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37节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37节

  这方面,出资的五方保持着一贯的战斗速度,早一天资金到位,也早一天等待吴桐吴总上演奇迹。对于吴桐的能耐,他们都是切实的见证人,以及红利的衍射方,那是再相信不过,吴桐的项目,如今已经都被他们列为,优先支持选项。
  两边主管项目的大佬许可,吴桐也即刻开展开材料的验证试验项目,所有资金,先从研究所账上的活动资金调拨。虽然她账面上那点儿自由资金,搞大动作可能不够,供给两大项目更是杯水车薪,但是作为初期的材料启动,支援资金,还是可以的。
  研究所内,上上下下,都是吴桐用惯的人手,团队都是久经磨合,对自己的定位日益清晰。随着吴桐一声指令下达,整个研究所开始进入了忙中依然有条不紊的运作中。
  推导出详细模型和制备工艺的材料,就相当于按图索骥的复制操作,精准的每一个步骤,只掌握在最核心的几人手中,也只有吴桐这个研发人,最知之甚详。其他研究员,都是分步骤只负责自己那一个环节,极大程度,避免了核心资料外泄的可能。
  说是两周,其实是吴桐给自己的最大期限,两个并行操作,初步验证试验,在第一周的时候就完成了。剩下吴桐又花了三四天的时间,做了重复制备工作,前前后后,吴桐赶在十天内,完成了所有材料制备验证。
  新型弹体材料,如吴桐期待的,极其耐高温,能够在三千渡的高温中,保持几乎无烧灼,三千五百度,还能保持着极其稳定的机械性能。
  其余材料也都符合吴桐的预测,保持着吴桐一贯的稳定中出新。材料既定,整体制备计划,就可以跟着展开,资金直接拨下,启动正式打造,她也随之,准备好前往航二院做发动机研发工作。
  朱定军本以为,两周是吴桐给出一种材料最低底线,材料研发可没那么顺利,别人卡个三五年也不是没有。只是,吴桐在仅仅十天,就完成了数种材料的研发制备,工艺完善,并对接了工厂安排投产制备。
  这样的速度,着实让第一次见识到吴桐效率的朱定军惊愕非常,但是,同时也欢喜的洋溢而出。做研究的,谁不想和这样高效率出成果的顶级大牛合作,吴桐用实打实的成果证明,她是真真正正的材料方向大牛,谁也无可否认。
  “吴总,我这就启动整体制备,还望你亲自过来坐镇项目,办公室住宿我都安排好了,实验室,团队也都协调妥当,只待你亲自过来指点!”
  朱定军殷切的邀请着,这样超高难度的项目挑战,她很迫切的,想要吴桐来坐镇,她就是整个项目的主心骨。
  她很庆幸自己,未曾小看吴桐能力。她从吴桐那里回来,就立即着手做好迎接项目正式展开的准备,把手上的事以及人员、环境协调,都安排妥当。否则,这会儿就能直接麻爪。
  “好,朱总,我这两天就安排时间过去!”吴桐笑着应下,没有立即出发,是因为吴桐得把手头的事情规整处理下。
  因为她这边一直处于重点项目接项目,虽然因为保密原则,校方了解不是太清楚,但是上面隐约交代给校长的意思,还是十分明确的。所以,吴桐的重点,还是放在科研任务上,教学任务并未安排普通课程。
  这样的情况下,吴桐出入还是比较方便,和潘院告知一声就可以乐。
  学校对吴桐目前重心放在科研上,都是一个支持态度,毕竟,吴桐一个重大成果又一个重大成果,一个奖项有一个奖项为学校挣来莫大荣光。
  有了这样的大实惠,劳动吴桐去完成普通教学任务,才是他们得陇望蜀。正因为上面和师长都是明理之人,吴桐觉得在京大呆着的氛围很好,也就更愿意,做出成果,让京大与她共享荣光。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一心换一心,这样才能长久。吴桐也和师长提过,她现在不负责普通教学任务,年薪可以让学校收回。
  这一点儿,潘文华很明确的和吴桐解说分明,只要吴桐在京大,那些无形的影响力,以及吴桐所创造的科研成果,都不是那点儿年薪能够换来的,学校只怕吴桐不接受,让吴桐和学校断了牵连,而不会觉得,吴桐拿了年薪没干事情。
  研究所这边,上面给吴桐安排的也有年薪,虽然不能明面公布吴桐的贡献,但是上面可没打算亏待吴桐,这样加起来,吴桐的年收入可以说是十分丰厚,她出行衣食住行现在都有国家安排,除了孝敬家人,基本没有多余的花费,钱在账户上,如今对她来说,还真的就是数字而已。
  教学任务上,吴桐没有可挂牵的地方,唯一需要处理的,就是马上到来的研究生面试,如今已经是三月底即将四月初的时间,复试已经开始,结果基本明晰,虽然还没对外公布,但是比较看好的人选,双向都有意向,就可以开始面试起来。
  吴桐虽然任务在身,但是好在,两边都有强有力的总工主导任务,她只负责研发的情况下,不用一直守在两个项目组,这样的情况下,有合适的人选,带两个学生还是可以的。
  日常教学任务,她不在的情况下,吴桐准备托付给徐师兄和李老师,或者远程教学。研究生不需要她一眼不错的盯着,这样的状态下,彼此都自由。如果学生资质还不错的情况下,她的数学物理办公室就有补充人员,日后也能做团队备选。能不能进团队,就要看她未来学生的表现。
  一年前,她自己都还是学生,一年后的现在,她要坐在面试台,去面试她的学生,吴桐觉得,这关系的对调,还挺新奇的。
  第343章
  竞争
  京大数院安排好面试教室内,潘文华和周文平看到吴桐眼中划过的新奇神色,不由得尽皆含笑,作为曾经的过来人,他们当年也是这样的心情。这时间变换,可真快,转眼间,他们俩最年轻的,都已经快要头生华发。
  在场其他人,想必也是和他们一样的心情。
  “吴教授”
  “吴桐!”
  在吴桐进入面试教室的时候,一众今天要招录研究生的数学系教授们,和吴桐亲切的打着招呼。
  “田老好,程教授您好,李老师好”吴桐一一谦逊的打着招呼,最后在潘文华和周文平的招呼下,做到了他们中间,也几乎可以说是最中心的位置。
  今天主要任务,是给吴桐选学生招录,至于其他人,部分心情是来看稀罕凑热闹,顺便也给自己找两个好学生回去。
  吴桐就选择俩到三个。因为吴桐的影响力,那么多优秀学生涌入京大,他们当然也要趁机多留些好苗子入京大,好好培养,未来都是京大的底蕴。
  他们半点儿不觉得,他们选择的是吴桐挑剩下的,往年他们选学生的资质,比起这一群追逐吴桐赫赫盛名而来的拔尖学子,可能还犹有不足。
  他们是借助吴桐的影响力,选择好学生,哪来的抱怨!这叫资源多项利用,他们也是给慕名而来的优秀学子一个加入京大的机会吗!毕竟,加入京大,可就是和吴桐一个学校,未来说不定就能上到吴桐的课,这不也是曲线救国,变相得到吴桐的指点不是吗!
  “是不是感觉还挺奇特的?”潘文华侧首笑眯眯的询问,
  “您老慧眼如炬!”吴桐笑赞,见识了那么多,她倒不至于忐忑担心,但是这种即将为人师表的感觉,是让她感到很玄奇。她觉得,她要做一个,向她遇到的那些慈爱师长一样,做个尽职尽责的师长。
  “哈哈”可不是他们慧眼如炬,而是他们都是从这个年龄走过来,吴桐所经历的,都是他们经历过的,很能感同身受。
  “没事,凭着你的心中判断来选择即可,你所选择的,必定
  是最符合你的学生!“坐在吴桐右手边的周文平,也不由眉眼含笑的和吴桐分享着经验。
  到了吴桐这个境界,是很能够随心所欲的,能让他们见识到吴桐略显青涩的表情,还是因为,吴桐一直虚怀若谷,从未有年轻天才的桀骜不驯,目无余子的高傲。
  这样的孩子,让人如何不珍爱!
  外面,此时此刻,面试候选人基本都已经到位,现场气氛,保持再紧绷而有热切的状态。在他们接到面试通知之前,京大放出消息,吾神今年会招录两到三名研究生。这个消息,顿时就如热油里泼入滚水,瞬间沸腾,爆裂开来,油花四溅。
  所有关于数学的考生,顿时尽皆都是消尖了脑袋,往京大投递面试申请,特别是一个个大学圈子里,出了名的小天才人物,除非真正已有师承,此刻尽皆都汇聚到这里,甚至,还有已经确定导师,却是被导师惜才,支持推荐到这里,只为竞争吴桐学生的名额。
  往年,他们想竞争一个国际大佬的学生名额,一样要过五关斩六将,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不知凡几,且还不一定能够触摸到国际顶尖学者那个层次。但是如今,他们国内就有了超凡卓越的顶尖学者,怎么会不让人挤破头!
  为什么这么追逐,最精简的是四个字来形容,无外乎,名利双收。
  优秀的导师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好的导师不仅会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还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职业规划,甚至在学术上提供关键的指导和支持。因此,选择一个好的导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这种影响是长期的。
  国际顶尖学者之学生的名头,这是走到哪里,都是最硬通的招牌,是让多少人羡慕的存在。
  能成为顶尖学术大佬,导师的能力水平绝对是顶尖的,导师的水平与能力高,就能够指导好学生,否则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直接就是误人子弟。好的导师,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与方法,还能给学生无限的向上拓展可能。
  好的导师,能够把握相关领域的学术动态,也能够了解实践领域的创新做法,实践领域的创新做法,谈古论今,各种知识可以信手拈来,总之一句话,贯通古今,跨越中西,兼通理论与实践。这种导师,可谓是万人难遇,可遇不可求也,吴桐,正是那个难以可遇,更难以可求的导师人选。
  顶级大佬的资源人脉,影响力非同一般。说这个话题有些沉重,但是硕士、博士毕业,顶级大佬在学术圈的人脉资源,各大顶刊资源,几乎都是触手可及的。
  不可避免的,比如有些导师认识一些杂志社的编辑,这样的话,学生要是投稿,可能便利一点。
  即使没有导师提前打招呼,但是学生的论文,是有指导老师署名,顶尖大佬的署名,肯定是会被各大轮刊首先关注,没有大问题,不看僧面看佛面,过稿的可能性,也是大大的增加。更被说,大佬指点下的论文,过稿被拒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真要是列举,在场的人,还能罗列出诸多成为吴桐学生后的好处。但是想要成为吴桐学生,其中的竞争力也海里去了。
  是以,很多对自己能力有所预估的,并且有些规划的学生,就直接不参与进入这个地狱修罗圈,改投京大其他知名教授名下,依然在京大,他们和吾神一个学校,说不定,他们也有也有向吾神请教的机会!
  此时此刻,心有所向,他们都是竞争者,但是真正接到面试邀请的,却还是有数的。毕竟,京大不是什么学生,都能考进来的,所选取的人选,基本都是这次研究生考试,初复试表现优秀,排在前列,且还要对京大有极大地向往之心的。
  第344章
  重磅
  “吴桐,准备好了吗?时间差不多,要开始了!”闲聊两句,叙旧念情,潘文华看了眼时间,笑着和吴桐确认道。
  “开始吧,潘院,我随时都可以的!”吴桐被师长的关爱笑弯了眼眸,虽然是第一次面试学生,但是就像师长殷切的嘱咐,选择什么样的学生,其实她自己是有评判的。
  “第一个进来的,来自咱们数院,也是这次研究生考试国内和上京第一名,苏东仪。”周文平低声给吴桐讲着第一位面试者的履历,第一位,他们京大学子,以强势之姿,独占鳌头,作为京大数院的负责人,潘文华和周文平自然是心怀欢喜。
  “小苏你应该有印象!”虽然已经过去三年了,但是小苏也不是籍籍无名。
  “苏东仪?”吴桐重复了一遍这个有点儿印象的名字,记忆被触动,唤醒之前的瞬时记忆。“07、08双料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满分金牌得主,是他吗?”
  “是的,是的,吴桐你对小苏还有印象?”周文平点点头,这位是在吴桐入校之前一年,他们京大重点招录的重磅苗子,两次国际奥赛满分金牌,当时很是名震一时,让他们视为京大未来扛鼎接班人。他们当时以为,优秀学生,优秀卓越到苏东仪那个份上,就已经是顶上限了。
  不曾想,在次年,他们得遇吴桐,从cmo到imo,从周氏猜想,到如今哥德巴赫猜想,ns-方程,一个个奇迹,从最初就打破着,他们所谓的优秀上限,告诉他们,什么叫没有上限,什么叫天纵之才,让国际感叹高斯欧拉在世。
  不可否认,在吴桐崛起的时候,整个京大以吴桐为荣为中心,但是他们同样也没忽视其他优秀学生。甚至,吴桐崛起的太快太迅速,根本没用到京大什么资源,反倒是带来了数不清的影响力,成为京大数院的助力,
  所以,他们对吴桐,其实还挺愧疚的。享受了吴桐带来的荣誉,其实,他们为吴桐所作出的帮助,却是少之又少。
  “当然有的,这是我们那届imo集训,可是不止一次听到老师以他为榜样激励我们!”能加入imo已经很困难了,能得到imo金牌则是极其困难,能拿到imo满分金牌,还是两届imo满分金牌,足以说明,苏东仪的优秀。
  “我们当时,可以说是,慕名已久!”
  苏东仪比她早一届入的京大,说起来,也能算是她的学长。只是,她不以常规论,入学以后,一直在不断地搞研究,又被特批毕业,和学院的其他优秀人才,在之前,没有太大交集。所以,对这位鼎鼎大名的学神,被当时他们几个调侃为苏满分的神奇存在,吴桐现在算是第一次见到。
  第一个进来面试的学生,居然就是这样的重磅选手,吴桐还还是挺意外的!
  “来报考我研究生的学生,这么重量级吗?”吴桐有些被学生的期许受宠若惊,她还以为,作为第一次带学生的生手,能来报名的学生,会有优秀,但是应该不会这么高质量。
  “呵呵吴桐,你小看你的影响力了!”潘文华失笑,如果你这会儿走出去问问,咱们学院随便一个学生,假如可以的话,第一导师选择,肯定是你!“吴桐的影响力。特别是年轻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无与伦比,奉若为神的那种。
  不过,他对吴桐对自己的认知不够清晰,倒没觉得可笑,反而是心疼,吴桐心性纯粹,一心扑在研究上,毕业前一个课题接一个课题,毕业后依然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连轴转,甚至数次参与进重大保密项目,根本无暇关注外界,她对自己的影响力没有充分认知,并不怪她寡闻,而是没有时间让她去关注杂闻。
  “是的,吴桐,你得相信你的影响力,相信哥猜证明者、ns-方程证明者,拉马努金奖、沃尔夫数学奖得主,以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这系列名头的号召力!”周文平含笑向吴桐确认的点点头,相信他们,你就是这样的优秀!
  其他与坐的教授,都是带着笑意,鼓励的看向吴桐。他们数院的荣光,虽然与他们接触不多,但是就是这样少少的接触中,他们都看得分明,这是个尊师重道,质朴谦逊的好学生,好学者,日后,必定也会是个好导师。
  以吴桐如今的影响力和资源,哪怕她手指缝里漏一点儿,也足够她名下的学生,用不完的用。若是有学生,能得到吴桐的倾心培养,那资源和进步,必将是坐火箭的蹿升!若不是还估计点儿脸面,他们都想做吴桐的学生,或者他们家若是有合适争气的孩子,舍下脸面,也要求吴桐指点。
  只可惜,他们之中,不是孩子太大,已经踏入工作多年,就是孙辈还太年幼,近水楼台没办法先得月,这种郁闷,被他们排散到教导的学生身上,指望着,学院里的优秀学生们,能抱握住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入得吴桐门下。
  苏东仪,就是他们关注的重点目标,且是学院的王牌选手。
  外面的接待组织人员通报,没一会儿,从教室外面,进来了一位衣着整齐,身材有着北方人特有高大的年轻学子,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蓬勃和憧憬期待,迈大步走了进来。
  他站在教室中央,向前面一众师长轻轻鞠躬,问候致礼。
  “吴教授、潘院长,周教授各位教授好,我是京大数院08级学生,苏东仪,就读于数学系,在校内获得过丘成桐数学竞赛华罗庚金奖、陈省身金奖、周炜良金奖、林家翘金奖、许宝騄金奖,以及全能奖丘成桐金奖,数学联赛一等奖发表过
  虽然相对您的成就来说,我的成绩虽然在普通学生中尚算出色,但是和您比,无异于萤火之光。我热爱数学,希望能够在是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得到更高提升和发
  展,所以,我希望能有幸成为吴教授的学生,得到您的指点,让我能在数学一途走向更高境界!”
  第345章
  开山
  “邱赛五大金奖和个人全能奖获得者,你的学业成绩,很让人惊艳!”吴桐发自真心的赞道。“这是我不曾获得的!”
  说起来惭愧,她进入大学后,无意间踏足材料领域,意外接触航天,触摸到了保密项目,整个大学期间,跑偏式研究,实在不是个好学生表率!
  “那是去年您没有参加那届邱赛!”苏东仪被吴桐赞扬的有些羞赧,相比起吴教授的辉煌,他只是因为吴教授四月已经提前毕业,没有参加六月份的邱赛,才有了他获得了全能奖和其他五大金奖的机会。若是吴教授参与,降维打击,他们只有角逐第二名的机会。
  “呵呵呵小苏这话格外诚实!”一众教授善意的笑了出声,不知道,他们该不该遗憾,吴桐毕业太快,没能搜罗一下大学竞赛的奖项。只是,相较于吴桐做出的那些成就,一个个猜想证明的攻克,大学内的竞赛,对她来说,就有些过家家了。
  “吴桐要是去参与,有些欺负小朋友了哈!”李轶生笑得灿烂,这不是他不厚道,实在是吴桐的成果,过于震惊海内外。从吴桐入学起,就没人把吴桐当做普通学生来对待。而吴桐的表现,更是直接超越了他们的想想,哥德巴赫猜想都证明了,他们还留吴桐在校就读?
  那不是折辱吴桐?学校还能找出来谁能教导哥猜证明者?不让吴桐毕业,到时候尴尬的就是他们京大了!谁能做吴桐的导师?所以,当时学校意见相当统一,特事特办,让吴桐提前毕业,吴桐配得上,任何学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