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齐穿八零,去父留子带球跑 第241节
“淼淼和你说起过徐安?”穆景云问。
“不用说!我们心里都清楚得很。徐安的出现,就是为了辅助我们办厂,没别的用处。”
“二嫂心里只有二哥。只要你不辜负她,她会和你相伴一生。”
“二哥你仔细想想,如果二嫂有想法,还会等到现在吗?”
穆景云记得清清楚楚:徐安曾几次出手相助,又展现了大城市小开的气质。听说文工团里好些女孩,都迷上徐安。
但余淼淼没有。
她始终保持冷静,和徐安仅限于工作关系。并无半分越轨。
甚至,连私下来往都没有!
“等二嫂安顿下来,会给我打电话的。她呀,可不放心我和肚里的孩子了。到时候,我转告二哥。”
“好,好好!”
穆景云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整个人都振奋了。
媳妇性子冷,不像苏糖爱表达。但她既然和苏糖说过这些,就肯定是一心一意和他过日子的。
她爱他。
只是她不曾正式和他表达过。
他呢?好像也没有和她表达过。等她回来,他就告诉她:她是他最爱的女人!唯一的女人!他这辈子只要她!
穆凤珍和穆凤芬相视而笑。
她俩愁了一天,好话说了一箩筐,穆景云都听不进去。
现在好了,苏糖几句话就像定心丸!
“厂长,不好了!陆家厂里也出口红了,颜色和我们家的差不多!但他卖得比咱们便宜!”
宋叔急急忙忙地闯进来,看到大家在吃饭,愣了下,后退:“在吃饭呐?你们先吃,吃完再说。”
“宋叔,进来一起吃,边吃连说。”穆凤芬招呼。
“宋叔,陆家比我们便宜多少钱?”苏糖平静地问。
宋叔犹豫,怕惊着怀孕的苏糖!
直到穆景州说:“没事的,说。”
“一只口红的批发价便宜两毛钱,也不管批发商拿去卖多少。咱们家的批发商,都跑他那去了。”宋叔愁眉苦脸,“两毛啊!他们太狠了。”
第262章 苏糖出奇招
所有人都愁,包括苏糖。
陆家的手段不算高明,甚至是极差的那种。但陆家总搞事不让人消停,仿佛虱子盯着头一样难受。
“不统一市场卖价,合适吗?”穆凤芬小声问完,又自我解释,“我不懂生意。但如果同样的产品,我这里买的一块,那里买的八毛,我肯定得卖一块的去退钱。”
“哈哈哈……”
穆景云仰脖大笑。
把姐弟三人都吓了一跳:老二犯病了?
“陆建民这是自寻死路!”穆景云笑完了,俊脸陡现狠厉,“他完了!”
“可是现在很多厂家都不限制客户怎么卖……”宋叔忐忑地问,“以前给供销社供货的,也开始走这个路子了。市场竞争太大,不随波逐流难以维持。”
“我们坚持到底!”苏糖缓缓开口。
软糯的声音坚定有力,瞬间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三弟妹?”
“媳妇?”
除了生产,平时生意上的困难,大多是余淼淼出主意。现在余淼淼去了沪城,大家像失了主心骨似的不安。
苏糖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让大家惊喜。
“媳妇,你的意思是?”穆景州问。
“市场有序,才能长治久安。他们那样做是目光短浅。”苏糖冷哼,“市场乱了价,再能让树立品牌形象。”
“是这样吗?”穆凤芬不懂,和大姐面面相视。
穆景云颔首:“三弟妹说的不错!我们家的目标是做大做强,只会在产品上下功夫,不搀合他们。”
“还有一个可能。”苏糖沉吟,“口红不是陆家的主打产品,所以他敢乱来。”
“冲我们的呗!”穆凤珍恼怒的摔筷子,“陆家那个厂,不是送给明珠的吗?明珠怎么能这样?”
“大姐,明珠早就不是以前的明珠了。”穆凤芬轻叹,“咱们家,白对她好了!”
“呸,白眼狼!”穆凤珍气得不轻,“以前我们对她多好,有队上给她搞了个记分员的工作,最是轻巧。回家什么都不让她干,咱娘跟供小姐似的供着她。比对亲生闺女还好!她现在,就这么回报我们?”
穆景州淡淡:“大姐,别激动。你的病要控制情绪。”
“对对!”
穆凤珍赶紧深呼吸,平复情绪的同时偷瞄苏糖。
她今天发火,对病情的影响大不大?
“偶尔没关系,别天天生气就行。”苏糖懂,温柔浅笑。
穆凤珍这才释然,继续骂:“差点儿就破了我的功,那死丫头真是没良心……”
“如何陆家真搞垮了我的厂,我就去杀了她!”穆景云阴狠的语气,把大家都吓坏了。
“二哥,你别冲动!”
“老二,不行!”
“……”
穆家姐弟三人慌成一团,宋叔迷惑地眨眼睛。
不就是开个玩笑吗?咋都紧张得跟真的似的?
“垮不了。”苏糖慢吞吞地说,“不止不会垮,我们还能作成全国有名的日化厂!经销商遍布全国各地!”
所有人都觉得,苏糖的目标太不切合实际了。
像他们这种没钱没资源的小厂子,能维持着不被市场的洪流吞没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全国有名?
苏糖在给他们画大饼!
宋叔有些失望:光画大饼没用啊,得先应对了眼前的危机!
客户大批地往陆家跑,厂里没有生意怎么维持?
连眼下都维持不了,怎么想以后?
“宋叔莫慌,陆家这么做很有可能是故意吓我们,想让我们乱了手脚,被他牵着鼻子走。”苏糖说着,又啃了一块排骨,“啊,真香!”
明明在讨论厂子的生死契亡,她还插播排骨的滋味!
宋叔眉头紧拧,愁得不行。
穆景州宠溺一笑:“慢点儿吃,这些排骨都是你的。”
“总有一天,我们都能使劲儿吃排骨!”苏糖振臂挥手,意气风发。
“三弟妹,你说说具体的。”穆景云道。
“我们穆家的产品自上市来,全省统一卖价。这个原则不能变。但我们可以给客户返点:每个季度结算一算,按总进货量的金额,分他们百分之一的利。”苏糖说。
“一百块钱,分一块?有的批发商已经在我们这里拿了七八百的货了!”穆凤芬不太苟同,“进口袋的钱,哪还有掏出去的理?”
“让出几块钱的利润,卖更多的货,我们得到的会更多。等到年底,再按进货量评奖。至于奖什么,我懒得想,你们兄弟俩自己去琢磨。”
苏糖这一番言论,打开了新的格局!
每季度返点,再加上年终奖励,还怕客户不稳定吗?
尤其是前面已经在穆家进了不少货,绝对要为了返利继续保持联系啊!
粘性提高,陆家的小手段就不能把穆家的客户全部挖走。
至于要走的,那就走吧!
反正现在的产能也跟不上市场,就当是“去其糟粕,留下精华”。
“好好好!三弟妹这个主意极好!”穆景云抚掌称赞。
“是很好,就这么办。”穆景州也同意。
穆凤珍听得稀里糊涂,但既然两个兄弟都说好,那就肯定是好。
“三弟妹的奇招和二嫂齐平,你俩是在哪儿学来的?”穆凤芬好奇地问。
苏糖心虚地眨眨眼:“天生的。”
“啧,天生就会做生意!厉害了!”宋叔啧啧称奇,“有这样的脑子,何惧陆家?”
“宋叔,快坐下吃饭,一会儿菜凉了。”
“好。”
宋叔不再客气,坐下来一起吃。但排骨,他是一块没夹。
排骨多贵啊,一个月也吃不上一回。这里有孕妇,更得谦让着。
“宋叔,吃排骨。”穆景州主动给宋叔夹菜,“您跑市场辛苦了。您人脉资源广,以后陆家那边还要盯着。”
“放心,我懂的。”
宋叔低头啃了口肉,想到自己去沪城的闺女。
宋晓华也爱吃排骨。
但出发去沪城前,他硬是没舍得给闺女烧顿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