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孟秋梨看他捞得起劲,忍不住道:“我来帮你。”
  她一边抓着鱼虾往鱼篓里扔,一边频繁地往江大川的方向望去。
  眼睛一眨一眨的,充满了好奇。
  江大川叹口气:“问吧。”
  她再这样看下去,他都怕脸颊被盯出一个洞。
  孟秋梨继续眨眼睛:“这个……”指了指被扔在地上的紫色小花,“是什么原理啊?”
  要是弄明白了,下回她一个人也可以抓鱼虾了。
  “这个叫醉鱼草,它的汁液有毒,鱼吃了以后肚皮就会翻白,就像喝醉了酒一样。”
  说到这,江大川望了孟秋梨一眼。
  以往也不是没有人想到这个点子,但这条河里的鱼太少了,几乎不见踪迹,就算有了醉鱼草,也捕不到鱼。
  她倒是运气好,一来河边就能碰到这么多鱼虾,就好像……这些鱼虾是特地等着她似的,争先恐后地往岸上跳。
  而且……她还带着鱼篓,就像是有备而来的一样。
  鱼虾太多了,孟秋梨带来的鱼篓盛不下。
  她抿着唇,眼巴巴地望着江大川。
  江大川看着她乌梅一般的大眼睛,不动声色地移开视线。
  他把背上的柴卸下,用箩筐装了剩下的鱼虾。
  跟这些鱼虾的价值相比,这点柴便不算什么了。
  临走前,还盖了两片芭蕉叶在箩筐上,将鱼虾遮得严严实实。
  因为鱼篓和箩筐都留着缝,盛不了水,两人担心这些鱼虾死了,都加快了脚步往家的方向赶。
  路上碰到的社员不多,看到江大川背着箩筐,都以为他上山去砍柴了,而孟秋梨的鱼篓,也没人注意,去河边碰运气的人多得是,有收获的寥寥无几。
  谁也不知道,鱼篓里装了满满当当的鱼虾。
  这会还没放工,两人回到家,家里的其他人都没回来。
  孟秋梨掀开芭蕉叶,看到箩筐里的鱼虾还活蹦乱跳的,松了一口气,问江大川:“这么多鱼虾咋办?”
  “留一部分吃,剩下的放缸里养着。”江大川言简意赅地道。
  可持续发展吗,说不定还能生小鱼小虾呢。
  孟秋梨连连点头,说:“好。”
  江大川看她一眼,猜出她在想啥:“这个季节,鱼虾已经不生崽了。”
  “哦……”孟秋梨道,“那缸呢?”
  江大川正准备回话,就听见门“吱呀——”一声,赵小芬哼着小调回来了。
  她见到院子里放着的鱼虾,惊讶道:“这么多鱼虾哪来的?”
  她连忙把门关上,还不放心地插上了门闩,生怕被人看见。
  孟秋梨脆生生地道:“妈,这是我俩去河里抓的。”
  “河边?”
  赵小芬很诧异,整个一大队这么多人去河边挑水,临近的三大队和五大队也有不少人来挑水,河里要有鱼虾,早都被人捕完了。
  赵小芬撸起袖子:“这样放着不行,天气热,一会就死了。”她指挥江大川,“老三,去灶房把我腌酸菜那两个大缸搬出来。”
  江大川点点头,走进灶房,不一会,就拎了两个酱色的大缸出来。
  孟秋梨看着一人合抱的大缸,被他一手一个轻轻松松地抓起来了,小心地咽了咽口水。
  这力气大,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赵小芬继续指挥:“老三你去挑些水,老三媳妇,你跟我一块把这些鱼跟虾捞进缸里,记住啊,分开装,待会鱼把虾吃了。”又道,“留一部分出来,晚上我们烧来吃。”
  孟秋梨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一想到晚上就有新鲜的河鲜吃了,活干得十分起劲。
  第16章 好运道吃了能生儿子
  江向东带着儿子媳妇从田里回来,一推门,就发现院门锁上了。
  江向东跟江大海对视一眼,父子俩一脑门雾水。
  江向东只得抬高嗓门喊:“老婆子,老婆子,你在不在家。”
  院子里,赵小芬一拍脑袋:“坏了,我咋把他们给忘了。”
  她把门一开,江向东嘀咕道:“大白天的,咋把门锁了呢。”
  赵小芬斜他一眼,抬起下巴,朝两个大缸努了努嘴:“打开瞧瞧。”
  江向东拿起半掩着的水缸盖,低头一看,立马放了回去,惊讶道:“这,哪来的?”
  他看了看赵小芬,又看了看孟秋梨和江大川:“你们三上黑市去了?”
  这么多鱼虾,除了在黑市,哪还有别的地方能换到。
  赵小芬双手抱胸,很得意:“这是老三和老三媳妇去河里抓的。”
  江大洋耷拉着脸站在一旁,听到鱼虾都是从河里抓上来的,才惊讶的说:“妈,你说的是哪条河,不会是咱们经常去挑水的那条吧。”
  赵小芬白他一眼:“不然呢,咱们大队附近还有哪条河?”
  江大海“嘿”了一声,摸摸后脑勺:“我天天去那挑水,别说鱼虾了,蝌蚪都见不到一条。”
  “那是你运气不好。”赵小芬说完江大海,又赞许地看了孟秋梨一眼。
  这三儿媳妇,运道还怪好的嘞。
  这么多人去河边挑水,就她能捞到这么多条鱼虾,不是运道好是啥?
  至于为啥不说是江大川运道好,呵呵,他也不是头一回去河边挑水了,以往咋没见到他抓到鱼虾。
  这运道好的是谁,一目了然。
  赵小芬:“老三媳妇,你是咱家的大功臣,晚上我亲自掌勺,把鱼和河虾做了,你多吃点。”
  “哎,谢谢妈。”孟秋梨清脆地应了一声。
  她算看明白了,这个家里地位最高的不是江向东,而是赵小芬。
  她一说话,其他人屁都不敢放一个。
  要想吃好喝好,必须抱好婆婆的大腿~
  于美娟眼珠子骨碌碌转,说:“妈,我来帮你。”
  赵小芬瞅她一眼,说:“差点忘了,老大,老二,你们一人给十五个工分给老三和老三媳妇。”
  江大海和江大洋皆老实地应了,他妈说啥就是啥。
  过往的经历表明,跟他妈对着干,准没有好处。
  兄弟俩望着水缸里的鱼虾,舔舔下唇,都期待着今晚这一餐,哪还管什么工分不工分的。
  蔡来娣却是不乐意了。
  她不敢当着赵小芬的面,直接跟她顶嘴,只敢小小声地嘀咕一句:“凭什么……”
  赵小芬费了好大的劲才听清,斜眼道:“凭什么,凭这些鱼跟虾都是老三跟老三媳妇抓来的。”又道,“你要是能抓这么多鱼虾,我也能让老三跟老三媳妇一人给你十五个工分。”
  呸,糊涂蛋。
  他们是占了老三和老三媳妇的便宜了都不知道。
  老大房里有铁蛋和钢蛋,老二房里有招娣盼娣,大人不会跟他们抢,鱼虾肯定不会少进他们肚子,真是只有赚的没有亏的。
  再说了,这么多鱼虾,要是拿去黑市卖,至少能换好几块钱,只要他们十五个工分,天大的划算。
  蔡来娣自觉没本事像江大川和孟秋梨一样从河边捞来这么多鱼虾,她抿抿嘴,不说话了,不过看面上的表情,还是一副很不服气的模样。
  赵小芬摇摇头:“算了,我跟傻子计较啥呢。”
  还是赶紧把这些鱼跟虾料理了才是真的。
  蔡来娣愣愣的,看向于美娟,说:“妈说谁是傻子呢?”
  于美娟:“……谁问谁就是。”
  蔡来娣半天才反应过来,尖叫:“妈咋骂人呢。”
  江大川和孟秋梨从河里捞来的鱼个头都不大,大部分只有两指粗,只有少部分能达到三指粗的宽度。
  这样的鱼,清蒸是不好吃的,也没几块肉。
  赵小芬别出心裁地做了酸菜鱼,十来条小鱼下入大锅,煎至两面金黄,再倒入清水,盖上锅盖,不一会就煨出了奶白色的鱼汤,捡一颗酸菜细细码成丝下入锅里,不一会,灶房就传出一股令人口齿生津的香气。
  钢蛋和铁蛋扒在窗口,眼也不眨地盯着灶房里那口大锅。
  招娣和盼娣在稍远一点的地方,不时地抽动鼻子,想多吸一点香气。
  别说小孩们馋了,大人们也饿得不行。
  江大海肚子咕咕叫,跟打鼓似的,忍不住嘀咕:“咋还没做好。”
  话音刚落,门开了,赵小芬一手端着一个大盆,放在了堂屋的桌上。
  “哦!”钢蛋和铁蛋欢呼一声,一蹦三尺高。
  大家按位次坐下,都眼巴巴地盯着桌上的两盆菜。
  铁蛋的眼睛瞬间亮的像两颗黑宝石,直勾勾地瞪着酸菜鱼和韭菜炒河虾,口水在嘴里直打转。
  奶白色的鱼汤浓稠得像是上好的牛乳,鱼身两面金黄,泛着油光,黄色的酸菜和绿色的葱花以及红色的小米椒点缀其间,令人食指大动。
  河虾经过热油的席卷变成了好看的红色,半指长的韭菜翠绿可口,汤汁油亮诱人。
  谁也不敢先动筷子,就等赵小芬一声令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