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青史为聘> 第42章

第42章

  “裴小姐。”他冷声道,“你当真没听过萧宛烟?”
  同龄人里,裴昭确实不认得多少姓萧的,就算认识,也都是“逢”字辈,譬如同榜及第的萧逢春,便直白道:“我们家和萧家又不熟,这位萧小姐很有名么?”
  崔珩眼底浮上笑意:“自然。裴小姐刚刚还提到了她。”
  裴昭彻底疑惑:“刚才我一直在说萧宛烟的事,提到她不是很正常……”接着,声音低了下去,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等一下,萧宛烟就是太后娘娘?”
  崔珩没有答她,只是抿着唇线,一副忍俊不禁的神情。
  “很好笑吗?”
  方才的话,不但大不敬,还有违人伦。
  崔珩摇头,但忍不住继续笑道:“只是没想到,裴小姐竟这样记挂本王的婚事。”
  “记挂殿下的婚事,不很正常。”裴昭深吸一口气,“事关王府将来,殿下从晋王府里随便拉一个人,估计都会记挂。况且,殿下年纪也不小了,再不成亲,恐怕没有适龄的闺秀愿意嫁给殿下,王府的未来,可是系于殿下的婚事……”
  “本王只比裴小姐年长三岁。若是认真算……”他却淡淡一笑,“是两年多一个月。”
  漆黑的眼眸漂亮得令人沉溺,裴昭移开视线,低声道:“殿下,我们先谈正事,暂不提这些——”
  “为何不提?”崔珩皱眉,“而且,裴小姐方才分明有别的话想说。”
  他隐隐期待的神色让裴昭心弦起伏。
  裴昭不清楚自己是不是有点心悦于他。只知道和他相处的时候,心跳会莫名加快许多。
  可在交易里谈情感,是会坏事的。
  于是裴昭只是道:“照这么说,殿下的生辰是在这个月。楼节度使来邕州,是不是为了给殿下庆生?”
  崔珩一怔,随即点头笑道:“过些日子三哥也要来,裴小姐不若好好准备准备,毕竟,你小时候总是叫他珺哥哥。”
  第38章
  秘辛
  裴昭小时候一直以为, 阿姐不喜欢和三殿下的亲事。毕竟,三人一同在京郊游玩时,他们两人看上去极是疏离, 就是手也没碰过。直到有一日泛舟碧落湖, 裴昭在湖面的倒影中,看见后面的少年少女悄悄勾了小指。等她回过头,两人又礼节性地拉开一段距离, 好像不认识似的。
  再后来,裴昀成为齐王妃, 没过半年便有了身孕。等裴昭到了吴州, 才知裴昀在齐王府死于血崩。
  此后, 崔珺离开京城, 做了人们口中闲散王爷。
  裴昭平静道:“我没有很想见齐王殿下。倒是你,真会戳人痛处。”
  崔珩垂下睫,不再言语。
  情报被烛火蚕食着,不过一会, 杂乱的桌案就空旷起来,唯余那张萧宛烟的画像。
  裴昭疑惑道:“殿下为何要找太后娘娘入宫时的画像?”
  他说:“事关皇家秘辛,裴小姐想听么?”
  裴昭点头。尚未理清阿娘、雪融春和萧太后的关系,能多了解一些,自是最好。
  崔珩从暗格里取过一只卷轴, 摊平在案上,那是一张在不久前才完成的女子画像。裴昭看了一会,发现画像上的题字和勾线, 全部按着仵作的规制。
  这么来说, 画中的女子已不在人世。
  “这是根据菲娘子的尸骨还原的样貌,虽然很粗糙, 但是……”崔珩将两幅画摆在她面前,指尖划过萧宛烟的额骨、颞骨、颧骨,最终停在下颌上,“两个人的骨相很相似。”
  菲娘子和萧太后相似?
  此事有些超出预料。
  注意到裴昭惊愕的神色,崔珩打趣道:“裴小姐怎么露出这种表情,不是你说想听的吗?”
  “现在,有点后悔。”裴昭抿着唇,视线在两幅画间游移,“芳娘子和菲娘子是同胞姐妹,殿下觉得……呃,当我没说。”
  崔珩轻笑道:“裴小姐的胆子怎么变小了许多。”
  “不是胆子小不小的问题。”裴昭皱眉道,“天底下人这么多,偶尔两人容貌相似也正常。这种大事,我还是不要随意置喙。”
  崔珩点头,似在赞同,但嘴上继续道:“不但容貌相似,芳娘子失踪的时间,和萧宛烟入宫的时间只差了半年,本王还听闻当时萧宛烟重病缠身,活不过十七岁。还有,本王先前疑惑,雪融春和它的解药,萧宛烟为何能源源不断地拿到……”他没有再说下去,默契地等着回复。
  如今能配制雪融春的,唯余芳、菲二娘子而已。若是没有这两幅画像,暂且还能认为芳娘子失踪后,一直在为萧太后办事,但如今,两幅画如同板上钉钉一般放在眼前。
  答案呼之欲出。
  裴昭深吸一口气:“这事有多少人知道?”
  “目前的话……”崔珩一字一顿道,“只有你我。”
  香炉中飘出袅袅银烟,在微风中,原本细直的烟变得曲折,犹如蜿蜒而上的蛇。裴昭感到若有若无的寒意,呼吸也乱了拍。
  难不成当年真正的“萧小姐”病故后,萧家的人不想放弃入宫为妃的机会,于是寻了个妙龄娘子办成萧小姐入宫侍寝?而好巧不巧,寻到的娘子便是毒师芳娘子?
  但裴昭最在意的是,当年阿娘来岭南拜访菲娘子时,是否察觉到两人容貌相似;若是阿娘察觉到萧宛烟身份恐怕有异,那么,满门抄斩是否会与萧太后有关?
  “裴小姐还好吗?”
  手背被他轻轻盖住,裴昭思绪回笼,问:“殿下有什么打算?”说着,默不作声地把手缩了回去。
  “忙完邕州这边的事,本王会回京查验。”崔珩收回手,垂眼理起腰带。
  “可是……太后娘娘是陛下的生母,若是查出了什么,波及的不只是兰陵萧家,还有整个大周。”裴昭严肃道,“太后娘娘也是你的母亲。若是身份有假,对殿下有害无利。”
  “嗯。若不是裴小姐提醒,本王还要忘了自己有个母亲。”
  裴昭并不意外他阴阳怪气的语调。毕竟萧太后给他下毒,他提起萧太后又时常是一副厌恶的表情,这对母子的关系差得离谱。
  但这样也好。
  倘若抄斩一事真的和萧太后相关,他们也不必刀剑相向。
  烛火在风中颤颤巍巍地熄了,殿内愈加昏暗,窗外亦是一片混沌,不过片刻,暴雨如注,潮湿的水气被风裹挟着,吹得殿内人两鬓发凉。这时,殿外的摇铃作响,药童跟着方觉夏走了进来,为崔珩换药。
  “裴小姐,留在这等我,本王一会还有话要说。”
  裴昭坐在原地,托着腮望向窗外的潺潺雨幕,看了一会,感觉有些无聊,又打量起一边的书格。书格中摆满书册,经史子集样样皆有,不少书脊上磨痕深重。
  此等离经叛道、不拘礼法之人,竟会读经书,看上去还翻了不少遍。裴昭的唇角微微扬起,但很快,笑容僵在了脸上。
  书格最顶上一层是一排话本。
  他和自己选书的口味怎么有些相似。
  两刻钟后,鼻尖浮起清冷的药香。崔珩穿着紫色官服走了出来,毫无血色的脸在明艳色彩的衬托下艳得有些诡异。
  裴昭问:“殿下看上去,是要同我一起审菰蒲?”
  崔珩反问:“裴小姐不希望本王去么?”
  “能一起自然最好。”裴昭点点头,“但雨这样大,殿下身体尚未康复……”
  “但裴小姐写的告示实在有意思。本王想看看你会怎样审他。”
  既然卫婴动私刑没有撬开菰蒲的嘴,裴昭便决定换成堂审,派人四处分发告示,想要从引来的百姓中找到一二线索。
  为了吸引百姓,这回没有用官府正式的公文,而是把告示写成了通俗易懂的短幅话本——还把崔珩描绘成仁爱济世的谦谦君子,将菰蒲写成见利忘义、背叛恩人的小人。
  张贴告示的小吏说,百姓们看了这样的告示,个个都义愤填膺。毕竟,人们最见不得好人没好报的事。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这样的暴雨天,或许没多少百姓有兴致围观。
  飞溅的雨花打在石阶上,如同银莲。斜风带雨,掠过伞下的人,青色的衣摆顿时湿了大半,滴下的水在马车的绒毯上氤氲开,成了一圈水渍。
  但崔珩的脚边竟是干的。
  七品和三品官服间的材质差得有些大。
  崔珩道:“织锦缎不吸水,棉布吸水,这些常识,裴小姐应当知道。”
  “不是常识。常人一辈子也接触不到织锦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