楼吃过饭!
好歹她现在也是隐形富婆一个了呀,虽然没仔细数过她到底有多少家当,但是肯定不会少就是。
“我看也成,我们逛逛街,累了就去酒楼吃个饭,吃饱饭了继续逛,城里现在可热闹了呢。”
“大嫂,你同我们说说呗,往年这时候,城里都有什么热闹可以看。”
突然被点名的叶晴,清了清嗓子,娓娓道来。
这说得,大家对明天进城看热闹的心思更加旺盛起来,巴不得这时候就能去凑热闹。
现在家里还多了老庞父子俩,就算他们全家人都进城了,也不用担心家里的牲畜没人喂给饿着。
“好了好了,那今晚大家就早些歇息,不然明天可起不来进城去玩。”
闹得最厉害的还是两个孩子,他们可以说是没进过城,家里大人都忙得很,他们只能天天在家玩泥巴。
每次看到家里人进城去忙活,他们也想跟着去看看城里到底长什么样子,有哪些好玩的。
只不过都是早熟的孩子,懂事得很,也知道家里人进城不是去玩的,是去忙活的,因此也从来不嚷着一起进城。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林笑儿也经常被这两个贴心的孩子感动不已。
第129章 【全家进城下馆子】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吃了早饭才浩浩荡荡出发去城里。
一共坐了两架马车,还有些挤,小些的孩子只能由大人抱在膝盖上。
丰宁村也是归属于镇上的,只不过距离府城更近,所以村子这些人基本都直接去城里。
路上也碰上不少进城去买年货的人,都和林家一样,把家里最好的衣服穿在身上,头上也带上最漂亮的头花,一家一家结伴进城。
马车刚出到村口,就遇上了也要进城的里正一家。
里正家也是集体出动,不过除了赶车的里正大儿子,别的都坐在马车里。
他们家的马车车厢还是叫林父他们做的,跟林家的十分相似。
三辆马车一前一后往城里走去,至于别的村民,则要么是走路去,要么是坐村里人驾驶的牛车去,二文钱一个人,倒也不贵。
像林家这种有这么多匹马,有这么多辆马车的,在村子里,基本上找不出第二家。
林笑儿提议大家去银楼买些首饰,他们人多,买的多,兴许还能便宜些。
再说了,忙了这么久的时间,家里女人都没买过一样饰品。
而以前家里有的那些,基本都在逃荒的时候卖掉买粮食吃了。
每一房的银子都是按人头分配的,除了留足公中需要的,其他的银子都每月按人头分配好。
人多的,分到的银子也多,并且不管年纪大小,都这么分。
这也幸好林家人没有那偷奸耍滑不干活的,不然这么个分法也不公平。
林笑儿这提议,可说到大伯娘心里了,大伯娘是个爽快性子,“可不是,就应该去买些好看的,我们也打扮好些,看到府城那些人家打扮得这么漂亮,可真是有些心痒痒的。”
“也好,正好也给芳儿买些首饰做压箱底用。”二伯娘也附议。
两个挺着大肚子的堂嫂,也说可以去看看,给即将出生的孩子买块长命锁。
大家目的地一致,男人那边马车上,也有别的目的地,不过他们去哪里,林笑儿他们就不管了,反正已经约定好中午午时在悦来酒楼碰面。
林玉溪今天给家里的女人们做车夫,叫他往哪儿去就往哪儿驾车去。
他天天在城里同外人谈买卖做生意,自然也知道哪家银楼买的东西好,价钱实惠。
把林笑儿他们送到银楼后,就先去悦来酒楼定个包房,他们家那么多人,悦来酒楼生意又那么好,不提前预定担心到时候都吃不上饭。
十多个人进了银楼,一下来就上来了好几个伙计。
林笑儿一眨眼就发现这银楼的特殊之处,所有货柜竟然都已经用上了玻璃,是个有眼光的。
玻璃的货柜,让客人一眼看过去就看得清楚首饰的款式,也不用他们看一款拿出来一款。
“哇,这么多玻璃,你们几个小的,可别乱跑,把玻璃弄碎了可赔不起。”大伯母对着家里两个小孩嘱咐了几句。
林家三房的女人已经各自分开,一房一房呆在一起,各买各的。
林母带着叶晴和林笑儿站在柜台前,让她们挑选想要的东西。
“娘,你先选,你不选我们怎么好意思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