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30节
获得过这个奖的科研工作者,无不是与国有着巨大贡献的人,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袁老;
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王老;
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吴老
一个个都是开创性,赫赫有名的大前辈。吴桐不会妄自菲薄,但也不自大的觉得,自己有和这些大佬相提媲美的份量!
科学发明主旨是奖励科学发明方面的、科学进步奖的奖励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是一项覆盖面广泛的科学技术奖。
从候选人、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性质来讲,包括了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技术改造及技术进步、技术基础和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新技术,或自主开发创新的技术等。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个更不用考虑,这个奖项授予在双边或者多边国际科技合作中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管理吴桐在这方面,压根就没有合作涉猎。
这三项在吴桐看来,也有些应该和她不怎么搭边。她觉得,她虽然在材料学上做出了些事情,但是大多数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做的优化,并没有特别的发明创造。
所以,吴桐觉得,如果她真的有获奖机会,估计还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和ns-方程这两项成果,应该可以让她有参与这个奖项竞选的机会。
只是,按着国际惯例,这样重大成果的证明,需要至少两到三年,多则十年都有可能,才能得到世界真正的任何,她虽然通过学术报告会,得到了世界科学家们的认可,国际数学家联盟将其定位为定理,但是其真正作用还需要时间发酵。
她毕竟还年轻,获奖并不是太着急。
所以,吴桐大致分析过后,觉得自己很大可能,是个普通与会者,不过,能参与这样的会议,已经是很不错了。
吴桐并没有过高要求,心态十分平稳,继续着她的研究。六号会议前的四五天时间,吴桐把整个飞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系统的再次梳理深入学习一遍,隐约间,摸到了些向前进的方向,虽然还不太明朗,但是已经有了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征兆。
六号,传统元宵佳节到来之际,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拉开序幕,颁奖地点,大会堂已经做好全力接待准备。
第322章
盛况
六号一早,吴桐惯来早起,在阳台上习以为常晨练后,出来和正逢休息天,都在家的父母一起吃得早餐。
她们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吃着早饭,金渝和吴敬中说着日常和晚上下楼过节的事。
“今个儿是个好天气,家里的被子一会儿咱们抱出来晒晒!”冬日里,有太阳出来,金渝喜欢勤劳晒被子,来到上京也没改这个习惯。
之前在老家,还要上楼,抱到楼顶拉起的晒绳上。现在家里阳台大,不愁晾晒的空间。
暖暖的带着太阳温度和气味被子,整夜都能睡得更香甜。
“等会儿我收拾好帮你!”支晒架,抱被子,吴敬中准备多帮爱人打下手。家里供暖充足,被子虽然不厚,质量好轻软,但是家里被子尺幅宽大,多个人更方便。
反正,周休在家,他也没事,那就多做点儿有眼力的活,这是夫妻愈发浓厚的精髓。没有爱人,不喜欢体贴有眼力的丈夫。
“小弟倡议,说是大年是在咱们家过的,十五就去他们那里!”这是提前打过招呼的事情,金渝只是重复做个提醒。
“桐桐,今个儿周六还要去学校吗?晚上有重要事没?若是没事,就早点儿回来过元宵吧!”正月十五,元宵团圆节,鑫鑫那边是远在千里之外,赶不回来,桐桐早点儿到家陪陪二老,也是个欢喜的慰藉。
“今天不去学校,受邀去大会堂参加个会议,下午我尽量早点儿回来!”预估了下会议时间,上午应该能完结,再和师长前辈们说说话的话,下午两三点前,她应该能尽快到家。
吴桐搁下碗筷准备等爸妈吃完,帮着收拾送进厨房,她再回房换正装。大会九点钟入场,十点钟正式开始,时间还充分。
“大会堂参加会议?”金渝和吴敬中愕然,闺女能去大会堂参加会议,这不是他们惊讶的重点,毕竟,吴桐已经两次在大会堂召开学术报告会。但是,这不代表,什么会议都能在大会堂召开。能在大会堂召开的会议,都非同一般。
他们开个会,顶多是去单位的会议室参会,桐桐受邀要去大会堂参加会议,这样的参会地点,这感觉,吴敬中和金渝这是由然而起的骄傲。
大会堂啊!不知道是什么会议。他们有生之年,借着桐桐的重大成果进入两次,已经很是知足。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初十褚部向我发起的邀请!”因为不确定自己有无获奖资格,后面一直在深入学习状态,吴桐就没在家说起这事。不过,也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见爸妈好奇,吴桐也就直说不讳。
“咦,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事,好像听同事提起过一嘴!”吴敬中恍然想起,之前过耳没往心里去的听闻,说是最近大会堂又要开会了。不过当时,不是两会之类的,他没怎么留心。
“是的,今天主要是颁奖,估计时间不会太长的,我会早点儿回来的!”见爸妈用完早饭了,吴桐就准备动手收拾碗筷,平日里家务爸妈都没让她动过手,吴桐也就在这些小事上,搭把手。吴桐之前有问过家里,要不请个保姆,但是被爸妈否决了。
吴敬中和金渝觉得,家里也没太繁重的家务,他们的工作也不是特别繁重,搭把手就收拾了,用不着让家里多个外人,再加上更重要考虑到吴桐的安全问题,就坚决不同意多请人。
“有正事桐桐,你赶紧忙你的去,就这几个碗,我和你爸就收拾了!”一听要去大会堂参会,金渝就赶紧督促吴桐去做准备,哪怕不是桐桐去领奖,他们也都欢欢喜喜的期待桐桐,精精神神的去参会。
俩人都不是没见识的人,很明白,这样的会议,能够参与,已经就是很大的肯定。桐桐还小,现在已经能受邀参加这样的会议,已经很厉害了!
好吧,吴桐知道,自己这点儿犟不过爸妈,没有插手余地,也就不多坚持,和爸妈无奈的摊摊手,转回房内,重新洗漱收拾换正装去。
八点钟,吴桐收拾妥当,和已经上楼等候的蔡毅安雯书汇合,与爸妈打过招呼,下楼坐上车出门。
燕园距离大会堂不到四十分钟的车程,一路顺利,吴桐抵达大会堂不过八点四十。她本来以为在,自己来的不算晚,只是当她穿过安检,跟随礼宾人员进入会议大厅的时候,却发现,现场可以说是已经人山人海,盛况非凡。
“吴桐,这边!”潘院、成老协同京大受邀的几位大牛,都已经在列。成老远远看到吴桐,笑声招呼道。
他们到场要早一些,没有见到吴桐,就现在入口附近空闲地方说着话等了会儿,正好也是顺便能和陆续到场的熟识故交打打招呼。
看到吴桐进来,一众人不由得笑意更深,明眼人都知道,吴桐将会是今天这场会议的绝对主角之一。哥德巴赫猜想和ns-证明加在一起的份量,实在太重了。
“老师,潘院,周老师,田院士”吴桐一一称呼,逐一打着招呼。当吴桐的目光最后看到
成老身边那位成熟稳重的中年人时,她不由再次笑着称呼道:“大师兄!”老师的开山大弟子,章邵明章院士。称呼章院士太生疏,吴桐直接以大师兄相称。
“我来晚了!”让一众师长等候她,还真的挺不好意思,她应该,早点儿出门的。
“不晚,不晚,是我们到早了。会议开始前到达,都不晚!只是,一般这样的会议,大家都会提前一两个小时到场,会借着这样的好机会和国内同行相互交流!我们早点儿过来是想和故交说说话,你按着一贯的习惯来就可以了!”
成老点明如今场内盛况的因由,他知道吴桐一项不是太热衷于与人交际,故而,后面特意加了句嘱咐。
以吴桐目前的成就,没有谁有资格委屈吴桐做她不喜欢的事情。这会场里,不知多少人想要和吴桐攀上交情。
第323章
期许
“吴桐,还记得我吗?”刚刚和潘院、周文平教授在一起沟通交流的老人,含笑看向吴桐问询道。
“沈院士,怎么会忘记您,我参加imo集训的时候,还是您亲自宣布的名单,国际数学家大会,也是您带的队!”这是,这一晃就是一两年的时间,虽然同在上京,只是她这一两年基本没空闲,没和这位中华数学家协会会长再交流。
之前她先后两场重大学术报告会,这位老人家有来参与会议,只是因为身体原因,后面市政举办的庆功宴,他没在参加,未能再交谈。
“感谢你为中华数学界做出的卓绝贡献!”沈院士郑重的感谢道,因为吴桐,接连的巨大突破,哥德巴赫猜想、ns-方程,一个个重大成果,让中华数学界的地位,大幅度提升。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带来的,他为中华数学奋斗终生,得以看到如今的盛景,怎么能不感谢!
在当时imo集训的时候,吴桐做出周氏猜想证明,他就想到,中华数学界将可能闪耀世界,但是他着实没想到,这个可能,会那么快化作现实。吴桐的成就,如今更是让世界瞩目仰望。
“您言重了,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只是做了些,应该做的事情!”
“吴桐!”说着话,入口又进来了一波人,领头的陆骁、詹工等人,不由得笑着唤道。今个儿这出门时间选得可真好,一入门,就看到了他们吴总。
“陆哥,詹工、冯教授!”吴桐回首,看向来人,不由笑意更浓。陆哥他们也都赶过来了,“路上都还顺利吗?”吴桐其实是一语双关,也是关心项目,这两天有没有遇到问题,安排得怎么样?
“顺利着呢,一切都妥当!”詹工笑着回答,已经有了成功经验的制备,还有什么不妥当的?
“潘院、老成,周教授、章院士”都是一个大圈子,大家都认识,甚至在项目上还有过合作,互相都认识,不由得相互热情地问候起来。
“詹工、冯教授,陆总”
一众人寒暄着,人逐渐多起来,潘院和成老便带着大家往座位走去,吴桐已经到场,大会马上也要开始,已经进入倒计时范围。
随着参与大会的教授、学者纷纷入座,各级-领-导们也都陆续到场入席,人声鼎沸的会场里,很有素质体现的渐渐安静了下来。
颁奖台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硕大字体的红底白字横幅拉起,下面鲜艳的红色,金色的幕布拥趸着国-徽,庄严而肃穆的气场自然而然蔓延开来,让人望向上方,不自觉就转向肃穆郑重。
随着音响里,嘹亮的歌声响起,这场标志着中华学术界最-高级别荣誉的颁奖大会,终于在全场科研人员的翘首以待之下,拉开了帷幕!
燕园,在吴桐出发以后,吴敬中夫妻俩,极快的晒好被褥,赶紧到了楼下,让金源把电视打开,调到国家台。
“我记得,会有新闻对吧?”金渝和吴敬中确认着。
“应该会由实时新闻,只是也可能是晚上才会播报的!”但是,只要有一点儿可能,他们都先关注着,手机上,电视上,他们同步关注就是了。
“什么事这么着急?”金源麻溜的按着吩咐做了,但是他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一进门,大姐就让他打开电视机,最近也没听说他姐有什么热追电视剧吧?
不是说,现在的电视剧和节目,都没什么好的,越来越不好看,索性不看了吗?
“桐桐,是桐桐去大会堂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们想看看,新闻会不会实时转播!”吴敬中笑着和家里人解释道,虽然,很多人会觉得,今天不一定有桐桐获奖,但是他们准备好,说不定能见到桐桐呢?
“哎呀,桐桐又去大会堂了?哈哈我宝贝大孙女就是厉害,电视开着,一直开着,你们手机玩得转,那啥流量也都开始,都多看看多关注着!金源,你把家里的电脑也打开,那什么网上消息不是最快的吗?”
一听闻宝贝大孙女去大会堂开会,金永庆不由得眉眼欢喜洋溢,提高声音,火急火燎的吩咐道。奖励大会,说不定,他家桐桐也能获奖呢!他可是认真地了解了,桐桐做出的数学成果,可以说是举世难寻的,获奖机会,他觉得还不小呢!
就是觉得桐桐还小,一等奖、二等奖,没有桐桐,那三等奖,优秀奖总要给个吧,他们也不贪心,有奖就很好,没得奖也没关系,他宝贝大孙女能去大会堂开学术报告会,引得万人来参加,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辉煌壮举了!远远超越了他们这些老一辈和他们爸妈。
与一家人志同道合的,还有京大交叉研究所的一众人。
“吴总应该到场了吧?”陶然有些不太确定的和阮成旭确认道,这是他们吴总第一次去参加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他们感觉,他们比吴总本人更紧张。
“应该到了,都要开始了。吴总应该能拿个奖项吧?”他们都觉得,以哥猜和ns-方程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吴总做出来的一系列成果,就是自然科学一等奖也能考虑下吧!
虽然,他们明白,自然科学奖对于理论领域的关注,比起数学,其实偏向物理。再加上颁奖单位毕竟不是学术机构,比起学术成就,还要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但是,以吴总那样的成果都不能获得奖项的话,他们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人能够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
一众人心怀期许,紧张的期待着现场的情况。
十点整,会场内一片肃静,一年一度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正式开始。
发言人登场,代表发言:“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尊重关心科技工作者。新中华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广大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献、勇攀高峰,书写了辉煌篇章,又是一年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们将”
第324章
一等
十点整,全国关注官方台的观众,都很荣幸,见证了这场盛事直播。
台上发言人的慷慨激昂陈词,
台下席间就坐的,是来自全国各地,涵盖各个不同科研领域,可以说是国内最顶尖的科研工作者。从工程科技领域、到自然基础科学领域,涉及众所周知或者不知道的各个方方面面,能够受邀坐在这里的,基本都有自己的成果贡献,尽皆不是一般科研工作者。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保持肃然郑重的表情,静静倾听台上发言人的讲述。
发言人激昂的缅怀了一番国家科技发展史,又展望了一番科研的未来,他们的未来,正在科研工作者的一步步努力中,化作了真正的现实。
感谢了全场全国所有兢兢业业付出的科研工作者很快,就进入了今天的重要主题,也是会场所有人万众期待的颁奖。
按着惯例,第一项颁发的,正是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在颁奖之前,发言人率先公布获奖人名单,所有人敛容屏气凝神。
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分别是国内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华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的郑老郑院士,他长期主持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倡导建立了多个新的力学分支学科,并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的。
以及国内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老王院士。王老从上世纪60年代,就瞄准国际雷达技术前沿领域,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 三坐标雷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窗我国雷达领域的先河。