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老三是个好的。”史氏点头,计划成功以后这人也不是不可以在家里教导下一辈。只要听话,家里也不缺这一口饭,还能挣一个好名声。
  接下来就是侍奉史氏吃饭。贾代善搬到梨香院后平日里就不和史氏一起吃饭了。而史氏也不在意,老爷不和她一起吃,她更加自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作为家里的姑奶奶,冉冉是能陪史氏坐下一起吃饭的。不用和张氏王氏一样,要上菜布菜。看着张氏王氏小心服侍的样子,冉冉心里的唯一一个念头就是以后嫁人一定要找个上头没有婆婆的。
  史氏放下筷子,冉冉也跟着停箸,然后又是漱口,又是上茶。
  等到一切结束,贾母让人回去。
  张氏和王氏才能回自己的院子吃饭。
  啧啧,这贾母折腾儿媳妇的派头恐怕就是太后也比不上。太后还不会让皇后和妃子们日日来给她伺候吃饭呢。
  回到自己的院子,冉冉叹了一口气,这早膳吃的胃疼。
  而且还没有吃饱,原主的饭量自然是不多,但是她就不一样了,每天她都会有意识的多走走锻炼身子。这消耗地也就多了。
  第88章 红楼庶女翻身记 5
  只是她刚刚在史氏那边吃完早饭,一回来就又叫吃的,那不是说史氏没有给她吃饱饭吗。
  冉冉也不是愿意委屈自己的人,于是给亲哥发了一条信息过去。
  ‘锅锅,饿饿。’
  很快亲哥那边就有动静了。
  “主子,三爷那边的冬青姐姐来了。”
  “快请进来。”
  “奴婢给五姑娘请安。”
  “起来吧,可是哥哥有事?”
  “我们爷前些日子看古书,说是看到了一道点心的方子,于是就让厨房那边试试,结果还真的试出来了,我们爷尝着还不错。我们爷就让姑娘也尝尝,要是觉得好我们爷再孝敬太太和两位奶奶。”
  这话说得好,要是只往她这边送不给长辈们送,那有些话就要说起来了。但是要是拿给她的是让她试试口味,再给长辈们送,那就是大孝顺。
  在古代给父母试药,试菜,那都是孝顺的意思。
  “我知道了,哥哥在外院不知道太太的口味,我会仔细尝尝的。”
  冬青笑着将东西放下,然后离开了。
  吃了点心肚子总算是饱饱的了,然后冉冉就写了一些口味的反馈让送到亲哥那边去。当天下午,做好的新的点心就送到各房屋子里了。
  贾代善那边自然也是送了的。
  贾代善很给面子的尝了尝,香甜软糯,很适合他现在的胃口。
  “老三是个孝顺的,小五也是好孩子。傅氏……”傅氏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只可惜家道中落。他身边来来往往的女人不少,但是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只有原配嫡妻和贵妾傅氏。
  傅氏也是父母早逝,兄弟不争气,否则也不会给他一个老头子做妾室。
  是他对不起两个孩子,好在三儿子看着是继承了傅家外祖父的读书天赋,他和家里的先生讨论过了,老三明年的乡试没有什么问题。就是会试也不过就是看写的文章合不合主考官的胃口罢了。要是合,那名次就是前面几位,要是不合,那也不会名落孙山,左不过是低几名而已。
  他们荣国府这边也是要出一个读书人了。
  以后敬儿和攸儿相互扶持,官场上也有一席之地。
  大儿子被母亲宠坏了,文武都不行,就是典型的纨绔子弟。二儿子以前还觉得是读书的苗子,家族的希望,可惜这么些年了,也是看出来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倒是老三,原本只以为是个不能指望的,以后也不过是给他一份家业,让他能够小富即安的过下去。
  结果人家倒是给了一个大惊喜,短短两年竟然就将书读到这个程度。而且不是只会读书的料子,他给他的那些手下,如今已经被他牢牢地掌控在手里了。
  而且虽然在府外交际不多,但名声却是极好。而且虽然是庶子,交往的人中却都是各家的嫡系子孙。那些人还隐隐以他为首。这就很厉害了。
  哎,这要是嫡长子,那就算是让他就这么死了,他也瞑目了。
  大房
  张氏看着桌子上的点心,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奶奶,时间差不多了,该去给太太请安了。”晨昏定省,那不得早上下午都去一趟。早膳晚膳都要伺候婆婆。要是婆婆体恤,那就是意思意思,去请个安就让回来了。要是婆婆不体恤,那就要像她们一样,服侍婆婆一顿吃完。
  然后才回到自己院子吃饭。
  “走吧。”张氏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她是不愿意嫁到武勋人家的。人口多,事情多,为人处世和她们清贵人家完全不一样。可惜这不是她能够决定的。
  爷爷是太子太傅,教导太子多年。张家和太子那根本是捋不开。虽然爷爷不让底下的晚辈和太子那边的人有过多的接触,但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控制不住。太子年节赏赐,他们府能不接,能不谢恩吗。太子让张家的子侄做太子孩子的伴读,他们能拒绝吗。
  不能,躲不过,所以后来就是爷爷也不说那些话了。只是这几年太子和皇上偶有冲突,闹得大家都是心慌慌地。张家也会是如此。
  贾代善是皇上心腹,他要和张家结亲,不单单是张家的事情,更是太子的事情。太子很高兴,她成婚的时候太子妃赐下了两台嫁妆。这是荣耀,但更像是一种宣示。太子和贾家关系不一般的宣示。
  嫁进来之前,她就已经知道丈夫的德性。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一堆。没有什么本事,只会享受富贵。
  好在身为长子可以继承爵位。如今贾家是国公爵位,到丈夫这里就是侯爷,她的儿子也能是伯爵的爵位。以后总不会落魄到吃不起饭。
  但是人不能就这么一点追求。
  她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才,能够科举出仕。所以在儿子启蒙的时候她就求了公公,让儿子去张家附学。
  贾家的族学如何她不清楚,但是看看教出来的成果就知道很一般。从来没有听说有中哪怕是秀才的。
  即使因为这件事情被婆婆明里暗里讽刺为难了一年多,她也没有后悔过,咬牙忍了。
  可哪里想到贾家竟然真的出了一个读书人。
  虽然小叔子是在金陵考的,但是他的考卷张家也拿到了。爷爷看过之后也是夸的。
  她留意之后发现这位小叔子真的是不简单。
  如今二房的贾珠看着和小叔子的关系不错,但是她的瑚哥儿和他三叔就几乎没有什么接触了。
  日后要是小叔子真的成了人物,那他要是支持二房,那对他们大房也很不利的。娘家是好,但是娘家不姓贾。就算要干涉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还不一定传出什么名声呢。
  而且她这一辈有兄弟姐妹不少,大家也不一定是一条心的。家族能为她做到什么程度她自己也不知道。
  所以还是要在贾家有一些势力,有能为他们说话的人。
  公公就三个儿子,女儿倒是不少,但是除了嫡女,其他的庶女都被太太嫁到老远的地方去了。贾敏虽然和她关系不错,但有事人家自然是会站亲妈和亲哥那一边的。
  第89章 红楼庶女翻身记 6
  剩下的就是小叔子和小妹。
  以前不觉得这两位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但是没想到这几年小叔子异军突起。在她看来科举出仕才是最正经的路。小叔子有正经的出身,又有贾家的资源,未来可期啊。
  小叔子有前程,小妹看着也是个聪明的,三房日后未必不能比嫡系过的好。
  到了婆婆住的院子,张氏将一切想法压下。脸上端起笑容,开始习惯性的应付婆婆。
  冉冉这边晚上是不用去嫡母那边请安,是史氏的意思。冉冉觉得史氏也未必很喜欢看到她。不过就算是这样,每隔几天冉冉也是会去一次。怎么样也不能给人留下把柄。
  就这样日子过的还算平静,很快就到了年底,家里要开始过年了。作为管家媳妇,张氏自然是忙的脚不沾地。早上请安的时候冉冉看到张氏那脂粉都掩盖不了的憔悴,心里感叹一声,这有事何必呢。
  张氏虽然说是管家媳妇,但其实和以后的王熙凤差不多。府里的对牌都不在她身上。也就是个挂着钥匙的管家丫头而已。要是冉冉,那必然是直接称病躲了。
  而王氏,那是眼巴巴地看着大嫂子威风的管家。她在家里的时候也是管过家的。王家的姑娘,遵循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养方式。只认识账本上的几个字。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她们对账本都有一种极度的敏感。管家多是一把好手。
  可惜王夫人是嫡次子的妻子,有张氏在的情况下,她摸不到管家的权利。
  就算史氏很想将王氏推出去,但有贾代善在,张氏没有出问题的前提下,这是很难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